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質量及價格監管力度的意見

時間:2022-06-18 09:57:00

導語:農資質量及價格監管力度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資質量及價格監管力度的意見

近期,由于國際石油、糧食等價格上揚,農資價格也勢漲船高,本來是非常正常的價格波動,但不乏有些經銷商,隨意臺高物價,獲取不當利益,嚴重影響著農民的農業發展積極性。同時,隨著農資市場開放經營,一些質量不過關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坑農事件時有發生,這是市場監管不力,市場管理不規范所造成的。農資市場的監管涉及技術監督局、工商局、農業局、價格等部門多頭監管,容易造成管理盲區和漏洞,形不成監管合力。相關職能部門因受人力、物力限制等因素影響,使農資品質、價格得不到保障。

建議意見: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引導農資企業行業做好自律工作,注重行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舉,加大政府的監督力度,杜絕制假、售假的坑農行為,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樹立農資行業講信用、守信譽的良好形象。

一、切實加大綜合執法力度

每年組織開展以規范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要內容的“綠劍”系列集中執法行動以及“紅盾護農”行動等,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違禁農資的行為。在今年綠劍打假保農業春季專項執法行動中,已經查處違法經營農藥、肥料案件4起。同時,狠抓農業投入品質量抽檢,今年計劃抽取農業投入品95批次(不包括省市突擊抽樣),重點抽檢農藥、復混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影響較大的乙酰甲胺磷列入重點監管品種,目前已抽取復合肥樣品10個,農藥樣品60個。對抽檢不合格的農業投入品一律要求退出市場,對當事人進行立案查處,對違法行為進行曝光,以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劣農業投入品行為。

二、積極推進農資信用體系建設

督促農資經營單位做好“一規范二落實三上墻四不準”工作。一規范即農資商品名稱要規范;二落實即農資進銷臺帳要落實、進貨票據和銷售憑證管理要落實;三上墻即證照要上墻、制度要上墻、違禁藥物名錄要上墻;四不準即不準銷售違禁農藥及國家禁止的農資產品、不準銷售未經登記、審定的農資產品、不準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不準銷售標簽不規范的農資產品。全面推行“二帳二票一書一卡(章)”為主要內容的準入制度,強化誠信經營理念。同時,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在農資經營單位積極推行“農資商品準入系統”和“農資商品準入查驗卡”制度,確保農資商品的質量,對農資市場實行遠程監管。下步,我市還將積極籌建農資行業協會,通過行業協會制訂農資企業自律制度、誠信建設規范等,以協會章程的形式約束企業的行為。

三、全面加強農資價格監測

根據省政府《關于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政發)[1999]72號和省物價局《關于進一步改革化肥價格管理辦法的通知》精神,當化肥市場價格發生顯著上漲時,由省物價局對部分品種規定最高零售限價,實行差率或利潤率控制等措施。市發改局將認真執行上級文件規定,并加強對化肥等農資價格的監測、監督檢查,積極運用調查、提醒、告誡等手段,督促經營者守法經營,誠實經營、規范經營的價格行為。市供銷社也將進一步發揮好農資淡季儲備作用,合理調劑庫存,積極壓縮成本,對種植大戶實行價格優惠和免費送貨等措施,努力保持農資商品價格的平穩合理。

四、努力營造群防群控氛圍

充分發揮“12316”農業投訴舉報電話、“12358”價格投訴舉報電話以及“12365”質量投訴舉報電話的作用,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主體意識和法律意識,積極參與農資市場監管,營造群防群控的社會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切實使舉報電話成為獲取案源、維護權益、溝通群眾、服務社會的“窗口”。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群眾舉報證據確鑿、性質嚴重的案件,做到快速出擊,果斷處理。并按照有關規定,積極做好農業生產事故調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