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中加強黨的理論建設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28 03:48:00

導語:與時俱進中加強黨的理論建設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與時俱進中加強黨的理論建設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黨的建設理論思維理論建設理論創新

論文摘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我們黨的事業前進的重要保證。在與時俱進加強黨的理論建設工作,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以充分發揮理論的指導性作用。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高度重視理論思維,大力加強理論建設。與時俱進,就是要求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能否始終做到這一點,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理論思維和理論建設對人類的發展進步、對我國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成敗具有重大作用。同志強調指出: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是我們黨的一個根本特點。重視在思想上建黨,是我們黨的一條重要政治經驗,每當事業發展的重要關頭,我們黨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論建設。

一、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是我們黨理論成熟的重要標志

理論成熟是我們黨政治成熟的重要標志。恩格斯指出:“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重視理論思維、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是我們黨的一個根本特點。沒有科學的理論,就沒有共產黨人的革命實踐。中國共產黨同中國近代以來其他政黨的一個根本區別,就在于我們黨是在科學理論指引下誕生、成長和不斷壯大的,黨的事業是在科學的理論即馬克思主義引導下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在黨的歷史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富于理論創造精神的中國共產黨,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即思想。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進人新世紀,同志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具有新的理論形態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在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整個歷程中,這些重大理論成果引導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中國共產黨關于理論建設的歷史經驗表明,每個時代的共產黨人都肩負著發展科學理論的神圣使命,都必須通過勇敢的實踐和不斷的創新,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中注入新的時代精神、新的實踐經驗、新的理論創見和新的文明成果。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的理論,在把科學理論同中國實際結合的實踐中,完整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精髓、與時俱進的品質和堅持真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要求。

八十多年來,我們黨始終不渝地堅信,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人類優秀思想的光輝結晶,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行動指南。正是馬克思主義使我們正確認識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掌握了科學的立場觀點方法,因而從根本上保證我們黨能夠正確制定和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綱領和目標。同志一再強調要“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因為這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前提。而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就必然要求我們高度重視理論思維,大力加強理論建設。

二、開拓性的實踐是理論建設的源泉和甚礎

實踐在發展,迫切要求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借鑒當代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馬克思主義是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的科學。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為他們的理論確立的邏輯起點,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馬克思恩格斯強調指出,正確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并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他們一方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一方面反對某些人把他們的理論當作一種必須普遍遵守的歷史哲學公式,認為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進程中,其創始人從不拘泥于已有結論,而是根據所處具體歷史條件,根據現實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對自己的理論進行修正和創新,使之在實踐中完善和發展。從我們黨的理論建設歷程來看,從形成和發展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思想,到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鄧小平理論,再到著眼于解決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建設黨和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這樣一個根本問題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依據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時期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立足于活生生的實踐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范。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它隨著時代條件的變化,在指導開拓性的實踐中,不斷獲得豐富和創新性發展。馬克思主義歷來重視實踐的能動作用,主張以實踐來檢驗理論,并且把實踐作為檢驗理論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認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也指出,“判斷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馬克思主義是引導時代前進而又隨著時展的科學。它產生的源泉是實踐,檢驗的標準是實踐,發展的根據和動力也是實踐。因此,我們在理論思維和理論建設時,必須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調解放思想,一切從實際出發,特別是要自覺地在思想上堅持“三個解放”,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三個規律”,以加強理論建設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同志指出:“要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侄桔中解放出來。川洲吏我們的思想永不僵化,使我們的認識永不停步,使我們的理論建設永遠具有開拓創新的活力。

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在思想上就一定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認識上和行動上就一定要敢于突破一切落后于實踐的、不合時宜的觀點和做法,敢于拋棄一切只固守于書本、只固守于經驗的對馬克思主義所作的教條主義的理解,敢于從形而上學、唯心主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和共產黨人的奮斗史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隨著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而發展,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根據新的實踐要求而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才保持了旺盛的理論生命力,才不斷發揮著對社會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因而,理論建設立足于現實實踐,是我們黨的一條基本政治經驗。

三、實踐甚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理論建設呼喚著理論的不斷創新,創新的理論引導理論建設拓展新視野,進人新境界。理論創新是對客觀世界真理的探索和規律的揭示,是一種獨立性的思考和創造性的思維。理論創新的實質和意義,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發現新問題,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追求新發展。

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證明,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最核心的就是要根據新的歷史條件及其實踐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方面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論為指導,以此作為理論創新的根本方法;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從理論上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論作出創新、豐富和發展。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必須不斷前進,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理論創新。

在當代中國,正是由于理論的不斷創新,才使得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成為中國社會不同發展階段先進文化的集中體現,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以同志為核心的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世紀之交國際競爭愈益激烈、國內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的復雜局勢,敏銳把握世界政治經濟大格局、大趨勢,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開拓,根據新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思考和理論創新,形成了新的理論思維和理論認識。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論創新的成果,它所體現的時代氣息、創新精神和與時俱進的品格,為進一步提升黨的新的理論思維作出了典范。

理論思維和理論建設工作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改革創新是個永恒的動態進程。高揚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理論創新,必須自覺地實現思想認識的“三個解放”,必須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與時代同步,積極探索解決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的理論觀點和科學方法,不斷推進黨的各項工作新的突破。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必須以是否回答、解決了社會現實重大問題為標準。因此,要突出時代性、創造性,緊跟時代回答現實提出的重大間題,揭示其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上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同時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間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這是我們黨總結過去、面向未來得出的正確結論。這就明確告訴我們,離開本國實際和時展來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公務員之家:

理論的推陳和出新,是指對前人的理論成果的梳理與揚棄,賦予前人成果以當代意義和價值。這種理論創新具有審視批判意義。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理論創新是黨的各項事業泡括社會科學研究)繁榮發達的必由之路。

大力加強理論建設,特別是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建黨80多年來最寶貴的經驗總結。中國共產黨是非常重視理論思維、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因為理論可以指導實踐,理論可以武裝頭腦,理論可以給人力量。按照馬克思主義關于理論思維、理論建設的觀點,根據國際國內形勢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本目標的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關于理論思維和理論建設的思想,高度重視理論思維,加大理論建設的力度,充分發揮科學理論的指導性作用,大力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精神,不斷破除舊的思想觀念的束縛,開拓前進,大膽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要譜寫新的理論篇章,既要發揚革命傳統,又要創造新鮮經驗。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