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意見

時間:2022-09-28 06:14:00

導語: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意見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北京市適應新形勢下黨員隊伍結構的新變化,把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作為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在流動黨員調查摸底工作中的作用

按照市委提出的“橫到邊、豎到底,地毯式、全覆蓋”的要求,街道、社區黨組織積極開展流動黨員調查摸底工作,為構建以社區黨建為依托,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立調查員隊伍,配強工作力量。流動黨員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對分散,為了切實摸清底數,我們充分發揮組織優勢,有效整合黨務干部、樓門院長和社區志愿者等各種人力資源,建立了一支素質較高、工作能力較強的調查員隊伍,并通過先行培訓,規范工作標準、程序和方法等措施,將調查摸底任務逐一落實到人,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適度宣傳,營造工作氛圍。這項工作啟動前,各區縣、街道普遍印制了《情系首都創未來,亮明身份做表率》、《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等宣傳材料,在流動人員相對集中的場所廣泛張貼,并通過懸掛橫幅、出黑板報等方式做好宣傳,讓流動黨員及時知曉調查摸底工作的相關信息,加強輿論引導。

搭建工作平臺,探索有效方法。一是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的“雙找”活動。調查員在調查摸底工作中做到“三找、三說、一明確”:“三找”即找到每一個基層單位,找到企業負責人或主管人,找到實有黨員人數,把調查工作做深做細;“三說”即調查員到企業后,要向企業說明來意,說明文件精神和調查目的,說明調查方法和登記要求,發放宣傳材料和表格,積極爭取企業的理解和配合;“一明確”即明確聯系人和聯系渠道,以便需要時進行聯系、核查,為加強日常管理奠定基礎。二是積極創新工作方法,采取“社區+物業”的方法,通過社區、物業管理企業的協作,對流動黨員進行拉網式查找,采取“發函+回執”的方法,通過回執確認其黨員身份。三是樹立服務意識,各社區普遍建立流動黨員服務站,公布服務電話,以良好的服務吸引黨員亮明身份。

二、依托街道、社區黨組織,夯實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組織基礎

按照市委關于“有利于黨員合理流動、有利于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有利于發揮黨員作用”的原則,努力探索流動黨員黨組織設置方式。

支部建在“兩新”組織上。針對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特點,我們把在這些組織中建立黨組織作為階段性工作重點,在條件成熟的單位積極組建黨組織,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目前,全市共建立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3881個,其中黨委108個,黨總支164個,獨立黨支部3346個,聯合黨支部263個。

支部建在小區上。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鄉結合部新建小區數量不斷增加,大量外來人員使小區居民結構呈現出復雜化、多樣化的特點。為此,我們根據條件在新建小區積極同步建立黨組織,有效整合開發商、物業管理企業和業主委員會等各方資源,使他們充分發揮作用。

支部建在“項目”上。建筑業是流動黨員聚集的行業之一。為規范建筑工地黨組織建設,加強對施工人員中黨員的教育管理,市建委和崇文區等抓住“項目部”這個關鍵,積極建立黨組織。如崇文區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轄區內建筑工地黨組織建設的意見》,規定街道、社區黨組織要承擔起對轄區內建筑工地黨建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的職責。

支部建在市場上。隨著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攤群市場發展越來越規范,為建立黨組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各區縣充分發揮攤群市場吸納外地進京人員的作用,依托街道、社區黨組織,在符合條件的市場建立黨組織。目前,東城區簋街等一些影響較大的市場都已建立了黨組織,豐臺區天海市場、石景山區天圣發批發市場黨支部還摸索出一些開展黨建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

支部建在社保所上。社會保障所是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管理服務的職能機構,我們以此為依托在下崗失業人員中建立黨組織,及時掌握下崗失業職工黨員的第一手情況,并逐步把這部分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轉移到街道、社區。

支部建在樓宇上。對流動人員相對集中的商用樓宇,我們以樓宇為單位建立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初步探索出了在商用樓宇中設置黨組織、開展黨員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徑。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56棟商用樓宇建立了黨組織。

三、積極探索保持流動黨員先進性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各街道、社區黨組織準確把握流動黨員的思想狀況,堅持黨的先進性的時代要求,把教育管理與幫助服務有機結合起來,重點強化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創新活動方式,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們針對流動黨員思想活躍、流動性大的特點,轉變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積極探索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黨組織活動載體和活動方式。如通州區永順鎮天賜良園黨支部寓教育管理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之中,通過組建社區合唱隊、舞蹈隊、武術隊、京劇隊等方式,增強黨組織對流動黨員的吸引力,僅幾個月時間,參加黨組織活動的流動黨員就擴大到50多名,形成了人人關心、支持社區黨建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創新管理體制,提高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各區縣和有關省市共同協商研究,探索出了流出地和流入地雙向共同管理的有效辦法。如豐臺區盧溝橋街道對轄區內江西省吉水縣來京務工人員黨支部進行托管,街道黨工委將該支部情況及時反饋給流出地黨組織。非典期間,該支部配合街道黨工委有效地勸阻57名已購車票的同伴返鄉,在防治非典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創新工作機制,激發流動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把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作為社區黨建工作需要突破的一個重點來抓。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在16個社區啟動“365陽光驛站”,即365天天天有服務。北新橋街道積極探索把“驛站”建設成對流動黨員開放的“接納地”和“駐留地”,為黨員就近找到黨組織,參加組織生活提供了有效途徑,促進了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