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區域人力資本執行績效評述

時間:2022-11-18 03:24:00

導語:小議區域人力資本執行績效評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區域人力資本執行績效評述

一、現代人力資本介紹

現代人力資本理論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西多奧·W·舒爾茨(1962)“資本有兩種存在形式:一是物質資本形態,即通常所使用的主要體現在物質資料上的那些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二是人力資本,即凝結在人體中的能夠使價值迅速增值的知識、體力和價值的總和?!雹偃肆Y本運營,是現代企業經營的戰略構成要素,是為了儲備和利用戰略性人力資源而進行的創造、使用、保存并轉讓人力資本的投資和市場運作活動,人力資本運營成為區域資本運營中的核心內容,其績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區域的經濟增長和持續發展水平。

二、區域人力資本運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世紀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有力地促進了學術界對區域人力資本運營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本文在文獻的基礎上從人力資本的使用績效、形成績效、擴張績效、持續績效四個方面篩選和設計出10個具體指標構成區域人力資本運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該區域人力資本評價指標體系涉及到對人力資本存量、人力資本的要素產出彈性、企業的人力資本成本率等間接指標的計算,對人力資本存量測度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其他指標的有效計算??紤]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采用教育年限法測量人力資本的存量。該方法認為:教育形成的知識構成了人力資本的核心內容,教育的成就越大,人力資本的投入就越多;國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資本的存量也就越大。

三、廣東省18個市的人力資本運營績效評價

根據《廣東省統計鑒》和《中國統計年鑒》,以2008年廣東省21個市的10項評價指標的原始數據為樣本,經計算珠海、汕尾、揭陽三個城市的數據存在異常,最終選擇了18個城市的10項指標數據作為樣本,利用SPSS軟件中的因子分析,評價人力資本的區域運營績效。

(一)因子分析

根據分析結果,特征值大于1的三個主因子一共解釋了69.887%的原變量信息;第四個因子的特征值達到了0.972,四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達到87.988%,已經能解釋原變量的絕大部分信息。根據公因子的累計貢獻率大于85%的原則,強行提取四個主因子建立因子載荷矩陣(見表-2);采用最大方差法進行正交旋轉,得到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X3、X5、X8在第一主因子上有較大載荷,故將第一主因子命名為使用績效因子。X1和X4在第二主因子上有較大載荷,將第二主因子命名為形成績效因子。X2、X6、X7在第三主因子上有較大載荷,命名為擴張績效因子。X9、X10在第四主因子上有較大載荷,將第四主因子命名為持續績效因子。

(二)計算因子值及各市的人力資本運營績效綜合指數

根據每個主成分所對應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總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為權重計算主成分綜合模型,根據主成分綜合模型即可計算綜合主成分值,并對其按綜合主成分值進行排序,即可對各地區進行綜合評價比較。

(三)評價結果分析

珠海、汕尾、揭陽三個城市的指標由于數據異常沒有納入考慮范疇,故選用平均數的方式來表征廣東省四大區域的區域人力資本運營績效水平。

廣東省18個城市的人力資本運營績效存在明顯的梯度。從表4中的數據可以將18個城市的人力資本運營績效大致劃分為五個梯隊??傮w看來人力資本運營績效水平的高低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成正相關關系。珠江三角洲作為廣東省經濟發展的龍頭,其人力資本運營水平明顯較其他三個區域高,城市間的差異程度相對較小。東翼和西翼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如珠江三角洲九市,但發展速度非???同城市間的績效有一定的差異。山區五市的經濟較為落后,人力資本的運營水平也最低;同時城市間績效水平的差異程度很大。

廣東省各個城市人力資本運營的不協調性非常顯著。運營績效列在最末的清遠,人力資本的使用績效卻較其他幾個方面突出,列在所有城市的第五位。而人力資本運營的總績效最高的廣州,其使用績效和擴張績效均是18個城市中的第一,但形成績效和和持續績效只列在所有城市中的第十位。廣州作為省會城市對人力資本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由于歷史累積效應在人力資本存量上具有絕對優勢;已經形成了門類較全、品種較多,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都比較先進得服務業和輕工業生產體系,能吸納更多的人員從事三次產業。清遠等一些較落后城市占有的資源總量雖然少,有限資源得到了充分的配置和開發利用,產生了較好的人力資本使用績效。

廣東省不同區域內人力資本運營的有較大的差異性。營績效最高的珠江三角洲九市,在擴張績效和持續績效上的得分只有0.129和0.283;東翼城市在這兩個主因子的得分上達到了0.265和0.736,是珠江三角洲九市的2.054倍和2.601倍。運營績效最差的山區五市,在形成績效的得分上也要高于東翼和西翼的城市??梢哉J為,人力資本運營績效的區域差異性與廣東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存在一定聯系。廣東省內各區域GDP總量占全省比例極不平衡,2000年珠三角、東翼、西翼和山區分別占全省GDP的75.2%、9.5%、6.8%和8.5%;2006年,珠三角占全省GDP的將近80%,區域總體差距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人力資本運營的績效差距也隨之擴大。

四、廣東省區域人力資本運營績效評價的啟示

比較廣東省18個樣本城市人力資本運營績效,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區域經濟發展并不完全取決于區域內人力資本存量中“質”和“量”的高低,而是更加依賴于區域人力資本運營水平的高低。一些過去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低的區域,只要形成充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的社會氛圍,完全可以提高區域人力資本的運營績效。反之,一些經濟發展水平相對高的區域,人力資本的集聚效應比較高,但如果沒有良好的人才戰略和人才政策,人才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人才集聚的優勢也就顯現不出,人力資本的運營績效還有可能比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區域差。

正是基于這一點,我們認為,在未來一個時期,要實現廣東經濟的高速和持續發展,一定要把提高區域人力資本運營績效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上。這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要圍繞解決區域間經濟發展差異過大的問題,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培養和引導人才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才戰略和政策,提升各區域的人力資本存量;二是要根據各區域的特點,繼續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升經濟發達區域特別是重點城市的人力資本運營績效;三是各區域都要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根據各地在人力資本運營方面的需要,有計劃地培養和選擇與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后備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