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路徑研究

時間:2022-06-04 04:02:29

導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路徑研究

[摘要]從“互聯網+”視閾、價值鏈、產業鏈等維度提出江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包括強化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滲透融合:培育前沿網絡科技衍生的高端智慧型產業:大力發展跨界融合催生的新型業態等具體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產業結構;價值鏈

近年來,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互聯網+”正成為驅動江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動力、新途徑。江蘇在發展“互聯網+”產業中投入巨大。江蘇致力于聚集創業創新人才,建設眾創平臺,提升載體服務水平,借助“互聯網+”培育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實體經濟、服務經濟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為產業攀升價值鏈高端、促進江蘇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拓展新空間、打造新動能。“互聯網+”已成為江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江蘇作為互聯網大省、制造業強省,具有極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濃厚的創業氛圍,所以江蘇實施“互聯網+”戰略已經具備相當的基礎優勢。從供給側來看,江蘇在全省廣泛建設了互聯網基礎設施。從需求側來看,眾多新興產業正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江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具體路徑主要如下:

1強化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滲透融合

1.1加快基于互聯網按需定制的制造模式變革。“互聯網+制造業”是一種全新的制造模式,它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于生產制造過程,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產品和消費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稱,企業可以在這生產過程中實時感知數據變化,從而大大增強了生產端與市場需求端的緊密連接性。在“互聯網+”背景下,江蘇必須以用戶需求為主導,迎合產品大規模生產定制化的浪潮,催生并推廣以消費者驅動整個商業活動為核心的新型商業模式,即C2B模式。同時,從整個產業價值鏈的全新視角來看,江蘇省要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和共享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努力擺脫由于低端價值鏈引發的價格競爭,驅動傳統制造向“現代智造”、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搶占制造業價值鏈制高點。隨著互聯網與電子商務使得供應鏈各個環節逐步實現“互聯網化”,江蘇省還需要鼓勵一批處于行業尖端的互聯網企業,推動他們主動融合制造企業。紡織產業、建材產業和食品產業都是江蘇的傳統優勢產業,江蘇要鼓勵把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網絡技術嵌入“制造+服務”的產業鏈。在產品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江蘇要鼓勵企業增加在研發、設計、營銷、售后和品牌管理等服務環節的投入,實現供應鏈管理體系、網絡營銷系統體系和物流服務體系的高效運營。另外,在陶瓷、服裝、家電等重點行業,江蘇要吸引國內外資本市場的關注,有力支撐以網絡為基礎的工業設計服務平臺。企業將通過平臺吸引用戶全程參與和眾包到工業設計的過程中,利用這些力量推動產品的設計邁向智能和品牌設計等高端領域,這將對江蘇重點行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江蘇會推動制造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的對接來共同搭建互聯網工業的發展框架,最終基于消費需求智能感知的制造模式變革,重構江蘇制造業生態圈。1.2加快基于先進網絡技術應用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江蘇要促進傳統百貨、酒店餐飲企業的O2O模式發展。途徑一是傳統百貨自建B2C商城,線上線下各自經營。途徑二是入駐第三方電商平臺,借助平臺資源宣傳自己,提升消費者黏性。途徑三是搶占移動客戶端,開發移動APP商城和微信商城,實現整個產業的O2O閉環。江蘇要加快物流行業的互聯網化。首先江蘇要重點研發運用射頻識別、GPS等高新技術,促進物聯網在B2B大宗物流的運用。同時,江蘇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專注于打造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提升平臺物流服務能力,促進傳統物流業的轉型升級。其次,江蘇必須大力發展專業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注重客戶體驗,滿足江蘇傳統產業鏈的需求。江蘇要促進互聯網金融的有序發展。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江蘇要引領傳統支付產業、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以及信托業的升級,在基于互聯網金融安全的范圍內,支持P2P網絡信貸、眾籌融資、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新業態的發展。同時要加強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網絡技術平臺的投入力度,創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務。另一方面,要引導互聯網企業紛紛跨界進行金融創新,最終形成金融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良性、適度競爭的局面,以兩個行業的共贏推進整個服務業的轉型升級。互聯網與文化傳媒產業的交叉融合,這是江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新聞傳媒出版業是江蘇的優勢產業之一,江蘇要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抓住市場需求,在新媒體領域引導電子書、商業傳媒的新拓展。江蘇要運用網絡科技創新顛覆文化領域產業鏈,打造具有鮮明江蘇文化特點的跨平臺文化產品和跨終端的數字內容產品,最終形成新的文化產業生態鏈。1.3加快在線產業帶動產業集群線上轉型。江蘇常熟針織服裝市場、盛澤的絲綢市場、丹陽眼鏡市場等是江蘇具有特色的專業市場。江蘇要依托傳統專業市場的優勢,做好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子商務新模式,搭建專業市場的數字商城。同時,江蘇要克服以往專業市場信息化水平低,營銷嚴重同質化的缺點,與當地政府合作共同建設凸顯本地特色的電子商務平臺,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全面打造“實體+虛擬”的立體運營,定期舉辦“網上展會”,促使線上線下兩個市場快速融合發展。另外,江蘇要借助電商渠道進一步拓展專業市場的銷售渠道和延伸空間,發展家具、醫藥、金屬、服裝等優勢行業的對外電子商務,推動傳統產業集群實現轉型升級。其次,可以借鑒成都國際商貿城的“BUC模式”,整合專家團體、行業協會、電商企業等各類力量和社會資源,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集青年大學生學習、實踐、就業、創業及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新型、綜合型電子商務平臺。1.4以跨境電子商務重構外貿發展平臺。隨著“互聯網+外貿”的發展,江蘇要全面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江蘇要借助全球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現代物流和支付的發展,構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開拓在線交易和服務,從而江蘇外貿的產業鏈打造成涵蓋營銷、支付、物流和金融服務的完整產業鏈,也幫助了傳統外貿企業向高附加值的研發設計、銷售服務以及建立自主品牌的轉型升級。1.5加快互聯網重塑農產品流通模式。江蘇省政府應該依據江蘇實情,分類各種具有江蘇地方特色的食品,打造全新的地域特色農產品品牌。江蘇可以通過建立農產品專業線上銷售平臺和借助專業第三方主體運營的銷售平臺,拓展出新的網絡化和平臺化相結合的農產品流通新模式,完善農產品服務體系。其次,江蘇要率先為農產品提供冷鏈物流服務,并且組織專業電子商務團隊開發適合江蘇省情的農產品電商APP,在此基礎上就能發揮長尾效應,通過定制式生產,使農產品更能適應市場的需求。

2培育前沿網絡科技衍生的高端智慧型產業

2.1打造移動互聯網產業集群。江蘇的網絡信息基礎服務建設已有厚重的根基,4G網絡的全省覆蓋以及無線寬帶城市的大范圍建設都為江蘇互聯網產業聚集和發展提供了優質保障。依據江蘇省各地區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江蘇政府要為高新區引進優質互聯網企業,例如騰訊、易寶支付等知名移動互聯網企業。在這些企業推動下加快互聯網上下游產業的建設步伐,這樣既能為創新創業資源的聚集提供一個平臺,又能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產業集群。另外,江蘇要加大力度研發并生產消費電子終端產品,重點發展智能通信設備,推進移動互聯網微孵化平臺的建設。并且,江蘇地區必須找準產業定位,在增值服務板塊發展精準發展移動支付、移動視頻和移動定位等,最終在基于微信、支付寶等新媒介的創新移動電子商務模式驅動下,包括組建設備制造、網絡運營、軟件和信息服務等方面的移動互聯網產業鏈。2.2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江蘇要緊抓建設省級智慧城市試點的契機,發揮市場應用優勢和產業政策優勢,運用軟件與芯片等關鍵技術,以各種應用領域的傳感器關鍵技術和產品為發展重點,重點應用在交通、安防、環保、水務、家居、電力、物流和商業等領域,希望能為其他地區物聯網的應用起到顯著的示范效應。目前,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正在與物聯網飛速的交叉融合,江蘇應抓住這一趨勢,結合生產終端產品的優勢,打通包括材料、系統、傳感器件,從網絡到服務的產業鏈,繼而培育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產業集群,以應用帶動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2.3培育3D打印產業。互聯網技術在推動3D打印技術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江蘇應率先在工業設計、模具制造、醫療等領域加強3D打印的研發。一方面,江蘇要利用化工、金屬等現有產業能力,積極加強江蘇高校在3D打印技術上的研發力度。另一方面,江蘇也要積極引進歐美知名企業,借鑒國際先進的3D打印技術,為省內相關企業的孵化導航。同時,江蘇也要與國內科研機構交流合作,建立3D打印產業聯盟,共同成立力爭構建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產品推廣于一體的3D產業鏈。2.4發展大數據和云服務產業。江蘇要扶持和發展大數據產業這樣的新興領域。首先,江蘇要為大數據的發展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環境,培養具備數據技術和專業業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然后再通過專業人才打破大數據核心技術的壁壘,從事大數據集成應用的開發、創新運營和服務模式,為江蘇提供大數據挖掘服務。其次,江蘇應該積極搭建第三方大數據平臺,并積極鼓勵大中小企業加入到平臺中互相交流合作,從而能夠根據企業個性,為其提供精準營銷和個性化定制的新型服務。江蘇也應該在社會管理、行業應用、公共事務等領域開展具有示范性作用的項目,構建數據資源、數據應用軟件、數據挖掘等完整的大數據產業鏈。云服務產業也是“互聯網+”背景下江蘇產業結構轉型必須搶占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板塊。江蘇首先要重點開發面向制造業及中小企業的云計算服務,并且創新云計算服務模式,在江蘇地區成立世界性云終端和云基礎設備核心制造基地。其次,江蘇重點培育一些云計算骨干企業,充分發揮優質云計算企業的示范效應,更要具備長遠的發展眼光,使江蘇成為國際綠色云計算數據中心基地。

3大力發展跨界融合催生的新型業態

3.1培育平臺經濟業態。依照江蘇的消費、投資、出口發展情況,江蘇要借力“互聯網+”,致力于具有高度黏性和跨界融合的平臺經濟業態的發展。首先,江蘇要全面為移動支付、跨境電子商務、大宗商品交易構建并開放國際性、區域性的優質平臺。同時,江蘇要以率先開放平臺的方式,積極支持大中小企業自主整合上下游的產業鏈,進一步將完善產品的制造鏈、流通鏈與生活服務鏈,并將它們完美的銜接。江蘇致力于創建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四者相結合的成熟產業生態圈。3.2拓展行業電子產業鏈。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衍生了行業電子的新業態。首先,江蘇要相當重視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江蘇要加大對汽車電子的人才投入、資金投入,保障汽車電子的生產研發,為成功建設汽車電子產業基地奠定深厚的基礎。另外,為了江蘇傳統優勢產業的有效改造和提升,江蘇在生產方面仍需積極推動機床電子的發展,在生活方面加速醫療電子、交通電子以及娛樂玩具電子的飛速發展。其次,江蘇要搶先為智能機器人的新業態發展布局,進一步研發減速器、驅動器和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率先掌握核心技術,進一步整合與延伸智能機器人產業鏈,推進這一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完善智能機器人產業配套體系。3.3發展數字時尚創意產業。江蘇要順應邁向高收入階段的消費需求新特征,優先發展引領智能新生活形態的新興產業。互聯網企業深入家具、服裝、家電等江蘇優勢傳統產業,已經逐漸改變了產業的既有格局。無數互聯網新技術的涌現,如個性化定制系統、跨區域線上協調設計、柔性化模塊生產都與生活時尚創意元素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品牌效應的新型智能家電和精品服飾等時尚新業態。江蘇致力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數字家庭產業鏈。依托現代家居生活向智能化、網絡化升級的趨勢,江蘇要把專業的技術、成熟的產品、優質的服務積極投入到發展數字創意產業中。一方面要以家用電子產品為重點,研發互聯網家電、智能安防等智慧型電子產品。另一方面,江蘇要投入數字家庭信息服務的研發,提供具有視頻互動特色的服務,掌握設計、制造、內容服務等環節,最終打造凸顯江蘇特色的一體化數字家庭產業鏈。3.4培育智慧醫療產業。互聯網+醫療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江蘇在“互聯網+”驅動下要推進互聯網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首先,江蘇要推動互聯網在遠程醫療、健康檢測與實時監護、健康管理APP等領域的運用,同時加快研發帶物聯網功能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加快建設電子病歷庫、數字圖文醫療診斷等智慧醫療系統,發展數字健康服務及智慧醫療保健設備制造業。其次,江蘇要促成移動醫療的發展,線上對接好醫患之間的匹配和溝通,線下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推動移動醫療生態鏈的培育與發展。

4結語

在新一輪互聯網革命浪潮下,江蘇務必抓住機遇,結合自身優勢與特長,研究“互聯網+”等信息產業新業態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創新驅動作用,加速江蘇產業價值鏈體系重構,

【參考文獻】

[1]劉志彪.發展服務業不等于產業空心化[Z].長江長經智庫,2016.

[2]劉志彪,張月友,陳柳.江蘇的投資怎樣才能更優化[Z].老彪產經視線,2016.

[3]路風.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在哪里——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的政策選擇[J].文化縱橫,2016(8).

[4]王小明.我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戰略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1(1):48-52.

[5]熊勇清,曾丹.區域傳統產業轉型的決策方法探討[J].統計與決策,2011(17):42-45.

[6]孫麗莎.“互聯網+”背景下區域產業發展路徑的思考——以南京市雨花臺區為例[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6(1):71-74.

[7]林宏偉.基于互聯網+的貴州省茶產業轉型升級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9):121-122.

作者:陳建忠 單位:常州工學院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