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03:38: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病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病毒防控應急預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衛生部《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報告及調查處理指南》《衛生部應對流感大流行準備計劃與應急預案(試行)》文件要求,現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高度重視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疫情防控工作,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省市縣委和行政審批機關的部署要求上來,主動作為,周密部署,統一指揮,堅定不移把上級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在州行政審批局和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與相關部門緊密配合,采取更加果斷、有力和科學的措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深刻認識到“生命重于泰山”,防控疫情刻不容緩,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主動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政務服務保障,為縣委縣政府分憂解難,為人民群眾保駕護航。
二、工作原則
(一)預防為主。加強對病毒防控,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采取措施,切斷傳播途徑,迅速控制疫情,嚴防疫情在機關的傳播和蔓延。(二)及時處置。對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觀察病例應做到分類、有序管理,確保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對防控對象及密切接觸者按規定進行醫學觀察。
三、組織領導
病毒防治調研報告
計算機病毒嚴重威脅著計算機系統、應用數據以及網絡的安全,嚴重影響了稅收信息化建設的進程。要保證稅收信息化建設的有序、高效推進,就必須解決計算機病毒的問題。
如何立足實際情況,尋求病毒解決之道?本文以常州國稅病毒防治為例,在整合防病毒資源、構建科學的病毒防治體系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探索。
一、強化病毒分析,科學制訂病毒防治方針
隨著稅收信息化建設的推進,稅務系統計算機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極大的提高。以常州國稅為例:目前常州國稅計算機數量達到了1600余臺,主要稅收業務都依托計算機處理。但是,伴隨計算機應用推廣的還有計算機病毒的泛濫。從2002年的“紅色代碼”到2005年的“SQL殺手”,每次病毒疫情都給稅收工作造成極大的不便,計算機病毒已經成為信息化發展道路上的嚴重障礙。
要有效解決計算機病毒疫情,就必須科學分析計算機病毒情況。以下以常州國稅2005年、2006年計算機病毒傳播情況為例進行分析研究。
2005年,常州國稅對4月份的計算機病毒采樣從數量、類型、傳播途徑、破壞力等方面進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蠕蟲病毒會嚴重影響信息系統安全,Trojan木馬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會嚴重影響信息系統的安全,而宏病毒等其他惡意軟件在特定條件下會影響正常工作。因此,要防治計算機病毒,就必須把握重點,有的放矢,常州國稅因此制定了2005年計算機病毒防治方針:全面防范蠕蟲病毒,對Trojan木馬程序重點防范,在特定環境下防范宏等其他病毒。根據這一指導方針,扭轉了以前單純用防病毒軟件防治病毒的思維,通過安裝WSUS系統補丁分發服務器,對服務器以及WindowsXP進行自動的補丁分發下載工作,從系統源頭掐斷病毒傳播流行的途徑,達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談病毒肺炎的診治
摘要:病毒肺炎(簡稱肺炎)的流行情況、發病原因、臨床癥狀與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中對“內傷病”的描述具有很多共通點。有“內傷”基礎的患者易感染肺炎;肺炎患者與“內傷病”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相似;“脾胃一虛,肺氣先絕”,肺炎雖發為肺,實損在脾胃,該疫或為“土疫”。臨證治療可辨病氣有余不足,補其中緩瀉其邪。李東垣的醫學觀點和經驗對當前肺炎中醫臨證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病毒肺炎;《內外傷辨惑論》;內傷病;中醫病機;扶正祛邪;中醫藥療法
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肺炎),是一種新發現的具有強傳染性的呼吸系統疾病,通過基因測序很快已經確認引起這一肺炎的病毒是一種與SARS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2019-nCoV)。肺炎臨床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其傳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1]。溫州由于存在大量的輸入性病例,使得溫州確診人數高居全省前列,截至2月18日24時,溫州市累計報告肺炎確診病例504例,重癥病例22例,累計出院208例[2]。為了應對肺炎疫情,中醫界也積極行動,除了直接進入臨床一線,很多學者也做了文獻和理論研究。李東垣生于大疫流行的年代,其早年所治疾病中,疫病尤多,所撰《內外傷辨惑論》[3]正是親歷汴京大疫的診治經驗總結。本文將目前已獲知的肺炎流行情況、發病特點及臨床表現與東垣先生所描述的“內傷病”病狀進行比較,發現很多共通點,書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理法方藥或可對肺炎的中醫診治有所借鑒。
1《內外傷辨惑論》所論“內傷病”實為傳染病
金朝末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一帶)發生了一場罕見的大疫,“受敵者凡半月,解圍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既病而死者,繼踵而不絕。都門十有二所,每日各門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幾三月,此百萬人豈俱感風寒外傷者耶”。歷史上,但凡兵亂常與瘟疫聯系緊密,漢末兵亂后出現大面積流行的疫病(外感病),張仲景辨其為傷寒,對證施治,有效者眾。李東垣亦親歷大疫流行,認為此疫病的病狀有別于當時醫者所認為的傷寒,為“證世人用藥之誤”,撰《內外傷辨惑論》以鑒“內傷病”與“外感病”。受當時醫學知識所限,東垣所提到的“外傷”單指“外感風寒”,他認為凡不屬于外感風寒者都是內傷病,但我們根據其對“內傷病”的描述:“表虛之人,為風寒所遏,亦是虛邪犯表。始病一二日之間,時與外中賊邪有余之證,頗相似處”,認為其所述的實際上是一種外感虛證[4]。此疫具有暴發突然,聚集性發病,傳播迅速,病狀相似且傷亡慘重的特點,在現代看來應該是一種古代傳染病。
2“內傷病”與肺炎
病毒肺炎死亡病例分析
摘要:目的總結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診治過程與經驗交流。方法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2月16日蘭州肺科醫院確診并收住院的2例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患者的臨床資料。2例均為男性,病例1年齡75歲,病例2為80歲。分析2例患者的診治過程,總結經驗教訓。結果2例均為密切接觸武漢輸入性病例后感染,均以低熱、干咳、乏力半全身肌肉酸痛等癥狀1天分別于2020年2月1日、2月2日入院;發病當日即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同時伴血氧飽和度下降、淋巴細胞計數減少;病例1血氣分析指標為pH7.34,PCO231mmHg,PO252mmHg和pH7.23,病例2血氣分析結果為PCO230mmHg,PO266mmHg,SO278%,HCO3-17.1mmol/L,FiO221%。2例均伴急性呼吸衰竭。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小斑片影、間質性改變并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以肺外緣為主,經甘肅疾控中心呼吸道分泌物核酸檢測陽性,確診為肺炎(COVID-19)。早期即給予α-干擾素霧化吸入、利托那韋口服抗病毒、抗菌藥物治療、補液、糾酸等綜合治療后患者病情無好轉。CT檢查病變進行性擴大、部分實變,經持續應用高流量面罩吸氧、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心肺復蘇等積極搶救治療無效,病例1于2月16日死亡、病例2于2月14日死亡。結論合并基礎病較多的患者,即使早期進行ɑ-干擾素霧化吸入、利托那韋口服抗病毒、抗菌藥物治療、補液、糾酸、高流量氧療及無創呼吸機通氣等的綜合治療,仍很難康復。
關鍵詞:急性病毒性肺炎;病毒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病例;病例討論
病毒肺炎(COVID-19)發病人群以青壯年及老年人為主,但死亡患者以老年人為主[1]。國內部分死亡病例的分析發現,83%~100%伴有肺外器官改變,80.1%伴發其他基礎性疾病,32.8%為65歲以上老年人[2-3]。截止2020年2月24日甘肅省共確診肺炎(COVID-19)91例,死亡2例,死亡率2.2%,與全國報道的平均病死率基本持平。為加深對死亡病例的各種可能危險因素的認識及總結交流,現將2例死亡病例診治過程及臨床特點報告如下。
1病例資料
病例1:75歲,男性,其外孫2020年1月22日從武漢回蘭州探親并于2020年1月25日確診為肺炎(COVID-19)入住蘭州市肺科醫院感染科隔離負壓病房,外孫和患者先后于大年初一、初二一起在家就餐,有密切接觸史。患者于2月1日出現干咳、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及呼吸困難癥狀,并以“干咳、乏力伴呼吸困難”于2月1日入院蘭州市肺科醫院,入院次日該患者核酸檢測陽性確診為肺炎(COVID-19)。既往患者體質較弱,偏瘦,且伴糖尿病、陳舊性心梗等基礎性疾病。入院查體:體溫37.5℃,心率101次/min,血壓123/80mmHg;神志清,精神較差,急性熱病容;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濕性啰音(詳細癥狀與體征見表1)。入院后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性改變,并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以肺外緣為主(見圖1)。血常規提示:白細胞5.2×109/L,淋巴細胞計數0.81×109/L。入院后給予鹽酸莫西沙星(400mg/次,口服,1/d)抗感染,蓮花清瘟膠囊(2粒/次,口服,3/d)抗病毒治療2d,療效不佳。患者仍低熱,體溫37.3~37.5℃,并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及少尿,病情加重。改利托那韋(600mg/次,口服,2/d)抗病毒治療,10d。當日復查血常規及生化提示:白細胞4.01×109g/L,中性粒細胞占60.5%,淋巴細胞計數0.66×109/L,D-二聚體3.40mg/L,纖維蛋白原5.01g/L,乳酸脫氫酶700U/L,α羥丁酸脫氫酶501U/L,磷酸肌酸激酶421U/L,C反應蛋白146.7mg/L,鈉123.4mmol/L,氯97.3mmol/L;末梢血氧飽和度(SO80%~86%(吸氧濃度4L/min)。修正治療方案給予亞胺培南抗感染,甲強龍沖擊治療,補液支持等的綜合治療(具體藥物計量及療程見表1)7d,患者仍持續發熱(熱峰37.4℃),嗜睡并無尿。急查血氣分析:pH7.34,paCO231mmHg,pO252mmHg,SO271%。生化提示:BUN51mmol/L,CR998umol/L,提示急性呼吸衰竭及急性腎功能衰竭。持續應用高流量面罩吸氧4~5L/min,并給予胸腺肽支持治療,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4d后,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心跳停止,經搶救無效于2020年2月16日15:47死亡。病例2:78歲,男性。該患者二兒子于2020年1月24日從武漢回蘭州探親,4日后被確診為肺炎(COVID-19)入住蘭州市肺科醫院隔離病區,二兒子與患者于大年初二有密切接觸史,患者于2月2日凌晨出現乏力并全身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具體癥狀與體征見表1),以“干咳、乏力伴呼吸困難”于2月2日入院。2月4日該患者核酸檢測陽性確診為肺炎(COVID-19)。該患者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陳舊性腦梗死等基礎疾病多年,體質差。入院前最高體溫38.0℃,伴惡心、嘔吐及腹瀉,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入院時該患者伴明顯的胸悶、氣短及呼吸困難。入院后查體:體溫37.7℃,心率11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壓98/60mmHg;痛苦病容,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濕性啰音,心律不齊。急行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少量胸腔積液(見圖2)。血常規示血細胞5.0×109/L,中性粒細胞占60.2%,淋巴細胞計數0.63×109/L;磷酸肌酸激酶293U/L。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并心律不齊。入院后給予ɑ-干擾素霧500萬U霧化吸入,2/d;利托那韋600mg,2/d抗病毒,以及吸氧、補液、糾酸等對癥支持治療。繼續上述治療方案治療3d后患者持續發熱,伴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加重、少尿甚至無尿、下肢水腫等癥狀。血氣分析:pH7.23,PCO230mmHg,PO266mmHg,SO278%,HCO2-17.1mmol/L,FiO221%。生化:BUN55umol/L,CR1018umol/L,提示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伴心衰。復查胸部CT提示,雙肺多處肺實變,病情進展迅速持續加重。遂給予高流量面罩吸氧,利托那韋抗病毒,泰能抗感染,甲強龍(具體藥物計量及療程見表2)沖擊治療;同時給予胸腺肽提高免疫力,補液糾酸等綜合治療。1周后,患者病情仍進行性加重。給予持續應用高流量面罩吸氧4~5L/min,并給予胸腺肽支持治療,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2d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于2020年1月14日20:47死亡。
2討論
病毒疫情防控情況報告
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縣城市管理執法大隊結合自身職責和實際情況,嚴格落實工作措施,堅決消除城市管理領域疫情防控隱患;加大宣傳投入,提高宣傳力度,切實提升縣城群眾疫情防控意識;嚴格落實外省返回人員一對一包保管控任務,細化措施、注重服務,確保管控到位。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立即部署
1月22日全縣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召開后,縣城市管理執法大隊立即召開黨組會,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組織機構。同時,立即要求各執法中隊對各自轄區露天宰殺銷售活禽情況開展全面排查,確保全部排查到位、通知到位。
二、有序推進、嚴格落實
1月23日上午8:30,縣城市管理執法大隊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大會,公布了《縣城市管理執法大隊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領導小組成員名單。會上各執法中隊匯報了排查結果,縣城共計發現露天宰殺活雞攤點14處,殺牛攤點3處,殺驢攤點1處,排查同時要求以上經營者立即撤出節日市場,停止銷售行為。
會后大隊組織各執法中隊對縣城節日市場進行清理,全面取締露天宰殺銷售活禽活畜攤點。行動共計出動人員90余人次,執法車4輛,清理取締18處露天宰殺銷售活禽活畜攤點。
病毒營銷探究論文
[摘要]病毒營銷是企業通過優質的人性化服務來贏得顧客的廣泛認同和贊譽,使企業所在行業或目標市場的意見領袖利用自己巨大的人際關系網絡,借助于互聯網主動向親朋好友熱情傳播產品或服務,達到營銷連鎖反應和銷售倍增的效果。
[關鍵詞]病毒營銷情感意見領袖
一、從“六度分隔”理論看病毒營銷
美國心理學教授米爾格蘭姆在其提出的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說(又稱為“小世界現象”)中提到,“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該假說的出現使得人們對于自身的人際關系網絡的威力有了新的認識。后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俄亥俄州大學的社會學家使用網絡時代的新型通訊手段——Email——來對“小世界現象”進行了驗證。無論是人際網絡,還是萬維網的架構,還是通過超文本鏈接的網絡、經濟活動中的商業聯系網絡,有著完全相似的組織結構。通過網絡使“六度分隔”理論對人人之間都可以構成弱紐帶,理想的狀態是人人都置身在連接的世界中,這個目標在不斷接近。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弱紐帶”,通過弱紐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非常“相近”,這在社會關系中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
病毒營銷,是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絡,借助于因特網,利用快速復制的方式將有利于企業的營銷信息像病毒一樣傳遞給他人,使之在曝光率和影響上產生幾何級增長速度的一種營銷推廣策略。這種策略可以耗費較少的人力物力,將信息在短暫的時間內快速地、爆炸式地傳遞給成千上萬的消費者,就像病毒,具有快速繁殖,以一生千,以至百萬。
病毒營銷是通過電子郵件來實現的,它是口碑營銷早互聯網上的表現形式。企業通過優質的人性化服務來贏得顧客的廣泛認同和贊譽,用戶成為免費的推銷員,主動向親朋好友熱情傳播產品或服務,口耳相傳如病毒感染式的廣泛蔓延,達到營銷連鎖反應和銷售倍增的效果。這種營銷傳播方式,正是“六度分隔”理論的應用。根據“六度分隔”理論,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巨大的人際關系網絡,那么口碑可以使營銷信息傳達到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借助于互聯網,信息傳播、擴散的速度更快,時間更短;另一方面,人又屬于不同的群體,能夠激發口碑傳播欲望的產品肯定可以在被激發的人所在的某個群體里傳播,這樣也保證了營銷信息向目標市場傳播的有效性。
全鄉病毒防控應急預案
為切實加強高坪苗族鄉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有效應對我鄉可能出現的病毒肺炎疫情,強化對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工作的技術指導,提高科學防治水平,保障公眾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積極預防、有效控制病毒肺炎在我鎮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省、市、縣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制定病毒肺炎防控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開展病毒肺炎疫情監測,密切關注疫情動態,及時發現、報告和控制疫情;強化鄉政府、衛生院與縣委縣政府及衛健局有關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協助做好病毒肺炎疫情控制工作,防范可能發生的病毒肺炎疫情;認真做好應對病毒肺炎疫情的各項準備,有序高效地落實疫情發生時的應急處理工作,努力降低對公眾健康的危害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二、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積極采取各項綜合性防治措施。指揮有力,協調有序。堅持政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積極協調各地、各部門落實病毒肺炎防治的各項工作。提高能力,強化協作。加強人員、技術和物資準備,強化與其它部門的信息交流和防控協作。加強監測,科學應對。提高病毒肺炎流行的監測預警能力,依靠科學技術,及時做好應對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各項工作。
三、控制措施
鎮病毒疫情應急預案
一、總體目標
為做好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病毒的防治水平和應對能力,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項防控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病毒病例,控制疫情的傳播、蔓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以政府領導為主,各單位積極配合;依法防控,科學應對;群防群控,分級負責。
三、統籌規劃,壓實責任
針對病毒疫情,我鎮及時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組織機構,成立領導小組,正確指揮,快速反應,積極應對。
病毒防治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病毒對信息安全的威脅日益增加。特別是在網絡環境下,傳播途徑和應用環境的多樣化使得網絡計算機病毒的發生頻率較普通計算機病毒更高、潛伏性更強、影響面更廣,破壞性更大。網絡病毒的防治和信息安全問題已成為計算機領域的重點研究對象。
關鍵詞:互聯網病毒防治
一、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國內通常用199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第一十條中的定義,即“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夠自我復制或者在計算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二、互聯網病毒的特點
隨著互聯網的風靡,給病毒的傳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徑,它的發展使病毒可能成為災難,病毒的傳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務更加艱巨。Internet帶來兩種不同的安全威脅,一種威脅來自文件下載,這些被瀏覽的或是被下載的文件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種威脅來自電子郵件。大多數互聯網郵件系統提供了在網絡間傳送附帶格式化文檔郵件的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檔或文件就可能通過網關和郵件服務器涌入企業網絡。網絡使用的簡易性和開放性使得這種威脅越來越嚴重。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不僅包括傳統的病毒程序,還包括網絡蠕蟲和木馬程序。網絡病毒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趨勢:
病毒疫情防控倡議書
當前,全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1月25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人民政府已經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應急響應。近日,中央和省、市、縣也相繼召開會議,對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緊急安排部署。在此,縣委農辦、縣農業農村局積極倡議并要求局屬各單位、各鄉鎮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要立即行動起來,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縣的決策部署,按照縣應對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的工作安排,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認清嚴峻形勢,迅速進入臨戰狀態
國家已將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管理。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上來,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認清面臨的嚴峻形勢,把疫情防控擺在最重要的位置,迅速到崗,全力以赴,履職盡責,堅定不移地把中央和省、市、縣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二、切實履職盡責,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加強家禽養殖場(戶)疫情風險排查,強化家禽定點屠宰場管理和檢疫監管,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主動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農貿市場、集貿市場、超市的監管,加強源頭防控。
三、加強監管力度,嚴禁野生動物交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