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背景三教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06-02 09:37:44
導語:現代學徒制背景三教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校企師徒關系的人才培養模式,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職業人才培養質量,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此,需要高職院校將現代學徒制與“三教”改革進行有機融合,共同解決教學系統中“誰來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全面提升職業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從而為我國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主要簡述了現代學徒制與“三教”改革的內涵,并總結了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實踐與創新路徑。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三教”改革;實踐;創新
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培養學習,適應企業發展需要。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校企融合不夠緊密、企業方師傅動力不足等問題。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融合“現代學徒制”和“三教”改革研究內容,以教師為抓手,以教材為媒介,以“雙向雙融通”為主要途徑。在教師方面,實行校企雙方師資互兼互聘,企業師傅來學校教學,學校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加大培訓和引進力度,實行雙師制度,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實踐教學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建立結構化師資團隊。在教材方面,使用活頁教材,進行立體化、職業化能力分析,持續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及時將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作為內容模塊融入教材中,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
一、現代學徒制與“三教”改革的內涵
(一)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是我國教育部提出的一項旨在深化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來說,就是要求高職院校不斷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且學校教師還需與企業技術人員(師傅)聯合設立規范化的課程標準,對學生傳授相關專業技術或技能,從而培養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與傳統的冠名班、訂單班及普通大專班人才培養模式相比,現代學徒制不僅促進了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對接,職業教育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職業教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還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從而有效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質量。
(二)“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指的是教師改革、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三者是不可割裂的系統工程。其中,教師改革是根本,教材改革是基礎,教法改革是途徑?!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三教”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高職院校從產教融合的角度進行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和創新[1]。
二、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實踐與創新路徑
(一)教師改革與創新路徑
1.校企雙方師資互兼互聘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為落實“三教”改革,高職院??膳c企業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實行校企雙方師資互兼互聘,企業師傅來學校教學,學校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從企業選聘優秀的專業帶頭人,與學院教師共同組建結構化師資團隊,由結構化師資團隊共同將行業及企業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規范等作為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這樣不僅能促進教師向雙向雙融通的方向改革和發展,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促進結構化師資團隊更好地發展,高職院校還需根據學院及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等制訂教師團隊整體規劃,如教師團隊素質提高計劃、教師任用保障制度計劃、校企共建導師培養基地建設計劃等,重點落實教師團隊素質提高計劃,可定期組織教師團隊外出學習、進修或組織企業導師給教師團隊成員進行培訓等,不斷提高教師團隊的專業水平,從而為培養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師資力量支持。另外,高職院校還需積極運用各種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團隊工作的積極性,如將教師團隊的工作成績與其薪資待遇、職位晉升等掛鉤,以激勵教師團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樣不僅能促進教師自身的進步和成長,也能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構建院系專業教學人才共享平臺為同時推進現代學徒制和“三教”改革,各高職院校還需通力合作,共同構建院系專業教學人才共享平臺,以實現院系相近專業教學人才流通,如計算機網絡專業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各院校間還可通過教學人才共享平臺進行人才互聘共用,這樣能使優秀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另外,高職院校還可將師資團隊、優秀的學校校友、合作企業優秀導師等高質量人才納入教學人才共享平臺,讓這些人才在教學人才共享平臺中進行相互交流,這樣也可促進師資團隊成員的職業教育能力不斷提升[2]。
(二)教材改革與創新路徑
1.根據行業動態開發教材內容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為實現職業教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有效對接,高職院校應在專業課教材中反映產業結構需求、職業標準等。除此之外,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學生更趨向于學徒,對新型工作手冊式等形式教材的需求較高,因此,在教材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應全面整合學院教育部門和合作企業人社部門的資源,以校企雙主體根據行業動態開發教材內容,根據行業動態、發展趨勢和需求等,共同規劃和開發體現專業特色且能給學生提供良好行業、專業指導的教材。為了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還需借助“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開發不同內容的信息化數字資源。2.將職業教育實操特色融入教材中現代學徒制和“三教”改革的最終目的都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在教材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需積極將職業教育實操特色融入教材中。高職院??筛鶕煌瑢I的實際需求,與專業對口的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與生產實際具有密切關聯的實訓教材?,F階段,高職院校各專業課程大致可分為專業技術技能類課程、基礎素質課程、素質拓展類課程三大類,對專業技術技能類課程教材內容,高職院??珊侠磉x取一些與專業相符的章節案例式、項目式教材,也可根據院校和企業的實際需求量身打造專業課程教材,并將工作實際內容作為模塊融入專業課程教材中,以滿足專業職業教育的需求。通過開發這樣的專業教材用于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還能切實提高其專業實踐操作能力,且專業教材中融入職業工作的實際內容,有效地推動學生從專業學習走向職業生產的演變。對基礎素質課程的教材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及技能,對此,高職院??筛鶕鐣l展趨勢合理開發一些既促進學生基礎素質拓展,又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教材內容。對素質拓展類課程教材內容,主要是開發一些與專業相關的典型案例和工作任務、模擬演練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等內容,不斷拓展學生的綜合技能與素質[3]。3.動態更新專業教材內容隨著我國各項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有效推動了行業的發展,而行業發展過程中,相應的專業技術、工藝、工作內容等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為促進教材符合行業和實踐的最新趨勢,高職院校還需動態更新專業教材內容,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充實進教材。對此,高職院??筛鶕滩慕虒W實踐情況每三年對教材進行一次修訂,修訂過程中,可采用校企“雙元”合作模式對教材進行編寫、修訂。在教材中反映行業新規范、新技術等,才能促進職業教育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另外,高職院校也可以“1+X”證書制度試點為契機,采用工作過程式、項目式、模塊化的教材編寫模式及時更新教材,并在更新后的教材中多引入實踐操作內容和典型工作案例,以促進更新后的教材不僅能適用于職業教學,還能適用企業培訓,這樣不僅能促進職業教材內容高度吻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內容,同時還有助于實現書證融通。4.使用新型活頁式教材在教材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除了要與企業合作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專業職業教育教材,還需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一批能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的教材,如新型活頁式教材、電子網絡教材、工作手冊式教材、實用視頻教材等,這些教材只需利用數字化資源或掃描技術進行接入便可使用。利用這些教材,不僅能使職業教育教材資源得到有效擴充,同時也能提升職業教育教材改革質量。
(三)教法改革與創新路徑
1.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體系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自身的教,忽視了學生的學,這種做法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因此,為推動教學改革,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認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只作為其學習過程的指導者、協助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還能使其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工具配備能力等得到快速發展。2.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過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采用“傳授式”這一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對此,需要教師改革教學模式,探尋和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如情景式教學模式、項目式教學模式、角色扮演法,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及目標。3.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下的教法改革研究在落實“三教”改革過程中,需要推進教育方法改革,強化學校和企業共同育人的水平以及方法。注重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的鏈接,強調理論和實踐課程的銜接教學,結合各門學科差異,推行混合式教學,并大膽創新組織模式,廣泛采取情景式教學、任務式教學、線上線下教學結合等手段,基于此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和應用水平。同時,在有限的學時安排下,大力發展線上教育,推進翻轉課堂建設,引導學生充分整合碎片化時間,組織系列自主學習活動,實現理論和實踐共同發展和進步。4.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利用學院現用平臺(包括教務處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及教務處正在建設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系統)對酒店管理班教學質量及學生學業進行數據統計。結合“三教”改革機制,由傳統的校內單一評價制度,轉向校內、校外多元評價制度,從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個角度切入,擬通過評價數據及相關問卷調查等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師、企業師傅評價及教學質量監控指標,對教師(師傅)、教材、教學進行評價分析,推動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4]。
三、結語
人才不僅是社會創新的核心要素,同時也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原動力,對此,我國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方針指導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如現代學徒制、“三教”改革等,其中,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校企師徒關系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校企深化合作,共同進行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職業人才培養質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為校企融合不夠緊密,企業方師傅動力不足等,對此,需要高職院校將“三教”改革與現代學徒制進行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三教”改革主要是通過教師、教材和教學改革,在教師改革方面,實行校企雙方師資互兼互聘,構建院系專業教學人才共享平臺;在教材改革方面,可根據行業動態開發教材內容,將職業教育實操特色融入教材中,動態更新專業教材內容以及使用新型活頁式教材;在教法改革方面,可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體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這樣不僅能有效落實“三教”改革要求,還能切實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周穎,石瑩.現代學徒制背景下“三教”改革的實踐與創新研究: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旅游縱覽,2021(12):33-35.
[2]夏涓藝,賀娟,蒲蕾.“三教”改革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創新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0):43-45.
[3]簡志雄,武交峰.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基于創新驅動賽教融合的PLC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29):185-187.
[4]張君第,曾慶偉.聚焦“三教”改革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20(7):15-19.
作者:石瑩 周穎 肖細根 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