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紅十字工作調度會議講話范文
時間:2022-06-03 10:54:00
導語:市紅十字工作調度會議講話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召開這次全市紅十字工作調度會議,總結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務,動員全市紅十字系統全體人員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務實創新,開拓奮進,開創全市紅十字工作新局面。下面,我根據市紅十字會研究的意見,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開拓創新,扎實苦干,整體工作取得新進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紅會的指導幫助下,紅十字會系統廣大同志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謀劃工作,凝心聚力抓工作的落實,在今年特定的環境下,各項工作健康、快速發展。
(一)理順體制和基層組織建設取得新進展。陽信縣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結束了縣級紅十字會無專職工作人員的歷史。大力開展“基層組織建設鞏固提高年”活動,紅十字會組織建設向基層延伸,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上半年,全市新建基層紅會1264個,總數達3292個,占應建會總數的47%。其中鄉鎮辦累計建會63個,建會率達72%;村居累計建會2318個,建會率達43%;學校累計建會459個,建會率達74%。建會的速度和質量全省領先,得到上級紅會領導的高度評價。
(二)籌備召開了市紅十字會三屆二次理事會議,明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目標。三屆二次理事會傳達貫徹了省紅十字會七屆二次理事會議精神,表彰了全市紅十字工作、抗震救災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更換、增補了市紅十字會理事和常務理事,增聘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光峰同志為名譽會長,全面總結了年以來的紅十字會工作,對年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廣大理事盡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對紅十字會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各級紅十字會明確目標,積極行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備災救災體系進一步完善。在全國首個“防災減災日”之際,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市人民醫院為依托,從1200余名醫務人員中,遴選出素質過硬、責任心強、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100名業務骨干,建立了全市第一支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救援隊按照“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要求,在本市發生重大災情和突發事件時,接受市紅十字會的統一指揮,在規定時間內集結,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全力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為加強應急機制建設,提高救災和緊急救援實戰能力,更加積極有效地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積極探索募捐救助工作新路子。募捐救助是紅會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上半年,調轉工作架式,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大膽探索政府引導募捐、項目募捐、結對救助、大型公益活動募捐、表彰激勵“五措并舉”的募捐救助新思路。進一步完善了救助回訪和雙向交流機制,搭建起了愛心人士與救助對象愛心溝通的橋梁。加強與濱醫附院的項目合作,將“天使救心”救助范圍擴大到全市心臟病患者群體。通過做艱苦細致的工作,完成了500人的“牽手未來”特困中小學生篩選工作。濱城、陽信、惠民、無棣、開發區工作積極主動,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募捐活動,為開展社會救助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無棣、鄒平、濱城、開發區“天使救心”工作開展力度大,目前共上報患者39人。濱城區、開發區、無棣縣“牽手未來”計劃分別為75人、35人、24人結成了救助對子。沾化縣上半年救助人數全市領先。
(五)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有了較大突破。各級紅十字會立足實際,積極開展紅十字模范校創建活動,紅十字青少年工作豐富多彩、富有特色。市直三所高校分別成立了40人的應急救護隊,初步掌握了緊急情況下自救互救、外傷應急包扎、突發心肺驟停等應急救護技能。各縣區結合開展“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月”活動,對5000余人進行了應急救護知識宣傳普及。開展了“感恩與奉獻”紅十字征文活動,共收到來自282所學校的征文3340篇,評選優秀征文91篇。這次征文活動,對于弘揚紅十字精神,普及紅十字知識、培育青少年的仁愛素養都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中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開展了“紅十字模范校”和“十佳百優紅十字青少年”評選活動,對全市31所模范校試點學校進行了評選驗收。組織部分縣區紅十字會、教育部門和6所創建模范校先進單位,赴淄博一中參觀學習了模范校創建工作經驗。
(六)志愿服務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大力發展紅十字志愿者隊伍。今年以來,全市新增了遺體(器官)捐獻、造血干細胞捐獻2支紅十字志愿者隊伍,隊伍總數達10支;新增紅十字志愿者1150人,總數達到30507人。新增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33人,超過歷年來志愿者人數的總和。廣大紅十字志愿者走進社區、企業、學校、農村,開展敬老助殘、扶危濟困、傳播紅十字知識、服務大學生就業等一系列活動,志愿服務時間達13700多小時。認真做好志愿者先進典型的培養和推廣工作,授予楊廣和“市紅十字會博愛勛章”。省紅十字會把楊廣和列入了重大典型的宣傳內容,并積極爭取國家級榮譽稱號,力爭在全國推廣。積極開展了第十一屆全運會志愿者現場救護知識普及與技能培訓工作,為營造良好賽會氛圍、提升志愿者服務水平發揮了獨特職能作用。博興縣紅十字星火義工組織已延伸到鄉鎮。
(七)農村紅十字服務試點工作全面啟動。研究制定了農村紅十字服務示范縣區、鄉鎮、村建設標準,有6個縣區確定了13個鄉鎮、27個村作為農村紅十字服務重點爭創單位,率先行動,積極探索農村紅十字服務工作路徑,為指導面上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經驗。無棣縣、經濟開發區示范單位組織機構、工作網絡、管理制度建設等基礎性工作基本到位。
(八)宣傳工作有效擴大了紅十字會的社會影響。我市紅十字“星火義工”和開展的“5·8博愛月”活動《中國紅十字報》作了重點報道。濱城區紅十字會承辦的“博愛在齊魯---走進濱城”公益群星演唱會擴大了紅十字會影響力,提升了社會知曉率。無棣縣、鄒平縣、濱城區、開發區和多所學校紅十字會隆重而熱烈地開展了慶祝“五八”國際紅十字日活動。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紅十字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縣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大部分縣區思路開闊,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主動開展工作,千方百計克服困難,搶抓機遇,加快發展,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多項工作創出了自己的亮點。但也有個別縣區在思想觀念上受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與困擾,面對工作起步時的重重困難,畏難發愁,束手無策。二是由于客觀環境的影響,募捐工作遇到較大困難。三是創新意識有待加強。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創出一條新路值得認真研究。今天的會議就是針對新情況,研究新對策,采取新舉措,再創新輝煌。
二、創新形式,拼搏奮進,全力開創紅十字工作新局面
(一)扎實開展“基層組織建設鞏固提高年”活動,健全紅會基層組織網絡。各縣區紅會對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要高度重視,按照市紅會提出的“年內基層組織健全率達到80%以上”的目標要求,強化措施,分類施治,加強指導,整體推進。要注重做好結合文章,一是典型引路與整體推進相結合。各縣區、鄉鎮辦都要手中有典型,基層組織建設有樣板,學有方向,趕有目標。二是與爭創模范校相結合。以創建活動為抓手,強化宣傳,積極引導,推進學校紅十字基層組織建設。三是與農村紅十字服務相結合。通過服務擴大影響,提高各級黨政和農村群眾對紅十字會的認知度,引導更多的鄉鎮、村建立紅十字基層組織。四是與項目建設相結合。投放項目時,要把基層組織網絡建設是否建全作為首選條件,以此促進基層紅會建設工作。五是與扎實有效地開展紅十字工作相結合。努力克服“為建會而建會”的工作狀況。建會與開展工作同時推進,相得益彰。要不斷發展壯大紅十字會員隊伍,鼓勵和支持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為其服務社會搭建平臺,切實發揮他們在發展紅十字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二)突出特色,打響募捐救助品牌。一是適應形勢,轉變募捐救助方式。打破傳統思維定式,充分認識社會力量對紅十字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在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時,認真研究愛心人士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采取能激活捐贈主體敏感神經的募捐方式,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募捐、結對救助、大型公益活動募捐、項目募捐、表彰激勵等多措并舉的募捐救助新機制。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把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求助訴求整理歸類,設立救助項目,建立項目庫,通過切實有效的項目和冠名基金,爭取更大范圍內的愛心人士認捐項目,開展經常性的募捐救助工作,形成長效募捐救助機制。二是精心組織實施好“天使救心”和“牽手未來”兩大救助項目。
(1)要明確“天使救心”項目的救助政策。按照《關于積極開展“天使救心”計劃的通知》要求,年齡在3-14歲之間,家庭特困,患心臟單純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動脈導管未閉四種疾病,未進行過手術治療,無合并癥和手術禁忌癥的患者,由市、縣兩級紅會和醫療單位1萬元包治。患上述四種先心病的非特困家庭的所有患者,1.5萬元包干治療,患者自己承擔醫療費。其他所有心臟病患者,特困患者減免住院費用1萬元,一般患者減免住院費用20%。所有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減免治療費用1萬元。
(2)嚴格救助程序。各縣區紅十字會要憑患者低保證明,分別填寫《心臟病患者信息表》、《特困心臟病患者信息表》,以電子版報市紅十字會,由項目醫院檢查確診后,反饋縣區紅會。屬紅會出資救助的患者,從縣區紅會領取《四種先心病特困患者救助申請表》,村、鄉鎮、縣區三級紅會簽字蓋章后報市紅會,由市紅會統一安排定點醫院進行手術。
(3)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認真做好兩個項目的組織發動和實施工作。要發揮組織網絡的作用,通過下發通知、召開專題會議等多種形式,把優惠政策、工作程序等傳達到千家萬戶。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通過聯合倡議、公布急待救助對象、建立愛心榜、救助回訪、報道愛心典型和項目救助成效,激發公眾的同情心和善行義舉,喚醒善者自覺,擴大救助效果,打響救助品牌。
(三)以創建農村紅十字服務示范單位為抓手,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按照交通方便、領導班子過硬、發展基礎較好、支持紅十字工作的要求,立足實際,篩選確定好示范單位。二是從黨政領導最關心、農民群眾最企盼、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以農村衛生站(室)、紅十字大道、紅十字書屋、改水改廁等為重點,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實效”的原則,確定好援建項目。要做好項目援建工作,實現由零散的救助向改善弱勢群體生存條件轉變,由無型救助向有型救助轉變,由輸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轉變,形成富有特色的紅十字救助新模式。三是落實扶持政策。各級紅會要加大對農村紅十字服務工作的扶持力度,上級紅會的扶持資金和救助項目,優先投放示范縣區、鄉鎮和村。籌措資金,援建農村紅十字服務項目。市紅會每縣區扶持2個示范村,搞好公益設施項目建設。縣區紅會也要制定扶持政策,培植好示范村、示范鄉鎮建設典型。四是要扎實做好工作。各縣區紅會要把農村紅十字服務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推進基層組織、救助體系、便民公益設施、扶貧項目、思想文化“五項建設”。市紅十字會將于月份對示范單位進行評估,對基層組織健全,制度規范,工作活躍,公益項目有規劃、有進度的村,撥援建資金的50%,年底竣工驗收合格后,撥付全部援建資金。
(四)規范發展志愿者隊伍,精心打造志愿服務品牌。近年來,我市紅十字志愿者隊伍發展迅速,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服務內容不斷豐富。各級紅十字會要按照“先發展、后規范”的思路,做好志愿服務工作,為志愿者組織開展活動提供支持,創造條件。一是大力發展志愿者隊伍。出臺紅十字志愿者管理辦法,嚴格招募、注冊程序,暢通進出渠道,不斷擴大志愿者隊伍。二是建立基地。以社區、敬老院、福利院等弱勢群體相對集中的地方為重點,建立志愿者服務基地,加強培訓,公開服務承諾,實行定時、定點、定人、包服務項目的“三定一包”服務。三是規范管理。由志愿者服務基地提供服務項目目錄,雙方簽訂志愿服務項目承諾書,同級紅十字會實施監督考評,并及時給予表彰獎勵。
(五)抓住評先創優契機,強力推進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做好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是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要抓住創建國家和省“紅十字模范校”的機遇,進一步規范學校紅十字工作,全面推動我市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快速發展。一是要繼續深化對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認識,切實將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議程。二是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教育等部門的配合支持,破解實際工作中的難題。三是要相互學習,交流經驗。月份,將召開全市爭創紅十字模范校工作現場會,希望大家精心準備,取長補短,推進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實現實質性的飛越。
(六)轉變被動局面,開展“三大捐獻”工作。各縣區紅會要切實加大工作力度,認真做好“三大捐獻”宣傳發動、登記和聯系溝通工作,不斷擴大“三大捐獻”尤其是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確保明年圓滿完成市紅會下達的血樣采集任務。要加強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切實做好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救助工作。
(七)認真做好備災救災工作,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今年是啟動“防災減災日”活動的第一年,各級黨委、政府對備災救災工作擺上了從未有過的高度。各級紅十字會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負責,扎實做好備災救災工作:一是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備災救災工作,認真做好應急預案的修訂和完善,建立暢通的災害信息傳遞網絡,建立起規范高效的救災工作體系。二是要成立應急救護隊伍,強化應急救護培訓和演練,普及自救互救知識,努力提高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能力。三是要加強災情監測工作。密切關注災情,保持與防汛、氣象、民政等部門的密切聯系,及時了解災害趨勢,認真做好備災工作。四是嚴格災情報告制度。出現災情時,要及時報告市紅十字會。受災嚴重的縣區要啟動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做到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第一時間報告災情,第一時間實施救助。五是要嚴格遵守救災紀律。加強對救災物資、資金的管理、使用,做好救災物資的采購、發放等工作,嚴格登記制度和資料保存,落實公示制度,主動接受社會、媒體和審計部門的監督。
(八)認真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紅十字會社會影響力。各級紅會要牢固樹立品牌意識,乘借“經驗”的東風,培養和及時發現典型,精心策劃、多角度地搞好典型的宣傳和推廣工作,每縣區都要精心培植出自己的典型代表,以各具特色的典型事跡,為紅十字事業的發展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