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業務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4 09:43: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師業務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師業務管理

加強酒店管理類教師業務素質管理

隨著我國旅游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作為旅游業三大支柱之一的酒店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競爭越來越激烈。現代酒店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對人才的需求無論是從量上還是從質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的現代酒店服務與管理人才,就必須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高素質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是培養高素質旅游人才的保證;是旅游院校打造優質教育的關鍵;是適應社會競爭,提高教師自身價值的需要。要培養出一流的學生,就必須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優秀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應該是"雙師型"的專業教師,既能熟練準確傳授課程知識,又具有較強實踐指導能力。因此,要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提高酒店管理專業任課教師的業務素質。

一。轉變觀念,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培養優秀的酒店管理專業"雙師型"教師,必須靠國家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旅游企業。學校和教師個人等方面的緊密配合,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一)健全法規政策。轉變管理方式

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政策支持,要求企業。社會真正承擔起自身應負的責任。同時政府要轉變管理方式,從自己管理。自己運作為主轉向以服務。調動社會資源參與人才培養為主,切實加強與旅游院校的溝通,為旅游院校搭建服務平臺。

(二)加強多種合作,培養雙師隊伍

查看全文

新時代健全教職工業務檔案策略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業務檔案的意義;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業務檔案的藝術化手段;結論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客觀的、全面的記載教師在教學、科研中的工作成績、促進教師間合理競爭,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加強教師管理,為教師個人晉升、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業務檔案,樹立典型、科學分類,嚴格管理、專人專項,結果公示、分院列系,方便查詢、定時定點,同步更新、樹立典型,發揚廣大、優質的教育提供者所要求的有個性與創造性兼備的教師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協作的雙邊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是同等重要的。可以說,如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師個人業務能力的提高是先決條件。因此,通過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業務檔案,加強促進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科學引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過自己在工作中的親身體會,就新時代教育中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業務檔案的藝術化手段簡述一、二,以期為我校的教師個人業務檔案建立健全工作略盡綿薄之力。

一.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業務檔案的意義

教師不同于其他一般的職業,作為“教書育人”的最直接實行者,其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因此提高辦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加強教師管理,為更好的掌握教師教學與科研信息,規范教師檔案材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教師個人業務檔案也就顯得意義非凡,影響深遠:

1.客觀的、全面的記載教師在教學、科研中的工作成績,綜合的公正反映教師業務能力、學術水平和工作實績,為構建教師績效化激勵機制提供客觀憑證。

2.促進教師間合理競爭,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以形成人人爭先進,個個練業務的安定團結、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

查看全文

職業學校教學論文

一、課改理念下的職業學校教學業務管理的本質內涵

(一)課改理念下的職業學校教學業務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現代管理學認為所謂“以人為本”是強調領導工作要以人為管理工作的出發點,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得越好,管理的效益就越能體現出來。學校教學業務管理同樣如此,要把人的發展融入到日常教學業務管理過程之中———從生命關懷到精神體貼,必須充分體現人本精神,管理者眼中要有每一位教師,教師眼中要有每一位學生。將“人性”融入管理,是以嚴格的規章制度為依據,尊重教師的本性,有的放矢地引導、培養教師良好的工作習慣,營造教師認可的校園文化,使教師在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下,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同時,也為學校的共同目標而努力。探索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是實施現代學校管理的重要課題。管理者要想使學校獲得強大的“生命力”,就必須立足于學校的實際,最大限度地關注人的需求,凝聚人的智慧,激發人的潛能,求得人的超越式發展。

(二)課改理念下的職業學校教學業務管理是學習型的管理當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師彼得·圣吉提出了“學習型組織思想”。所謂學習型組織思想,指的是學習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職業學校的課程改革對教師與管理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習也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學習一方面為了保證學校的生存,使學校具有不斷改進的能力,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學習更是為了實現個人與工作的真正融合,使教師們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職業學校項目課程的實施對教學業務管理者和教師都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教師與管理者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意識,將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才能與時俱進。美國學者特雷斯·迪爾和阿倫·肯尼迪在調查了80家著名企業的文化之后指出:“共同價值觀是任何一種企業文化的基石,共同價值觀作為一家公司成功哲學的精髓,為所有的員工提供了一種走向共同方向的意識,也給他們的日常行為提供了指導方針。不僅企業如此,學校也是如此。作為職業學校要形成共同的價值目標和發展愿景,使學生、教師和管理者都是學習的共同體,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成為合作的伙伴,才能使大家真正體悟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有賴于追求自己的內在價值,追求心靈的成長與自我實現。作為教學業務的管理者要引導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刷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為實現共同的價值目標而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三)課改理念下的職業學校教學業務管理是互動式的管理互動式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其本質是以人為本,它關注管理主體和管理客體中具有能動性的“人”,其核心是組織與員工的相互塑造,目的是激發組織內部每個成員的活力,進而使整個組織保持整體創新能力。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是互動性與互惠性的統一。互動式的管理不再是被管理者的被動服從,不是以往“家長式”的管理形式,而是主動適應,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人治”管理,它強調的是“塑造”,而不是“管理”。同樣教學業務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也應當是這種積極的互動關系。課改理念下的職業學校教學業務管理是由學校教務管理者、教師、學生等人共同進行的多維管理,其過程就是學生、教師、教務管理者相互交往的過程。這種交往就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它不僅是一種認識的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過程,對于教學每一方面的管理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系、既彼此制約又相互促進,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四)課改理念下的職業學校教學業務管理是個性化的管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師,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不會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貧乏。”課程改革中多樣化的課程、個性化的教育觀將使學校的辦學特色得以凸顯。課改理念下學校教學業務管理也應該凸顯個性化的管理特色,其教學業務管理的流程也應該因此由傳統的統一要求走向今天的強調個性,尤其是圍繞學生個性化發展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教學管理流程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對教師持續發展潛力的挖掘。實施個性化的管理,要求教學管理者從本地區、本學校學生實際出發,通過人文、人本精神激發教師主體個性化風格,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能力特長和積極性,促使教師專業化成長,進而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個性化的管理要求學校管理具有獨創性,學校的發展不能簡單地模仿別人,而應根據學校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開拓與創新。

(五)課改理念下的職業學校教學業務管理是開放性的管理開放性是開放性管理的根本特點,其理論依據是“非平衡系統的自組織”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發展通過行為的內部機制而產生,其中“不平衡”作為積極因素發揮作用。開放性管理的目標、內容、過程、評價等呈動態,管理者不斷總結經驗并根據新的變化及時調整和修正。在這種管理方式中管理者不斷引進相異和相反的觀點,通過開放、互動、多元的對話,形成發展過程的非平衡狀態,打破已有的穩定狀態,使其永遠處于轉化和發展過程之中,從而帶來發展的新動力,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更多地表現為個體在共同探究的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傳統的學科知識為主體的職業教育課程與社會發展需求的“不平衡”使得職業學校的課程必須根據動態的社會需求不斷加以調整與變化,它已不再是靜態的學科知識的載體,也不再僅僅是職教圈內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課程資源的開發也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與幫助,學生、教師、學校、企業都應該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因此職業學校的教學業務管理就要增強與企業、家庭的互動以及學校與學校的互動,從傳統的封閉式管理走向開放性的管理,它要求整合學校、家庭、企業、社會的教育資源,形成教育的合力。

查看全文

教師德育教育發揮作用研究

第一篇

1臨床德育的必要性探析

1.1醫學研究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醫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必要性

醫療衛生事業的研究服務對象是人,而人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性,容不得半點失誤和敷衍。[1]這就要求高等醫學院校的學生不僅要有妙術,更要有仁心,有良好的道德素質。近些年醫療領域出現的一些負面現象,引起公眾對醫務界的信任危機,醫患糾紛頻發。[2]近期發生的復旦大學生投毒案,也從另一個層面反映了醫學德育教育的缺失。因此,臨床德育迫切需要加強。

1.2醫學教育方式的特殊性決定了臨床實踐階段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醫學教育的實踐性特點,決定了醫學院校的教育教學任務約有近50%是在附屬和教學醫院結合臨床實踐完成的,這個階段是學校理論教育的實踐延伸階段,也是醫學生增強服務意識,確立醫德和服務理念的重要時期。通過加強臨床實習期的醫德教育,可引導學生增強是非判斷能力,對身邊的非道德現象進行正確的分析和評判,督促實習生盡快摒棄不良情緒影響,找到發揮自己人生和社會價值的坐標。[1]

查看全文

教師績效考核管理要點

1系統需求分析

系統的需求從業務分析入手,大致可以分為教師信息管理業務、績效考核設置管理業務、教師績效考核管理業務以及系統定制管理業務[1]。1.1教師信息管理業務分析。(1)教師信息維護:系統管理員可以對教師的基本信息進行日常維護和編輯操作。(2)工作報告信息管理:教師在系統的工作報告欄里填寫工作報告,這也是后期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3)群組信息管理:群組配置由系統管理員根據教師用戶的不同身份定義系統群組。(4)查詢個人考核結果:教師可以登錄系統查詢自己的考核結果,并查看各項考核指標的詳細信息。(5)教學質量評價:教學質量評價主要是為了了解教學情況,教師能夠查看評教,管理員能夠統計教學質量評估。1.2績效考核設置管理業務分析。(1)績效考核模板管理:系統管理員添加和組合不同的考核指標、規則等相關信息,從而生成績效考核模板,實現考核表的不斷重用。(2)考核實施范圍管理:主要用于設定教師績效考核的具體實施和應用范圍。(3)績效考核規則管理:主要用于管理和制定具體的教師績效考核規則,設定績效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兩者之間的考核關系。(4)考核計算公式管理:該模塊主要用于設計和定義績效考核公式,并由該公式計算出教師績效考核最終所得分數。1.3教師績效考核結果管理業務分析。(1)績效考核表管理:該功能主要用于創建和生成績效考核表,并此考核表等相關操作,規定開始和截止的考核時間。(2)績效考核評分功能:該功能主要適用對象是參加教師績效考核的全體學生,學生在填寫完績效考核表之后系統完成評分。(3)計算最終績效得分:該功能按照系統管理員事先設定的績效考核計算公式對考核表進行最終的評定,并量化分值[2]。(4)績效考核統計管理:主要包括統計教師得分、統計群組得分功能,并將量化的結果存入系統數據庫中,以便于今后查詢和使用。(5)績效信息:績效信息主要包括教師績效信息的以及學生評分信息的。1.4系統管理功能業務分析。(1)權限設置:系統管理員可以按照實際需求設置系統的用戶權限,比如,學生有權限評價各任課教師,教師有權限查詢自己的考核信息結果等等。(2)系統日志維護:系統日志的維護主要是系統管理員監督用戶使用系統的所有操作的過程。(3)系統初始化:主要是在系統使用之前,將一些基本的信息數據存入系統當中。

2系統體系架構設計

系統的設計采用B/S三層架構模型,將整個系統分為數據層、業務層和客戶端層,其中數據層是系統的數據基礎,業務層是系統的功能基礎[3]。結構分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層。系統體系結構圖如圖1所示。

3系統功能模塊劃分

教師績效考核系統,除了要具有一般系統所具有的正常功能,如用戶登錄、瀏覽、查詢等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發揮計算機網絡和無紙化辦公的優勢,同時,要收集教師對考核的反饋意見,并實時統計,學校領導根據結果為教師以及學生提供更為周到、更及時的相關服務。根據系統需求分析,將教師績效考核系統主要分為五大功能模塊,總體功能結構圖如圖2所示。

查看全文

教師管理論文:幼兒園新老師的原因及監管策略

本文作者:周其金工作單位:高郵市龍虬鎮張軒幼兒園

作為幼兒園的領導應該要具備迎接每一個挑戰性的問題的能力,針對對幼兒園新教師存在的問題,我采取以下幾點對策,實現以管理提高新教師的能力,以管理促進新教師的發展,以管理提高幼兒園的整體競爭能力。第一,加強新教師的業務學習。由于幼兒園平時的業務學習是不間斷的,新教師之前沒有任何接觸,教研活動一開展,就會面臨手足無措的尷尬處境。因此,我們可以在幼兒園正常業務會議之外,專門為新教師開設業務學習課,使她們對業務學習有個大體的理解,避免突然介入使她們措手不及。第二,善于發現新教師的閃光點,提高新教師的自信心。新教師存在著不可比擬的優勢,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她們接受的知識比老教師新。新教師更容易掌握前沿的教育信息,她們接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都是較新的,使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的更新有了機會。其次,新教師更容易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性強,工作積極性容易被調動。新教師畢業后面臨很大的工作壓力,但同時也對工作充滿向往和激情。這種激情一旦被激發,將大大提高新教師的工作熱情。最后,由于年齡比較小,更容易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使她們在與孩子們的交往中占有天然的優勢。第三,充分調動新教師的積極性。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我們要看到每個教師獨特的發展一面,還要看到每個教師的優勢所在,給她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充分調動新教師的積極性,多給予鼓勵,少一點批評,讓她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并以這種優勢帶動教師整體業務素質的提高。第四,關心新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新教師剛剛步入社會,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和人際壓力,作為幼兒園管理人員,要盡可能的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關心新教師,要在全園建立一個和諧、團結、互助的環境,讓她們感覺到集體的溫暖,盡快融入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來。第五,積極與新教師探討實踐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針對農村幼兒園實際狀況,幼兒園管理者積極與主班教師協調,盡量給新教師創造與家長交流的機會,使家長有更多機會了解新教師。首先,做好新教師的思想工作,在信任的前提下,使新教師樂于和家長進行交流,積極主動上門家訪尋求與家長的合作。對幼兒在園的進步或發生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家長,并與家長商討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意見。長此以往,家長對新教師的戒心就會消失,雙方的信任就能建立起來。另外,與主班教師協調,給新教師創造發展的機會。等新教師熟悉孩子和家長之后,可以有意識地給新教師提供與家長交流的機會,而信任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就會成為新教師前進的動力。第六,幫助新教師爭取園外專業培訓。我園和市機關幼兒園、蓓蕾幼兒園網上結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讓新教師有更多的學習培訓機會。鼓勵新教師參加業務培訓、教學基本功培訓和各類教育教學比賽活動,提高新教師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從而有利于新教師自信心的提高,使她們以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幼兒教育這份工作。

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創造條件促進新教師的成長。關心和重視新教師的成長并不代表管理上的松懈和照顧,相反,只有嚴格管理,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促進新教師的成長。使她們實現從新教師到專家型教師的轉變,成為幼兒教育發展的源頭活水。

查看全文

教育局人事股年終工作總結

一、二○○九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1、元月初前完成了教育系統2008年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年度考核的組織、審核、報批工作。根據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辦公室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工作的要求,結合我系統實際,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元月初完成了我系統2008年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年度考核的組織安排、審核、審批、下文簽證、制表、歸檔總結等業務。2008年度我系統事業單位考核結果為:應參加考核人數1350人,參加考核數1350人,其中認定為優秀等次的201人、稱職等次的1142人,不定等次7人,無基本稱職和不稱職人員。在此過程中及時處理考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按縣事業單位年度考核辦的要求,事業單位考核年度在十二月底統一時間統一組織考核,鑒于我系統的特殊性,2009年度的考核工作按要求已在本年9月安排各校按計劃組織好本學年的年度考核工作。要求在本年12月底前基層考核全面完成。

2、按州人事通知及縣人事局安排,按要求、按時間及時組織義務教育學校相關人員完成了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前期統計等相關工作。3、2009年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和各級先進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評選表彰獎勵情況。根據迪慶州教育局“關于2009年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和有關職改工作新的政策要求,我股室在三月底完成了我系統教師各級職務的指標清理、中高級職務的設置、上報、審核工作,并在3月底完成了我系統事業單位職務崗位調整工作,在此基礎上對2009年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作了周密安排,下發了有關文件、分發了評審計劃和晉級人員所需的各種表冊,布置了晉級人員計算機考試各項工作。提前做好了職改工作的各項業務準備,為我系統整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正常評審打下良好的基礎。按上級相關政策要求和我系統職改工作計劃。2009年全縣教育系統在試點的基礎上積極穩步地全面實施了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工作,到目前為止我系統此項工作已全面轉入正常。在此過程中我股室和分管領導積極宣傳有關政策,及時了解和解決各單位和教師在評審、推薦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主動協調上下左右的業務關系,保證評審工作的正常開展。在整個評審工作中始終把握工作的政策性、嚴肅性和公證性,周密組織了中小學評審的初級評審工作,圓滿組織完成了初級評審活動,并在五月初按中評委安排召集我縣中評委人員參加了中評委評審工作。2009年我系統專業技術人員晉升初級職務的24人(其中中二3人,小一21人),中級職務資格的79人(其中中一資格39人、小學高級教師資格40人),中學高級教師資格18人,2009年共晉升專業技術職務資格121人。評審變更了符合職務變更人員的技術職務(主要是具有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而長期在中學任教、并已取得中學教師專業合格學歷的人員,2009年職務變更人員17人(其中中職變更1人,初職變更16人)。9月初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下達后,在各單位職務空缺崗位按要求和程序辦理了晉級人員聘任合同的簽定和工資審批業務。并及時處理了資格、聘任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辦理了競聘上崗校長的試用期考察、調動、任職聘任合同鑒定工作。同時,完成了2008年招聘人員的試用期考查、考核轉正、定級等業務工作(2008年招聘人員中,認定中學教師二級資格16人,中學教師三級資格2人)。

按局領導安排完成了2008年系統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的評選審批、制證下文等工作。完成了省級、國家級優秀教師的推薦工作,推薦省級先進教師7人,國家級先進教師1人。

4、根據我縣集中規模辦學后各校工作實際,9月清理上報了各校臨時工使用基本情況和應聘食堂臨時工數,按學校實際需求上報了調整學校代課教師、臨時工指標的報告及相關材料。按城區學校教師競聘方案,配合協助保小、幼兒園、職中、一中完成了2009年教師競聘工作和調動手續。按云教人(2009)7號文件要求,完成了我縣特崗教師招聘工作的各項業務。根據國家、省的相關政策,認真搞好特崗教師的材料、數據上報。今年,我縣計劃招聘特崗教師6人,報考我縣特崗教師人數為31人,資格審查符合報考條件的29人,參加筆試人員22人,。9月4日在師訓中心的支持下,組織了新錄用的特崗教師崗前培訓,9月7日前全部到位上崗。同時完成了特崗教師3年服務期滿人員的轉崗轉編工作;年內搞好教師招考的計劃、方案,并配合人事等部門完成各類教師招考工作。本年內招考補充小學教師80人(其中代課教師20人),初中教師6人,高中教師7人,碩士研究生2人、三支一扶1人,特崗6人,共計101人。按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職業教育特聘教師崗位計劃》的通知要求,配合職中上報了特聘教師規劃材料,并做好了特聘教師的聘任工作。年內認真搞好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任合同的續訂、變更聘任合同等工作。目前,我系統事業單位在職在編人員1502人,中小學編制1571人,缺編69人,使用代課教師81人,臨時工、保安等266人。2009年我系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崗共計1849人。幾年來教育內部編制配備不合理,編制工作不適應事業發展需求的情況得到基本合理的解決,人員結構矛盾有所緩解。

5、積極穩妥地組織好教育系統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結構比例管理工作和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的各項工作。6、認真辦理了教職工退休、調動、遺屬撫養等有關業務

查看全文

2011小學教師培訓學習思路

一、指導思想

積極創造條件,以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針。努力構建我校教師的終身學習框架,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樂于奉獻,開拓創新,能夠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師隊伍,整體提升我校的師資水平,打造出一支優秀的教師群體。

二、目標與任務

按照上級對教師的具體的要求,1加大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力度。以校為本,組織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積極培養教師的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團結協作,和諧進取”精神。

把學科知識的更新、拓展放在教師發展的首要位置,2注重教師學科專業知識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學科專業知識水平.

按照新課程的要求,3以新課程培訓為重點。積極組織我校教師參加新課程理論培訓,幫助教師樹立新的課程理念,形成新的教學觀。

查看全文

雙元雙優教學團隊建設模式論文

論文關鍵詞:雙元雙優;教學團隊;模式;國際貿易實務專業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如何構建和運行“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有效改善教師隊伍的結構和質量,需要積極創新發展路徑,破解改革難題。文章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探索“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改革為例,闡述了該模式的內涵、特征、運行機制和運行保障,剖析了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及已經取得的實踐成效,并從學校、系部和專業層面提出高職院校實施“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改革的建議。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院校應注重教師隊伍的“雙師結構,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強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從2006年開始,結合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項目,進行了“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路經。

“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是指:校內專任教師通過培養成為優秀的教師職業人;從大量外貿從業人員中遴選出優秀外貿職業人隊伍(行業兼職教師),兩者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將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外貿職業人。

團隊“雙元雙優”。“雙元”是指專業教學團隊“雙師”結構,“雙優”是指優秀教師職業人和優秀外貿職業人。優秀教師職業人的特征主要體現校內專任教師要掌握先進的職教理念,擁有較高的職教能力;熟悉外貿業務操作,具有較強的業務操作能力,具備這兩種能力的校內專任教師得以構成優秀教師職業人隊伍。優秀外貿職業人的特征主要體現在校外兼職教師要深諳外貿業務操作要求,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擁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同時,具有與學校共同努力為外貿行業培養合格人才的意愿,具備這種主客觀條件的校外兼職教師得以構成優秀外貿職業人隊伍。

運行“全程雙軌”。“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相互配合、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在人才培養準備階段,共同開發崗位職業標準、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在人才培養實施階段,共同編寫項目教材、共同備課、共同授課、共同命題、共同指導工學交替、頂崗實習,把學生培養成合格職業人。

查看全文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實踐教學探討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課程是高等學校經濟金融管理類專業的主干課程,具有較強操作性和實用性。通過此門課程的學習,學生既能掌握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又能具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了解如存貸款、銀行理財、證券投資、結算業務等的實際操作。這為其將來從事銀行、公司財務管理等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因此,“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教學應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一、“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教學現狀

1.缺少適合的教材

市面上,商業銀行業務及管理相關教材品種眾多,然而大多數教材要么理論性過強、達不到實用性的要求,要么光注重操作性、理論內容過于簡單,能滿足培養本科人才要求又切實考慮實踐性的教材較好。另外,由于金融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商業銀行在業務內容和服務水平上不斷推陳出新,而教材的更新速度遠遠跟不上現實的發展變化。

2.實踐教學缺乏相應設施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課程中的很多銀行業務,如存貸款、結算業務、外匯交易、證券投資等都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若學生能親身實踐操作,將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雖然近年來很多院校為適應社會對應用型專業人才的需求,建設了模擬銀行實驗室,但真正使用起來用于教學的院校少之又少。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實訓軟件在仿真上做得不完善,有些只支持柜面業務,有些只注重銀行在社會經濟中的職能,實訓軟件的不完善使這門課程未能達到很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