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心范文

時間:2023-03-27 21:14: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電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心電心

篇1

【摘要】心電圖自動診斷系統已在臨床上得到一定的應用。雖然目前還比不上專業醫生的水平,但它們還是得到了一定的認可。問題是心電圖分類的質量是否能進一步改進。改進心電圖診斷和程序的新方向是:(1)利用每個心跳中的信息;(2)綜合不同程序的結果;(3)吸收在體表電位和仿真模型中的知識;(4)采用非心電圖的數據;(5)用記錄完備的心電圖數據庫來評估心電圖診斷程序。 1 引 言

毫無疑問,計算機對心電圖的診斷的是知識處理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為數不多的幾個成功應用的例子之一。盡管心電圖診斷系統還比不上專業醫生的水平,但它們在門診檢查、基礎護理、職業病防治、人口篩選和流行病研究等領域仍得到一定的應用。問題是雖然現有計算機診斷系統看來已達到其最佳的診斷能力并已被用戶所接受,但心電圖分類的質量是否能進一步改進。從幾個評估研究來看,如歐共體心電圖標準化工作組的評估,都說明不僅最好的心電專家仍然比最好的程序要好,而且不同程序或心電專家的綜合診斷要好于單個程序或單個專家的診斷。顯然心電圖的自動分析仍有改進的余地。

因而,各研究小組正按不同的側重點進行研究,以期對診斷程序作進一步的改進。如:(1)利用每個心跳中的信息;(2)綜合不同程序的結果;(3)吸收在體表電位和仿真模型中的知識;(4)采用非心電圖的數據;(5)用記錄完備的心電圖數據庫來評估心電圖診斷程序。

2 歷史上的研究方向

2.1 心電圖特征法 :心電導聯主要有Einthoven的標準導聯,Wilson的單極加壓肢體導聯和胸導聯,Frank導聯校正體系等,也有描述心臟電活動的空間向量和心電向量圖。

在心電圖誕生之初,Einthoven 的等邊三角形理解心肌所產生的電場的最簡單模型。Wilson導聯是由直覺和經驗確定的,而不是從電生理的角度考慮的。只有在引入了心電圖后,才使得心電圖有一個堅實的物理基礎。

所有導聯系統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怎樣得到的心電信號可以盡可能完整地描述心肌除極過程,并盡可能地獨立于病人的解剖位置。事實上,心電圖導聯主要是為方法上正確描述心電圖信號而定義的。但是沒有一種導聯系統能充分考慮到實際意義方面的問題,即心電圖的臨床意義。的確,方法上正確描述心電波形的導聯系統不一定能為心電圖的最佳診斷分類提供最好的特征。由于心電偶極概念只有非常有限的價值,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明物理上正交的導聯系統同時也會對疾病分類有最大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2.2 心臟仿真法:這是根據物理上電偶極子和電學的理論,及心臟電生理的特性,采用仿真的方法來模似心臟的電流活動和電流傳導,記錄它們在心電圖上的反映,并可人為改變仿真模型上的某個條件來觀察相應的心電圖變化,以期找出在正常和異常情況下心電活動變化規律的方法

心電仿真可分為形態仿真和節律仿真。形態仿真是研究心臟在某一心動周期內心電活動的體表電位分布,一般是單周期的,它可分為設定型和傳播型兩類;節律仿真是研究心臟在某一較長時間內心電活動的體表電位分布,一般是多周期的,它可分為簡化模型和真實模型兩類。

心臟仿真模型從結構上看,可分為單極子、多極子和從大量心肌細胞單元合并成多極子三大類;從功能上看,可分為QRS波、T波、QRS/T三大類。

Plonsey 和Borr等人或是在仿真模型中采用了電活動的更高極數,或是成功地定義了運動偶極子或片段偶極子等非偶極子的方法在物理上更好地描述了心肌去極化過程。

這些研究者希望通過一個可靠的正向推理,為建立可用于逆向推理過程的仿真模型打下適當基礎。只有當計算機可用來仿真時,才使容積導體的作用可以加以考慮,但這實質上仍然是Burger物理模型和Drank軀體模型的擴展。逆向計算也就變得更為復雜,但實際上所形成的電場并不更接近于“真實”。

2.3 體表電 位圖法 :體表電位圖法是胸部和背部安放多極導聯,同時記錄出的各電極部位的心電波形,由此可繪出的心動周期中任一時刻體表心電的等電位圖,極值軌跡圖及等時線圖等等,這些圖譜即體表電位圖,它們有助于了解心電場在體表分布的全貌。

在體表電位圖中,體表電極的安放位置和數量是研究的主要對象。研究人員試圖統籌考慮人體表面豐富的去極化電場。早期Taccardi為完整地描述心臟電活動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數據量之大令人吃驚,沒有人能夠為解釋這些圖譜而制定定量的規則。后來人們想方設法采用最少的電極和基本的信號來簡化體表電位圖,如Barr和 Spach采用最少的環身24個電極來可靠地描繪體表電圖。

2.4 判定模型法 :在建立仿真模型和描繪體表電位圖的同時,臨床上每年有成千上萬例的心電圖被記錄和診斷。因此另一組人員開始為這些海量的數據尋找正式的解決方案。這里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一方為“實用主義者,”另一方面為“純正主義者”。與此相關聯的是“純正主義者”則更傾向于采用直接推斷法。看來“實用主義者”。已占了上風,但是爭議尚未結束,因為計算機的心電圖診斷能力不再受只有記錄12導聯心電圖的制約。CSE研究顯示“實用主義”和“純正主義”都已接近各自方法的上限,要進一步改進和精致,設計人員已開始關注心臟仿真模型和體表電位圖的研究

。 3 新的研究方向

現在到了更好地利用從心電學不同研究領域中獲得的經驗的時候了,進一步改進心電圖診斷程序的新方向可能是:

3.1 采用所有心跳中可獲得的所有信息:許多程序只用到一個所選定的或平均的心博來進行分類,未考慮到心電圖內在的變異性。研究表明,通過綜合對各單個心博的分類,可以改進對心電圖的鑒別。

3.2 采用在不同程序中得到的所有知識:進一步的改進可來自于綜合不同的心電圖程序中的專家知識,即有直接推斷法或統計法,也有用神經網絡或貝葉斯信任網絡。現已解決了把心向量轉換成心電圖和把心電圖轉變成心向量圖的方法。CSE研究已表明綜合那些具有不同的特性知識和不同的分類知識的不同程序來進行心電分類的優越性。

3.3 吸收心電學其它研究領域中所得到的知識:體表電位圖研究人員已對心電圖的臨床分析作出了很有價值的貢獻,如Kornieich等人已從126個電極位置中確定了診斷心肌缺血最重要的9個位置;Selvester等人根據正向模型判斷,表明有可能定量地描述心肌缺血的程度;Schijvenaars等人已證明用體表電位圖對心電圖或心向量診斷作靈敏度分析的優勢所在。心電圖診斷程序的研制人員可以從別人的研究中獲益。

3.4 采用非心電圖的信息:如采用存貯在綜合心血管工作站中與心電圖無關的病人數據,通過計算條件概率和先驗概率這些數據也許能更好地修正最后的診斷結果。

篇2

摘    要:目的 探討動態心電圖在檢測竇房結功能方面的應用。方法 選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62例懷疑有竇房結功能異常的心臟病患者,對所有患者進行動態心電圖監測、食管電生理檢查、阿托品試驗,比較3種檢查對竇房結功能檢查結果差異性。結果 3種檢查結果中,房室傳導2∶1、竇房結恢復時間、矯正竇房結恢復時間、房室結有效不應期比較,動態心電圖與食管電生理檢查和阿托品試驗不存在差異(P> 0.05);患者的心電生理參數異常,房室傳導2∶1、竇房結恢復時間無差異性(P> 0.05)。結論 動態心電圖可以對患者的竇房結功能做出評價,為醫師提供有效的診斷依據。關鍵詞:動態心電圖 心臟停搏 心電生理竇房結功能異??梢援a生嚴重的心律失常,最嚴重的是心臟停搏,臨床癥狀表現為無意識,機體處于昏迷狀態,肢體抽搐[1-4]。瞳孔在心臟停搏后30~60 s出現散大情況,60~120 s后瞳孔固定。心臟停搏發病突然,若不進行診治,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臨床中,有較多的方法可以檢測竇房結功能,其中包含動態心電圖、食管電生理檢查、阿托品試驗,本次試驗是對這3種方法進行比較,試圖找出最簡便、最有益于患者的檢查方法,為臨床醫師診斷提供有效參考依據,從而開展針對性治療,提高預后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共62例懷疑有竇房結功能異?;颊邽檠芯繉ο?。62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齡33~85歲,平均年齡(63.35±1.54)歲。1.2 納入標準與剔除標準1.2.1 納入標準(1)病歷完整。(2)懷疑有病態竇房結功能異常患者。(3)患者及家屬自愿參加此次研究。(4)生存期超過60 d。1.2.2 剔除標準(1)并發其他急性心血管疾病。(2)中途退出者。(3)感染性疾病。(4)肝腎功能障礙。(5)精神系統疾病。(6)血液系統疾病。(7)惡性腫瘤。(8)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1.3 方法對所有患者進行動態心電圖監測、食管電生理檢查、阿托品試驗,分析3種檢查結果的差異性。1.3.1 動態心電圖監測運用3通道、12通道的24 h動態心電圖記錄儀進行心電圖監測,監測前停用3 d抗心律失常藥物。明確導聯電極放置部位,盡量減少皮膚阻力。運用70%乙醇棉球對預放置電極部位的表面皮膚進行擦拭以消毒,正確安裝電極與導聯線,做好記錄,并檢查基線有無出現漂移等不良情況。對患者進行連續24 h的心電圖監測,并做好患者的24 h活動日志。安置好儀器后,將數據傳輸于計算機進行回放,分析患者的心率變化、早搏總數、ST段變化等情況。1.3.2 食管電生理檢查將電極導管從患者鼻孔插入食管,深度為男性36~40 cm、女性34~38 cm,或按計算公式:(受檢者身高+200)/10=插管深度(cm)。當電極導管插入至上述深度時,位置相當于左心房水平,為最佳起搏部位,經過一系列電刺激檢查竇房結功能。1.3.3 阿托品試驗將阿托品注射液0.02 mg/kg溶于劑量為2 m L生理鹽水中,采用靜脈注射方法注入患者體內,這樣可中斷迷走神經,觀察不同時間段(1、3、5、7、10、15、20 min)的心電圖變化情況。1.4 診斷標準1.4.1 動態心電圖診斷標準竇房結功能異常:表現為竇性心動過緩,全天平均心率<50次/分,竇性停搏:P-P距離超過1 500 ms;長R-R距離超過1 500 ms,同時竇性心動過緩基礎上常出現快速心律失常,24 h最大心率<90次/分,負性變時效應降低[5]。1.4.2 食管電生理檢查診斷標準竇房結恢復時間超過2 000 ms,文氏阻滯點低于130次/分,矯正竇房結恢復時間高于550 ms,房室傳導2∶1低于160次/分,房室結有效不應期高于420 ms。1.4.3阿托品試驗診斷標準0.02 mg/kg,溶于生理鹽水2 m L,1 min內靜脈注射完畢后,觀察1、3、5、7、10、15、20 min的心電圖,觀察竇性心率變化情況,出現竇性過緩,交接性逸搏心律,心率不到達90次/分,出現房室傳導阻滯,或誘發心房顫動等,為試驗陽性。1.5 觀察指標(1)分析患者的動態心電圖監測結果,記錄出現心臟停搏的時間、房室傳導2∶1、竇房結恢復時間、矯正竇房結恢復時間、房室結有效不應期。(2)分析患者的食管電生理檢查結果,記錄文氏阻滯點、房室傳導2∶1、竇房結恢復時間、矯正竇房結恢復時間、房室結有效不應期。(3)分析患者的阿托品試驗結果,記錄房室傳導2∶1、竇性停搏時間、房室結有效不應期。(4)對比3種檢查結果的差異性,觀察指標包括最大竇性心率、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竇性停搏、竇房結恢復性、竇房結功能異常。1.6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2.1 動態心電圖監測結果62例患者經動態心電圖檢查,其中出現竇性停搏26例,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導致心室停搏27例,心房顫動長R-R距離導致心室停搏10例,其中患者出現停搏的時間為2 450~6 800 ms,房室傳導2∶1(133.54±12.06)次/分,竇房結恢復時間(1 687.82±101.03)ms,矯正竇房結恢復時間(652.63±8.99)ms,房室結有效不應期(568.86±24.02)ms。2.2 食管電生理檢查結果6 2例患者經食管電生理檢查,其中文氏阻滯點(163.22±13.56)次/分,房室傳導2∶1(187.89±13.02)次/分,竇房結恢復時間(1 839.94±167.72)ms,矯正竇房結恢復時間(590.23±8.02)ms,房室結有效不應期(553.82±20.53)ms。2.3 阿托品試驗結果62例患者經阿托品試驗后,其中房室傳導2∶1(136.66±12.55)次/分,竇性停搏時間(1 762.53±103.23)ms,房室結有效不應期(551.32±25.23)ms。2.4 3種檢查結果的差異性比較比較3種檢查結果無差異性(P>0.05)。房室傳導2∶1、竇房結恢復時間、矯正竇房結恢復時間、房室結有效不應期比較,動態心電圖與食管電生理檢查和阿托品試驗不存在差異(P>0.05)?;颊叩男碾娚韰诞惓?,房室傳導2∶1、竇房結恢復時間無差異性(P>0.05)。見表1。表1 對比3種檢查結果的差異性

3 結論心臟竇房結病變是嚴重的、應該被重視的心臟病,能引起嚴重的心律失常,可表現為竇性停搏、竇性過緩、交接性逸搏及逸搏性心律、心率變時性差、竇房結恢復時間長[6-7],嚴重的會出現心臟停搏引發心室顫動情況,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老齡化問題的影響導致心臟停搏發生率遞增,這對患者生活與心理健康均有不利影響。動態心電圖監測應用價值高,可長時間的記錄患者心電活動,提高捕捉心電異常概率,針對暫時性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監測價值。動態心電圖監測通過監測竇性節律、竇性頻率等評價竇房結功能,醫師還可據此分析臨床癥狀與心動過緩、過速之間的關聯,有利于臨床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動態心電圖監測具有無創、無痛苦、經濟的特點,患者的接受度較高。食管電生理監測主要是對心臟電生理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根據機體食管和心臟之間解剖關系,應用心臟刺激儀調搏心房與心室,此方法主要針對心律失常疾病進行診斷[8]。通過食管電生理監測,醫師可以準確了解患者的竇房結恢復、傳導時間、矯正的竇房結恢復時間。經過對以上62例患者的檢查結果分析,與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差異不大。阿托品是一種膽堿能受體阻斷藥,大劑量阿托品能夠阻斷竇房結M2受體,減輕迷走神經對心臟的影響,繼而誘發心率加快。阿托品試驗中,監測62例患者心電圖后也可見觀察其心率變化,并心電圖的一系列表現也可以為竇房結功能做出評價。動態心電圖監測與食管電生理監測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能夠準確反映自況下的竇房結自律與傳導異常,后者可反映激況下的竇房結功能。臨床檢查中,單項檢查若無法明確判斷時,可結合二者進行檢查,以達到提高診斷率的效果[9-10]。通過此次研究中得知:62例患者經3種檢查出現竇性停搏、房室傳導阻滯導、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房速,3組指標無明顯差距。這表明:竇房結功能異?;颊咄ㄟ^動態心電圖監測、食管電生生理檢查、阿托品試驗后,3組檢查結果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其中食管電生理檢查需要經食管插管入左心房的水平進行刺激檢查,給患者造成痛苦。阿托品試驗是藥物試驗,對于青光眼以及明顯的前列腺肥大的患者為禁忌,阿托品試驗也有一定的風險性,3種篩選竇房結異常的方法中,動態心電圖監測最簡單易行,通過本次試驗可以明確動態心電圖監測可以取代食管電生理檢查、阿托品試驗,作為診斷竇房結功能異常的檢查方法。綜上所述,動態心電圖監測可對懷疑有竇房結功能異常的心臟病患者的竇房結功能進行評價,為醫師提供有效診斷依據,便于醫師實施合理、科學的治療,此項檢查無痛、無創、易實行,是值得推廣的檢查方法。參考文獻[1]蘇運璞.超長時程動態心電圖診斷心房顫動價值評價[J].云南醫藥,2020,41(6):560-561.[2]王海燕.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左心房容積、功能及同步性評估中的應用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1,28(1):10-11.[3]王麗穎,王新康.動態心電圖與經食管心臟電生理檢查在心悸病因診斷中的價值比較[J].實用心電學雜志,2021,30(1):28-31.[4]陳秀穎.動態心電圖與超聲心動圖的診斷價值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21,35(1):68-70.[5]諶秀玲,劉鳴.心電散點圖鑒別診斷竇房結功能橫向分離和房性早搏[J].實用心電學雜志,2019,28(5):372-373.[6]陳麗萍,林妹.竇房結功能分離和陣發性房顫心電散點圖分析鑒別[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2):358-360.[7]彭隆,王嘉睿,劉金來,等.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及多導心電圖對流出道室性早搏定位診斷價值比較[J].廣東醫學,2020,41(9):890-893.[8]陸媛.動態心電圖監測傳導阻滯與竇房結功能不良患者起搏器植入術后的價值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0):17-19.[9]曾雁云,王銳.食管調搏與動態心電圖對竇房結功能的診斷價值[J].大醫生,2019,4(16):175-176.[10]王嬌,李慧.動態心電圖監測傳導阻滯與竇房結功能不良患者起搏器植入術后的臨床研究[J].貴州醫藥,2020,44(11):1715-1716.

篇3

不過中衛萊康創始人孟宇卻發現了一個將夢想變現的好機會。對心臟病患者,特別是對于心絞痛患者來說,如果他們到達醫院時心絞痛已經緩解,那么這個時候的心電圖不會有異常顯示。孟宇的解決方案是用一部可以測量心電圖的手機或者腕表,即時記錄和傳輸心電圖。

這個準確的切入點,讓中衛萊康在2010年就開始盈利。據孟宇提供的數據,中衛萊康2011年收入超過3000萬,與國內60多家心血管醫院建立合作關系。

2005年創立公司之前,孟宇并沒有太多的醫療背景。他只是在朗訊銷售過半導體芯片。“創業初期沒有什么醫院和專家的資源,有醫生朋友反饋說需要遠程醫療方案,所以我們就開始做了,”孟宇說。

中衛萊康的終端設備包括手機和腕表,其中內置了感應芯片。在孟宇看來,這并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第一代產品并不帶有通訊功能,在幾次優化之后,用戶將手機置于手掌心,維持30秒就可以測出心電圖,然后手機將心電圖傳輸到中衛萊康的呼叫中心,客服人員在幾分鐘之內利用短信或者電話的形式將用戶的心臟健康情況進行反饋。

聽起來這并不是個很難實現的主意,至少一開始孟宇也是這么想的。不到一年的時間孟宇就解決了技術問題并找代工廠做出產品,并在2006年通過了藥監局的批準,然而最大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和所有的藥物一樣,這個全新的醫療監測設備同樣需要經過臨床試驗的檢驗。對于醫生這個相對保守的群體,只有在臨床試驗中表現獲得認可的新藥物和設備,才有可能得到醫院最后的接納。

對于中衛萊康而言,首先要證明的是它的產品和醫院的設備測出來的心電圖沒有差異。這個新產品在醫生看來很新鮮,但真正愿意開展臨床的醫生少之又少。更何況2006年孟宇碰到了一個尷尬的時間點:醫療行業反商業賄賂風聲正緊。醫生人人自危,幾乎沒有人愿意因為開設新的項目而被關注。

孟宇和他的團隊開始不停跑醫院。他們鎖定了幾家在心血管領域相當頂尖的醫院,將實驗方案修改了幾十次,并保持對醫生的拜訪頻率。另一方面,他們開始參加各種醫療學術會議,旁敲側擊擴大人脈。

這樣的尋找花費了一年的時間,第一個突破的是北京阜外醫院心血管醫科主任?!盎蛟S也正好是醫生對這個設備感興趣”,孟宇說,“持續不斷的去找,總會有醫生愿意試一試的。”

中衛萊康為醫院提供了設備,并開發了一套軟件。這套軟件最開始只有患者的姓名和聯系方式,在臨床試驗中不斷的反饋之下,中衛萊康將患者的手術記錄、手術現象和藥方都植入了設備軟件。長期的記錄才具有價值,患者自己在家測量的心電圖會發到這套終端設備中,而醫生可以隨時查看患者的情況。

在阜外醫院中衛萊康的產品得到了不錯的試驗數據,他們在一年中的幾百個測量案例中,與醫院設備的測量數據達到了100%的吻合。

突破了第一個臨床試驗以后事情就順利許多。2007年之后接受臨床試驗的醫院大幅增長,目前為止國內60多家治療心血管的醫院都已經購入了中衛萊康的整套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隨著醫生的試驗成果發表,已經出現了幾篇關于移動終端測量心電圖的學術論文。最后這些論文和醫院都成為了孟宇突破新市場的宣傳材料。

中衛萊康的收費模式是將終端和服務賣給醫院,醫院可以出租給做完手術、已經出院但還需要觀察的病人,每天的租金需要100多元。最初,幾個投資人曾對中衛萊康的定位提出過質疑。直接售賣終端是能夠更快收回資金的辦法,但孟宇堅持了服務商的定位。

在孟宇看來,提供服務而非只是提供設備的好處是,雖然提供硬件一次性賺到的錢比較多,但提供服務卻可以有持續的收入。當然這個想法也具有更高的 風險,如果無法得到認可,快速積累用戶數量,并持續不斷地引入投資,中衛萊康很可能無法長期堅持下去。

按照這個定位,售后服務支撐是必不可少的投入。中衛萊康的數據庫中存儲著每一個用戶的信息,在醫生調用的同時,公司的呼叫中心也會給出反應。孟宇雇傭了一批具有醫生資質的工作人員在呼叫中心輪班,“因為只是看心電圖,給出異常意見而非診斷意見,所以一般經驗的醫護人員就可以勝任”。

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呼叫中心的運行效率卻成為問題。一旦用戶的心電圖出現異常,呼叫中心的醫生會以電話的形式通知用戶,建議對方去醫院檢查。用戶往往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有時候通話時間甚至會長達一個小時。

孟宇從攜程請來了一位管理人員,幫助呼叫中心重新建立流程。工作人員以標準化的方式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現在每個電話一般控制在10分鐘之內,每個用戶的等待時間不會超過2分鐘。

除了醫院,中衛萊康開始圍繞個人消費者做起了生意。所以中衛萊康找到了一些其他的合作伙伴,包括運營商和平安健康保險。

和中國電信在安徽的試點合作中,中衛萊康負責技術的副總曲公博發現自己的設備在一些地區無法做到良好的通信支持。“手機廠商的產品優先保證通訊,但我們的東西作為醫療產品,首先要保證的是心電測量,”曲公博說,“CPU的優先級不一樣,面對上百張不同的SIM卡,一些地區的通信出現了問題。”

以前針對醫院售出的設備都是中衛萊康自己選擇的SIM卡,但運營商對信號的要求不僅于此。每個省不同的套餐SIM卡都不一樣,有時候數據通信在不同的地區會出現中斷現象。曲公博只好調整技術,在系統中預留出富余的計算容量,平衡通信與測量的使用層級。

這個經驗幫助他們解決了后來與個人客戶的合作問題。去年年底,中國電信在自己的零售柜臺推出了中衛萊康的手機。中衛萊康將心電圖監測服務打包出售給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再以收取年費的方式賣給個人。

何雪波是中衛萊康第一批投資人之一,作為天使投資人,他為公司提供了5萬美元的資金。2005年他最大的擔心是是否真的能做出產品,如果產品測量的準確度無法達到要求,這個項目就無法成立。

“公司的發展關乎兩點,一是營收,二是資本市場,用戶數量的增長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資人?!痹诤窝┎磥?,當中衛萊康的用戶數量達到5萬,年利潤超過2000萬時就可以申請上市。

但是在孟宇看來,這個市場還遠遠沒有被培育起來。他用強生推廣血糖儀的例子做了類比,“以前沒有人想到可以在家里測血糖,強生用了5到10年去培育這個市場,后來一批公司才借由生產這個便攜設備搭船上 市?!?/p>

在他眼里,自己設計出來的心電測量儀也是一個新事物,沒有現成的模仿對象,也還沒有競爭者。“大公司不會來做這個業務,”孟宇的判斷是,“服務的利潤太低,大公司的產品都有超過100%的利潤,它們暫時不會進入這個領域?!敝行l萊康現在的利潤率還不到20%,但孟宇覺得自己抓住了先行優勢。畢竟每一個競爭者的進入,都必須面對幾年的臨床檢驗。在這個間隙當中,他認為自己可以跑得更快。

目前為止中衛萊康已經接受了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三輪融資,融到資金1000多萬美元,預計今年的收入將會過億。

“服務見效慢,但卻是長足的發展”,按照這個路徑先把公司做強是孟宇的打算。60多家醫院的合作還遠遠不夠,如何將業務鋪到更多的社區醫院并普及到個人,是他未來推廣的重點。去年9月,中衛萊康成為高通“無線關愛”的合作伙伴,將自己的設備鋪到了山東、安徽和四川的社區醫院。

但需要孟宇考慮的不僅于此。移動醫療終端的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這個市場仍在培養期。中衛萊康與合作伙伴的嘗試只在幾個省區展開,無論是合作醫院還是城市都還只是兩位數。在他拿到下一筆投資之前,是否能夠等到這個機會,現在的移動醫療市場環境還不明朗。

定位于服務似乎是正確的戰略,條件是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隨著用戶的增長,呼叫中心的人力和運營成本將會是一個不小的成本支出。

篇4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常規心電圖;心臟??;診斷

本文主要探討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臨床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將探討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收治的200例心臟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其中觀察組100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最小的26歲,最大的65歲,平均年齡(52.3±3.6)歲,病程最短的6個月,最長的7年,平均病程(3.5±1.1)年;對照組100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齡最小的28歲,最大的63歲,平均年齡(53.15±2.4)歲,病程最短的5個月,最長的6年,平均病程(3.19±1.4)年。

3討論

心臟病是一類比較常見的循環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調節血液循環的神經體液組織構成,循環系統疾病也稱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組織器官的疾病在內科循環中均屬于常見病,其中以心臟病最為多見,能顯著地影響患者的勞動力。心臟病分為先天性心臟病和后天性心臟病,其中后天性心臟病主要由于受到外來或機體內存在的因素作用而致病。心臟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心悸、呼吸困難、發紺、咳嗽、割血、胸痛、水腫、少尿等。

臨床上對心臟病的診斷主要為心電圖檢測。心臟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起搏點、心房、心室相繼興奮,伴隨著生物電的變化,通過心電描記器從體表引出多種形式的電位變化的圖形,心電圖是心臟興奮的發生、傳播及恢復過程的客觀指標[5]。心肌受損,供血不足、藥物和電解質紊亂都可引起一定的心電圖變化,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和演變是診斷心血管疾病可靠實用的方法。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動態心電圖逐漸被運用于臨床診斷治療中,動態心電圖是利用高科技術手段,對大量心電圖數據進行快速分析、診斷的一種檢查方法??梢蚤L時間記錄并編輯分析人體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可于24小時內可連續記錄多達10萬次左右的心電信號,并打印出書面報告,這樣可以提高對非持續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對一過性心律失常及短暫性心肌缺血發作的檢出率。同時,動態心電圖還可以判斷患者的心悸、頭暈、昏厥等癥狀是否與心律失常有關,如極度心動過緩、心臟停搏、傳導阻滯、室性心動過速等,這是其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原因之一。

本文主要探討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對心臟病的診斷效果,結果顯示,動態心電圖的檢出率和遠遠高于常規心電圖,對各種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的診斷分析具有肯定價值。

參考文獻:

[1]寇艷,易志.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在臨床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對比[J].中國傷殘醫學,2014,(21):110-111.

[2]蔡紅梅.老年室性早搏患者動態心電圖臨床意義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3):1412-1413.

[3]史松,楊麗,易金玲等.老年1萬次以上室性期前收縮動態心電圖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0):46-47.

篇5

關鍵詞:心電圖; 教學 ;實習教學

我院是一所教學醫院,我科心電圖帶教工作包括了臨床醫學本科、影像醫學本科、護理本科、護理專科的帶教工作[1]。

心電圖是診斷學中教學難點、是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輔助檢查之一,是臨床醫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但是由于其理論知識非常抽象,教學內容多,課程及實習短,使得學生對心電圖的重視不夠,因而出現教與學的難題,因此,怎樣培養合格的能盡可能好的掌握心電圖的醫學生,是一直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現將在多年帶教工作中的體會和經驗做一總結。

翻開2004年的教歷,我們可以看到課時的分配:臨床醫學本科和影響醫學本科心電圖理論課18學時,課程分為9次,1次/w,沒有見習教學。護理心電圖護理本科理論課10學時,護理???學時,都沒有見習教學[2]。心電圖學在診斷學中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除與電生理有相關外,心電圖知識與學生學習的前期專業知識基本上沒有聯系。心電圖的理論知識非常抽象,學生覺得心電圖枯燥無味,很難準確理解和想象出心肌細胞的除極負極怎樣構成了心電向量,又怎樣構成了體表心電圖。由于不理解,就很難對心電圖理論學習產生興趣,為了應付考試,只是機械的背誦心電圖的診斷依據,考完后,就會很容易忘記。而且學生畢業后很少直接從事心電診斷工作,往往不被學生重視。根據以上情況,我科在學生教學中,列舉心電圖在臨床各科室應用的例子,如講到[3]心律失常時,早搏動分類在心電圖上能夠準確的判斷,見到心肌梗塞時,心電圖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從以往的經驗中提高學生對心電圖的重視,讓學生知道心電圖是臨床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對危重患者進行有效搶救的重要依據。無論臨床哪個科室的患者都離不開心電圖的檢查,啟發學生對心電圖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心情愉快地去學習,表現出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由于沒有多媒體和課外見習,我科就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來我科見習,我們就從臨床上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心電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學會分析心電圖對做一名臨床醫生的重要性,從而增加對心電圖學習的興趣,樹立必須學習好心電圖的決心。

2008年我校開始普遍使用多媒體教學。新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之前死板的板書教學,是枯燥的心電圖學習變得多彩了起來。多媒體教學擁有生動的畫面,可承載大量的信息。我們制作了多媒體心電圖教學課件,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來講解復雜的心電基本原理,把心臟的傳導系統各部分以鮮明的顏色標記,建立三維立體動態心臟,講解心電圖與心電向量環之間的關系,生動形象的講解心電圖各波形與心電向量的關系,從而避免學生機械記憶。我們將大量在臨床工作中見到的心電圖病例制作到多媒體中,和學生一起分析心電圖的特點,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避免了大多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心電圖診斷特點,而不會閱讀心電圖的特點。

多媒體技術使得學生可以更多更好的分析診斷心電圖,但是在實踐方面實踐是很重要的。我科在教學中通過積極申請,使臨床醫學本科、影像本科的心電圖教學多了6學時的見習教學,護理也有了4學時的見習教學。每一位到心電圖見習的同學,首先學會心電圖機的正確操作方法,使同學們熟練掌握各導聯的位置。在心電圖閱讀上,首先分析正常心電圖的特征。帶教老師首先將正常心電圖給帶教學生閱讀,令其分析各波形的特點,如果有回答不全,帶教老師帶著暗示的方式詢問,啟發學生的思考,加強記憶。對異常的心電圖閱讀,首先也是學生做出診斷,分析診斷依據,再由老師啟發思考,最后由老師做出總結,并提出相關的問題,令學生查閱資料。在見習中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自己單獨完成一次獨立操作,獨立分析診斷[4]。在討論中教師以引導為主而不是講解,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思索、分析、綜合、推理、做出正確的診斷。并進一步了解心電圖的發生機制及臨床意義,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3]??己耸菍η捌趯W習和帶教工作效果的一種評定,同時也是對日后帶教工作經驗的積累,考核在教學中也顯得尤為重要。要做好心電圖考核工作,首先要考核心電圖基本知識,也就是期末考試,使試卷內容多樣化,有理論知識,也有病例分析。其次考核心電圖的操作,例如操作心電圖機時的注意事項,怎樣消除操作時產生的偽差,導聯放置的位置是否正確,采用一問一答評分式,最后給出分數并點評,學生做出學習心得與總結。

在從事心電圖帶教的同時,我科帶教老師也在從事臨床心電圖工作。在教學和工作中,帶教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本專業教學內容,而且要學習新穎合理的帶教方法,教學新觀念,派遣老師到著名實習醫院學習取經,進一步提高與學生溝通的技能,提高自我啟發學生興趣學習主動性的能力。同時加強多方面知識的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拓寬知識面,括計算機知識與操作、多媒體課件制作知識、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的探索等,使心電圖教學生動而富有生氣,不斷探索教學的自身規律.包括心電圖知識的學習規律,心理學的學習規律,以及探討客觀評估學習成績和教學效果的科學方法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我們在工作和教學中始終堅持溫故而知新,努力學習新技術、接受新知識,不斷完善我們的帶教工作,爭取做到更好的向學生傳授心電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診斷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252.

[2]鄒小英,王淑華,匡剛.對臨床心電圖實習生的帶教感想[J].中外健康文摘,2011,44.

篇6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10例患者均為門診病例,男8例,女2例,年齡在18-30歲之間,平均年齡在19歲。

1.2 心電圖特征:10例患者均采用GE公司生產的MAC1200心電圖機進行同步常規12導聯心電圖描記。心電圖表現為[1]①出現J波,J波抬高在V2-V5或Ⅱ Ⅲ avF導聯上最為明顯;②自J波后ST段呈現凹面向上抬高0.1-0.6mv;③T波高聳,雙肢不對稱,ST段抬高的導聯T波高大直立,可達1.0mv;④R波降支模糊或有明顯切跡,V1-V3導聯可能出現r'波,類似右束支阻滯改變。

1.3 變化特點:心電圖改變可多年不變,但運動、過度換氣及心率加快時ST段可以暫時全部或部分回到等電位線。

1.4 10例患者均自覺胸悶、喜長出氣來診,均排除器質性疾病。3例行超聲心動圖檢查,3例行X線胸片檢查。結果均未發現異常。

2.結果

早期復極變異(ERS)是良性心電圖變異,一般不需特殊治療,預后良好。

3.討論

3.1 早期復極綜合征是一種較常見的正常心電圖變異,其ST-T改變可長時間甚至多年不變,常伴有竇性心動過緩,運動之后,心率較前增快,ST段回落至等電位線,其有助于心電圖的診斷。文獻報道其發病率為1.0%-6.1%,[2]以青壯年,男性多見。

3.2 目前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有報道稱與心室復極順序異常、自主神經張力異常、旁路加速傳導、心外膜機械牽張作用及遺傳因素有關。[1]亦有人報道運動后ST段回落至等電位線,認為這種變化可能與運動后除極電力加速后復極電力減慢有關。[3]而青壯年患病率高,可能與青年人喜歡運動,體力活動及勞動強度大有氧活動量大有關,因而平靜時迷走神經張力較高,易發生早期復極綜合征。而女性與男性正好相反,故其患病率低于男性。

3.3 早期復極綜合征患者無器質性心臟病征象,多數無任何癥狀,屬于正常變異。極少數人有胸痛,胸悶不適而就診。臨床有時誤診為急性心包炎、變異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近年有報道早期復極綜合征有伴惡性心律失常者甚至猝死。早期復極綜合征雖為常見心電圖變異,診斷容易,但仍需與某些器質性心臟病引起的心電圖改變加以鑒別。所以了解其患病情況對于臨床鑒別診斷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郭繼鴻.心電圖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67-775.

篇7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的比較

長程性:常規心電圖檢查過程一般2~3分鐘,只能記錄即刻短暫的心電活動。動態心電圖連續24小時記錄受檢者全日的心電活動信息,因而能顯著提高偶發性、短陣性心律失常和一過性心肌缺血發作的檢出率。故動態心電圖又稱長程心電圖。

動態性:常規心電圖檢查時受檢者須靜臥,其心電圖反映的是靜息狀態的心電活動。動態心電圖24小時全程記錄患者工作、休息、進食、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顒訝顟B下的心電圖變化。動態心電圖也由此得名。

關聯性:動態心電圖儀具有自動計時系統,可以準確記錄和報告任何心電變化的發生、持續及終止時間。結合患者按時記錄的當日活動事項及有關反應,可以明確患者活動、癥狀及用藥等與其心電變化之間的關系。

定位性:常規心電圖常規采用12個導聯,能較全面地探測心臟不同部位的情況。目前的動態心電圖多為2~3個導聯同步記錄,只能反映心臟的局部情況,在病變定位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圖形質量:常規心電圖由于是靜態短暫記錄,干擾因素少,呈現圖形質量較好。而動態心電圖容易受、活動、情緒等影響而造成心電圖形失真,醫生在評閱分析時需注意識辨。

動態心電圖的主要臨床應用

用于捕獲偶發、短陣的心電異常:臨床上有些患者時常會出現心悸、胸悶、胸痛、頭暈或暈厥等疑似心血管疾病癥狀,但常規檢查(包括心電圖)往往是查無實據,以致不能確定診斷。此時采用動態心電圖檢查,常能捕捉到常規心電圖難以發現的偶發性、短陣性心律失?;蛞贿^性心肌缺血發作,從而使患者得到明確診斷與治療。這是動態心電圖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主要作用之一。

用于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分析:對常規檢查已有發現、但其性質或潛在風險尚不完全明確的一些心律失常,可借助于動態心電圖檢查,進一步采集24小時的心電信息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常能明確心律失常的類型、發生頻率及危險程度等。這對心律失常的正確診斷、預后評估和防治決策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用于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常規心電圖對心肌缺血漏診率較高。動態心電圖24小時全程記錄患者工作、休息、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常生活狀態下的心電變化,不僅能顯著提高心肌缺血的檢出率,還能顯示缺血發生的時段、持續時間、出現頻率、缺血程度及其與患者活動、癥狀之間的關系,從而能為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全面的切實可靠的客觀依據。

動態心電圖還常用來評定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藥物療效和人工心臟起搏器性能。此外在醫學科學研究中,動態心電圖可用來探測正常人心率的生理變異及運動員、潛水員、宇航員的心血管功能等。

篇8

“什么小盒子?”我疑惑地問。

“就這么大?!蓖醢⒁瘫葎澲?,“上面還有電線,電線末端用膠布貼在我胸上。”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王阿姨這是接受了動態心電圖檢查,那個小盒子是記錄器,它可以連續監測人體24小時的心電變化,而普通心電圖只能記錄某一時刻的心電改變。

王阿姨告訴我,前段時間她總是胸痛,每次約5分鐘,但休息一下就好。到醫院檢查時心電圖顯示正常,醫生就建議住院觀察,并讓她每天背著個小盒子。住院第三天,她在上下樓梯鍛煉時再次出現胸部不適。我連忙讓王阿姨把動態心電圖記錄給我看看,發現入院第三天時王阿姨出現心肌缺血改變,而且變化很明顯,這是一個明顯的心絞痛提示。

我告訴王阿姨,多虧有了動態心電圖,不然是不會發現心絞痛的。

“這里的醫生也這么說?!蓖醢⒁虘c幸地說。

“其實動態心電圖不僅僅用在冠心病的診斷,還有利于很多心臟疾病的診斷和監護。比如,它能協助醫生判斷患者間歇出現的癥狀(如胸悶、心悸、眩暈、黑蒙或暈厥)是否由于心臟疾病引起,并確定其原因和性質;還可檢出隱匿性、短暫和特定情況下出現的心律失常;另外可以檢出心肌缺血時伴隨的心律失常類型及頻率,幫助臨床治療缺血性心臟病時選擇藥物;也能較全面地發現心性猝死的危險因素,有助于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更能幫助心律不齊患者確定是否需要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以及幫助已安裝起搏器的患者評價其效能?!蔽乙还赡X地將一些關于動態心電圖的專業知識向王阿姨說出來。

“哦,動態心電圖功能這么強大,那我們還做普通心電圖做什么?”王姨疑惑地問。

我笑著回答說:“其實這兩種檢查手段各有千秋,動態心電圖可以將受檢者24小時靜息、活動以及立、臥、坐位等不同時間、不同狀態的心電波形,連續不斷地記錄下來,但對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它就無能為力,只能依靠普通的心電圖。但普通心電圖對于那些間歇發作、緩解一段時間后又可恢復正常的心血管疾病,很容易漏診。”

“你這么一說,我全理解了,下次有什么問題,我還要麻煩你。”王阿姨認真地說。我反到為自己的“賣弄”不好意思起來。

鏈 接

動態心電圖檢查

注意事項

忌帶手機。佩戴期間要遠離手機、電腦、電視等強電場、強磁場物品,不能睡電熱毯,不將手機帶在身上,但遇到急事,接聽一兩個電話是不受影響的。

停藥。停用影響心跳的藥物,比如降壓藥心得安。

篇9

【Abstract】Object: Electrocardiogram performance and diagnosis value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re to be investigated. Methods: Electrocardiogram diagnosis performance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as selected for analysis. Results: Segment ST of horizontal or downward sloping type went down at least 0.1mV after point J (where is the junction of wave QRS and segment ST) for 80ms. Conclusions: Electrocardiogram is the most often used method to detect myocardial ischemia, because it is easily available with low cost and easy application.

【關鍵詞】心肌缺血壓;心電圖;

心肌缺血是心肌的氧供需失衡的結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冠狀動脈阻塞減少含氧血液的供應。雖然這種阻塞可能不足以引起休息時的心肌缺血,但在活動中,心肌耗氧量增加可促發心肌缺血。心電圖是最經常用于檢測心肌缺血的方法。選取2012年月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電圖診斷表現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收治的40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43~76歲,平均61歲。冠心病18例,高血壓23例,糖尿病4例。均經冠狀動脈造影或有典型心肌梗死和心絞痛表現。

2心電圖表現

心肌缺血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冠狀動脈痙攣所引起,心電圖往往提示損傷或(和)缺血的表現,但未出現心肌壞死波形[1]。心電圖的缺血型改變包括心內膜下心肌缺血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前者表現為對應導聯出現高大的T波,后者對應導聯T波倒置;臨床發生透壁性心肌缺血時,心電圖多表現為心外膜下缺血。

2.1典型心絞痛 如在心絞痛發作當時心電圖出現異常,則有診斷意義。典型心絞痛可出現ST-T異常改變。一過性ST段偏移,心內膜下心肌易發生缺血,胸痛發作時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壓低≥0.10mV,持續時間lmin以上;ST段與R波下降支所形成的夾角≥90°。原有ST段下移者,在原有基礎上再下移>0.10mV。根據ST段下移的導聯判定心肌缺血的部位,準確性和特異性差。

2.2變異性心絞痛 臨床診斷變異性心絞痛,不僅根據臥位或靜息狀態出現胸痛、疼痛程度加重、疼痛時間延長等特征,而且需參考心電圖表現。心電圖對變異性心絞痛有診斷意義,常表現為一過性ST段抬高伴T波高尖及對應導聯ST段下移。有ST段降低或T波倒置的患者,胸痛發作時心電圖可出現“假性正常化”。ST段抬高導聯所對應的部位常為將來發生心肌梗死的部位。

3 討論

ST段變化恰是心肌需求增加所致缺血的可靠指標,也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缺血的可靠指征。對患急性心前區疼痛病人心電圖上ST段的位置(與PR段和TP段的關系)的觀察提供了關于心肌缺血或梗死存在與否的臨床證據。典型的ST段偏移是水平型或斜型朝向T波,當ST段從J點向T波更進一步移動時,傾斜產生更大的偏移。有時為確定透壁性缺血的診斷或估測其程度而選擇用 ST段的不同部位以測量ST段偏移。如“J+0.02s”和“J+0.06s”在一些臨床工作中已被使用[2]。透壁性缺血的心電圖標準的出現,可伴隨缺血的其他表現如典型或非典型心前區疼痛、血壓降低或心律失常。

因此,在左、下和前側的導聯中呈現正向或抬高。在背離受累心肌區域正極的心電圖導聯中,ST段對應性呈珊為負向。當ST段抬高和降低都出現在心電的不同導聯中時,最大偏移的方向通常認為是原發的,較小的偏移方向認為是繼發的或對應性的。

后降支起源于右冠狀動脈,這已被命名為右冠狀動脈優勢。其他有左冠狀動脈優勢的10%當中,后降支起源于左回旋支動脈,右冠狀動脈僅供應右室。在室后一側1/4圓周的基部和中部位于全部12個標準心電導聯正極的遠端。因此,ST段的壓低而非抬高指示后一側壁透壁性缺血。后側胸的附加導聯將記錄此區域透壁性缺血所致ST段抬高[3]。當右冠狀動脈的血供不足時,透壁性缺血也可累及薄壁的右室心肌。右室透壁性缺血在標準心電圖上表現為V1和V2導聯的ST段抬高[3]。在更向右的導聯V3R和V4R甚至抬高更明顯。

T波變化是需求增加所致缺血的不可靠指征,也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缺血的不可靠指征。在所有病人中這兩種心電波形都朝向左室前側壁偏移,在一些病人中,T波偏移程度類似于ST段,因此被認為是繼發的。在其他的一些病人中,T波偏移明顯增大。這些原發性T波抬高已被命名為超急T波,其僅出現于急性冠狀動脈血栓形成的短暫時間。因此,超急T波的出現在病人有急性心前區疼痛時測定透壁性缺血的發生時程程有有用的。

【參考文獻】

[1] 郭繼鴻.心電圖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30-135.

篇10

1硬件設計

1.1前置放大電路的設計前置放大電路是模擬信號采集的前端,也是整個電路設計的關鍵,它不僅要求從人體準確地采集到微弱的心電信號,還要將干擾信號降到最低,由于心電信號屬于差分信號,所以電路應采用差動放大的結構,同時要求系統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輸入阻抗、低漂移等特點。因此,選擇合適的運算放大器至關重要,這里選擇儀用運放AD620實現前置放大,AD620具有高精度、低噪聲、低輸入偏置電流低功耗等特點,使之適合ECG監測儀等醫療應用。AD620的放大倍數由1與8腳之間的反饋電阻決定,增益G=49.4kΩRG+1,由于心電信號中含有較大的直流分量,因此前置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不能過大,在這里選擇放大約10倍,因此反饋電阻R6取約5kΩ,為提高電路的共模抑制能力,這里用一個OP07檢測R10,R4上的共模信號驅動導線屏蔽層,消除分布電容。同時用另一個OP07運放和R5,C3,R7組成右腿驅動電路[7],在R10,R4上檢測到的共模信號經反相放大器后經R7反饋到人的右腿,進一步抑制了共模信號和50Hz工頻干擾,這里右腿驅動有一個對交流電的反饋通路,交流電的干擾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這里要注意做好絕緣措施,同時保護電阻R7盡可能大,取1MΩ以上。此外系統電源的不穩定也對心電信號的采集有較大影響,因此在本系統中,所有運放的電源腳都并聯兩個0.1μF和10μF的電容退耦,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前置放大電路的電路圖如圖3所示。圖3前置放大電路

1.2帶通濾波器的設計從前置放大電路輸出的心電信號還含有較大直流分量和肌電信號,基線漂移等干擾成分,所需采集的有用心電信號在0.03~100Hz范圍之間,因此需設計合理的濾波器使該范圍內的信號得以充分通過,而該范圍以外的信號得到最大限度的衰減,這里采用具有高精度,低偏置,低功耗特點的兩個OP07運放分別組成二階有源高通濾波器和低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由C11,C12,R7,R10組成,截止頻率f1≈0.03Hz,低通濾波器由R8,R9,C10,C13組成,截止頻率約為f2≈100Hz,系統帶通濾波器的電路如圖4所示。

1.350Hz雙T陷波器設計工頻是心電信號中最主要也最常見的干擾源,雖然前面的右腿驅動電路對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仍有較大部分進入了后面的電路,因此有必要設計截止頻率為50Hz的帶阻電路來進一步濾除干擾,帶阻電路也稱陷波器,顧名思義,帶阻電路就是使某特定頻率范圍內的信號大幅衰減,而對該頻率范圍外的信號幾乎不產生影響。雙T陷波電路是典型的帶阻電路,在雙T網絡中,兩個T型網絡的參數是對稱的,如圖5所示的50Hz雙T陷波電路中,R13=R14=2R16=R=32kΩ,C20=2C19=2C18=C=200nF,本質上是由兩個T型高通濾波器和低通濾波器并聯組成,圖5所示電路的截止頻率f0=1/2πRC≈50Hz。

1.4主放大以及電平抬升電路設計心電信號的幅度約為0~4mV,STM32AD轉換的輸入電平要求為3.3V,因此,為了單片機能夠處理采集到心電信號,需將采集到的模擬信號放大800~1000倍。前置放大電路已放大了10倍,理論上主放大電路約放大100倍即可。為確保信號不失真,一般單級放大不超過10倍,因此,可采取兩級放大的方式來達到放大100倍的效果,U9固定放大10倍,U11的反饋電阻采用可調電阻,這樣就可以通過變阻器的調節達到放大100的效果。此外,因為STM32單片機的A/D采集不能采集負電平,因此這里設計了如U7所示的電平抬升電路把心電信號提到0電平以上,方便單片機采集。

2軟件設計

得到心電信號后要輸入STM32進行AD采集和軟件濾波,最終送LCD實現波形顯示,單片機初始化后,程序設計定時器每6ms中斷一次,在中斷函數里,對讀取到的A/D值采取均值濾波的形式濾除干擾,然后把之轉換與彩屏對應的坐標值,在彩屏上畫線實現波形的實時顯示,整個系統的程序流程如圖7所示。

3測試結果分析

通過電極片和三導聯線在人的左臂,右臂,右腿部采集心電信號經前端模擬電路和STM32處理后,最后在示波器和彩屏上得到的心電信號如圖8所示。從彩屏和示波器上所得的心電圖來看,50Hz工頻信號和基線漂移得到了較好的抑制,從示波器上可看出,相鄰兩個波峰之間的時間大約為900ms,這與真實的心電信號基本吻合,圖像清晰穩定,能夠較好地反映人體心電特征。

4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