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創新科學發展觀體會
時間:2022-04-18 04:59:00
導語:農業科技創新科學發展觀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全面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決定》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新要求,明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戰略舉措。
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認真對待、著力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成功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道路和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道路。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我們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勝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就要更加自覺地把繼續解放思想落實到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毫不動搖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穩定就沒有全國繁榮穩定,沒有農民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全面小康?,F階段,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適應農村改革發展新形勢,順應億萬農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時機、乘勢而上,努力開辟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廣闊道路,奮力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嶄新局面。
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我黨進一步統一全黨全社會認識,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重大舉措。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成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政策措施。
《決定》全面闡述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政策措施、政治保證等內容。在《決定》第四部分“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成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政策措施,《決定》單獨利用一個小部分詳細論述“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出“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的論斷,定位了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在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還分別從創新方向、創新舉措和創新體制上提出了具體要求。指出“順應世界科技發展潮流,著眼于建設現代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p>
《決定》中關于“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部分的論述將成為當前和今后農村科技工作的理論指導,我們應該以此為綱領,全面掌握其豐富內涵,不斷解放思想,創新農村科技工作新方法。要不斷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爭在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加強農業技術研發和集成,盡快獲得一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優良品種;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普及,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決定》為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歷史使命。農業科技創新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關鍵在解放思想,改變以往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適應農村、農業、農民的科技創新新方法。我們應該勇擔重擔,深入到農村去,了解農村、農業、農民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利用現有各種科技資源,高水平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為我區農業改革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