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研究
時間:2022-06-04 03:11:43
導語: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博覽群書,可以使人的思路得到開拓,文思更為活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語文課程標準》中對閱讀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重視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采用多樣化的閱讀方法,可以對文學作品進行初步理解和鑒賞,受到趣味和高尚情操的熏陶,促進個性的發展,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豐富。對此,本文主要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到:“閱讀是對信息進行收集處理、認識世界、獲得審美體驗和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語文閱讀教學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對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引起重視,從而給予學生引導,讓其養成科學的閱讀方式,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地對學生展開閱讀教學極為關鍵,而這也是保證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重要內容[1]。在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中也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語文是語言教學,是學生在閱讀和日常交流中所運用的。只有不斷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才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培養,也才能讓學生深刻了解語文知識,這有利于學生的長遠學習。除此之外,對學生展開科學的閱讀教學還可以使學生的閱讀思維得到發散,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終身受益。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同時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合理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慢慢愛上閱讀,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2.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想學好一門學科,興趣是重要前提,因此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要大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培養出閱讀興趣后才能讓學生獨立展開閱讀,才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2]。小學生對所有事物都感到十分好奇,但是主動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教師應和實際相結合,立足于實際,讓學生置身于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荷花》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的荷花,然后再閱讀文章,借助觀察,學生就會充分認識到荷花,然后更好地理解文章。因為利用現實的觀察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吸引學生的眼球,這種教學自然而然地就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創設情境為學生構建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文章。
2.2明確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所教內容是否明確直接決定了一堂課能否取得成功,教學不是簡單地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并非是“教課文內容”,而是要把課文中的關鍵點抓住,給予學生引導,讓其更好地理解感悟課文,學習課文知識,并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如怎樣引導學生讀課文、品析句子,怎樣對課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課文又是借助哪一種方式方法描述人物的神態和動作等。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學可以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獲得語文知識,進而實現語文能力的提高。以《嫦娥奔月》一課為例,教師立足于教學的本質對教學進行設計,把知識和技能當作目標,并借助知識和技能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順利實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說、讀、想象,理解和感悟神話的神奇,并進行延伸,充分展現出神話的神奇,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培養,讓學生對神話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借助課件導入將學生帶進課文,促進學生深入學習,然后對文中是怎樣描述“嫦娥奔月”的進行詳細分析,如“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這樣的句子加深學生對神話神奇的感受,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語言素材[3]。
2.3合理地選擇閱讀內容在信息快速傳遞和迅猛發展的形勢下,面對各種各樣的書籍報刊,教師要給予學生指導,讓其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4]。一些要全篇細讀、精讀,一些只需要瀏覽、粗讀,教師應根據實際需要和書目區別對待,合理選擇,就諸多閱讀價值較低的書籍報刊或淺顯易懂的書,可以運用瀏覽法,也就是“大致翻一翻”,或借助看前言、內容提要、目錄和標題等,以在有限的時間中把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獲得。對于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和名篇名著,需要仔細閱讀、精讀,一些好文章要反復閱讀,甚至做到能夠背誦,從而感受立意構思,對布局謀篇進行揣摩,欣賞好詞好句,如同吃東西一般,通過細嚼慢咽,才可以將書中的精華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例如,在閱讀《望廬山瀑布》的時候便要進行精讀。本首詩是一首七言絕句,是詩人李白在觀看廬山香爐峰瀑布的時候所創作的,詩人把廬山瀑布描繪得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借助反復誦讀,可以領悟詩中表現的優美意境和宏偉壯觀的景象,可以加深對其中意蘊的感悟,可以想象:在陽光的照耀下,香爐峰升起一團一團的滋生云霞,一匹又長又大的銀色瀑布飛流直下,十分壯觀。借助反復誦讀,我們還能深刻理解詩句的意思和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又如,在閱讀《鳥的天堂》一課的時候,也要精讀描寫大榕樹充滿生機的樣子,借助精讀掌握其中的好詞佳句,從而促進自身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提高。
2.4積極改進教學方法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提到:“閱讀方法不只是機械地記誦文句、解釋字義、研究文法修辭的法則,最重要的是多體會、多揣摩、多歸納、多比較,不輕易放過一字一語,爭取將他的特性發現。”葉圣陶先生將改革閱讀教學的重大課題提了出來,怎樣讓學生發現課文閱讀的特點,加深我們對學法的研究。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立足于各個方面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首先,進行學法指導。以《我們愛你啊,中國》一課為例,全文的構段結構相同,因此教師可以著重指導學生對一段進行分析,之后再對這段的學習方法進行歸納,再用這個段比較其他段,讓學生自主學習其他段落,由扶到放,將學法指導充分體現出來。其次,讓學生自學、質疑、討論。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在學生自學、討論前首先將思考題呈現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同時還能讓學生自學質疑,借助閱讀課文,把疑問提出。最后,有機結合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閱讀主要是為了“寫”,這就決定了閱讀教學不能單獨展開,要有機結合作文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讀寫例話的學習、歸納閱讀方法等,要重點學習,將課文的范文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條件允許的學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最好運用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置身于良好的環境中有效學習。同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必須花時間查閱資料,把備課工作做好。
2.5進一步強化課文實踐有益的課外閱讀既是課內知識的整合以及課外知識的延伸,同時也是調動學生動力、促進思維、激發學生積極性的重中之重。語文是聽說讀寫不斷深入的過程,閱讀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有效激發,豐富思想和陶冶情操[5]。教師應立足于閱讀教學,給予學生鼓勵,讓其采用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材料。例如,教學完《變色龍》一課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引導,讓其閱讀沈石溪動物小說系列,如《紅飄帶獅王》《狼王夢》,加深對作者認真觀察和細膩描寫動物的感受。教學完《牛郎織女》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鼓勵,讓其對《山海經》進行閱讀,一同感受神話的魅力。有效銜接課內和課外,培養學生在課外獨立閱讀中有效運用課內掌握到的閱讀方法。在不斷積累和不知不覺中,使學生閱讀視野得到開拓,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使“教師為了不教”的目的順利實現。除此之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重視教學反思,適時全面總結和科學評價教學計劃和方案,準確探尋閱讀教學中學生不能充分掌握知識點的原因,第一時間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也是促進閱讀教學實效提高、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
3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閱讀若是不能內化成言語,給予學生幫助,讓其提高口語交際水平,那么這樣的閱讀便是無效的;閱讀若是不能轉變成能力,促進學生個人修養的提高,那也是無效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盡全力將閱讀和寫作、人的個人素養、言語發展充分融合在一起,這樣才可以將讀的訓練拓展到寫和說的延伸,以使閱讀效果得到鞏固。只有貫徹落實閱讀中的“讀”,才能促進閱讀教學實效的提高,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田東亮.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11):192-193.
[2]鄒衍芬.如何在閱讀教學中發展個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課外語文,2017(3):160.
[3]馮家傳.提高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7(2):40.
[4]付占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J].新課程:小學,2017(7).
[5]傅惜治.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7(21):105-106.
作者:馬兵霞 單位:安徽省廬江縣盛橋鎮中心小學
精品范文
10提升依法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