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產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9 07:13: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銀行卡產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論銀商之爭看銀行卡產業壟斷
一、引言
1.國內銀行卡產業的商家扣率糾紛
一場來自銀商之間的紛爭驚動了業界。繼沃爾瑪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對萬事達、維薩信用卡組織提起集體訴訟,要求降低商戶扣率之后,類似事件也在我國深圳發生。其實,抵制刷卡并非始于深圳。2003年,上海、成都等城市的_些商家就曾因商戶扣率攤薄其利潤而采取過類似的行動。但是在成都等地的拒刷事件只局限在一二個商家范圍內.相比之下,深圳銀商刷卡扣率糾紛所涉及的規模遠遠超過成都等地。這﹁國內首次零售商聯合挑戰銀行的事件涉及深圳市46家零售商,其年銷售總額超過300億元,占深圳市年零售總額的70%以上,并且幾乎涵蓋了深圳各種零售業。如果出現全面停刷銀行卡,那么深圳銀商的利益之爭,將會危及消費者的利益。而且,我們看到拒絕刷卡事件正在向全國范圍蔓延,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將會影響整個銀行卡產業的發展。在整個事件中,銀商爭論的核心問題是:銀聯的經營模式是否涉嫌壟斷。
2.國外銀行卡產業的費率糾紛及其啟示
然而,這場銀商之爭并非是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過程中所獨有的。縱觀全球銀行卡產業,特別是近幾年來,銀行卡產業的集中定價機制不斷受到來自零售商、管制機構以及學術界的挑戰。在美國,以沃爾瑪牽頭的幾百萬家零售商起訴維薩、萬事達對簽名借記卡交易收取了過多的費用,這場官司歷經7年之后,維薩、萬事達最終同意降低簽名借記卡扣率,并支付高額賠償款項。在英國,英國公平競爭局(theOfficeOfFairTrading)于2003年2月得出初步結論:認定萬事達的交換費違反了英國的競爭法案。在西班牙,有關監管部門正根據西班牙商業聯盟的投訴對信用卡交換費展開調查,初步結論也認為交換費偏高。歐盟對銀行卡組織的定價展開了深入的調查后,認為現存的交換費具有限制性合謀定價的性質,最后作出分階段降低交換費的決定。澳大利亞聯儲根據著名經濟學家凱茲所提出的“凱茲報告”對澳大利亞銀行卡產業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引入競爭,打破銀行卡組織的壟斷;取消銀行卡組織反額外收費規則,并要求交換費降低約40%。由于在眾多有關銀行卡組織的反壟斷訴訟中,澳大利亞信用卡改革是繼美國沃爾瑪案、歐盟維薩案后,全球銀行卡市場監管領域最為重要的進展,并且其改革力度相當大,因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引起了經濟學家對澳儲改革以及銀行卡支付系統的系列討論。蓋斯和肯(GansandKing,2003)針對澳儲的改革措施,分析認為,取消反額外收費規則以及降低交換費的措施并不必然導致交易費用的降低,引入競爭不一定能提高產業的效率。諾切特和泰勒(RochetandTirole,2002)認為,在反額外收費規則下,銀行卡組織設定的交換費和社會最優的交換費是一致的。施馬蘭西(2002)、瑞特(Wright,2003)對交換費的集中定價機制進行研究,所得結論與諾切特和泰勒相同。可見,交換費是商銀爭論的真正焦點。
二、銀行卡產業的運作機制
銀行卡產業發展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家九部委《關于促進銀行卡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銀發〔20*〕103號)、浙江省《關于進一步發展我省銀行卡產業的若干意見》(浙金融辦〔2006〕14號)精神,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現就促進我縣銀行卡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國家銀行卡產業的總體發展戰略為指導,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為主線,采取政府推動、行業自律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進一步拓寬用卡領域,改善用卡環境,規范市場秩序,使我縣銀行卡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基本目標
以推廣普及銀行卡的應用為切入點,提升我縣銀行卡產業的競爭力;以促進銀行卡受理市場快速發展為重點,有效防范銀行卡風險,向社會提供安全、普遍、快捷、優質的銀行卡服務;優化用卡環境,提高社會刷卡意識,力爭至2010年,我縣持卡消費金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40%。
三、主要任務
銀行卡產業治理規則論文
【摘要】銀行卡產業是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載體而形成的企業群體,具有雙邊網絡市場特征,其產業表現特征和治理規則與單邊市場具有很大的區別。文章基于西方銀行卡產業運作流程,研究分析了西方銀行卡產業的排他性準則、額外收費規則和交換費率的共同定價機制。
【關鍵詞】銀行卡產業;運作流程;治理規則
銀行卡的產生和發展為貨幣支付系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截至2004年底,全球累計發行銀行卡達到36億張,銀行卡交易總額近10萬億美元,其中消費交易總額達5.58萬億美元,現金及轉帳交易總額近4.5萬億美元。1993年到2003年,維薩卡(Visa)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的交易額年平均增長16.7%,有專家預測,美國個人銀行卡支付方式的市場份額將從2001年的29%上升至2020年的48%,超過現金和支票交易,成為最主要的貨幣支付方式。銀行卡是眾多商業銀行基于資金融通和結算的便捷,降低貨幣支付成本,提高競爭能力和經營效益,在一定協議基礎上的聯合經營而產生的。銀行卡的發行、支付、結算等流程涉及到銀行、消費者、商戶等多個利益主體,其運行機制、交易費用和行業治理規則不斷受到銀行、監管機構、消費者、商戶以及學術界的爭議。我國銀行卡產業起步晚,發展速度快,在運作流程和治理規范方面,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問題和矛盾,自2003年深圳市幾家商場先后出現因刷卡手續費過高而拒絕使用pos機的銀商糾紛以來,上海、武漢等許多大城市也先后出現類似的糾紛,以及近期出現的銀行卡年費的制定和跨行查詢費用引發的消費者的不滿與非議等事件,其實就是我國銀行卡產業運行機制不健全、治理不規范的典型反應。本文擬通過分析該產業運作機制和運行特征,考察西方銀行卡產業的治理理念和規制措施。
一、西方銀行卡產業的運作流程
銀行卡產業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載體,以銀行、專業化的中介服務組織、商戶等機構為主體的企業群體,為社會提供電子支付和消費信貸的服務。提供和享受銀行卡服務的參與者包括持卡人(消費者)、發卡人(發卡銀行)、與銀行卡組織簽訂pos協議的特約商戶、收單人(提供信用支付的銀行)以及為銀行卡產業運作提供交易平臺的銀行卡組織,它們共同構成銀行卡產業復雜網絡(見下圖所示的銀行卡運作流程圖)。依據收單人的不同,銀行卡組織分為封閉式和開發式兩種,前者的銀行卡組織集發卡人和收單人于一體,如美國的大萊卡(Diners)、發現卡(Discover)以及日本的JCB卡等等。后者模式中的發卡業務與收單業務由銀行卡組織中的成員銀行獨立承擔,如維薩卡(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以及中國的銀聯組織等。
銀行卡產業運作流程圖
銀行卡產業治理規則論文
【摘要】銀行卡產業是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載體而形成的企業群體,具有雙邊網絡市場特征,其產業表現特征和治理規則與單邊市場具有很大的區別。文章基于西方銀行卡產業運作流程,研究分析了西方銀行卡產業的排他性準則、額外收費規則和交換費率的共同定價機制。
【關鍵詞】銀行卡產業;運作流程;治理規則
銀行卡的產生和發展為貨幣支付系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截至2004年底,全球累計發行銀行卡達到36億張,銀行卡交易總額近10萬億美元,其中消費交易總額達5.58萬億美元,現金及轉帳交易總額近4.5萬億美元。1993年到2003年,維薩卡(Visa)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的交易額年平均增長16.7%,有專家預測,美國個人銀行卡支付方式的市場份額將從2001年的29%上升至2020年的48%,超過現金和支票交易,成為最主要的貨幣支付方式。銀行卡是眾多商業銀行基于資金融通和結算的便捷,降低貨幣支付成本,提高競爭能力和經營效益,在一定協議基礎上的聯合經營而產生的。銀行卡的發行、支付、結算等流程涉及到銀行、消費者、商戶等多個利益主體,其運行機制、交易費用和行業治理規則不斷受到銀行、監管機構、消費者、商戶以及學術界的爭議。我國銀行卡產業起步晚,發展速度快,在運作流程和治理規范方面,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問題和矛盾,自2003年深圳市幾家商場先后出現因刷卡手續費過高而拒絕使用pos機的銀商糾紛以來,上海、武漢等許多大城市也先后出現類似的糾紛,以及近期出現的銀行卡年費的制定和跨行查詢費用引發的消費者的不滿與非議等事件,其實就是我國銀行卡產業運行機制不健全、治理不規范的典型反應。本文擬通過分析該產業運作機制和運行特征,考察西方銀行卡產業的治理理念和規制措施。
一、西方銀行卡產業的運作流程
銀行卡產業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載體,以銀行、專業化的中介服務組織、商戶等機構為主體的企業群體,為社會提供電子支付和消費信貸的服務。提供和享受銀行卡服務的參與者包括持卡人(消費者)、發卡人(發卡銀行)、與銀行卡組織簽訂pos協議的特約商戶、收單人(提供信用支付的銀行)以及為銀行卡產業運作提供交易平臺的銀行卡組織,它們共同構成銀行卡產業復雜網絡(見下圖所示的銀行卡運作流程圖)。依據收單人的不同,銀行卡組織分為封閉式和開發式兩種,前者的銀行卡組織集發卡人和收單人于一體,如美國的大萊卡(Diners)、發現卡(Discover)以及日本的JCB卡等等。后者模式中的發卡業務與收單業務由銀行卡組織中的成員銀行獨立承擔,如維薩卡(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以及中國的銀聯組織等。
銀行卡產業運作流程圖
我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論文
一、世界銀行卡業格局
在當今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不斷尋求經濟金融全球化的前提下,銀行卡作為經濟金融交易的一種媒介,其功能在經濟發展過程不斷優化增加。如今,信用卡的發展和完善程度已經成為現代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重要表現之一,在市場的整合作用推動下,不僅誕生了花旗這樣的業界航母,而且催生了幾家世界級大銀行卡組織。目前,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發卡機構有五家:VISA、MasterCard、JCB、AmericanExpress和DinersClub。除JCB誕生于日本外,其余四家皆來自美國。這些國際銀行卡組織各雄踞一方,大力進軍國際銀行卡市場,以其資金、技術、服務的優勢正逐漸滲透占領世界銀行卡市場。
二、我國目前銀行卡業現狀
我國銀行卡的起步是從國外信用卡開始的,準貸記卡是我國銀行在總結境外信用卡業務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20世紀90年代,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憑借其發行準貸記卡產品所積累的經驗,把銀行卡應用于儲蓄領域,由此產生了電子儲蓄存折---借記卡。隨后,各大商業銀行利用網絡技術,實現了借記卡的異地聯網,大大促進了借記卡的交易量,使得借記卡在居民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支付作用日益突出。總體而言,我國銀行卡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借記卡應用范圍日益廣闊;二是信用卡的消費日益活躍。信用卡作為個人消費信貸工具,在居民消費支付中的角色日益醒目,人們使用貸記卡的活躍程度大大高于借記卡;三是銀聯卡境外受理環境逐步改善;四是銀行卡市場品牌格局逐步形成;五是銀行卡風險管理日益加強;六是相關法律法規日益完善。
據統計,自1998年以來,我國銀行卡發行量、交易額增長迅速,到2007年年底,全國的發卡量超過14.7億張,交易額超111萬億元。銀行卡在商戶中的銷售而產生的手續費支出,也由原來的微不足道上升為影響其利潤的重要因素。對銀行而言,銀行卡正成為其業務發展和效益增長的新亮點。
銀行卡產業發展與商務體系建設
摘 要:本文探索了銀行卡支付對促進現代商務發展的作用,并對如何加快青海省銀行卡產業發展,促進青海現代商務體系建設提出相關建議,為推進我省電子商務事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意見。
關鍵詞:電子商務;銀行卡;現代商務體系建設;決策支持
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人類社會逐漸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商業活動作為人類最基本、最廣泛的聯系方式,必然要走向信息化,于是電子商務便成為這一階段的必然產物。所謂電子商務,簡言之就是在網上開展商務活動——當企業將其主要業務通過企業內部網、外部網以及互聯網與企業的職員、客戶、供應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連時,其中發生的各種活動就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核心內容是信息的相互溝通和交流。交易雙方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洽談、確認,最后完成交易,這時對于通過電子商務手段完成交易的雙方來說,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銀行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和服務,屬于商業行為。但從整個電子商務網絡的發展來看,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商業行為。
一、現代商務概述及特點
(一)現代商務的內涵
現代商務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傳統商務和電子商務。1.傳統商務。傳統商務就是用戶可以利用電話、傳真、信函和傳統媒體來實現商務活動和管理過程。用戶能夠通過傳統手段進行市場營銷、廣告宣傳、獲取營銷信息、接收訂貨信息、做出購買決策、支付款項、客戶服務支持等。傳統商務在信息提供方面不夠透明和全面,在流通渠道方面,需經過企業-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多個環節;在交易對象方面,一般只能面向部分地區的消費者;在交易時間方面,只能在營業時間進行;在交易地點方面,必須在實體店鋪內進行;在用戶體驗方面,大大受制于時間與地點;在資金支付方面,通常采用的是“三票一卡”(本票、匯票、支票和銀行卡),支付形式繁瑣、不便捷。總而言之,傳統商務具有環節多、成本高、效率低、支付不便以及交易雙方心里距離較遠等特點。2.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以電子形式進行的商務活動的統稱,交易當事人或參與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包括互聯網、移動網絡或其他信息網絡)進行的各類商業活動,包括貨物交易、服務交易和知識產權交易等。電子商務在信息提供方面相對更為透明和準確;在流通渠道方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是直接互通的形式;在交易對象方面,能面向全球的市場;在交易時間方面,能提供24小時的服務;在交易地點方面,無需固定的場所,只需一個互聯網空間;在用戶體驗方面,能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在資金支付方面,可提供電子化的支付方式,在提供便利的同時,更好地保障資金的安全。總而言之,電子商務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支付手段便捷、無時間和空間限制等特點。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商業模式的不斷發展,按商務活動的參與主體不同,電子商務主要可分為四類:即B2B、B2C、C2C、B2G電子商務。B2C(BusinesstoCustomer)指網絡零售商借助互聯網,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這種模式節省了企業和消費者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國內典型的B2C商務網站有淘寶商城、銀聯商城、京東、新蛋、卓越亞馬遜、國美網上商城、蘇寧網上商城等;C2C(CustomertoCustomer)指個人與個人之間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的一種商業交易活動,國內典型的C2C商務網站有淘寶網、拍拍網等;B2B(BusinesstoBusiness)指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如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支付過程及票據簽發等,國內典型的B2B商務網站有阿里巴巴、百納網、中國網庫、中國制造網等;B2G(BusinesstoGovernment)指企業與政府組織間通過網絡進行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活動。
世界銀行卡產業化發展論文
銀行卡的發展和應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水平。近50年來,圍繞信用卡業務已經催生出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從卡片生產商到系統集成商,從國內同業競爭到國際信用卡集團,縱橫捭闔,銀行卡已經深深植根于當代經濟和社會之中,成為現代金融不可缺少的內涵。
大力推進銀行卡產業化發展,不僅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產業內部蘊藏著的巨大商機,刺激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而且還可以通過銀行卡的產業化發展,帶動通訊、軟件、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于推動中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以及推動金融業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等都具有深遠意義。
一、世界銀行卡業格局
信用卡的發展和完善程度是已經成為現代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重要表現之一。競爭的加劇,推動了銀行卡附加價值服務,如急救醫療、緊急墊付、附加保險費等。市場的作用促進了資源整合,不僅誕生了花旗這樣的業界航母(其信用卡具有150種功能),而且催生了幾大世界級大銀行卡組織。
目前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發卡機構有五家:VISA國際組織、MASTERCARDINTERNATIONAL、JCB、AMERICANEX?鄄PRESS和大萊(DINERS)信用卡公司。除了JCB誕生于日本外,余皆來自美國。這些國際銀行卡組織正各雄踞一方,大力進軍國際銀行卡市場,以其資金、技術、服務的優勢正在滲透占領著世界銀行卡市場。
二、中國目前銀行卡業現狀
銀行卡產業中交換費用研究論文
摘要:近年來,銀行卡產業發展迅速,隨之發生的各方參與者的利益沖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文章從交換費用入手,探討了諸如交換費制定、影響等問題,揭示了銀行卡產業的有待完善性和可發展性。
關鍵詞:銀行卡;交換費;雙邊市場
隨著銀行卡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并使用銀行卡,也越來越多的商戶與銀行簽訂POS交易協議接受刷卡消費。銀行卡產業蒸蒸日上,可是由于銀行卡產業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其不成熟性,商家控訴銀行卡組織、商戶拒刷事件頻頻發生,其中體現出的各方參與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銀行卡產業市場是典型的雙邊市場。銀行卡組織(VISA,MASTER以及銀聯)提供交易平臺,組織里面的成員銀行充當中介將消費者與商戶和銀行卡組織聯系在一起。銀行卡組織靠交換費吸引發卡銀行,通過扣率吸引收單銀行,以其服務與品牌價值吸引消費者,憑借POS協議來吸引商戶。下面是一個簡單的銀行卡支付流程圖1,其中P代表商品價格,I代表交換費,M代表商戶扣率,C代表卡費。所有費用當中,交換費I是備受爭議的。銀行卡組織統一定價是否是壟斷?
交換費是不是應該體現發卡銀行的服務成本?交換費是不是引起了現金消費者對持卡消費者的一種補貼?交換費的制定是否應該受到政府監管?是不是應該讓商戶對于交換費的制定有更大的話語權?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銀行卡產業發達的今天是亟待解決,可是雙邊市場的模糊性又使得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定論。
首先,交換費充當的角色是代替消費者支付貨幣給收單銀行的支付回報收入,這種支付回報其實最后轉嫁給的是商戶。這在商戶扣率M中有體現。如果交換費增加,自然為了保住收單行自身的利益,扣率會提高。而消費者加入這樣一個雙邊市場,他要額外支付的只是卡的費用。所以,銀行卡組織通過對于消費者一端的低收費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選擇持卡消費。眾所周知,雙邊市場具有網絡外部性,平臺任一端數量的增加都會使得整個市場的利益增加。可以這樣說,銀行卡組織采用的價格結構就是對持卡消費者制定低于交易成本的價格而對商戶制定高于交易成本,以此來獲得交易量的最大化。
市銀行卡受理建設工作意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關于加快陜西省銀行卡受理市場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快我市銀行卡受理市場建設,促進消費、擴大稅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全省經濟和金融發展的高度出發,以向全社會提供安全、快捷、便利的銀行卡受理環境為目標,通過綜合運用行政指導和市場手段,形成政策合力,引導和推動銀行卡產業各參與方加快銀行卡受理市場設施建設,提高銀行卡受理廣度和深度,加強宣傳工作,培育社會公眾持卡、用卡習慣,維護持卡人合法權益,為廣大持卡人創造良好的用卡環境。
基本原則:政府推動、人行指導、行業自律和市場競爭相結合;公開公正、協調合作和分步實施相結合;穩步推進、嚴格管理與風險防范相結合;完善受理基礎與促進刷卡消費相結合;社會倡導、改進支付環境與反洗錢、反假幣相結合。
二、總體目標
從2008年起到2010年,逐步建立起業務門類齊全、市場化程度較高、各產業參與方運轉有序、服務體系較為完善、銀行卡業務和技術不斷創新的銀行卡產業體系。
銀商刷卡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從銀商糾紛現象入手,運用經濟學與產業組織學理論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國銀行卡產業存在的問題,重點探討銀行卡服務的定價機制,并且通過分析交換費的合理性及最優交換費的確定,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以期改善我國銀行卡交易的定價機制。
關鍵詞:雙邊市場;銀行卡;交換費
一、引言
自2004年5月起,我國各地不同行業的商戶因POS機刷卡手續費問題先后與銀聯和銀行方面發生爭執,甚至撤下POS機、拒絕持卡消費者使用銀行卡進行消費支付。我國的銀行卡產業在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之后,無論是持卡人觀念的轉變,還是政府政策的支持,都在促使著銀行卡產業快速健康地發展。罷刷風波的背后是銀商之爭,商戶若接受消費者刷卡支付,則需要向銀行卡組織繳納一定的費用,在我國,其費率大約占交易額的1-2%,行業不同,費率會有所差異,但消費者是不需要為刷卡而額外付費的,并且有時還會因刷卡而獲得額外的獎勵,這些獎勵歸根到底還是來自于商戶,商戶不堪高費率之負而怨聲四起,以至于罷刷抗議。其實銀商之爭并不是我國不成熟的銀行卡市場才有的產物,在西方成熟的銀行卡市場,其商戶費率為2-3%,銀商之爭同樣劇烈。由于刷卡手續費費率問題實質上是銀行卡服務的定價機制,因此,銀行卡服務的定價機制是解釋銀商糾紛產生的根源,也是解決糾紛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基于雙邊市場理論,分析交換費的合理性及最優交換費的確定,以其對于銀商之間的刷卡糾紛提出合理的建議。
二、關于銀行卡的運行機制及定價機制的理論綜述
(一)銀行卡運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