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公路系統建設半年總結
時間:2022-12-24 09:46:00
導語:交通局公路系統建設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按照全年交通工作目標和要求,加快轉變交通發展方式,加快創新交通體制機制,加快整合交通資源要素,加快提升交通科技水平,加快推進交通文化建設,各項工作總體進展良好,基本實現“雙過半”的目標。
一、攻堅克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勢頭不減。
交通重點工程的建設和規劃、交通投融資和對上爭取工作都有新亮點。
1.十項交通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2009年全市10項交通重點工程總投資26.2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4.26億元。上半年累計完成投資7.3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1.6%。各項目總體進展順利:230省道東太湖段新建工程已于4月全面展開施工;市南北快速干線主線已于5月實現全線通車,成為標準最高的地方公路;菀桃線全線6月份貫通,標志著吳江“15,30,30”交通服務目標全面實現;227省道吳江段路面改善工程松陵段7月份進入瀝青攤鋪;318國道平望節點改造路基工程8月底結束,10月通車。七銅線八都至青云段路面工程、震廟公路震澤段拓寬改造工程、滬蘇浙平望互通連接線均已完成。
2.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研究和規劃工作全面展開。《吳江市2010-2020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完成規劃思路和工作大綱,進入現場調查和材料收集整理階段;完成《2010-2020年吳江市交通科技信息規劃》和《2010-2020年吳江市交通節能減排規劃》編制的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吳江市高速公路連接線規劃調研工作;初步擬定吳江市國省干線網規劃方案,根據規劃意見,可新增4-5條新的省道,里程達100公里。
3.吳江交通對上爭取工作走在前列。已爭取到2009年全市干線公路養護改善工程省補資金4.3億元,占整個蘇州交通系統的92.4%。
二、標本兼治,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
落實今年市人大議案和政府一號實事工程,加快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目標明、措施實、成效顯。
1.認真調研,合理布局,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出臺了市政府《加快全市城鄉公交一體化的實施意見》,編制完成了《吳江市城鄉公交一體化規劃》。《松陵片區公交專項規劃》也通過了中期論證。按照“國有主導、多元投入、分域分式、公車公營”的原則,深化公交行業體制改革,3月份完成了松陵城區公交的國有控股,6月初對剩余的3路、9路18輛承包經營的公交車提前終止合同,實行公司化改造。汾湖公交運營良好,震澤公交公司已組建完成,7月21日正式投入運營。盛澤公交體制的深化改革也正在積極推進中,四大區域公交的經營格局已初步構建起來。
2.有序推進,優化線網,市民出行條件不斷改善。研究出臺松陵片區公交線網設計以及城區公交優化調整方案,并于6月上旬全面完成。這次調整共新增2條線路,優化、延伸12條線路,新增公交車輛38輛。優化后的松陵城區公交線路總數達21條,路網總長增加到270公里,線網密度提升4%,運行效率提升10%。“蘇松西線”延伸改造和松陵至盛澤快速公交也于6月12日正式開通,大大提升了吳江和蘇州的同城效應。
3.積極協調,深入調查,公交站場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震澤汽車站、汾湖汽車站、同里汽車站、橫扇汽車站等新建、改建項目均已進入實質階段。提出了農村公交(班車)線路發展與站亭設置的意見,研究出臺了《吳江市公交候車亭設施規劃建設管理辦法》。
4.精心組織,嚴格監管,扎實推進農村公路改造工程。全市農村公路小修保養工程根據《關于加快吳江市農村公路大中修改造的實施細則》,實行“一鎮一標”,通過委托招投標落實了9個施工隊伍、2個監理隊伍,到7月底完成合同工程量的30%左右。
三、創新求變,交通綜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在政策法規滯后于稅費改革現狀的特殊階段,各單位、各部門不等不靠,立足自身,敢于創新,勇于嘗試。經過半年的努力,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公平的成效已經得到充分體現,市場行為逐步規范,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為上級出臺相關意見法規積累了經驗,提供了依據。
1.結合實際,多措并舉,通行環境進一步優化。一是積極穩妥做好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人員分流安置工作。我市境內政府還貸四個二級公路收費站于2月28日統一取消收費,在人員分流安置過程中,我局堅持把握政策、陽光操作,通過周密部署,分步實施,使人員分流安置達到了預期目標。二是出臺專線公路管理辦法,與建設局聯合出臺《吳江市南北快速干線沿線規劃管理辦法(試行)》,這是我市首次為一條專線公路出臺管理辦法。三是農村公路治超適應新形勢新任務。二級公路收費站撤站后,大量過境車輛改道其它農村公路,致使我市境內部分農村公路不堪重負。針對這一新情況,公路處組織路政、交管人員與交警部門聯合開展“雙超”治理,同時采取分時段限高通行的方式,使繞道現象明顯減少。同時,經過積極爭取,由市政府出臺了吳江市農村公路治理超載超限方案,把農村公路的治超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的長效管理范疇。四是航政管理在注重常規管理的同時力求創新。嘗試航道處、交管所聯動管理,摸索對超限船舶的治理辦法;對本市轄區內等級和等外級航道里程進行了重新確認;做好京杭運河“四改三”整治工程推進、航道工程項目儲備和“十二五”航道養護規劃工作。
2.創新思路,規范程序,交通工程建設管理不斷規范。一是強化考核,規范建設主體。3月份通過修訂出臺《吳江市交通建設工程施工企業和項目經理信用考核暫行辦法》及《吳江市交通建設工程監理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施工企業和項目經理、監理企業和監理工程師的行為。二是明確細則,規范建設程序。制定出臺了《吳江市交通工程建設管理實施細則》,系統全面地規范了交通工程建設基本程序。三是全程跟蹤,加強審計。6月份開始對S227省道改建工程、S230省道東太湖段新建工程和全市農村公路大中修等交通重點建設工程進行全程跟蹤審計。從招標、施工、監理、竣工、決算等環節全面加強審計監管。四是創新手段,實施遠程實時監管。230省道北段嘗試質量檢測市場化,有效降低了工程造價。研發了重點交通工程現場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交通工程建設管理向科技化、智能化方面發展。
3.強化職責,整治隱患,安全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以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平安交通建設”、“安全基礎管理推進年”等活動為載體,強化行業監管職能,加大隱患整改力度,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較好地保持了全市交通行業安全形勢的平穩,并且得到上級領導的批示表揚。一是結合春運、兩會等重點時段,對重點行業、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檢查,加大隱患整改力度,加強對危險源點的監控。公路處、運管處、海事處分別對橋梁、危貨運輸和危險品船加強監管和整治。二是及時處置水上險情。上半年,海事處共接到水上報案363起,救起遇險人員12名,收到錦旗8面。特別在京杭運河平望阻航事件和太浦河汾湖大橋突發險情事件中,海事人員晝夜奮戰在一線,將大量的險情消滅在萌芽狀態,圓滿完成了工作重任,體現了吳江海事隊伍吃苦耐勞和拼搏奉獻精神。三是落實上級指示,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活動。全力推進深化平安交通建設暨安全管理推進年活動、積極組織實施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和“安全生產月”活動。為貫徹市領導關于汾湖大橋突發險情事件的指示精神,迅速開展全市跨航道橋梁安全隱患專項檢查整治工作。
4.依法監管,著眼長遠,運輸服務市場健康有序。
堅持突出重點,著力在抓鞏固、抓深化、抓提高上下功夫。一是交通法制工作順應形勢變化抓好規范。按蘇州市局統一部署,創造性地在執法人員中開展“適應變革、應對挑戰,提高素質、提升形象”活動。積極應對費稅改革,切實規范執法行為,通過季度案卷定期評查、月度案件隨機抽查等形式,加強對交通行政執法案件的質量把關。做好執法投訴和行政復議工作,減少行政爭議。二是開展公交車出租車車容車貌的專項檢查。開展“公交冒黑煙”專項整治,以松陵、盛澤、汾湖三個公交經營區域的運營公交車為重點,全面檢修保養所有車輛,并加強對全體駕駛員的教育和培訓,同時結合市局開展的“公交優先,從我做起”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對公交車的路面排查監督工作,整治合格率達90%,2個月內基本掃除公交“黑尾”。全市公交、出租車的投訴率大大降低。三是加大對無證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運管處稽查大隊和各交管所加大“黑車”、“黑三輪”、“黑摩的”的整治力度,建立嫌疑“黑車”名單庫,聯合公安交警開展大規模集中整治行動,遏制了全市“黑車”數量的增長。運政稽查在創新體制后,上半年共查處“黑車”365輛次,同比增長1.6倍,接近08年全年的查處總數。四是加強維修市場監管。3月至7月,配合省運管局開展了維修行業管理制度執行情況聯動檢查專項行動,先后對一批4S店進行機動車維修記錄、費用結算清單、合同等“三項制度”執行情況檢查。加大對無證經營和超范圍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機動車維修市場進一步規范。交通學校與維管處共建汽修培訓基地,實現了維修企業與交通學校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公務員之家
四、績效并重,交通社會形象明顯改善。
局黨委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廉政建設。一是行政服務效能明顯提升。嚴格執行“兩集中、三到位”,新成立行政服務科,上半年辦理服務事項3171件,與去年同期相比辦件量增加55%,準確率100%,服務對象滿意率100%。在全市率先辦結37件人大建議、政協提案主辦件,滿意率達100%。所有來信來訪件和市委市政府督查件均按時辦結。二是黨風廉政建設力度加強。實現對交通系統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和交通重點建設項目的紀檢監督機制。著手開發“交通建設項目流程在線監控系統”軟件,以加強對建設程序的監控。為加強財務監督,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市國資委向我局站場公司及公路建設資金派駐財務總監。三是大力提升黨委宣傳工作。出臺《進一步加強全市交通新聞宣傳工作的意見》,圍繞現代交通綜合運輸、管理、文化“三大體系”建設戰略目標,將新聞宣傳工作融入交通發展全過程,及時報道交通工作最新實踐和成果。有效策劃重大專題宣傳活動,較好地起到了新聞宣傳工作內聚力量、外樹形象的橋梁紐帶作用。四是繼續做好文明創建工作。積極開展2006-2008年度蘇州市級文明行業的創建迎檢工作,做好2009—2011年度的蘇州市級文明單位預申報工作。蘆墟收費站等4個單位分別梯隊式創建成功國家、省、市、縣4個級別的“巾幗文明崗”。交管所積極開展“重黨性、樹形象、促發展”作風評議活動,全力提升服務水平。另外,工、青、婦群團組織活動有效開展,發揮了各自的積極作用。
五、爭先創優,學習實踐活動有序推進。
局黨委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指示精神,扎實有序推進學習調研、分析檢查階段各項規定工作和創新動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學習實踐出成效。局黨委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意見,明確各個階段活動時間、目標及任務。二是抓好學習調研樹立科學發展先進理念。通過積極開展中心組學習、專題講座、交流研討等形式做好專題學習;確立重點調研課題,形成調研文章7篇;開展“大走訪”活動,征集到各類金點子92條;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表和走訪,收到意見建議94條。三是開展分析檢查,明確整改落實具體方向。局黨委在充分運用學習調研、解放思想大討論、征求意見和專題民主生活會成果的基礎上,形成分析檢查報告初稿,積極開展“征求意見月”和“談心日”等活動,廣泛進行意見征求,及時完善報告內容。在交通系統推動科學發展、服務科學發展上形成了共識,明確了影響和制約吳江交通科學發展的三個突出方面問題以及下一步整改方向。
上半年,交通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事業心,團結一致、迎難而上、行動果干,做到工程建設有新亮點、行業管理有新成效、深化改革有新突破和精神文明建設有新提高,68項目標任務基本完成過半,重點工程建設、城鄉公交一體化、對上爭取工作、公路治超、水上險情處置、黨委宣傳等工作得到了上級交通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盡管上半年交通各項工作進展比較順利,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戰:一是稅費改革后,交通應對變革、轉變觀念、明晰職能的探索力度還不夠;二是水上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管理壓力增大,管理手段還滯后于形勢發展;三是運輸市場監控的辦法還不多、措施還不夠,還難于應對目前客運市場線長面廣,錯綜復雜的局面;四是一些具體工作的推進力度還滯后于政府和上級的部署要求。五是隊伍建設、用工管理方面,對系統內工作人員的激勵考核機制還滯后于交通發展的人力支撐。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下半年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