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植物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14:56: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綠地植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綠地植物配置與樹種選擇論文
摘要:居住區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分析居住區各類綠地的特點及功能的基礎上,結合重慶的實際情況,探討了重慶地區居住區各類綠地的植物配置與樹種選擇。
關鍵詞:居住區;植物配置;樹種選擇;重慶
居住區綠地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城市居民使用頻率最大、最廣泛的室外活動空間,因此是衡量居住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居住用地占建設用地的比例為20%~32%,而居住區綠地新區建設不低于30%、舊區改建一般不低于25%。大面積的居住區綠地對城市的生態平衡、城市美化以及人們心理的良好作用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居住區不僅改進了單體住宅建筑的建設和商業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也更加重視居住環境質量的提高。在綠化的基礎上注重園林藝術的應用,建成了一大批花園式住宅。
1居住區綠地類型
居住區內綠地分為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其中包括了滿足當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頂綠地。
綠地建設植物多樣性調研報告
摘要: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結構中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它對城市生態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作用,綠色植物又是城市綠化的主體。植物多樣性是提高城市綠地系統生態功能的前提和城市多樣化景觀的基礎。通過保護珍稀瀕危植物,開發利用鄉土植物,注重對外來樹種的引進,擴大多樣化物種的種群,增加綠地規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多樣化的城市綠地系統。
關鍵詞:園林綠地植物多樣性鄉土植物
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初級生產者,在維護地球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中起重要的作用;豐富的植物種類給人類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和生產原料;植物基因遺傳的多樣性為研究、保護、合理利用和開發植物資源提供了豐富的遺傳材料,產生了很大的經濟價值。植物多樣性的保護與規劃對促進生物遺傳基因的交換、增加城市適生物種,提高植被的穩定和景觀的異質性、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修復與良性循環;協調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和作用。然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植物多樣性也遭到了嚴重的威脅,如不采取措施,在未來一代人的時期內,全世界約有15-20%的植物的生存面臨威脅,據統計,我國高等植物中瀕危物種高達5000種,形式非常嚴峻。本文探討了我市綠地建設中植物多樣性的現狀以及如何提高和發展綠地植物多樣性的策略和措施,以促進城市植物多樣性的保護,改善城市生態效應。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陳俊愉曾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發出這樣的警告,并且急切呼吁:加強生態建設、恢復生物多樣性是當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的當務之急。陳俊愉教授指出,目前我國城市園林的任務除了綠地分布不均、綠量不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遠遠低于國際先進水平外,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大問題:植物種類貧乏,品種單調。生物多樣性在實現城市大園林規劃中地位十分重要,因為目前我國城鎮園林中,觀賞植物品種很少,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漢、昆明、西安等地比較常用的露地觀賞植物總數在1000種(不是品種)以內,有的甚至在500種之內,僅廣州較多,約達1700種。反觀世界各城市如華盛頓、倫敦、巴黎、東京、新加坡、墨爾本等地,則常用的綠地觀賞植物總數在2000-4000種。近幾年上海地區為了貫徹植物多樣性原則,每年在城市綠地增加近百個植物品種,僅延中綠地就有800多種植物。
吳江市位于太湖流域腹部,江蘇省最南端,蘇(州)、嘉(興)、湖(州)小三角中心。它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20°21′41″—120°53′59″,北緯30°45′36″—31°13′41″。東西寬52.67公里,南北長52.07公里,全市總面積1176.68平方公里(不包括太湖水域約85平方公里)。全境無山,地勢低平,境內河道縱橫,湖蕩密布。其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
這一地區適宜生長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73種438個品種;草本、地被等66科241個品種。而目前我市綠地建設中常用的植物總數還不到200種,常見的喬木主要有:香樟、法桐、銀杏、杜英、金合歡、黃山欒樹、女貞、雪松、水杉、龍柏、棕櫚、垂柳、櫸樹、廣玉蘭、重陽木、無患子等。灌木和地被常用的有雞爪槭、珊瑚樹、紅葉李、桃、櫻花、紫薇、桂花、臘梅、花石榴、紫荊、臘梅、花石榴、木芙蓉、夾竹桃、石楠、茶花、海桐、大葉黃楊、瓜子黃楊、金邊黃楊、月季、金葉女貞、龜甲冬青、火棘、灑金桃葉珊瑚、八角金盤、金鐘(連翹)、杜鵑、書帶草等。
地區居住區綠地植物配置論文
摘要:居住區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分析居住區各類綠地的特點及功能的基礎上,結合重慶的實際情況,探討了重慶地區居住區各類綠地的植物配置與樹種選擇。
關鍵詞:居住區;植物配置;樹種選擇;重慶
居住區綠地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城市居民使用頻率最大、最廣泛的室外活動空間,因此是衡量居住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居住用地占建設用地的比例為20%~32%,而居住區綠地新區建設不低于30%、舊區改建一般不低于25%。大面積的居住區綠地對城市的生態平衡、城市美化以及人們心理的良好作用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居住區不僅改進了單體住宅建筑的建設和商業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也更加重視居住環境質量的提高。在綠化的基礎上注重園林藝術的應用,建成了一大批花園式住宅。
1居住區綠地類型
居住區內綠地分為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其中包括了滿足當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頂綠地。
居住區綠地植物配置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居住區;植物配置;樹種選擇;重慶
論文摘要居住區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分析居住區各類綠地的特點及功能的基礎上,結合重慶的實際情況,探討了重慶地區居住區各類綠地的植物配置與樹種選擇。
居住區綠地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城市居民使用頻率最大、最廣泛的室外活動空間,因此是衡量居住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居住用地占建設用地的比例為20%~32%,而居住區綠地新區建設不低于30%、舊區改建一般不低于25%。大面積的居住區綠地對城市的生態平衡、城市美化以及人們心理的良好作用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居住區不僅改進了單體住宅建筑的建設和商業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也更加重視居住環境質量的提高。在綠化的基礎上注重園林藝術的應用,建成了一大批花園式住宅。
1居住區綠地類型
居住區內綠地分為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其中包括了滿足當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頂綠地。
居住區綠地植物配置研究論文
摘要:居住區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分析居住區各類綠地的特點及功能的基礎上,結合重慶的實際情況,探討了重慶地區居住區各類綠地的植物配置與樹種選擇。
關鍵詞:居住區;植物配置;樹種選擇;重慶
居住區綠地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城市居民使用頻率最大、最廣泛的室外活動空間,因此是衡量居住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中,居住用地占建設用地的比例為20%~32%,而居住區綠地新區建設不低于30%、舊區改建一般不低于25%。大面積的居住區綠地對城市的生態平衡、城市美化以及人們心理的良好作用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居住區不僅改進了單體住宅建筑的建設和商業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也更加重視居住環境質量的提高。在綠化的基礎上注重園林藝術的應用,建成了一大批花園式住宅。
1居住區綠地類型
居住區內綠地分為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其中包括了滿足當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頂綠地。
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論文
摘要:居住區綠地是人們休息、游憩的重要場所,為了創造舒適、優美、衛生的綠化環境,應分考慮樹種的選擇及其配置,才能達到綠化、凈化、美化之效果。因此,加強居住區綠化建設首要的任務是必須做好設計。
關鍵詞: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植物配置
1概述
居住區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與居民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它對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增進居民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居住區的綠化水平,是體現城市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居住區綠地在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分布最廣,是普遍綠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
2居住區綠地的功能
(1)居住區綠化以植物為主,從而在凈化空氣減少塵埃吸收噪音,以保護居住區環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改善小氣候、遮陽降溫、防止西曬、調節氣溫、降低風速,而在炎夏靜風時,由于溫差而促進空氣交換,造成微風。
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論文
1節約型園林綠地概念與特點
1.1節約型園林綠地的內涵
用最低的成本,提高資源的使用率是節約型園林綠地的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具體包括以下幾點:最大程度地提升對園林資源的使用效率,節約水、電等能源;有效地發揮和利用園林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用最少的成本資源創造更多的生態環境效益。
1.2節約型園林綠地的特點
節約型園林綠地的本質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園林,其建設理念要符合自然生態體系的基本規律。其具有成本少、效率高等特點,主要體現在:1)節約型園林可以最大程度上節約自然原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資源的使用效率;2)對園林綠地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可以有效地提升園林綠地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3)有效提高園林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節約型園林綠地的基礎是節約資源,提高利用率。因此,節約型園林綠地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及提高園林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
2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措施
綠地設計城市建設論文
1城市建設中園林綠地使用的功能作用
1.1保護城市環境。城市中的園林綠地能起到凈化空氣、水體和土壤的功能。由于園林綠地中栽植了大量的植物,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的綠色植物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對生態環境和人民身體有害的氣體,并且對煙塵具有明顯的阻擋、吸附作用;許多水中都種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這些綠色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物質,減少水中污染的細菌數量,對凈化城市的污水也有一定的作用;
1.2改善城市氣候。園林綠地對城市小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氣溫、濕度和氣流的影響。園林綠地在夏季可以降低物體表面的溫度和氣溫,而在冬季則可以提高物體表面的溫度和氣溫,并且能降低太陽輻射的溫度;有的地面比較硬,濕度比較低,綠色植物具有蒸騰作用,可以將大量的水分蒸發到空氣中,從而增加空氣的濕度,形成涼爽、舒適的環境;城市中的帶狀綠地是綠色的通風走廊,在夏季可降低炎熱程度,在冬季,垂直于寒風方向的防風帶可減弱寒風氣流,改善城市的氣候。
1.3降低噪聲。植物特別是林帶,可以降低城市的噪聲,特別是樹木枝葉茂盛層層錯落重疊的樹冠,其降噪的效果很明顯。
1.4減災防災。如果突發災難來臨,城市的園林綠地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避難場所。比如,一般的居住公園和區域性公園能為周圍的居民提供救援、堆物、搭建臨時設施的場所;靠近住宅區的小型綠地可以為居民提供緊急的避難場所;市級的大公園則可以作為救援基地。
1.5美化城市。城市園林綠地的存在不僅為城市帶來了生機,還給城市增添了富于色彩的美景。通過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綠色植物和城市建筑有機結合起來,以植物多變的色彩和優美的起伏林冠線來襯托城市,還可以豐富建筑群的輪廓線,增加建筑的藝術效果,達到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形象的目的。
城市園林綠化研究論文
1現代的園林學
1.1基本內容
現代的園林學主要包括傳統園林、城市園林綠化和大地景觀規劃。傳統園林涉及園林藝術、園林植物、園林工程、園林建筑等學科,運用其成果來創造、培育和管理園林,選育優良植物品種,研究最佳植物群落組合、植物生長發育及栽培技術,提高園林綠地規劃水平、景觀質量、生態效益等。城市園林綠化研究園林綠化的城市建設作用,測定其改善和凈化環境的數據,調查居民游憩、健身對園林綠地的需求和文化心理,科學確定城市生態綠量,合理布局城市綠地系統;研究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技術;分析和評估城市園林綠化的宏觀經濟投資和效益,制定其政策和保護措施。大地景觀規劃是發展中課題,就是把大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當作資源,從生態、社會、經濟和審美價值進行評價和環境敏感性分析,最大限度保存典型生態系統和珍貴瀕危物種繁衍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最合理使用土地資源。
1.2研究概況
園林研究主要集中在園林植物及風景園林兩大方向上。園林植物研究包括:①木本花卉。多集中于栽培、繁殖及品種資源方面。②草坪及地被植物。③盆景。包括樹樁、山水及藝術。④切花、插花和干花研究。⑤園林植物資源。包括其引種、選育、馴化等。⑥草本花卉。⑦溫室園藝與室內綠化。⑧園林植物適應性、耐性和抗性。⑨園林植物生理生態及快速繁育。風景園林研究包括綠地規劃設計、園林藝術、園林綠化管理、外國園林等內容。其中,綠地規劃設計、園林藝術、木本花卉、園林綠化管理、盆景等是園林研究的重點。近年來,園林還集中在園林植物群落、植物造景、綠地系統規劃、生態效益測算、景觀質量評價等方面。
1.3發展趨勢
綠地規劃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碧水茗居住宅小區綠地規劃設計在堅持以綠為主的前提下,為滿足居民健身、運動、休息、閑聊等需求,通過運用不同的設計手法進行藝術處理,營造優美的居住環境,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本文就它的指導思想、設計原則、設計內容及植物配置等幾方面進行了相應的介紹。
關鍵字:碧水茗居;規劃設計;生態景觀
引言: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房地產業隨市民們對自己居住生活環境的注重而乘風破浪、飛速向前。高度重視居住區綠色環境,全面建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已成為當今住宅建設的發展趨勢。為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環境質量的不同要求,碧水茗居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突出陜西地方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以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住宅小區設計在堅持以綠為主的前提下,為滿足居民健身、運動、休息、閑聊等需求,運用不同的設計手法進行藝術處理及技術加工,通過石料不同的色彩、體量及質感結合豐富的植物造型及色彩美化景觀。
1、概況
碧水茗居住宅小區位于西安市高新區,南臨世紀大道,東接豐華路。建筑總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約2萬平方米,鋪裝及道路面積約1萬平方米。
西安市平原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冷暖干濕,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風小、多霧、少雨雪;春季溫暖、干燥、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風;秋季涼爽,氣溫速降,降霖明顯。年平均氣溫13.0~13.4℃,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0.4~0.9℃,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25~26.6℃,年極端最低氣溫-20.6℃,年極端最高氣溫43.4℃。年降水量558~750毫米,由北向南遞增。年日照時數1983~2267小時,年最多風向為東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