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年終總結
時間:2022-11-03 04:58:00
導語:鄉年終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溫城鄉黨委、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快發展為主題,積極唱響“創新實干、跨越發展”主旋律,按照“工業強鄉,特色農業立鄉,城鎮塑形象,社會促穩定”的工作思路,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推動了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年全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6.9億元,其中非農行業總產值5.36億元,農業總產值1.54億元,工業總產值4.1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76元。新增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300萬元,國地兩稅完成422.6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17.7%,與去年同比增長39.9%。
一、努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明顯提高。
首先強化領導班子責任分工,堅持領導班子廉潔自律、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班子成員責任目標明確,互相協作配合,自覺維護班子團結,有競爭、有壓力,有效地鍛煉了干部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其次是通過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班子成員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得到切實轉變。領導班子成員能夠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基層,了解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問題,為全鄉的整體工作出實招,做貢獻,做到了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第三是加強農村兩委班子建設。一年來,我們嚴格執行黨委成員包村責任制,結合后進班子整治,按照“五個好”的要求狠抓農村黨支部的創優、轉變工作,對6個支部進行了調整,2個后進班子全部轉化,全鄉農村班子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第四是抓好農村“兩室”建設。今年,我們通過進一步落實責任目標,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對新建兩室每間給予5000元的補助,購置村內閑置舊房的給予一半的補助,維修舊房的給予一定的補助,并由鄉財政出資,統一購置上墻制度及桌、椅等辦公用品,使全鄉46個村的兩室全部達到了較高標準。五是抓好黨員發展工作。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大力發展作風正派、為民服務意識強的青年農民加入黨組織,并把三年內沒有發展黨員的村作為重點優先發展,消滅薄弱環節。20**年我鄉共發展黨員30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12人。
二、工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
20**年以來,我們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推進溫城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措施。通過深入解放思想、完善各項優惠政策、優化發展環境,確保了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20**年,全鄉完成工業增加值1.57億元,企業營業收入5.62億元,實現企業利潤5058萬元。新上企業8家,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2家,投資500萬元以上的2家,投資200萬元以上的4家,并實現當年建設當年見效。**年續建和擴建項目5個,投資2500萬元的河北瑞興橡塑有限公司為今年的續建項目,目前廠房及辦公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已購置了部分設備,正在邊建設邊生產。河北神箭礦冶膠帶有限公司、河北華宇特種橡膠制品有限公司、河北聚力液壓設備有限公司、**飛達實業有限公司4個企業,總投資1000多萬元進行擴建,現已全部實現搬遷和投產。
三、城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鎮形象大大提升
20**年,我們按照“拉大框架、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指導思想,加大城鎮建設的投入力度,積極協調電力局、電信局、廣電局及孫溫城村委會,對城區內的電線桿、通訊桿、有線電視桿進行了合并改造。投資100多萬元在街道兩側安裝了高標準路燈,修建了1米寬的綠化帶,并對城鎮衛生進行了持之以恒的治理,使鄉駐地實現了綠化、亮化,凈化、美化,城鎮形象大大提升。
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20**年,我們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條主線,不斷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強化服務,多措并舉,努力實現特色農業立鄉。
1.大力發展養殖業
宋門村王建省奶牛養殖場,原養奶牛50頭,占地5畝。為將其培育成為我鄉的養殖龍頭,今年,我們幫助該養殖場協調用地20畝,協調解決資金100萬元,使其發展成為一個占地25畝,奶牛存欄200頭,年利潤30萬元的規模養殖場,在周圍示范戶也迅速發展起來,大大帶動我鄉養殖業的發展。
2、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20**年,我們采取“示范帶動、服務促動”的方法,大力抓好林下柴雞養殖。出臺了發展林下養殖的獎勵辦法,在用地、用水、用電方面對養殖戶大力扶持。同時積極幫助郁莊、西志窯兩個示范村協調林地,將它們發展成為占地100畝,柴雞存欄30000只以上的養殖基地,大大激發了周邊農戶進行林下養殖的積極性。
3、大力發高效農業
為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我鄉同山東諸城外貿公司簽定了辣椒種植收購協議,使我鄉成為該公司的辣椒出口供應基地。20**年與山東諸城外貿公司簽定了5000噸鮮辣椒、500噸干辣椒的定單合同,種植面積達到4200畝,涉及全鄉34個村、1200戶,僅此一項全鄉增加收入600多萬元。
4.大力發展林產業
今年春季和秋冬季,我們通過宣傳發動、活化機制、嚴格責任,以方田林網建設為重點,結合村村通工程和生態文明村建設,切實抓好植樹造林工作。今年,共發展經濟林360畝,植樹8萬株,為農民增收提供了保證。
五、交通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一是46個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由于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小路段長等原因,關河、西趙莊、小落寨、前孟橋、申高、劉高6個村沒有修通油面路。20**年,我們通過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積極協調交通局,為這6個村修通了油面路或鋪設了磚道。二是幫助各村在原來村村通基礎上,進一步硬化村內街道,今年6個村完成了村內街道硬化任務。三是在秋季農田基本建設工作中,新開路25條,全長3萬米。
六、生態文明村建設成效明顯
今年,我們通過落實責任,完善政策,確保了生態文明村創建工作順利完成。第三批生態文明村后野旺、蘇院、費家洼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凈化、美化,并建成了高標準兩室。同時對已建成的7個生態文明村通過加強公民道德和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了創建成果。
七、計劃生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1.嚴格落實計生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各項工作指標圓滿完成。20**年全鄉人口出生率達到12.83‰,計劃生育率達到92.18%,育齡婦女綜合節育率達到91.63%。
2.大力開展計生惠民行動。我們采取進村入戶與生殖健康集中普查相結合的方式,在全鄉范圍內開展了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檢查免費服務。全鄉4300多名育齡婦女享受到了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務,共查出各種婦科病例560例,使育齡婦女得到了及時治療。
3.認真落實獎勵扶助政策。2005年、2006年、20**年鄉計生站共為51人落實了獎勵扶助。
八、切實抓好信訪穩定和安全生產工作,確保了全鄉穩定
一是大力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大大提高了鄉、村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形成了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的良好風氣。二是嚴格落實領導接訪制度、領導包案責任制和鄉村干部“一崗雙責”制度,確保把各種問題和矛盾化解在源頭和萌芽狀態。一年來,全鄉沒有發生一例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三是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責任管理制度,通過與各鄉直部門、各企業層層簽定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責任狀,明確具體職責,避免了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九、文教、衛生及社會公共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1.中學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高。20**年考取一中公費生19名,自費生51名,圓滿完成了縣教育局預定的中考任務。小學教學質量位居全縣前列,學前三年教育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順利通過省政府達標驗收。為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今年投資30多萬元,開展了農村遠程教育工程,對40多間校舍進行了修繕,為宋門完小新配置了10臺電腦。
2.投資100多萬元的溫城鄉衛生院綜合門診樓8月份正式啟用,通過聘請專家,購置設備,加強管理,使服務質量和醫療水平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3.按照“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抓好民政工作。一是投資12萬元擴建院民宿舍10間,并為院民購置床鋪、桌椅及增添了新的取暖設施,切實改善了院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大大提高了五保戶的集中供養率。二是按要求提高了農村低保標準,并及時足額發放農村低保資金。三是及時足額發放撫恤補助費和軍人優待金。
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著不少差距和問題:一是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仍然保守,缺乏干大事業,求大發展的魄力;二是支柱型企業較少,企業規模小;三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低。
20**年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20**年的總體思路是: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中心,以“工業提速、農民增收、社會穩定”為目標,團結帶領全鄉黨員干部群眾,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集中精力抓重點,改革創新求突破,力爭使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更大發展。
具體工作目標是:1、工業: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000萬元,企業營業收入達到6億元,稅收突破500萬元。2、農業:大力發展奶牛養殖、林下柴雞養殖和辣椒種植,形成特色化、產業化,打造成為我鄉的特色農業。3、修編城建規劃,對工業、商業和居民區進行合理布局,進一步強化城鎮功能。4、加大小學合校并點工作力度,全鄉保留三處完小。5、積極抓好信訪穩定工作和企業安全生產。
為確保上述目標的實現,在20**年的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增添經濟發展新動力
一是繼續在全鄉大力開展“訪能人、謀發展、作貢獻”活動。通過在衡水、天津、石家莊等地組織召開溫城籍企業家聯誼會,針對家鄉的發展向他們征求意見,鼓勵他們回鄉辦廠。二是進一步修訂完善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固定資產投資獎勵辦法和稅收獎勵辦法,吸引更多的能人志士來溫城創業。并組織企業廠長經理到先進鄉鎮及德州參觀學習,使現有企業進一步解放思想,增投入,擴規模。三是嚴格責任制,實行全民招商。領導干部要帶頭招商,每個領導干部**年要引進一個投資100萬元以上的項目,企業基礎較好的村至少要上一個100萬元以上的企業。
(二)突出抓好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20**年,溫城鄉黨委、政府將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加快鄉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對現有民營企業,一是實行“全方位”服務。鄉經委干部要定期、不定期地走訪各企業,或召開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征求企業意見,幫助企業增項目、擴規模,促進民營企業提檔升級。二是繼續實行領導干部分包企業責任制,將全鄉企業分包到每個班子成員身上,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土地、用水、用電等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保證企業快速發展。
(三)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鄉駐地形象
一是加大舊房改造力度及環境衛生治理力度,同時結合縣建設局,聘請有資質的設計院修編城建規劃,對溫城城區、工業、商業和居民區進行合理布局,進一步強化城鎮功能。二是對宋門至馬溫城路段進行加寬改造,打造溫城十字商貿街。三是加強對城區衛生管理,使之制度化,規范化。
(四)突出抓好農民增收工作,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一是加強與山東諸城外貿公司的合作,在全鄉大力推廣色素辣椒種植,使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以上,逐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二是積極與北京郵電大學后勤產業集團溝通,爭取使我鄉成為該公司的蔬菜供應基地,進一步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三是以宋門王建省奶牛養殖場和郁莊、西志窯林下柴雞養殖示范點為依托,逐步向全鄉推廣,使奶牛養殖和林下柴雞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五)突出抓好基層黨建工作,提高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一是要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二是要抓好農村干部隊伍管理。按照星級管理農村干部的辦法,對各村評定級別,不同的級別對應不同的政治、經濟待遇。通過開展進檔升級活動,來激發農村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進而實現全鄉農村工作水平的大幅提高。三是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大力發展作風正派、為民服務意識強的年輕人加入黨組織。對每個入黨積極分子要逐人把關,嚴格監督程序,確保“成熟一個,發展一個”。
(六)突出抓好信訪穩定和安全生產工作,構建和諧溫城
一是嚴格落實新信訪條例,繼續實行領導接訪制度、領導包案責任制和鄉村干部“一崗雙責”制度。二是以片為單位,定期組織人員深入各村察民情、訪民愿、找問題,進行普遍排查,做到提前發現、及時介入,把問題和矛盾化解在源頭和萌芽狀態。三是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開展專項整治,努力消除安全隱患,嚴防重大事故的發生。同時,認真做好計劃生育、民政、社會保障等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協調推進,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