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投資謀劃會講話
時間:2022-02-13 11:40:00
導語:市長在投資謀劃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項目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科學組織,市始終把固定資產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精心謀劃,全力推動,取得了積極成效。十一”五以來,全市共組織實施1642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35.88億元,年均增長48.3%,2006年以來分別拉動經濟增長34.62527和20.4個百分點。過去一年,面對嚴峻的國際金融危機和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的貢獻雖然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全年共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554個,完成投資167.1億元,同比增長32.5%,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相關部門及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項目建設的全體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
肯定成績的同時。取得了一定成績,也要清醒的看到市項目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快。雖然縱向比較。但是橫向來看,僅比全國預計增速高了0.4個百分點,比全州的平均增速還低2.5個百分點,這與我區域中心城市地位是極不相稱的連年高基數是一方面原因,主要還是缺少拉動力強勁的產業化項目,尤其是缺少億元、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支撐。二是項目謀劃工作滯后。去年,提出了230儲備工程,明確每位市級領導包裝儲備投資超億元和5000萬元的項目各一個,并完成可研報告等前期工作。從實際工作來看,完成的非常不好,有些項目僅僅提出了概念,規劃、可研、初步設計這些前期工作基本沒有開展。同時,從目前已收集到十二五”項目來看,仍然是有數量、缺質量,缺少投資額度大、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好項目和大項目,影響著項目建設的整體水平和質量。三是投資結構亟待優化。從去年的投資構成看,一產投資占2.4%,二產投資占33.8%,三產投資占63.8%;其中,工業投資占總投資的33.3%,工業投資所占的比重、尤其是生產加工領域投資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小。四是房地產投資下降。受金融危機影響,作為我市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業投資增速明顯放緩。2009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新開工面積僅為67.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4.5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0.9億元,同比下降28.4%。這些問題,都需要我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
雖然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和項目建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更面臨著良好機遇。從外部環境看,但是綜合各方面情況看。世界經濟雖然低迷,但已經逐步走出陰霾,呈現出企穩回升的發展態勢。國經濟回升向好,保八”已無懸念;剛剛閉幕的國家經濟和發改工作會議已經傳出信號,國家宏觀政策的方向沒有變、力度沒有減,還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促進增長的一攬子計劃;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實施,更為我市承接沿海發達地區、尤其是長春和吉林的產業梯度轉移帶來了新的契機,鐵路、公路、水利、電力、房地產、服務業等方面必將進入新的投資高峰期。從我市自身看,2009年我市經濟經受了嚴峻考驗,13月份財政收入一直是負增長,4月份開始“零”增長,5月份到年底持續正增長,12月31日完成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37.1億元,增長12.2%,地方級財政收入12.3億元,增長14.4%,雖然艱苦,但基本完成了全年任務目標;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已具備了承接重大項目的堅實基礎,這些都給我項目建設和擴大投資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0年是規劃綱要》正式實施的起始之年。也是市加快提升延龍圖在先導區中的開放前沿功能。其中,加快推進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東部宜居旅游開放中心城市建設進程的重要一年。剛剛閉幕的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第四次會議和第十六屆人代會第四次會議提出了生產總值計劃增長20%;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計劃增長20%。地方級財政收入計劃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劃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計劃增長8%”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這是向全體黨員和全市各族群眾的莊嚴承諾,更是衡量2010年政府工作的重要標準,無論難度多大、任務多重,都必須不折不扣、保質保量地完成好。為此,必須從現在開始,牢固樹立項目意識、機遇意識、發展意識和緊迫意識,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乘勢而上,全力抓好項目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推動經濟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更大的跨越。
二、理清思路。全面提升項目建設和項目謀劃工作水平和質量
市委第十三次常委(擴大)會議確定了貫穿一條主線、堅持五項原則做好四項工作、實現兩個加快”工作思路。對項目建設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把項目建設和項目謀劃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精心組織,縝密謀劃,全力實施,務求實效,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第一。精心組織現有項目建設。工業方面,抓好現有項目建設。要本著快報、快審、快批、快上、快建的原則。重點抓好“040后勁工程”全力推進熱電廠、SUV汽車等40個重點工業項目,力爭年內完成投資31億元;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抓好“050基礎工程”著力抓好中環路三期、大橋、城市西出口和河南熱網等涉及交通、水利、通訊、電力、環保、旅游、城建等方面的50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力爭年內完成投資59億元;社會事業方面,重點抓好“020惠民工程,堅決完成廉租住房建設、中小學校舍改造、農村泥草房改造等20項民生改善項目。同時,要以“030扶持工程”為重點,積極扶持卷煙廠、喜來健、敖東藥業等24戶重點工業企業和百貨大樓、國貿大廈、千盛購物廣場等6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有新的發展。對30戶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一事一議,鼓勵企業擴規模、提層次、上項目,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第二。著力引進一批億元、5億元、10億元、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要突出工業主導地位,抓好新項目引進。要本著優中選優、抓緊跟進、全力招商、年內上馬的原則。圍繞食品醫藥、電子信息、能源建材、汽車機械等優勢產業,重點引進一批規模較大、前景看好、回報率高、上下游配套的工業項目,推動工業經濟提速增效;要提升三產發展水平,圍繞發展商貿流通、物流運輸、金融保險、信息咨詢、IT服務、旅游觀光、餐飲服務等,重點引進一批三產項目,繁榮發展第三產業;要以打造“深度開放城、宜居旅游城、區域中心城”為目標,統籌推進城鄉開發建設、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提升城鄉建設質量、打造城鄉宜居環境等方面,重點引進一批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全面改善城鄉基礎設施條件和環境面貌;要按照發展“都市型”出口型”企業型”農業的思路,依托蔬菜、高效經濟作物和畜牧業為主的多元化產業框架,重點引進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延長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努力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鏈、產業帶和產業群;要以建設城鄉統一的社會化服務和保障體系為目標,緊緊抓住當前國家和省、州加大民生領域投資的有利契機,重點引進一批具有重要保障和服務功能的民生大項目,全面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進程;要立足推動可持續發展,重點引進一批資源型、環保型、生態型、循環型產業項目,促進自然、生態資源的科學開發和有效利用。年內要必保引進1個以上投資超20億元項目,3個以上投資超10億元項目,10個以上投資超億元項目。
第三。今天的投資結構,抓好項目謀劃。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今天的項目水平,就是明天的發展水平。全市上下要學精、吃透國家和省經濟、發改工作會議精神,把項目謀劃作為今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推動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圍繞國家產業政策、投資導向,工業、科技成果轉化、縣域經濟發展、百鎮建設、服務業等方面,高起點、高標準、謀劃一批帶動作用強、輻射范圍大、發展后勁足的大項目,為今后發展搞好項目接續。今年的重點是抓好“250儲備工程”發揮各部門和項目單位主觀能動性的同時,要借助中國農科院、北京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專業機構力量,謀劃、包裝、儲備250個左右重大項目。其中,投資超20億元的項目不能少于3個,投資超10億元的項目不能少于10個,投資超億元以上的項目不能少于150個。要按照這個任務目標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兌現獎懲。
第四。著力破解融資瓶頸。一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按照新增國家投資項目政策導向,抓好項目融資。堅持多渠道、多途徑和多方式融資。結合實際,積極向上包裝項目,爭取將更多的項目擠進國家和省、州的計劃盤子,獲取更多的上級資金。二是努力引進投資商資金。充分發揮16個專業招商機構職能,采取領導帶隊招商、小分隊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走出去、請進來”把招商引資的目標瞄向世界500強、國內100強、央企和上市公司,瞄向長吉地區,尤其是長春市、吉林市,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引進戰略投資者,力爭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40億元。三是善于利用金融機構資金。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種金融產品,繼續加強與銀行、投資公司、融資公司、信托公司、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聯系和對接,進一步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擴大擔保能力,同時要注意化解債務風險,推動政府和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與企業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四是市場運作融入資金。采取BTBOT融資租賃等運作方式,不斷擴寬融資的領域和范圍,最大限度緩解建設資金相對不足的壓力。
第五。就是要認真做好“十二五”規劃和各項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首先,抓好規劃編制。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要把編制“十二五”規劃同落實《規劃綱要》結合起來,編制與《規劃綱要》相配套的十二五”規劃。其次,要按照《規劃綱要》確定的任務目標,從中心城市的角度出發,膽子再大一些,砝碼再重一些,把到2020年經濟總量翻兩番作為確定“十二五”期間任務目標的最低限度來安排部署。十二五”期間,面臨著更加有利的機遇,超額完成總量翻番的任務目標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再次,要高度重視并做好與國家和省“十二五”規劃的銜接工作,力爭更多的項目進入省和國家的盤子。同時,要認真做好與《規劃綱要》相配套的各項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大到一、二、三產,小到旅游、交通、水力、電力、物流、IT汽車、能源、建材等具體項目,都要拿出具體規劃,確保《規劃綱要》各項目標全面實現。
三、強化舉措。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和項目謀劃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一、強化責任落實。繼續落實“市級領導包保四大工程”責任制。即:一位市級領導包保一個“040后勁工程項目、一個“050基礎工程項目、一個億元以上“250儲備工程項目和一個“030扶持工程項目。全面實行“領導包線制”主管直管制”專項督查制”考核評比制”工作周報制”等項制度。對未按要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任務的部門和單位,強化對項目建設的監督考核。一律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此外,今后全市各專業招商機構招商引資工作的協調、調度、統計、督查、通報由市委財經辦具體負責,并直接向總督查和黨政主要領導匯報。
第二。協調聯動,注重部門協作。圍繞共同抓好項目建設和項目謀劃這個目標。搞好銜接,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支持到位,盡快形成“立項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項目滾動發展的新局面。同時,要加強社會輿論宣傳,努力營造全市上下關心、支持項目建設的良好氛圍,推動全市項目建設工作整體上水平、上臺階。
第三。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完善管理服務。進一步加強項目規范化管理。加強項目審核把關,確保項目建設合法合規。切實加大重點項目和中央擴大內需項目的監督檢查力度,堅決防止各類違規行為和問題的發生。全面暢通“綠色通道”不斷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確保合同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竣工、竣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全力打造有力于項目建設的發展環境。
第四。市為提高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改善城鄉基礎設施狀況、統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近年來。不斷加大公共財力支出規模,加上朝陽川劃歸后的轉移支付,新興工業區的還貸等等,可支配財力本已捉襟見肘。而今年,將是市財政收支壓力最大、財政收支矛盾最為突出的一年。按照預算安排,全年計劃完成一般預算地方級財政收入14.16億元;而一般預算財政支出達到17.93億元。同時,年前省里召開了編制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機關編制“零增長”要求,各部門不要再提增編的要求。面對嚴峻的財政形勢和艱巨的工作任務,不僅要集中有限財力、人力共度難關,確保全市中心工作不受影響,順利推進,還要完成好“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保基本民生”根本任務。今年,原則上動用財力的活動盡量不搞,動用財力的會盡量不開,能不印的材料盡量不印,能少花的錢盡量少花,能不花的錢盡量不花,要在全市上下營造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嚴格執行預算支出管理,堅決制止鋪張浪費;對預算未安排或未經主要領導批準,部門及單位先斬后奏的財政一律不予追加。
同志們實施投資拉動。加快項目建設是事關“十二五”規劃順利實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工作。讓我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做好項目謀劃。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干,攻堅克難,推動全市項目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為加快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東部宜居旅游開放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