生活中的微觀經濟現象范文

時間:2024-03-26 11:29: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中的微觀經濟現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活中的微觀經濟現象

篇1

財經新聞節目通常在非黃金時段播出,收視率慘淡。有些頻道開辦財經新聞節目,只是為了滿足精英人士的需求。但由于專業性不強,那些脫離生活的枯燥數據和蒼白教條,往往很難吸引精英人士,而普通觀眾又難以從干巴巴的專業術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于是,財經新聞節目專家不愿看,百姓看不懂。一些財經新聞節目只是提升頻道“品位”的一種點綴。

目前,觀眾對經濟大勢的專業化分析、宏觀經濟形勢的預測、微觀經濟現象的描述關注度不高。因此,把財經新聞民生化,讓老百姓從節目中獲取財經資訊、理財知識、經濟走勢,節目何愁沒有收視率。

一、準確定位財經新聞

關于出行、購物、買房、創業、旅游等與民眾的日常消費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新聞逐漸火熱。這類新聞兼具民生新聞與經濟新聞的特征,是兩種新聞的交集,在學界被稱作“民生經濟新聞”。這種新型的新聞報道種類,是對財經新聞外延擴展的強力補充。這類新聞的關注對象是消費者,反映內容是涉及民生的經濟問題,以及經濟對民生產生的影響,取平民視角,其所表現的價值理念,是在日常經濟生活中服務民眾的人文關懷。

二、把財經新聞作為民生新聞節目的板塊內容

民生新聞報道包含了大量的財經新聞元素。南京新聞綜合頻道的《直播南京》欄目每天都有大量涉及就業、住房、消費、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內容。由于缺乏對該類報道的系統認識,往往將其作為一個新聞事件來報道,穿插在眾多的社會新聞之間,沒有刻意地將其作為一類報道予以重點突出,或者是板塊化處理,不利于欄目的品牌塑造。

三、財經新聞民生化的切入點

財經新聞不只是枯燥的數據和圖表,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社會倫理及民生要素。在報道財經事件或現象時,不能僅僅停留在事件本身,而忽略了其中的人文因素。要用一種關注百姓生活的思維和語態,去揭示其中的社會意義與民生價值。

今年初出現的菜價走高的經濟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吨辈ツ暇返挠浾邲]有簡單地去菜市場報道菜價如何,市民有什么反應,而是找到了一位菜農,跟蹤了這位菜農從地頭挖菜,到進城賣菜的整個經歷,從而得出了中間商賺取了最大的差價的結論,并提出了農貿市場免收菜農攤位費,將菜農引進市場的建議。建議被政府采納之后,對平抑菜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條財經報道的社會價值與民生價值,由此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四、財經新聞本土化的落腳點

轉貼于

不少財經事件都具有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背景,比如金融風暴、央行加息。對經濟大事件的關注,必須以宏觀的視野正確理解和把握,還要有本土化的落腳點,才能吸引觀眾的關注。如在報道國家推出抑制房地產價格的政策時,記者若只對這些政策進行簡單化的敘述,就會因生動性不足而少了可看性。如果記者結合本地的一些樓盤的銷售狀況進行分析,就會得出非常具有說服力的結論,敘述的過程也會變得生動,繁雜的政策不再難懂。再如個稅起征點調到3500元之后,記者從身邊的幾個家庭談起,給這些家庭算一筆賬,看看個稅起征點調整后,對不同收入層次的家庭的實際收入造成怎樣的影響。通過生動而可感的個案,將經濟政策和民眾的生活、民生需求聯系起來。大新聞有了小切口,大題材有了小看點,財經報道的人文關懷也就體現了出來。

五、突出服務性和實用性

財經新聞須強化服務意識,從實用性角度解讀財經政策,避免對政策的直接敘述,將專業財經知識用通俗化、形象化、故事化手法,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以凸顯財經新聞的民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