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對策
時間:2022-05-05 11:38:38
導語:高校輔導員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在高校畢業生人數在不斷增多,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的招聘規模呈現縮減趨勢面對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問題,我們需要深入研究以求有效解決其就業問題。本文立足于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困境的影響因素,結合高校輔導員在高校就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聯系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有效進行就業指導的對策。
[關鍵詞]高等院校;輔導員;大學生就業;問題;對策
一、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
就業是民生之本,而大學生又是就業的主力軍,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就業質量不僅關系著自身價值的實現,還對維系社會穩定、促進家庭和諧、檢驗高校教育質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一)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能夠促進社會穩定
經濟是維系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通過就業獲得勞動報酬,又通過消費等行為獲得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這有助于社會不斷進行再生產。這種有序的生產與消費能夠為更多人帶來經濟收入,有助于縮小社會收入差距,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1]。
(二)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能夠增進家庭和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國高校每年的入學人數不斷增多,高校學生日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主體。在家庭中,年輕的大學生也逐漸成為主要的建設者[2]。所以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夠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減少因經濟問題帶來的家庭矛盾,有利于和諧家庭的構建。
(三)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是高校教育質量的體現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是衡量高校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體現了高校專業設置的合理性以及專業培養質量的優良性。在一般情況下,高校的教育質量越高其學生的就業率就越高[3];而高校的教育質量較低的話,其學生的就業率則可能不會太理想。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影響因素
(一)學校層面
關于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學校層面主要有三方面影響因素。1.制度保障機制不夠健全。高等院校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需要一定的制度來保障,但不同院校對于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同,高校在就業制度保障機制的建設上存在差異。制度保障機制的不健全使得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面臨更多的問題。2.學校就業工作相關人員的專業性不強。高等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時應該了解國家及地方政策,這需要學校的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指導,負責這一部分工作的主要是高校的輔導員。但輔導員老師大部分也是剛接觸就業指導方面的工作[4],在面對不同學生的就業問題時業務能力可能存在欠缺,對于指導畢業生個人簡歷和面試技巧方面也稍顯力不從心。3.高校提供的就業資源較少。一般高校中,參與指導大學生就業的隊伍成員角色較為單一并且其工作成效并不顯著,所以對于幫助學生就業沒有太大的積極作用。此外,高校所提供的學生就業資源和就業渠道也十分有限。
(二)學生自身層面
除了外在環境的影響,學生自身層面也是影響就業的關鍵因素。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學生就業觀念與就業市場發展趨勢不一致。多數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積極性不高,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被錄用的單位又不愿意去,這是高校部分學生找工作難的一個問題。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有百分之二十的學生的就業意愿為考公務員,就算考公失敗,也依然會選擇繼續考[5],對于到專業對口的企業里去工作,他們并沒有很高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招聘單位對于學生的社會實踐要求較高,大部分學生往往缺失實踐經驗,不符合單位所提要求。2.個人能力欠佳。高等院校畢業生的求職能力是影響就業的直接因素。在求職環境中,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是就業成功的基礎,但良好的求職能力是通往成功的橋梁。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要學會包裝和推銷自己,把自己的優勢傳播出去,這樣才能讓招聘單位了解到你甚至錄用你[6]。3.缺乏良好的就業心態。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許多高校畢業生會爭相涌入大城市去尋找工資高、職務穩定、發展前景好的工作,但對中小城市、規模不大但卻很合適的企事業單位鮮少過問。這樣的趨勢不僅使得自己的就業壓力大增,還不利于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7]。
三、當今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分析
(一)企事業等單位用人體制的弊端
招聘單位在招聘時對高校畢業生的要求過高。許多單位對于畢業生的錄用會設置很多條件,如是否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是不是中共黨員、是否獲得過獎學金,有無工作實踐經歷等。誠然,通過這些篩選和條件的設置篩選出部分優秀人才,但沒有達到這些條件的學生也不一定不優秀。這種格式化、標簽化的用人方式會使許多學生的潛力遭到遏制甚至埋沒。
(二)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相對滯后
1.專業設置與社會需要對接偏離。某些高校在專業和課程設置方面沒有及時地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改革,這就導致了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脫節。這種滯后性不僅帶來資源與人才的浪費,還不利于時代與社會的發展。2.高校與社會信息不對稱。高校需要深刻掌握現下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了解地方當地的經濟環境、產業結構、發展前景以及各企事業單位的招聘實際和人才要求。如果不去了解社會的實際情況,就會使得高等院校的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帶有盲目性,從而影響學生未來的就業情況。
四、高校輔導員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當今社會,大學生們畢業后的選擇主要有考研、創業、工作三條道路,而選擇進入社會工作的大學生在面試以及工作的過程中會經歷一系列不同的、在校園環境里未曾經歷過的狀況,這個時候,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些能夠在畢業后有著比較順利的工作過程的人往往有超常的心理素質,而不錯的心理素質對他們的工作也有著很積極的促進作用。高校畢業生突然脫離學校單純的環境走入社會,進入工作崗位,他們要適應不同環境的變化,要實現從學生到工作者角色的轉化,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輔助去實現。總的來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畢業生選擇工作目標并實現它,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并在思想建設領域不斷拔高自己的積極促進因素。在多年校園環境的熏陶和知識的汲取中,畢業生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充滿自信,這能使得他們在就業大軍中從容不迫地表現出自身該有的優秀素質。以上也是高校之所以進行就業指導工作的原因,高校在向學生傳授相關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加強他們在擇業、就業方面的思想政治覺悟,使他們明白什么是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培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
五、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策略
(一)深化輔導員對指導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認知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大學生在社會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領導、企業等不同群體也向他們投去了目光,在領導的重視、企業的青睞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畢業生就業的質量也在不斷增加。在我看來,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現象,最基本的原因是輔導員在大學生在校時對他們的培養過程中采用的具體而有針對性的方法。這不僅僅包括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更加符合,也指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與才華。也就是說,在這個教育過程中,輔導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每個人提供最適合的教育。這是高校職業教育課程堅定前進方向的要求,也是社會各界對教育發展的更高期待。
(二)加強輔導員就業指導,促進大學生就業
1.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就業觀念。在社會各方面都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毫無疑問,高校畢業生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對這一情況,輔導員在指導學生就業的過程中就需要做到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讓學生接受求職失敗的能力增強,形成強大的心理素質,輔導員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將自己的求職、就業經歷運用到教學中,用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與此同時,輔導員也要引導學生對自身的能力等進行有效評估,使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并能對自己的優勢和就業之間有所思考,發現自己的個性和優點并在就業選擇中充分展示出來,成功就業。2.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從根本上來說人才的競爭就是綜合素質的競爭,因此,想要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就要提高綜合素質的競爭。所以輔導員在指導就業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增強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求職時的綜合競爭力,為大學生畢業就業求職奠定堅實的基礎。3.廣泛搜集并通過各種渠道向學生提供就業信息。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的同時也要留意與就業有關的信息,這就要做到與用人單位及時溝通交流。在收集信息的同時,輔導員也要運用自身的辨別能力對就業信息進行甄別,篩選出適合學生的、有用的、有選擇的、有針對性的就業信息并第一時間傳達給學生,并解答學生反饋的困難與問題,為學生順利就業做好保障。4.對就業的學生進行跟蹤和走訪。輔導員在指導就業時,應該從就業成功的畢業生所在單位獲得有效的回訪信息,將其用在對于社會需求的有用之才的培養之中。在指導過程中,輔導員要在創新科學的指導方式的同時把以人為本的原則放在第一位,幫助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開闊自己的就業渠道,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總之,輔導員在指導高校大學生就業時就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就業觀與職業觀才能對其職業規劃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一是在完善就業要求的基礎上,開設必修公共課程,指導就業教程。二是設立有關的職業教育課堂,有利于引導同學們參加豐富的娛樂休閑活動,帶動學生進行自我認識的分析,開展專業發展和未來職業生涯規劃,同時也能樹立良好的校風與學分。三是,在開展就業和專項指導的同時,邀請過去優秀畢業生打入到應屆畢業生里,深入了解應屆畢業生,幫助同學們了解當先就業形勢,給出合理有效的建議和意見。然后是要對各個時期畢業生的就業狀態有一定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加強個別指導。同時學校還要強化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建立專業的心理救助隊伍,還要為在校的學生建立就業檔案,時刻把控、干預、了解學生的就業狀態。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要積極參與進來,參與到對自身個性的評估了解中,清楚自己的特長、愛好、氣質,為就業之路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孝鳳.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就業力的提升路徑[C]//.中國特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62-65.
[2]韓芳.創新創業教育在大學生就業中的價值及意義——評《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21(06):117.
[3]王優玲,胡浩,李偉.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上半年重點群體就業形勢觀察[J].中國產經,2020(15):41-42.
[4]楊翊,包麗麗,李瑤,等.高校輔導員“素質與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9):152-154.
[5]祖帥,張晨靜.試論就業指導在促進醫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1):183-184.
[6]李芳華,張智林,孫立權,等.高等院校學生就業及輔導員工作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版),2022(03).
[7]高等院校輔導員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以及自主擇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3).
作者:孫佳鈺 單位: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