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作為省委機關刊,一直是中共四川省委指導全省工作的重要媒體,發揮著重要的喉舌作用。
為提升城市版的檔次和品質,進一步向時政大刊方向轉型,2009年,城市版進行了全新改版和包裝,內容進行了較大調整,并由黑白版改為全彩印刷。改版后的城市版,向著更深、更精、更實、更美的時政大刊方向穩步邁進。
辦刊宗旨:高舉旗幟、圍繞中心、服務讀者。
功能定位:傳達省委聲音的重要喉舌,聯系黨員干部的重要橋梁,交流思想和經驗的重要平臺,展示四川嶄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內容定位:以時政內容為主體、以“黨建”內容為特色的綜合性時政類月刊。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黨建等。
辦刊思路:始終貫穿“科學發展”這條根本主線,遵循“正確導向”的重要原則,體現“昂揚向上”的鮮明基調,保持“積極主動”的良好態勢。
讀者對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的廣大黨員干部,以及基層有較高文化層次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
主要欄目:卷首語、本刊特稿、重點報道、特別策劃、黨風廉正、天府英才、調查研究。
1.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所有。本刊有權以光盤版、網絡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本刊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2.論文標題應言簡意賅,準確反映論文的內容,一般不應超過22個字(含正副標題),盡量避免出現標點符號及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詞、代號等。
3.作者姓名、單位、聯系方式(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4.本刊倡導旁征博引,凡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做到應注盡注。須在引文結束處右上角用“①②”的數字標出,并將引文出處列于當頁地腳處(應用工具欄中“插入”→“引用”→“腳注”)。
5.注釋要求: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無現代版本的古籍、檔案、內部資料等各種不宜列入參考文獻的引文以腳注形式著錄。
6.每篇論文應有200字左右的“摘要”,3-8個“關鍵詞”。摘要要求表達簡練,語義確切,結構嚴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用第三人稱編寫;應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
7.正文應層次清楚,方便閱讀,行文符合規范。正文中的各級標題分別為:“1”、“1.1”、“1.1.1”等。
8.各類表、圖等,均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后加空格并注明圖、表名稱;圖編號及名稱置于圖下端,表編號及名稱置于表上端。
9.基金項目:如果論文是項目成果,請按“項目名稱(項目號)”的形式寫出。項目名稱與項目號兩者都要有。
10.來稿應說明研究問題的切入點、創新點;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變相重復發表。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編輯部 | 605 | |
《四川黨的建設》編輯部 | 117 | |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 105 | |
中共四川省委 | 93 | |
新華通訊社 | 63 | |
四川省委組織部 | 51 | |
四川省委黨校 | 46 | |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 | 27 | |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 | 19 | |
西南財經大學 | 16 |
地址:成都市商業后街3號
郵編:610014
主編:薛萍(總編輯)
我們不是四川黨的建設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成都市商業后街3號,郵編:610014。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中共四川省委主管,中共四川省委主辦的一本政治類期刊。國內刊號:51-1774/D,國際刊號:2096-3319。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商業后街3號,郵編:6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