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7-08 03:25:57
導語: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目前隨著各中小型商業銀行對農村金融市場的逐漸重視,保定市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是實現了數據大集中,降低了基層金融機構信息系統建設的成本和風險,為農村金融信息化工作的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二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內和機構間均實現了互聯互通,快捷方便的金融信息化網絡初步建成;三是信息化系統建設速度大幅提高,尤其是農村合作社新系統的使用,有力地推動了保定市農村金融信息化的發展;雖然縣域以下金融機構是各金融機構的神經末梢,主要支持農村經濟建設,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農村金融營業網點密度遠遠低于市區,而真正意義上的農村金融信息化網點更加稀缺。(二)農村金融信息化程度參差不齊。雖然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信息化程度較高,但是其營業網點逐漸收縮至縣城。郵政儲蓄銀行成立較晚,運行機制尚未理順,其支農作用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發揮。農村信用社實力不斷壯大,營業網點較多,由于先天實力不足,農村信用社資金清算至今仍沒有納入全國結算渠道,電子銀行沒有上線,而且雖然縣級金融機構全部接入大小額支付系統,但鄉鎮網點大小額支付系統覆蓋率幾乎為零。各村鎮銀行由于規模較小,以托管方式依附于其他銀行開展業務,推動農村金融信息化發展的局限性較大。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農村合作社也是信息化建設程度不高。
二、保定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資源配置不合理。各大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進程的推進,縣域網點大量撤并,導致縣域信息化主體和金融服務嚴重缺位,加劇了城鄉信息化資源不平衡。(二)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村金融信息化進程緩慢雖然縣域以下金融機構都非常重視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投入占整個銀行投入的比重逐年增加,但總體發展速度依然相當遲緩,研發能力薄弱,遠遠跟不上金融服務需求,不能充分滿足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要求。(三)科技人才儲備不足。農村金融信息管理職能弱化部分金融機構對科技隊伍建設缺少足夠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體制不夠完善,科技人才儲備不足。農村金融機構雖然通過近幾年大量招收優秀大學生,緩解了用人緊張的情況,但是由于營業網點擴張速度較快,科技人才仍有較大缺口。(四)創新意識不強,農村金融信息化創新力度不夠。縣域金融機構真正貼近市場,他們最了解縣域中小企業和“三農”的業務需求,但受審批權限的制約,業務渠道單一,難以依托信息技術進行自下而上的產品創新,延長了金融產品創新的周期。
三、保定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完善農村金融信息化體系。構建一個以人民銀行為中心,農業銀行、郵政儲蓄等為骨干,農村合作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為補充的農村金融信息化體系,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一是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農村征信體系、支付結算體系等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二是解決好農村金融信息傳遞“最后一公里”問題。改變傳統以縣城為信息化建設為中心的思路,逐步建立以鄉鎮為金融信息服務中心,覆蓋所有自然村的金融信息化網絡,徹底解決信息傳遞“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三是加大人員培訓和引進力度。農村金融機構相對于專業性金融機構來說,信息化的難度要大得多,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也較高。加大對現有人員的技術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二)優化農村金融信息化生態環境1、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提高社會認知度。農村農民對金融新產品認知度低,是制約新型支付結算工具和金融中間服務發展的重要原因。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新的金融服務方式、服務領域、服務渠道、創新服務產品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在農村加大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新型金融服務、非現金支付工具、中間業務品種的宣傳,使農民逐漸感受到非現金支付工具、中間業務帶來的便利和收益,并為客戶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便利。同時,要利用自身基礎設施優勢增強銀行的社會服務功能,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壯大自身實力。加強信息技術的窗口功能,利用信息技術面向農村農民宣傳金融知識和金融服務,提高農民財富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2、加強科技創新力度,推進基于信息技術的金融創新。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大力加強基于信息技術的金融創新,提高產品創新能力,實現由“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應利用信息化手段繼續豐富金融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拓展服務渠道、創新服務產品、延伸服務對象,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重視弱勢群體的金融可獲得性,支持功能齊全、分工合理、競爭有序的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加大面向中小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產品的信息科技投入。3、深化金融業信息安全。在現代銀行的各類風險中,信息安全風險是唯一能夠導致銀行全部業務瞬間癱瘓的風險。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加大科技創新、提高金融服務的同時,一定要做好信息安全風險管理,做好信息安全發展規劃,完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四、保定農村金融信息化建設趨勢
通過不斷對農村金融信息化的科技攻關,將使保定農村金融業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獲得持續發展的可靠根基。實現保定農村金融業的網絡化經營,實現多渠道電子銀行業務,開展客戶中心、網上銀行、ATM、POS、電話銀行、網上證券和網上保險等多渠道電子服務方式來服務“三農”。從人才、技術流程等方面建立主動防御的縱深信息安全體系,建立了設備層、網絡層、系統層和應用層的信息安全機制。壯大科技人員隊伍,加強人員信息化培訓。最終把保定市農村金融信息化的技術水平、金融服務與創新能力推進到發達水平,為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和新經濟的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本文作者:李峰韓祝華工作單位:河北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