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應用策略
時間:2022-09-07 09:22:16
導語: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應用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騰飛,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汽車行業也得到大力發展,國家鼓勵車企進行改革創新,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因此,汽修專業將是個熱門專業。屆時,我國汽修行業的高技術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將受到挑戰。傳統汽修專業教學存在著學校的教學與企業的需求不匹配,企業的需求與學生的個人發展不匹配的問題。這種情況導致了,學生的學校實踐脫離社會中企業的發展要求,學生在校積累的技能缺乏實際的社會經濟效益,而推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大力推進中職學校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有利于解決這一矛盾。本文將立足于培養中職教學,企業需要,個人發展相適應的汽修專業人才,探討中職學校汽修行業推行校企合作的意義,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優化改革的方法,致力于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汽修行業人才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校企合作;中職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
近年來,國家要汽車行業進行改革,必須減少尾氣排放,走智能化、可持續發展道路。隨著車企行業的不斷革新,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也刻不容緩。一體化教學是指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指導精神,積極開展以校企合作為載體,以學生個人發展為主導,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改革。以校企合作為載體是學生職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加強雙師力量,既有學校里的理論研究導師又有車企一線技術老師指導,將學生的理論轉換為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可以促使學校教育與學生技能的與時俱進,與行業企業改革同發展。因此我們要堅持貫徹教育部精神,走工學合一的發展道路,大力培養“懂理論、強操作,會營銷,精管理”的高素質全面發展的汽修技能專業人才,以滿足未來中國巨大的汽車市場的需要。
1中等職業學校進行一體化教學的現實意義
依據德勤的《2020中國汽車后市場白皮書》顯示,中國汽車保有量將有望于2025年超過美國,達到世界第一。近年來,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攀升推動了汽車維修業務的不斷增長,但也日益突出了我國高素質汽修專業技術人才的緊缺與汽修市場需求的矛盾。由于近年來,國家重視汽修行業的教育,剛畢業的汽修專業人員亦不在少數,但出現了實習汽修人員與修配廠需求脫軌的現狀。實習畢業生人人往往擁有很強的理論儲備,但是達不到企業立即上手的要求,導致企業不愿使用實習新生,實習新生的技能因此也無法提高。因此,要改變這一現狀,中等職業學校進行校企合作,實習一體化教學就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首先,校企合作是職業技術類學校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以校企合作這個載體,一方面可以將車企行業的新工藝新技術融于教材知識,拓寬學生獲取新技術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學生的理論知識立即與實際操作能力相結合,將知識即時變現為動手能力,讓學生的汽修能力不止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實踐與操作之中。中職學校應用一體化的教學,有助于改變現有汽修專業學生適應性差、發展性差的現狀,對改變現有的汽修專業教學模式有著重大的意義,更加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汽車人才的需求。
2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應用策略
2.1打造強有力的師資隊伍
為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深入發展,進一步推進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的進程,滿足社會汽修行業的技術變化和迎接新的應用型技術,中等職業學校汽修專業的師資力量和專業隊伍師資隊伍建設急需增強。由于傳統的汽修專業教學模式的限制,中職教師隊伍中不乏有人淺顯的理解行動導向教學法,且由于長時間服務于教室與講臺,導致專業技能水平未得到提升與更新,部分教師嚴重缺乏對目前我國汽車行業和企業改革的理解。為了最大程度地實現校企合作,加速推薦中職汽修專業的一體化進程。中等職業學校可以根據學校實際和企業與社會需求,從多方面完善學生的師資結構,打造一批強有力的師資隊伍。首先,學校可以定期對汽修專業教師進行培訓,進而選取出優秀的、具有影響力的骨干教師。通過在教師隊伍中組織相關的競賽,如“汽修專業知識及技能大賽”,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評選機制,以此評選出優秀教師,對優秀教師進行實物與榮譽的雙重嘉獎,激勵教師不斷精進業務能力。其次,學校可以對選舉出來的優秀教師進行更加深入的培養。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讓優秀教師走進企業進行深入學習,通過實踐提升教師自身的汽修技能技術,并將企業的一手資訊和新的維修技術帶回校園,傳導給廣大教師。再者,學校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這個載體,聘請一批優秀的有豐富實操經驗的一線汽修人員,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企業也可以將優秀員工調入學校從事一段時間的教育事業,一方面培養了員工的演講能力和口才,另一方面促使員工成為優質的全方位人才。校企合作通過師資互換的方式,可以打造一支有理論,懂操作,與時代同發展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2.2構建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
目前,以校企合作為載體的工學結合才剛剛進入探索階段,尚未形成一套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職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的課程體系建設還需不斷摸索與完善。對于構建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目前在核心課程、標準化作業、技術資源共享、標準評級體制和專業文化與企業要求的融合等相關方面都需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及其企業共同研究和探索其體系的指導原則和具體的實施辦法。首先,中職學校可以根據學校目前使用的教材整合企業技術更新方面的相關資料,對汽修專業的核心課程進行重新的編排和架構,使新教材符合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其次,通過以校企合作為載體,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創建一個學校與企業資源共享、技術共享的信息平臺。該信息平臺的搭設,有助于師生能夠掌握企業技術革新的一手資訊。企業也能夠通過平臺了解師生狀況,第一時間給出指導意見,以此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再者,通過校企合作的載體,中職學校和合作企業可以共同研究出一套學生學習成果評價標準,改變以往學校只重視學生理論考試成績的現狀。企業和學校應共同商討,重視學生的平時成績,包括理論成績、課堂參與情況、實踐實操能力、個人評價等多個方面。以此,鼓勵學生重視實踐操作,擺脫讀死書的現狀。最后,中職學校可以和企業共同商議如何將學校專業文化教育與企業文化相融合,讓學生在專業課程學校中,同時也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與他人間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構建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滿足企業對于新型人才的需求,滿足學生對就業崗位的需求。
2.3配備理實融合的教學資源
隨著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加深,汽修專業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原有的中職學校的實訓基地已無法滿足一體化教學的需要。現有的中職汽修實訓室建設需要符合企業發展進程做進一步提升。通過以校企合作為載體,探索出符合汽修專業一體化進程的生產性實訓基地。以此實現汽修教學與維修過程的對接、學生身份與員工身份的轉換,實現教學與實踐的高度融合。首先,中職學校應根據自身已有的教學資源配置,結合企業技術更新改造要求和社會就業崗位的需求情況,改造老化的硬件設備,引進新的硬件配置。為節省學校的不必要開支,對已被淘汰或接近淘汰邊緣的設備進行靈活改造,以達到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其次,通過校企合作,中職學校可以與企業共同建立校企合作生產實踐基地,共建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在企業生產車間,設立一個汽修專業一體化的教學基地,定期組織學校進行參觀、培訓和實踐操作,企業實踐基地應結合企業化實際管理和學校教育目標的要求,讓學生親身感受真實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以此,培養理論與實踐集一體的高質汽修人才。再者,中職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這個載體,通過企業平臺,引入新型的信息技術。最后,中職學校可以建立相關閱讀角和圖書館相應汽修專業的館藏,訂閱汽修相關的時事周刊、月刊,通過企業平臺收集更多的汽修想過的咨詢。圖書館里關于汽修相關的館藏也需要定期定時進行復檢,是否存在淘汰過時的書籍,應及時淘汰,并更新最新技術的書籍。通過以上的方法,最終促使中等職業學校建立起一個先進的、與時俱進的、全方位理論與實踐融合的一體化教學基地。并盡可能地實現工廠化的管理。總之,以企業合作為載體,加強中職學校的雙重師資力量的建設,有助于學生的理論指導與實踐指導的雙向合一。以企業合作為載體,有效構建中職學校的一體化教學的課程體系,走產教融合、產學合一的發展道路,有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培養一批不僅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還具備嫻熟的操作技能,具有現代技術的高素質汽修技能人才。以企業合作為載體,能實時更新中職學校的教材資源和教學資源。讓學生得到汽車行業技術改革和汽修技術改革的一手訊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的復合型人才。因此,中職學校要堅持貫徹以校企合作為載體的教育方針,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特性,在中職汽修專業中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進度,加快汽修行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為中國培養高素質能力強的汽修專業人才,進而推動整個汽修行業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會星.汽車維修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
[2]秦金桃.校企合作促進中職課程改革的探索——以汽修專業為例[J].河北農機,2019,000(004):58-59.
[3]青萍.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中理實一體化的運用[J].才智,2020,000(007):104.
作者:王曉東 單位:福建省安溪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精品范文
10汽修營銷方案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