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城建委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時間:2022-04-28 09:21:23
導語:區城建委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區城鄉建設委在區委、區政府和建委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加快科學發展,建設靚麗”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年初工作目標任務,振奮精神,頑強拼搏,搶抓機遇,克服重重困難,較好的完成了區委、區政府賦予的目標任務,以重點工程建設為引領的城鄉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業績,城建事業繼續保持了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
一、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委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加快科學發展,建設靚麗”總體要求,進一步突出重點工程建設的服務過程,進一步加大重點工程拆遷協調力度,持續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全區城鄉建設有序展開,成效斐然。
(一)以迎接十藝節為重要抓手,強力推進重點工程有序展開。一是加大征地拆遷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二環西路征收拆遷任務。二環西路在時間緊、任務重,拆遷工作壓力異常艱巨,資金到位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攻克重重難關。總計征收集體土地191畝,征收國有土地19宗50畝,拆除各類建筑物面積5萬余平方米,遷移苗木40余萬棵,支付補償款總計1.6億元。按時完成征地拆遷任務,確保高架及地面工程的順利推進,受到市、區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表揚。二是認真組織實施緯十二路道路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按照市、區兩級政府要求,認真開展了宣傳發動、調查摸底、成本測算、最低套型面積資格認證,未登記建筑的認定和處理等工作,為下一步緯十二路改造工程啟動實施做好了充分準備。三是小清河綜合治理及南水北調區段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總投資5.85億元。濱河北路及濱河南路已經全部實現道橋通車,沿河兩側管網全部入地,園林綠化及景觀建設基本完工。四是全力加快非遺園征收補償。目主園區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工作已經順利完成,地上物清理、土地驗收和補償工作基本完成。非遺園項目即將進入全面建設階段,配套市政工程建設也將全面展開,村莊和房屋的拆遷安置工作正在加緊謀劃和安排,違法違章建設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二)以民生需求為根本,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拆遷安置。一是繼續加大項目拆遷推進力度。老城區的北大槐樹片區、南辛莊片區、中大南片區、經四緯十二片區共需搬遷居民8924戶,國土收儲101宗,前后歷時4年,目前搬遷工作正進入攻堅和收尾決戰階段,共交驗空房7633戶,完成總任務量的85.53%;國有土地收儲98宗,完成97.03%。位于城鄉結合部的段店村居改造及后屯片區棚改工作進展順利。段店片區安置房建設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舊市場已拆除10萬平方米,其中121畝土地已掛牌出讓并開工建設。二是加大項目協調力度,積極發揮建設主管部門及棚改指揮部的作用,按照市指揮部及區委、區政府要求,積極與市有關部門、開發建設企業、片區內單位和居民的溝通協調,嚴格督促,緊密調度,積極研究探索新思路、新辦法,以建促遷,以情促遷,積極為辦事處和居民排憂解難,全心全意為拆遷工作服務,為拆遷工作的開展做好深入、細致、扎實的工作。三是嚴密組織回遷安置。南辛莊、經一路、北大槐樹、中大槐樹、段店、后屯等項目共計回遷居民6746戶,截至目前共辦理回遷手續6441戶,回遷安置工作有序順利,穩定和諧。四是積極推動棚改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目前60萬平方米的陽光100四期和五期項目,41萬平方米的御景城項目、27萬平方米的凱旋新城西區東區項目、30萬平方米的新世界陽光花園四期項目、33萬平方米的段店馨苑項目、27萬平方米的段店舊村改造B4地塊項目(建邦投資商業項目)、38萬平方米的后屯村居改造項目,一大批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五里牌坊項目成立了工作班子,現已完成摸底調查工作。百年商埠風情區規劃建設已著手實施,正在進行規劃策劃和項目招商引資,部分工程將陸續竣工投放市場,為改善區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形象,促進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空間。
(三)圍繞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市政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2012年,老城區內濟齊路、緯九路、段興東路南段、南大西街等4條道路開工建設,并同步實施綠化、路燈及交通設施建設,當年開工,當年完工,完成投資2.1億元。工程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嚴把工程設計、施工質量關口,為改善區域交通狀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滿足群眾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積極推進市政設施建設管理城鄉全覆蓋,共疏浚管道25萬米,掏挖檢查井8500座,處理冒水106處,更換井篦子井蓋子377個;修補道路坑槽3萬平方米;積水地段改造完成河道清淤10萬余立方米。城市防汛工作立足于“早準備、早檢查、早部署”,實行晝夜值班,加強預警預報,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搶險到位,特別是在今年幾次強降雨過程中,堅守一線指揮調度,合理安排,全力疏導,全區沒有發生大的安全事故,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秩序保持平穩,確保城市安全度汛。
(四)緊抓生態文明建設,園林綠化管理取得新成效。緊緊圍繞西部活力新區建設目標,著力實施高品位生態綠化建設,加快環境綠化美化。以道路綠化、區屬公園建設、小游園打造等工作為重點,積極推行“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的綠化模式取得了全新的景觀效果。全區共新建綠地32萬平方米,栽植喬、灌木119萬株,建城區綠化覆蓋率41.7%,綠地率35.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3平方米。
(五)堅持以人為本,人防、拆遷工作取得新進展。立足人防職能,努力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思路、實現新突破,強勢推進人防工程防護體系建設;繼續做好平戰結合利用,構筑“兩防一體化”。在拆遷征收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新頒發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規范拆遷行為,夯實工作基礎,營造良好氛圍,確保實現“平安拆遷、和諧拆遷、廉潔拆遷”三大目標,較好的完成了全年拆遷工作任務。特別是北大槐樹棚改項目進入攻堅時期以后,通過反復摸索、大膽創新,找出了破解拆遷僵持局面的有效辦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見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對后期拆遷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在4個拆遷收尾片區共計拆遷1056戶,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得到了區委、區政府領導充分肯定和好評。
(六)堅持城鄉統籌規劃,做好城市規劃協調服務。進一步完善吳家堡地區5個村莊的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積極配合棚戶區改造、非遺園、西客站片區、二環西路拆遷改造等重點項目的規劃協調;完成了東片區和西片區的控制性規劃調整。完成了槐苑廣場周邊地段城市設計方案,并通過專家論證,占地55畝、建筑面積6.73萬平方米的槐苑廣場地下公共停車場及地面改造建設項目即將啟動。為深入挖掘老商埠片區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獨特的“文化名片”,編制完成了《區商埠文化片區規劃策劃研究》,為明確百年商埠風情區的發展定位和發展策略,全面做好百年商埠風情區保護性改造建設奠定基礎。
(七)大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有效緩解市區停車位供需矛盾。為營造安全、有序、文明的城市靜態交通環境,制定了《區公共停車場建設實施方案》,為我區城區公共停車場建設做好服務保障。經過積極協調,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的嘉華購物廣場公共停車場項目已經市公共停車場聯席會議審批;作為迎十藝節的配套項目,營市街西街工坊公共停車場建設也已啟動;同時積極籌劃小區地下停車場、槐苑廣場地下停車場等項目。大力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經過周密細致的調查摸底,制定了《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實施方案》,完成裕園小區、營市西街社區、槐苑小區等八個小區和部分零星樓體的節能改造工作,改造面積40萬平方米,用1年時間完成全區3年任務量,切實改善了老舊住宅的保溫降熱效果,減輕了居民的經濟負擔,得到市主管部門的表彰。
(八)牢牢把握安全生產主線,嚴格建筑質量監督及安全生產管理。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理念,完善監督程序,加強巡查力度,嚴密監督,警鐘長鳴,確保轄區建筑工程質量總體受控,安全生產態勢平穩,無重大傷亡事故發生。全年累計監督單位工程124個,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共抽查基礎工程20個、主體工程40個、竣工工程20個,合格率100%;查處違規開工工程33處,共59個單位工程。安全生產監管方面,全年共檢查建筑工地單體工程104個,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512份。接待各類農民工工資投訴上訪23起,協調解決農民工拖欠工資297萬元,保證了我區建筑市場、建設環境的穩定和諧。
(九)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己任,著力辦好市民服務熱線。全力構造人民群眾聯系黨委、政府“最重要、最暢通、最信任”的渠道,努力打造我區為民服務的公共服務品牌。工作中始終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措施辦法,提升境界,創新思路,攻堅克難,較好地處置了市民投訴的各類問題。全年共受理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交辦件30367件,處置30073件,有效處置率99.03%,市民滿意率98.08%。;區數字化城管系統平臺立案27223件,處置26936件,處置率98.95%;區12319工作站共接派單495件,處置493件,處置率99.56%,我區熱線辦理工作經驗多次被市熱線辦轉發推廣,熱線辦理工作得到了轄區市民的廣泛認可。
在過去的一年當中,由于各項工作成效顯著,我委連續9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榮獲省政府頒發的全省農村住房建設與城中村改造先進單位稱號。
二、保持清醒頭腦,抓好2013各項工作落實
回顧2012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還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在堅定理論和業務學習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創新上還有待進一步突破,特別是在如何破解征收拆遷難題、加快推動城鄉建設發展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勇于探索,勇于擔當,拿出新的切實可行的辦法破解難題,在深入基層和聯系群眾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等。今后工作中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倍加珍惜當前良好的工作環境,倍加努力的做好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為迎接“十藝節”成功舉辦、推動我區城鄉建設事業實現新突破、全面落實“3355”發展戰略作出新的貢獻。
(一)堅定政治信念,大力加強班子隊伍建設。進一步貫徹好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按照區委、區政府指示要求,切實把會議精神落到實處。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積極作為,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團結奮進,艱苦奮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斷把城鄉建設事業推向前進。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維護好領導班子的團結,保持好當前建委系統緊密和諧、干事創業的氛圍,以身作則,勇做表率,帶領全系統干部職工以超出常規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將個人的價值追求融入到推動全區城鄉建設的快速發展之中。進一步加大年輕干部的培養力度,重點培養那些能干事、不惹事、干好事的好干部,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組織保證。
(二)狠抓工作落實,切實把城建事業推向前進。一是抓好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片區的拆遷建設。當前,拆遷已經成為影響全區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更是制約項目推進的最大障礙,城鄉建設委系統將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城建作風,打好征地拆遷攻堅戰,為重點項目建設和片區開發掃清障礙。在推進南辛、北大槐樹、中大南、經四緯十二等棚改片區拆遷收尾的同時,嚴密組織好五里牌坊、丁字山片區的啟動和片區開發建設的實施。加快槐苑廣場周邊規劃策劃、項目審批進程,爭取區金融大廈和槐苑廣場改造早日開工建設。全面做好百年商埠風情區的規劃建設和保護性改造,成熟一片改造一片,打造獨特的“文化名片”。二是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充分利用迎十藝節召開的有利時機,對上積極爭取,在全面完成二環西路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緯十二路建設的啟動。努力實施經六路延長線和幸福街整修工程、營市西街大修工程、葉家莊路、老八里橋溝、虹吸干渠改造、低水河整治工程、公園改造等一批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提升我區市政道路和河道行洪能力,改善西部生態環境。三是推動城中村改造工作。重點完善段店、、西沙3個已批復項目的規劃手續,協調市有關部門加快對項目用地范圍內違法建設的認定工作,切實加快項目推進進程;盡快啟動城市規劃區規劃城鎮建設用地以外一般村莊的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力爭早日開工,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條件,實現城鄉統籌發展、一體發展。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等重點項目的規劃協調和拆遷建設服務工作。四是大力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以“市政管理全覆蓋”為目標,保證全區市政設施完好率,特別是做好污水冒溢及井蓋子、井篦子丟失處置、道路坑槽修補等。園林綠化繼續保持高檔次規劃、高效率推進、規范化管理,繼續堅持增加資金、人員和科技支撐,加大臘山公園、公園建設投入,進一步提升公園建設水平。五是扎實做好人防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全力解決廣場地下人防改建工程目前存在的問題,不留尾巴,不留后患;加快經四路地下人防工程規劃建設工作步伐,力爭項目盡早立項并開工建設。六是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快征收工作步伐,做好各棚改片區未回遷戶的過渡費發放及回遷安置事宜,做好新啟動片區征收項目的前期準備,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平安拆遷”長效機制,處理好前期遺留問題,為拆遷向征收過渡提供有利條件。七是深入開展建筑質量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活動,牢固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意識,針對事故多發部位和多發環節,實施重點專項治理,強化對建筑起重設備的監督管理,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對區重點工程、大型復雜工程增加監督頻率。八是繼續保持市民服務熱線辦理水準。積極推進熱線辦理規范化建設,創新工作方法,加大辦理力度,不斷提升案件處置率和市民滿意率,實現“辦得好、辦得快”的工作目標。九是毫不放松城市防汛安全工作,以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把防汛工作的準備做的更充分些,困難考慮的更多些,措施制定的更詳細些,責任落實的更到位些,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動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做好市城鄉建設行政審批權力下放的對接工作。一是認真制定詳細的承接方案,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強化制度建設,確保每一項下放權力準確交接、點對點對接到位。二是按照“接得住、運行好”的要求,研究出臺與事項下放相應的配套政策,科學優化行政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把權力運行的責任體現和落實在審批環節的大幅減少、辦事效能的全面提升上。三是切實提高認識,將審批權力的對接和運行同“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緊密結合起來,抓好制度建設、業務培訓、用權監督,防止出現審批漏洞、管理脫節和權力腐敗等現象。
舊歲已展千重錦,新年再進百尺竿。城鄉建設委黨委要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歷史機遇,促進城市建設的跨越發展。堅持更高發展目標、堅持更高發展速度、堅持更高推進強度,以堅定的信念和決心,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提升境界,扎實工作,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步伐和城市化進程,努力為全區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