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港建設中的金融政策要點

時間:2022-08-18 10:53:27

導語:自貿港建設中的金融政策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貿港建設中的金融政策要點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各地積極促進自貿區建設,不僅能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還是我國對外開放舉措中的戰略性舉措,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落地發布,為海南地區自貿港建設提供了基礎及指導?;诖?,本文主要闡述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意義,分析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金融政策要點,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能夠為行業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海南自貿港建設;金融政策要點;建議;經濟新體制;經濟全球化

建設貿易港是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求的,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海南自貿港建設正式擁有了指導,是我國對外開放經濟發展中的又一里程碑。該方案中,對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內容、路線及時間進行了詳細闡述,表示將在未來30年中逐漸推進該貿易港的建設,但是針對其中的金融政策要點,很多人并未深入了解,通過本文解讀,相信會有一些收獲。

1建設海南自貿港的重要意義

第一,我國宣布建設海南自貿港之際,正值改革開放40年及設置經濟特區30年,在這幾十年的發展當中,我國經濟獲得了巨大成績,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經驗。如今已經進入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海南自貿港的設立將被賦予新的使命,展現我國的開放態度,促進雙邊貿易及區域貿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與加強與東盟之間的重要聯系。現階段,美國針對我國采取了眾多貿易制裁,海南自貿港是我國做出的強有力的回應,表示我國擁有巨大的勇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是積極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舉措。第二,海南擁有建設自貿港的優勢,自貿港的建設可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使其成為我國改革開放試驗區、生態文明試驗區、戰略服務試驗區及旅游消費中心,可以有效提高海南在國內及國外的地位。海南還擁有大量旅游資源,因此具有很大的人流量,能夠充分帶動自貿區的發展,形成商品流、信息流及資金流的貿易區,而非傳統以加工制造及低稅免稅性的進出口貿易。

2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金融政策要點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會上,我國金融部門發言人出席了發布會。在會上,他們就該方案進行了相關解釋,同時解答了一些相關問題,其中涉及的金融政策主要是:高水平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開放,便利跨境貿易和投融資的資金流動;金融服務業的開放;金融改革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及金融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設,下文將逐一分析:

2.1高水平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開放,便于跨境貿易和投融資的資金流動

首先,早在1996年,國家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對經常性項目中的有關規定,我國對其進行了接納,自此實現它的開放及可兌換。但是,在實際實行及操作時,資本外逃情況時有發生,為避免這種情況帶來的影響,相關部門采取真實性審驗方式來加強資本管制,不過也對支付便利性造成了一定影響,而《總體方案》對此進行轉變,將真實性審核工作放在了事后,為經常項目支付提供了便捷。其次,跨境投資、融資及個人用匯方面,實行新制度,由于海南地區缺乏完備的金融系統,在跨境投資、融資及個人用匯方面的制度不夠完備,而《總體方案》對此進行的相關要求,例如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及負面清單制度、設置了全新的外債管理制度、實施統一的宏觀審慎政策以提高當地個人使用外匯權利等。最后,高水平全面開放特定資本賬戶體系,基于現有外幣及自由貿易賬戶,積極構建一個對外開放的金融基礎平臺,充分設立離岸金融賬戶與在岸賬戶,以方便資金流動,實現全面一體化的海南自貿港市場及境外資金市場。

2.2金融服務業的開放

現階段,我國海南地區的發展是以旅游為主,但其金融業較為落后,金融機構數量較少,無法滿足當地金融服務需求,僅擁有一些傳統且必要的金融機構,例如銀行、保險、證券等,而且除大型國有銀行外,一些地方性銀行規模較小,保險、證券等機構的影響力并不突出。第一,國家逐漸出臺相關舉措,降低國外投資者在金融機構中的持股比例,并降低了市場準入條件,為海南金融業提供了諸多便利,自貿港建設過程中若能充分利用該時機,可有效促進其金融體系建設。第二,在海南積極建設交易場所及結算中心,海南地區的航空較為發達,因此自貿港建設還包含航空、股權及國際能源方面的交易場所,允許非居民參與其中,并與國際進行接軌,從而提高了該地區的輻射能力,增強了其影響力,尤其是海南的一些大型城市,如海口、三亞等,它們能夠發展成為金融體系完備的低成本交易市場,成為一個擁有國際影響力的離岸金融市場。

2.3金融改革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海南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人員流通量較大,但常住人口相對較少,商業較為發達,但金融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導致基礎性建設進度相對較低,最為顯著的表現就是房地產產業缺乏活力,而且在20世紀90年代,海南地區開始了大規模房地產開發工作,形成了大批量房產。第一,針對上述情況,《總體方案》對房地產提出了規范發展規劃,支持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發展,利用這種方式促進房地產產業發展,從而建立一個適合當地發展的建設需要,同時適當拓寬融資渠道,放寬外來資產進入,并鼓勵其依法進行投資。第二,保障傳統產業的同時,促進核心產業發展,海南主要支柱型產業是旅游業及服務業,未來高新技術產業也將成為其支柱型產業,但基礎性產業的發展相對薄弱,《總體方案》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保障傳統產業的同時,促進核心產業發展。此外,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倉儲物流、會展中心、國際航運及大型企業總部等會呈現快速發展勢頭,而且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如新能源汽車、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貿易等也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2.4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建設

首先,漸進模式防控風險。我國改革開放已經擁有40余年的經驗,得力于這些經驗,《總體方案》將自貿港的建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5年時間內,建設一個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的政策體系。第二,再用10年時間對其進行充分優化,從而形成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及運輸來往的自由便利,并保證其安全有序流動。其次,監控大規模異常資金流動,完善審查機制,自由便利的資金流動會對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需要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的風險監測及預警,針對一些大規模異常資金流動予以密切關注,必要時應采取限制,如洗錢、恐怖融資及逃稅等,應為其建立更加健全的風險防控制度。最后,規范金融服務業在海南的發展。隨著自貿港的建設,海南地區金融行業將獲得巨大發展,對外開放性進一步增加,在此過程中金融風險迅速提高,因此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對其進行鼓勵及規范監管,尤其需要重視套利、過股投機及脫實就虛問題。

3促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建議

3.1充分吸收借鑒國外自貿港建設經驗,建設一個中國特色自貿港

海南自貿港作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建設項目,承擔著重大使命,因此需要深入落實《總體方案》,發揮自身特點,建設一個功能完備、運行流暢及效益顯著的自由貿易港。同時,當地政府還應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行深入交流,利用外交資源,吸收借鑒境外建設經驗,并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增強自貿港的建設能力。例如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及迪拜地區的自貿港,這些地區擁有眾多建設運營經驗,若能將其積極吸收,并結合當地的區域特點及我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可以建設一個擁有中國特色的自貿港。

3.2加強立法及制度監管,保證良好的自貿港市場環境

第一,針對自貿港建設及運營,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從而保證市場經營的公平、公正及公開性。例如,我國香港地區的自貿港中,擁有超過400項法律條例,使其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任何情況都有法律依據,受到監管,并保證其順利運行。另外,自貿港擁有開放的環境,全世界各地人民都能參與其中,若沒有一個完備的法律進行約束,就無法保證自貿港的運轉,因此需要針對這樣的開放環境,建設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第二,需針對本身進行制度建設,為其建設提供現實基礎。例如,海南地區的主要支柱型產業是旅游業和服務業,對此應適當減輕稅收來吸引游客以及商家入駐,從而將其打造成消費與購物的天堂。此外,由于海南自貿港建設周期較長,在此期間如何有效吸引企業入駐非常重要,因此海南自貿港不妨學習我國香港及新加坡地區的“寬入寬出”政策,針對企業注冊登記應減輕審批程序,這就需要當地政府積極提高辦事效率,適當放寬管控力度及范圍,最大限度地實現開放與自由,同時應加大監管力度來保證政策公平及高效地運行。

3.3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幫助。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過程中,若能積極與國際上的眾多港口進行合作,深入學習到其技術及相關制度,進而為自身自貿港建設提供經驗支持。不過所謂的國際合作,并不僅限于資金技術方面的合作,還包括人才、金融、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因此,建設海南自貿試驗區,在此基礎上充分學習和吸收國外自貿港建設技術和經驗,推動自貿實驗試驗區的良好發展,當其擁有了良好的發展效果后,以此為基礎建設自貿港,逐漸形成一個現代化、法制化及國際化的自貿港,實現其全面性自由。

3.4加強港航運輸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海南是一個島嶼,與我國大陸不直接相連,想要到達島嶼的運輸途徑通常是航空或船運,而海南屬于國際旅游型城市,交通的便利情況將直接決定著其吸引力,因此在進行自貿港的建設過程中,應積極將港航運輸作為重要的建設方面,提升服務水平,例如開辟國際航空航線及國際船運航線等。此外,島內醫療衛生、高新技術產業等服務業對港航運輸也具有較大的需求,因此當地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技術及人才的投入來提升其服務水平。
3.5加大教育、科技建設,推動創新發展

我國《總體方案》指出,海南自貿港是以旅游業、服務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其中新技術產業需要國家大力投入科技和教育力度來提升科學技術水平,進而推動創新發展,而教育方面則是與國內外各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成立科研機構來培養現代的高科技人才。而且,需要給予相應的政策來吸引一些該領域科學技術企業入駐,學校則可以與這些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協同培養人才。此外,當地政府還應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吸引高科技方面的人才加入,可為當地的改革發展提供新鮮血液。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國家經濟和人們的生活水平都獲得了很大提高,而我國海南地理位置優越、海上運輸便利,又擁有大量的旅游資源,人員流量非常豐富,在此處建立貿易港可獲得很大發展,為此我國印發《總體方案》。本文就此展開分析,闡述海南貿易港建設的重要意義及針對《總體方案》四項金融政策的解讀,提出其建設的五項建議,分別是充分吸收借鑒國外自貿港建設經驗,建設一個中國特色自貿港;加強立法及制度監管,保證良好的自貿港市場環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加強港航運輸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及加大教育、科技建設,推動創新發展,希望這五項建議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政.優化總部功能,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J].企業管理,2022(2):120-122.

[2]陳穎.海南自貿港建設對航空業發展的意義探析[J].中國航務周刊,2022(6):42-44.

[3]方昕.海南自貿港金融:政策框架、實施進展及未來展望[J].海南金融,2021(12):3-7.

[4]王巧,尹曉波.海南自貿港金融安全研究[J].對外經貿,2021(8):84-87.

[5]唐建偉,黃肖鶴,戈建國,等.海南自貿港跨境金融服務怎么看怎么干:淺析海南自貿港跨境金融服務的定位與發展[J].海南金融,2022(1):42-46.

[6]王方宏,楊海龍.國際自貿港金融發展特點及海南自貿區(港)金融發展研究[J].海南金融,2019(7):24-32.

[7]張禮卿.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金融政策要點[J].中國外匯,2020(13):19-21.

[8]曹協和.著力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政策落地見效[J].海南金融,2020(6):3-5.

作者:付天一 單位:三亞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