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8 20:2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教學目的
1.學唱歌曲《友誼地久天長》,能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合唱時兩個聲部聲音要和諧。
2.欣賞樂曲《一路平安》,感受樂曲《一路平安》優美、抒情、略帶憂傷的情緒。
3.通過本課的音樂活動,初步了解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1.學唱歌曲《友誼地久天長》。
2.欣賞樂曲《一路平安》并初步了解音樂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
3.注意二聲部合唱聲音要和諧。
4.初步了解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內容:歌曲《友誼地久天長》合唱聲部。
要求:
1.音高準確、氣息悠長、均勻,換氣準確。
2.兩個聲部聲音和諧、音量均衡。
(二)學唱歌曲
師:下面,請同學們聽一首歌曲。請大家一邊聽一邊看譜跟著錄音默唱。
1.認真體會歌曲的情緒。
2.思考: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學生邊聽音樂邊默唱并思考,聽完后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師:《友誼地久天長》是一首蘇格蘭民歌,詞作者羅伯特·彭斯是18 世紀蘇格蘭最偉大的農民詩人。這首歌翻譯過來有幾種名字,如《憶往日》、《過去的好時光》等。這首歌在英國家喻戶曉,在我國流傳也很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
在學唱之前老師請同學們注意:
1.歌曲的拍號。
2.歌曲開始的這個小節,叫什么小節?注意唱準。
3.歌曲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與弱起小節有關的。同學們請注意看樂譜(每個樂句都是從弱起小節開始的)。
教師伴奏、學生演唱歌曲。教師指出學生在演唱時存在的問題,局部練唱。
師:現在我們完整地演唱這首歌曲。
(學生隨琴演唱,演唱時注意換氣。)
師:同學們演唱得非常投入,這首歌有個簡單的二聲部旋律,如果配上二聲部那就更美了。同學們請看這個二聲部的旋律大家熟不熟悉?對,就是我們發聲練習時唱過的。
(學生視唱歌曲的低聲部旋律,并填唱歌詞。)
教師從歌詞、樂句、氣息、聲音等幾個方面,啟發學生演唱歌曲時的情緒。
師:下面,我們唱一唱合唱部分的歌詞。老師領唱第一段,男同學唱第二段,女同學唱第三段,演唱時請同學們站起來。
(學生完整演唱全曲,準確表達歌曲的情感。)
(三)欣賞樂曲《一路平安》
師:同學們的歌聲好美!現在老師要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樂曲《一路平安》。請同學們認真聆聽,這首樂曲我們是否聽過?
生:《一路平安》與《友誼地久天長》的旋律很相似,但節拍不同。樂曲的情緒優美、抒情,還略帶一絲憂傷。
師: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
生:3/4 拍的。
師:同學們聽得很仔細。《一路平安》是美國電影《魂斷藍橋》中的主題音樂,這首樂曲就是根據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改編創作的。有誰看過電影《魂斷藍橋》?大部分同學沒看過,現在老師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劇情。
師:《魂斷藍橋》講述的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故事。瑪拉是位芭蕾舞演員,洛伊是一位美國軍官。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滑鐵盧大橋相遇并相愛。但就在婚禮即將舉行的前一天晚上,洛伊接到命令,部隊當天晚上就得離開。瑪拉為了送洛伊,耽誤了當天晚上的演出而被劇團開除。后來,瑪拉無意中看到了報紙上的陣亡名單上有洛伊的名字,心里非常悲痛。由于她被劇團開除了,為了維持生活,瑪拉和她的好友被迫做了應召女郎,但是,洛伊并沒有死,他從前線回來遇到了瑪拉,并帶著瑪拉回到了他的莊園。但是瑪拉無法面對與洛伊的婚姻和洛伊家顯赫的地位。半夜瑪拉跑出了莊園,來到了他們第一次相遇的滑鐵盧大橋上,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教師一邊向學生介紹劇情一邊出示Powerpoint。)
師:這是一部經典的影片,《一路平安》的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現。
(四)欣賞樂曲在影片中出現的片段
師:這首樂曲第一次出現是在燭光俱樂部的舞會上。樂隊奏起了舞會的最后一首樂曲,瑪拉和洛伊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
學生觀看影片片斷。
師:隨著音樂的進行,樂手們一組一組地依次熄滅了燭光,直到最后一位小提琴手演奏完最后一個音符,熄滅了最后一根蠟燭,瑪拉和洛伊沉浸在幸福、浪漫的氣氛之中。樂曲的憂傷情緒,也預示著他們傷感的愛情結局。
師:隨著影片的上映,從此,這段華爾茲風格的《一路平安》也成為舞會結束前的最后一首舞曲,這已經成為舞會的一個慣例了。
師:這首樂曲在影片中第二次出現時,洛伊即將奔赴前線,瑪拉趕到車站送行,卻只能看到漸漸遠去的列車。音樂在這里變為4/4 拍,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來欣賞電影中的這個片段。
學生觀看影片片段(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聽音樂)。
師:誰來說說這段音樂刻畫了什么樣的情感?是從哪幾個方面表現的?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這段影片沒有音樂的烘托會怎樣?(教師播放沒有配樂的視頻畫面。)
教師啟發學生總結音樂在影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五)總結
篇2
A:Hello!CanIhelpyou?
B:Yes,Iwantasweaterformydaughter,please.
A:Howaboutthisone?
B:Oh,good.ThesizeisOK.
C:Mum,Idontlikethecolour.
A:Doyoulikethispurpleone?
C:Cool!Thatsmyfavouritecolour.
B:Howmuchisit?
A:Sixty-eightyuan.
B:Heresthemoney.
A:Thanks.
size尺寸;大小
purple紫色的
cool棒的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能聽懂、會說本篇對話;
2.能運用會話中的句型進行擴展性的情景會話;
3.能聽懂、會說新單詞:purple,size,cool。
三、教學重點
能運用所學句型進行擴展性的情景會話。
四、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教具準備
一件毛衣,各種文具、食品、服裝、玩具和水果等。
六、教學步驟
Step1.Greetings
T:Goodmorning,boysandgirls.gladtomeetyou.
Step2.Presentation
(1)Lead-in
T:Youknow,Imnewhere.IthoughtitwouldbehotinZhuha.Buttodayitiscold.Imjustinablouse.
NowImfeelingalittlecold.SoIwanttogoshoppingandbuysomewarmclothes.(Readthetitle"shiopping".)
(2)Playaguessinggame(課件:顯示屏上出現一些碎片,碎片慢慢擴大,變成一件毛衣)
T:WhatamIgoingtobuy?WhatdoIwant?Justguessandsay:"YOuwant..."
(3)(課件:教師走進一家服裝店,與售票員進行交談。)
T=theteacherC=thecomputerSs=thestudents
C:CanIhelpyou?
(Learntosay:"CanIhelpyou?")
T:Iwantasweater,sir.
C:Howaboutthisone?(課件:售貨員拿出一件很大的毛衣。)
T:Ithinkitstoobig.
C:Howaboutthisone?(課件:售貨員拿出一件很小的毛衣。)
T:Howaboutthisone?Whatdoyouthink?
Ss:Itstoosmall.
C:Howaboutthisone?(課件:售貨員拿出一件對教師來說大小合適的毛衣。)
(Learntosay:"Howabout...?")
T:IthinkthesizeisOK.Doyouthinkso?
Ss:yes!
(Learntosay:"size".)
(Readaftertheteacher:"ThesizeisOK.")
T:ThesizeisOK,sir.butIdontlikethiscolour.
C:Whatsyourfavouritecolour?
T:Whatsmyfavouritecolouris...(課件:毛衣隨著學生的回答變換顏色,并由此引出新授單詞"purple"。)
(Learntosay:"purple".)
T:(takeoutapurplesweater)Ilikethispurplesweater.
(4)Playagame:Guessthepriceofthesweater.
Ss:Howmuchisit?
S1:...yuan.
(IfthepriceS1guessistoolow,theteacherwillsay:"Up,up,up.";iftoohigh,theteacherwillsay:Down,down,
down."Eachstudentshasthreechancestoguess.)
Afterthestudentsguessthepriceright,theteacherputsonthepurplesweaterandasksthestudents"AmIcool?"
(Leatntosay:"Cool".)
Step3.Practice
(1)Listentothedialogue.
T:Whathaveyouheardinthedialogue?
(2)Listentothedialogueandrepeatitsentencebysentence.
(3)Praticeingroupsofthree.
Step4Consolidation
(1)Divideallthestudentsinto5groups:stationers,toyshop,clothesshop,fruitshopandfoodshop.Putsomegoodsineach
shop.Getthestudentstodotheshoppingingroups.(每組由一名學生當售貨員,其它學生充當顧客。)
(2)Askthestudentstogotodifferentshopsandbuydifferentthings.(把全班分成五個組,即五個“商店”,顧客可以到任
何一家“商店”“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教師到各組去指導,同時教師也當顧客,購買物品。
(3)教師總結全課,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電腦計分牌顯示勝方,并伴隨勝方的歡呼聲。
篇3
《Who’sthat?》英語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先鋒英語第三冊Unit3Who’s
that?本課是第二課時,學生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句型:Who’sthat?That
is….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通過看圖說話,倆倆對話復習和鞏固句型Who’sthat?That
is…,并以此句型為基礎,自主聽、讀、演來學習故事,通過倆倆說、小組說的形式來學習句型:This
(That)is…,he/sheisfrom….擴展學習句型:I’mfrom(),China.
本課以句型訓練為主線,通過看、聽、說、演練、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英語聽說能力,并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在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人格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同時,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創造和諧、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并且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接下來我分析一下本課的教學目標:
依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現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知識目標:1、使學生掌握句型:whoisthat?Thatis…He/Sheisfrom
(Canada/China…)
2、三會單詞:BritainCanadaChina
3.擴展句型:I’mfrom(),China.
技能目標:
(1)用PPT方式提供一定主題內容的圖片和關鍵詞句,培養學生在key
points輔助下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
(2)
通過師生問答、倆倆對話、小組對話角色扮演等多種言語交際活動培養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遷移運用英語的能力;
(3)通過自主聽故事,使學生在語篇的聽讀中增強語感,提高聽力.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有興趣聽、說英語,通過句型的學習,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來自中國,香港、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通過表演活動逐步培養孩子們的相互協作意識。
學習策略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通過創設大量的生活情景,使學生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對所學內容能主動練習與實踐,從而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本課的重、難點設置為:
He\Sheisfrom(Britain)
篇4
教學目的:
讓學生盡快進行自我調整,明確奮斗目標,防止疫情傳播,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教學內容:
愛國奉獻,衛生習慣,重溫規章制度,擬定新學期打算。
教學過程:
一、常規教育
1、重溫《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作息時間的安排:早上清潔時間、早讀時間、午自習時間、放學時間、作業時間,并嚴格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強調必須遵守)。
3、集體活動: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4、早讀:書本教材、按學習進度讀書、背誦。
5、課前準備:按課程表準備下節課的學習用品、相關書籍齊全。
6、上課聽講:坐姿端正、積極思考、發言大膽、不影響他人學習。
7、下課活動:注意安全、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上下樓梯不擁擠,課間不得在過道、走廊上追逐打鬧、高聲喧嘩,不玩危險游戲,不瘋趕打鬧,不爬欄桿、云梯,做有意義的課間活動。
8、集合整隊:快、靜、齊。
9、午讀:課外閱讀資料,成立圖書角,完成有關閱讀習題。
10、放學要求:按時回家,不進"三室一廳",不結伴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嚴格站路隊回家。
二、安全教育
1、不要將危險物品帶到學校,美術課需要的小刀,不要隨便拿出來玩。使用時要小心,以免受傷。
2、下課活動時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上下樓梯不擁擠,走右邊,不要跑。不趴在走廊外的欄桿上。不玩危險游戲,不瘋趕打鬧,不爬欄桿、云梯,做有意義的課間活動。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3、走出校園也要注意交通安全。
(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則。)飲食安全(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不購買用竹簽串起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竹簽容易傷人,食品衛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同學們我們要將安全知識時時記,注意安全處處提。
三、衛生習慣:
1、教室里將桌椅擺放整齊,抽屜內無雜物。地面無紙屑,教室墻壁、桌面無亂貼亂畫痕跡。值日生將黑板擦凈,講臺上的物品擺放整齊。
2、每個學生要養成“三要”、“四勤”、“八不”的個人衛生習慣。
“三要”:早晚要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飯后要漱口。
“四勤”:勤洗澡,勤理發,勤剪指甲、勤換衣。
“八不”:不喝生水,不共用茶杯,不吃零食,不挑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倒垃圾,不吸煙。
3、戴口罩,防止疫情傳播。
四、愛國教育: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l.交待本課訓練重點:學習寫一句通順的話。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3.初步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和課文內容,標出自然段序號。
4.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5.質疑。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難點: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字詞。
2.自由讀全文,回憶上節課遺留的問題。
二、新授:
(一)根據質疑情況逐段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課文寫了誰?他們在做什么?你是從哪知道的?讀一讀。
(2)提示:這句話寫的是: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隨學生回答,貼圖、板畫)
(3)看圖說一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運用語言)
(4)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句式)。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小花貓開始釣著魚了嗎?為什么呢?自由讀二、三自段。
(2)看圖理解小花貓是怎樣釣魚的。
(3)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為什么釣不著魚。(4)小花貓的心情怎樣?(板書:沒釣著)
3.學習第四自然段。指導有語氣地朗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讀。想:貓媽媽說了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么?
(2)你理解這兩句話嗎?(再次質疑)
(3)根據學生質疑情況,結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釣著魚呢?”、“釣魚就釣魚”、“三心二意”等詞句。(板書:三心二意)
(4)指導朗讀,體會貓媽媽的話的含義。
5.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1)小花貓聽了貓媽媽的話,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自由讀六、七自然段,分組討論。
(2)看投影,理解怎樣做是一心一意釣魚。(板書:一心一意)
(3)看圖,理解“釣著了一條大魚”(師板書:釣著了。板畫:一條大魚)
(4)指導有語氣的讀這兩個自然段。
(二)總結課文內容:
自由讀課文。想:小花貓開始為什么釣不著魚?后來為什么又釣著魚了?
(三)學習按要求說一句話:
1.看黑板上的圖,說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2.按要求說句子。()在河邊釣魚。
()在河邊()。
()在()()。
3.判斷句子的正誤,理解什么是通順的句子。
我在河邊劃船。(X)
4.同桌交流造句。
三、總結全課:
你喜歡這節語文課嗎?為什么?(明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板書設計:
10.小貓釣魚
三心二意釣不著
一心一意釣著了
圖片板畫
第三課時
教學任務:
1.讀課文,復習課文內容。
2.學習本課生字,有重點的指導書寫。
3.寫句練習。
篇6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標:快速閱讀課文,能用討論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標: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媒體:
硬件媒體:計算機、掃描儀、投影儀、錄音機、錄音帶。
軟件媒體:文字、圖形、音樂。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1)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圖1(略)
教學策略設計:用“早”字引出作者,簡介作者,為學生了解閏土后,從鮮明的對比中體會社會的不平等,以為后面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筆。
2、學習課文。
(1)教學過程與內容:聽錄音。
策略設計:糾正生字讀音,感受語音變化;認讀生字新詞。
(2)教學過程與內容:
①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圖2(略)、圖3(略)
A:臉——紫色
B:頭——小氈帽健康
C:頸——銀項圈活潑
D:怕見人怕羞
策略設計: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②講述閏土的新鮮事,了解閏土是個什么樣的人。圖4(略)、圖5(略)、圖6(略)、圖7(略)。
學生自主學習課文,說說講了哪些事?選一件你最喜歡的講給同學們聽。
教學策略設計:體現自主學習,結合口語交際,力求讀寫合壁。
③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和我都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提問)
和閏土相比,“我們”的知識太少了,目光太短淺了,寫出了作者不滿現實,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態。
④惜別
作者:大哭。
閏土:躲在廚房不肯出門。
策略設計:從人物的外表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作者與閏土的濃厚情誼。
3、課外延伸:(圖書室或網站)
向同學們推薦《中年閏土》、《故鄉》,交流讀書體會。
篇7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小學生應該學習做簡單的家務活。
2.知道學做家務活是愛勞動的表現。
情感:
1.愿意學做家務活。
2.做家務活后感到愉快。
行為:
1.向大人學習做家務活。
2.經常干些簡單家務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勤勞節儉”德目中的有關要求設置的。勤勞節儉教育在小學三個年段反復進行,逐步提高。低年級是啟蒙階段,本課是在一年級進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家務勞動的意識和能力。
課文是一個兒童故事,雖然短小,但涵蓋的內容全面,認知、情感、行為方面的要求都能體現,要充分利用課文提煉觀點。
1.交待什么是家務活兒。
2.講明學做家務活的好處。(1)能學習勞動本領;(2)能減輕家長負擔;(3)能培養愛勞動的品質,養成勤勞的好習慣。
3.指導學生怎樣學做家務活兒。
第一、細心看。
第二、虛心學。
第三、經常干。
本課設五個欄目。
第一個欄目“說一說”,設在課文前邊,起導入作用。力求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問學生會做哪些家務活兒,還有哪些家務活不會做,了解本班學生在家務勞動方面的一般情況,以便加強針對性。二是通過學生的回答,滲透家務勞動的范圍,為講“什么是家務活兒”做鋪墊。
其余四個欄目均在課文之后,起練習作用。
教法建議:
1.為了讓孩子體會父母是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在課前可以安排一項調查活動,讓學生通過調查活動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從而激發學生學做家務活動自覺性。
2.學生是否能夠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建議教師在本課結束后發給學生一張家務勞動的評價表,讓家長評價學生做家務的情況,督促學生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一周后,請學生匯報勞動的情況,頒發家務勞動光榮卡。
教學設計示例
第八課學做家務活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小學生應該學習做簡單的家務活。
2.知道學做家務活是愛勞動的表現。
情感:
1.愿意學做家務活。
2.做家務活后感到愉快。
行為:
1.向大人學習做家務活。
2.經常干些簡單家務活。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小學生應該學習做簡單的家務活。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學做家務活。
教育過程:
一、匯報調查結果,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
課前,老師請同學們進行家務勞動的調查活動,同學們都調查了嗎?請大家拿出自己的調查表,進行一下匯報。
2.學生匯報自己的調查結果。
3.學生談調查體會。
4.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在每個家庭中都有很多家務活,而且在大多數家庭中,承擔家務活的主要是父母,父母不僅要工作還要做家務確實非常辛苦。
5.教師提問:
你平時在家里做家務活嗎?你會做哪些家務活?
6.教師小結并提問:
你們會做這么多家務活呢,你們可真棒!那么,你們還有哪些家務活不會做嗎?
7.學生舉例。
8.教師小結:
同學們因為年齡小,現在還有很多家務活不會做,沒關系,我們可以慢慢學著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學做家務活》
板書:八學做家務活
二、分析課文,講明道理
1.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教師出示討論題:
張英學做家務活好嗎?好在哪里?
3.學生小組邊看書邊討論。
4.學生分組匯報討論結果。
5.教師小結:
張英平時經常幫大人做家務活,他雖然不會摘韭菜,但她能夠仔細觀察奶奶是怎么干的,還虛心向奶奶學,她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板書:經常干仔細看虛心學
6.教師提問:
請大家想一想,經常干家務活有什么好處?
7.同桌兩位同學互相交流想法。
8.學生自由發言。
板書:學本領、減輕父母的負擔、養成勞動習慣
9.教師小結:
經常干家務活,不僅可以使自己學會很多勞動的本領,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而且還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
三、指導練習,深入明理
評一評
1.教師演示課件(教材第35頁“評一評”的內容)
2.請學生讀題目要求。
要求內容:下面幾位同學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不對?如果是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3.學生分組自選一位同學的想法和做法進行討論。
4.各小組派代表談看法。
5.教師小結:
做家務是為了培養自己愛勞動的好習慣,不能怕臟、怕麻煩,也不能從興趣出發,只有耐心學習,克服困難,堅持去做,才能做好家務活。
過渡語:
老師知道同學們都非常愛勞動,但是有時家長怕你們做不好,不讓你們做,比如下面兩位同學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想一想
1.請學生打開教材第36頁看“想一想”中的圖。
2.教師介紹圖意:
(1)小青在家中掃地,剛掃了幾下,奶奶走過來說:“你掃不好,我掃吧!”
(2)小勇的爸爸正在喂豬,小勇說:“爸爸,我幫你喂吧!”“這活你不會,不用你干。”爸爸說。
3.教師提問:
你在家里遇到過類似這樣的情況嗎?當時,你是怎么做的?
4.學生思考后用表演的方式來回答。
5.教師小結:
在家里,有時家長不愿意讓我們干一些活是怕我們干不好,給他們添麻煩,但是如果總是不去干,是不可能學會勞動本領的,希望同學們能耐心說服家長,認真向家長學,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學會,而且會做得很好。
做一做
1.請學生討論一下,從今天開始,你準備學做一件什么家務活。
2.學生同桌相互討論后自由發言。
3.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張家務勞動評比表,鼓勵學生堅持做。
4.教師出示學生家務勞動光榮卡,卡上畫著一朵愛勞動的光榮花。
5.教師進行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八課《學做家務活》,知道了做家務活有很多好處,希望同學們回家后,主動幫助家長做家務活,不會做的,學著做,當你學會一種家務活時,老師將發給你這朵愛勞動的光榮花。老師希望你們能早點戴上這朵光榮花,成為愛勞動的好學生。
板書設計:
八學做家務活
經常干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太陽的三個特點,知道太陽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
2、體會關聯詞的作用。能夠正確填寫關聯詞。
3、了解列舉數字的作用。
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謎語
出示謎語:(齊讀)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
出示課題。
2、有關太陽的神話、傳說、故事
太陽給人類送來了光明與溫暖,從古至今,有許多關于太陽的故事。
看,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陽——三足烏。(出示圖片)
(師講述:太陽的傳說)
3、過渡語
我們的課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開頭的。
學生齊讀,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問題呢?(1、這些神話故事反映了人類在遠古時代對太陽的認識。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讀者的興趣)
現在人們對太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4、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
(板書:特點關系密切)
二.新授
1、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
太陽是個大火球。
太陽這個“大火球”有什么特點?各用一個字概括。
2、分析指導
遠:距離地球1.5億公里。在學生回答時,出示有關的圖片。
問,課文是分幾步來說明太陽的“遠”的?(列數字、比較)
齊讀有關的句子。
教師小結。
(出示要點)用具體的數字說明太陽的“遠”,
再用比較的方法讓人形象地感到太陽的距離遠。
學生齊讀要點
3、學生自學“大”和“熱”
大:130萬個地球。
熱:表面溫度6000度,中心溫度更高。
分小組自學,自學后交流,說說課文中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的?
4、能不能把太陽的這些特點連起來說?
剛才同學的話中運用了許多數字,用了這些數字有什么好處?
通過列舉數字和比較,可以給人留下比較清晰的印象。
4、教師小結:太陽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恒星,它有巨大的質量和引力,它與地球距離有1.5億公里,那么遙遠。
出示關聯詞練習:
1、()太陽離我們很遠,()我們看太陽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2、我們看太陽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太陽離地球太遠了。
3、(雖然)太陽很大,(但是)太陽離我們太遠了,(所以)看起來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關聯詞,為什么?
第二句呢?這是什么句?(指名讀句子)
第三句有幾層意思,誰能正確填寫?
齊讀練習
太陽()離我們這么遠,()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
5、太陽與人類的關系
A出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劃出重點句子。
劃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組交流中提出來。
提出問題,解答疑問。
B學生讀有關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問題。
C歸納,集體解答
6、學生表演:
誰愿意來扮演太陽,回答同學們的幾個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
教師提問:太陽,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嗎?
為什么我每次看你總感到很刺眼?
書上說,埋在地層底下的煤炭與水的循環、風的形成你有關,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來,你能告訴我嗎?(觀看有關的影片)
媽媽很喜歡曬被子,她說有好處,這是真的嗎?
老師說,刮風下雨,也和你有關,這是什么道理?
出示關聯詞練習:()沒有太陽,地球上()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這句話該怎么理解?(要求學生運用課文中的句子來理解。)
三.結束
1、練習:我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沒有配音,誰愿意當一回播音員,給影片配音?
(先看一遍影片,討論后確定解說詞)
(邊看影片邊配音)
2.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太陽》,它介紹了太陽的幾個特點以及太陽與人類的關系。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它與地球的關系十分密切。
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有些有了答案,有些還沒有答案。因為人類對于太陽的了解還十分有限,宇宙中還有許多奧秘正等待人們去揭開。希望在將來,人們能揭開這些奧秘。
板書
太陽(大火球)
遠
特點大
熱
動植物的生長
與地球關系密切天氣的變化
篇9
片斷(一)
師:今天早上,風和日麗,老師帶你們到操場上語文課好嗎?
生:“好!”(小朋友們個個歡呼雀躍,手舞足蹈。)
(師生一起來到綠樹環抱的操場上,沐浴著燦爛的陽光,沐浴著和照的春風。)
師:小朋友們,你們站在陽光下,站在春風里,有什么感覺嗎?
生A:我感到風吹到臉上不冷。
生B:這風吹來與冬天的風不一樣。我不會縮脖子。
生C:風輕輕地吹,樹校輕輕地搖動。
生D:我還有補充,這風輕輕的,吹到臉上很舒服。
師:形容春風用“柔柔的”更準確。
(還有一些小朋友想說,老師讓他們在自己組合的小組中交流,老師巡視、傾聽、點撥。)
師:小朋友們都講得很好。春風就是那樣,輕輕的,柔柔的。讓我們把臉轉到迎風的
這一面,再露出你們的小胳膊,讓春風吹一吹好嗎?
(小朋友們有的仰起臉,有的伸出小胳膊,有的扭扭腰說:“真爽!”)
師:我們在春風中覺得神清氣爽。讓我們看看操場四周的花草樹木在春風吹拂下有什么變化?
(小朋友們自由結合紛紛散開,各自觀察,然后交流。)
生A:我們這組的同學發現操場四周的樹上都長出嫩葉。有的是青青的,有的是嫩黃黃的,有的是嫩紅紅的。
生B:我們小組的同學發現墻角下的小草冒出來了,草芽是淺黃的,幾片草葉是淺綠的。
生C:我們小組的同學欄桿外、草地上開著粉紅的、淡黃的小花。
(還有其他小組的代表說觀察到圍欄外木棉樹開出火紅的花,銀樺樹開著黃褐色的花,批把樹結出小果子……)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很仔細。春風一吹,樹兒綠了,草兒青了,花兒開了,把大地打
扮得五彩繽紛。在這美麗的春光中誰快活地唱起歌來?
(小朋友們靜下來,頃刻間又七嘴八舌地說是小鳥在叫。)
生A:聽“瞅……瞅瞅……”
生B:“還有,還有,嘰喳,嘰喳,嘰……喳喳……(小朋友歡快地學鳥叫)
評析:
英國科學家洛克說:“兒童學習任何事情,最合適的時機是他們興致高的時候。”老師根據教材的特點讓孩子走進自然,充分感受春風的溫暖輕柔:春色多姿多彩:春聲悅耳動聽。小朋友們個個眉飛色舞,爭先恐后地向老師、同學傾吐自己的觀察所得,自己的體驗。師生互動、交流、共享沐浴在春風中的喜悅,又領悟了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景象。這為同學們進一步學習課了很好的鋪墊。
片斷〈二〉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一讀課題,想一想,春天的手指的是什么?
生:(紛紛搶答)是春風。
師: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春風吹過,我覺得就像一只手輕輕地摸著我的臉。
師:是嗎?請每一位同學用手輕輕地摸著小伙伴的臉。
生:互相做撫摩的動作。(小朋友都笑了)師:感覺如何?
生:溫暖輕柔。
師:請一位同學把這首兒歌的第一句讀一讀。
生A:(響亮地讀)春天的手,溫暖輕柔。
生B:我有意見,剛才*同學讀得不夠輕柔。
師:請你讀一讀,好嗎?
生B:(用舒緩的語調輕輕地讀)
師:讀得真好,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全班同學鼓掌)
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像林同學一樣繼續讀兒歌中的其他句子嗎?一邊讀,一邊想,讀出感情。
(學生在四人小組中各選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他們有的商量,有的爭議,有的請教老師。師生一起沉浸在課文描寫的情景中)
篇10
(一)認識小括號,初步了解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二)加深對小括號作用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小括號在計算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4+3+28-6-19+6-812-7+6
2.口算.
20+334+548+5060+15
9+204+8191+770+29
7+52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括號——又稱圓括號,記作“()”.[邊說邊板書課題:小括號記作()]小括號的威力可大了,為什么呢?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2.教學例2.
出示例2實物圖.
師: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們倆剛一進門,小熊就高興地說:“你們來得真好!快幫助我算一算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塊糖?”小熊指著盤子里的糖說:“糖紙有不同的顏色,這里黃色的有2塊,綠色的有3塊,紅色的有7塊,你們想一想該怎樣算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塊糖?”
師:請同學們也來幫助小熊算一算好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片,在課桌上擺一擺,猜一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樣算的.
甲:我猜小兔是這樣算的: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加起來是5塊,再加上7塊紅色的是12塊.
師: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2加3得5,再算5加7得12.
師:先算的2加3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教師完成板書:
乙:我猜小狗是用另外一種方法算的: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合并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合起來一共是12塊.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3加7得10,再算2加10得12.
師:怎樣表示先算3加7呢?
生:先算的3加7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指名到黑板上添加小括號.
師:你們真聰明!不但幫助小熊算出了一共有12塊糖,而且還知道了算式里用括號括起來的部分要先算.一個算式里有小括號,就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算式:(2+3)+7=12里,有沒有小括號都要先算2+3,所以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時,括號可以省掉不寫.
3.教學例3.
出示例315-(6+2)=____
師:想一想:怎樣算?在練習本上試算.
指名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三)鞏固反饋
1.算一算,說一說.
12-5+4=11先算12減5得7,
再算7加4得11.
12-(5+4)=3先算5加4得9,
再算12減9得3.
師:這兩道題的數目和計算符號完全一樣,為什么結果就不一樣了呢?這就是小括號的威力了.由于第2小題增加了小括號,計算順序就不一樣了,結果也就不一樣了.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必須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看圖計算.
3.選擇答案.(把正確的答案填在方框里)
(1)19-9-7=(2)60-(30-20)=
①17②3①50②10
(3)17-(2+8)=(4)8+(60-40)=
①7②10①28②18
4.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三個數相加的和寫在()里.
5.游戲——找朋友.
發給每位同學一張寫著算式的卡片,先請一位學生到前面來說:“快算!快算!快快算!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學生要迅速地算出這張卡片上和自己手里卡片上的題目的得數,如果得數一樣就邊說:“你的朋友在這里.”邊跑到前面舉起手中卡片,讓大家檢驗是否找到朋友了.
以一組題目為例:
15+4-29+(10-2)12+(13-8)18-(9-8)19-(1+1)
6.思考題.
給算式添上小括號
(1)8+60-40=28
(2)90-40+20=30
(3)17-9-6=14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小學班干部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