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分析在財務數據分析的應用

時間:2022-06-13 10:07:33

導語:回歸分析在財務數據分析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回歸分析在財務數據分析的應用

財務數據主要是在會計報表中體現,會計報表是單位會計信息的主要來源,會計數據的質量直接導致著會計信息的品質,所以,數據控制的作用是很重要的。[1]一般來說,數據控制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會計數據的類別、形式和內容必須符合我國會計法、會計要求和有關會計體系的規定;(2)報表的編寫必須以審查后的賬本記錄作為依靠,而且做到數字精準,內容一致;(3)按時、按點編寫規定的表格;(4)送達及時,給有關的管理者提供正準確的信息。[2]

一、新會計準則對于財務數據的影響

新的會計標準擴大了資產減收的范圍,除了應該收取賬款、預存、短期的效益、長期的效益、委托第三方、固定財產、在建的工程以及無形資產之外,擴大了投資性的房地產、消耗性生物的資產、監理合同的形成的資產、金融資產以及為探明石油礦區,天然氣礦區權益等一系列的資產。[3]新標準中明確標準,預存、建造合同的形成的資產、消耗性生物財產和金融財產減收的準備,在影響資產減收的因素消失后回來,算是當期的損益。財產已經提前減值損失,一旦確認之后就不可以收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理時再進行會計處置。這就幫助公司內部控制增加了籌碼。對單位來說,因為固定資產的金額相對來說比較大,新的標準規定,單位應該至少每年的年末對固定財產的使用壽命、折舊策略以及估計凈殘值進行審核,并且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自我調整。所以,管理人員可以依據自己的職業技能對固定財產折舊策略、使用壽命、凈殘值等一系列進行區分和判斷,這些區分和判斷都直接的影響到單位當時以及未來發展一定期間的收益,促進了公司內部控制提在一定程度上的發展。我國很多企業在開展財務工作時,更多是在問題出現之后進行整改,雖然有效的整改能夠強化財務水平,也是財務工作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財務中的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確很少有企業能夠做到。對軟件資源的財務不夠重視,只對硬件資源進行了有效控制,而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等做到不到位。財務相關職責未進行有效劃分,沒有一套全面細致的獎懲方案。審核是利用記錄和記錄之間的互補關系,包括記錄和具體物品之間的相對應的關系,對單位財務活動進行的管理,包括賬實、賬證、賬表及表表之間的核可以利用會計準則制定的滯后性對會計事項做出對自身有利的估計或判斷。

二、財務數據分析研究

通過對財務數據分析的相關研究,總結出了4條財務數據分析因子,分別是: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基于此,構建了財務數據分析的理論模型,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這4個自變量,財務數據分析這一個因變量。(一)問卷調查。本文選擇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取數據,問卷收集之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信度效度檢驗,來驗證問卷得到的數據是否合理可靠。(二)信度效度。信度效度的檢驗可以運用系數,通過信度分析發現,償債能力指標的值為0.869、運營能力指標的值為0.879、盈利能力指標的值為0.922、發展能力指標的值為0.935。(三)效度效度。問卷的信度符合要求后,進行問卷的效度分析,效度分析的標準為:0.5<KMO≤0.6表示不合適,0.6<KMO≤0.7表示勉強合適,0.7<KMO≤0.8表示合適,0.8<KMO≤0.9表示很合適,KMO>0.9表示非常合適。對問卷的KMO和Bartlett進行檢驗,問卷整體的KMO值為0.958,大于0.9,符合標準。(四)回歸分析。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與財務數據分析的影響關系進行分析和總結。通過分析得出,判定系數為0.653,R方為0.436,擬合度良好。VIF值均小于5,即各個變量之間沒有共線性,償債能力指標對財務數據分析的β為0.148,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運營能力指標對財務數據分析的β為0.132,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盈利能力指標對財務數據分析的β為0.133,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發展能力指標對財務數據分析的β為0.156,且P值小于0.05,呈顯著相關。

三、結語

對單位來說,因為固定資產的金額相對來說比較大,新的標準規定,單位應該至少每年的年末對固定財產的使用壽命、折舊策略以及估計凈殘值進行審核,并且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自我調整。所以,管理人員可以依據自己的職業技能對固定財產折舊策略、使用壽命、凈殘值等一系列進行區分和判斷,這些區分和判斷都直接的影響到單位當時以及未來發展一定期間的收益,促進了公司內部控制提在一定程度上的發展。大多數的公司不會按照會計體系、會計標準的準則來進行會計財務的處理,而是利用時間的差別,提前確認會計收益、推遲結轉資金,或者早先確認成本的費用、推遲確定會計收入,他們利用這種的行為方式對利潤進行一定規模的調節。

參考文獻

[1]王漢琪.轉變財務角色,業財融合實現價值創造——推進電力服務企業業財融合措施探析[J].財會學習,2019(07):65-66.

[2]楊婕.探討財務分析如何為現代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有效參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9(06):151-152.

[3]馮帆.Z市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財務及經營管理狀況分析——基于2013-2017年5家法人機構財務報表數據[J].財經界(學術版),2019(03):116.

作者:郎泓鈺 單位: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