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09 03:20:00

導語: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意見

為了深入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特別規定》,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工作方式,改進工作機制,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結合我省實際,現就開展全省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沒有農業標準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實施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是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條件。只有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納入標準化軌道,才能加快農業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才能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經營水平,才能完善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是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重要舉措。通過創建一批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點,建立和完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嚴格按照標準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流通全過程進行規范,實現產地環境無害化、基地建設規模化、生產過程規范化、生產經營產業化的良性模式,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加強示范帶動,促進現代管理和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目標,以實施農業標準化為抓手,深入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特別規定》,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引導、龍頭帶動、農民實施,圍繞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在全省創建一批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點,大力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全過程標準化,以點帶面,全面提升我省農業標準化水平,保障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數量與質量、安全與效益的有機統一和整體提升。

(二)目標任務。在全省每年建設省級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點5個、市級實施示范點50個、縣級實施示范點500個,立足市場化、產業化和品牌化的需求,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形成以主導產品為主的一系列優質安全農產品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對農業產地環境、農業生產資料、生產過程和產后的加工、保鮮、儲運、包裝、標志等實施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和質量控制。通過示范點示范輻射,力爭到2010年,全省優質安全農產品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推廣面達到90%以上,有主體帶動的農產品基地100%建立生產檔案制度,建設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的各類農產品基地4000萬畝。

(三)工作原則。一是“典型示范,輻射帶動”原則。在全省創建一批省級、市級、縣級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點,通過典型示范,輻射帶動周邊或同類農產品基地,推進更大面積的農產品基地實施農業標準化。二是“規模發展,體現特色”原則。開展全省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要選擇有一定生產規模的農產品基地,同時實施示范的品種要具有一定的地方優勢特色。三是“統籌協調,資源整合”原則。要加強多部門協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校、技術推廣等單位的人才資源,加快農業標準體系的技術研究,在示范點進行推廣實施。四是“積極探索,鼓勵創新”原則。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是為了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形勢而提出的,目的是要轉變工作職能、創新工作機制,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體制和機制創新,以創新增活力。

三、全省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內容

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的實施示范點,重點要做到“四個有”,即有龍頭示范帶動、有經營機制創新、有質量控制措施、有知名產品品牌。具體要求是:

(一)有龍頭示范帶動。沒有龍頭帶動的基地是沒有活力的基地,是無法與真正市場接軌的基地。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要有一定規模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行業協會帶動,充分發揮市場經營主體對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基地的帶動作用。要引導市場主體與示范基地開展訂單生產,完善利益聯接機制,推廣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帶動農民開展標準化生產,不斷提升產業化水平。通過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加強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要求形成集中連片、規模生產,其中糧油基地2萬畝以上、蔬菜基地達1000畝以上、生豬年出欄5000頭以上、蛋禽存欄0.5萬羽以上、肉禽年出欄5萬羽以上等。

(二)有經營機制創新。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要大膽創新經營機制,積極探索“市場競爭主體+標準+基地+農戶”的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模式,實現農業標準化與農業產業化的有機結合。通過改革農業管理體制和經營體制,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和強化利益聯結,使農業標準化的各個環節由分散趨于融合,由局部成為整體。要統一對實施示范點產品的原料及其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實施全程標準化控制,推動種植、養殖、加工、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標準化,在推廣形式上重點做好“五個統一”,即統一品種、統一規程、統一管理、統一標識、統一品牌。

(三)有質量控制措施。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要建立嚴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措施,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要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建立比較規范、齊全、配套、可操作的標準,并自覺按標準化進行生產、加工、銷售、流通,實現全程的標準化;要積極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業投入品,普及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識,引導農業生產者合理安全使用農業投入品;要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檔案制度,對基地本地、生產資料、農事操作、質量檢測、產品銷售等情況進行記錄;要建立農產品上市前質量檢測制度,實施“產地準出”,產地農產品檢測合格后方可上市銷售;要建立農產品“身份證”制度,對基地農產品統一標識后上市,實現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蹤、儲運信息可查詢,有效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能力;要建立監管員負責制度,明確專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負責標準實施、投入品控制、技術指導、信息傳遞等工作。

(四)有知名產品品牌。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要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或行業協會為載體,以技術創新、質量管理為手段,大力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圍繞實施示范的產品,大力發展“三品兩標一名牌”,“三品”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兩標”即農產品地理標志和產品標識,“一名牌”即中國和省級名牌農產品。同時,輻射帶動周邊農產品基地,通過農產品地理標志等國際接軌的手段整合品牌、整合資源,提高產品檔次和品牌效應。要借助現代營銷、宣傳平臺等,大力宣傳農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是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各地要把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作為建設農業的重點工作,作為轉變農業部門工作作風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工作責任制。各地要積極爭取計劃、財政、科技等部門的支持,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創造有利的工作環境,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作用。省里對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實行項目化管理,將在農產品質量建設資金中安排專門經費,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各地開展農業標準化實施示范創建進行適當補助。各地也要積極爭取財政投入,在標準制定、標準實施、基地建設、技術培訓、生產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工作責任制,明確任務,強化考核,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確定考核辦法,定期對各項目工作進行考核、督查,確保責任到人,層層落實,保證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以上意見,請各地認真參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