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時間:2022-04-29 02:10:00

導語:市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錄

1總則

1.1編制目的

1.2編制依據

1.3適用范圍

1.4工作原則

1.5突發事件分級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

2.2各縣市區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

3預警和預防機制

3.1預警信息監測

3.2預警信息收集和報告

3.3預警級別

3.4市場異常波動的報告、確認及預警

4應急響應

4.1分級響應機制及程序

4.2信息共享和處理

4.3指揮和協調

4.4新聞報道

5控制措施

5.1信息引導

5.2企業供應鏈采購

5.3區域間調劑

5.4運用儲備

5.5組織進口

5.6定量或限量銷售

5.7依法征用

6應急結束

7應急保障

7.1物質保障

7.2資金保障

7.3交通運輸保障

7.4治安保障

8附則

8.1名詞解釋

8.2預案管理和更新

8.3獎勵與責任

8.4制定與解釋部門

8.5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應根據本預案,制定本地的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的預警和應急機制,有效預防并及時消除因突發事件引發的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滿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維護我市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依據《咸陽市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咸陽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和修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框架指南》和省商務廳《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等造成或可能造成肉類、蔬菜、蛋品、水產品、食糖和衛生清潔用品等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供求嚴重失衡,在較大范圍內引起搶購,價格猛漲或商品脫銷,影響社會穩定,需要立即處置的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工作。

1.4工作原則

(1)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的處置工作由市政府有關部門組成的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以下簡稱協調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根據事件的性質和影響,區別不同情況由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分級負責,具體組織實施。

(2)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處置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的職責任務和分工,以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市政府確定的各部門職能為基礎確定,有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加強溝通、密切配合。

(3)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各級商務主管部門應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認真做好日常信息收集、監測預警等工作。

1.5突發事件分級

1.5.1突發事件的級次

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異常波動的級次,按照影響范圍大小,分為市區級(Ⅰ級)和縣市(Ⅱ級)兩級。市級為市以上的(秦、渭兩區)級行政區劃或全市性的市場異常波動;縣市級為一個縣市較大范圍內發生的市場異常波動。1.5.2Ⅰ級市場異常波動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Ⅰ級市場異常波動:

(1)在秦渭兩區發生市場異常波動;

(2)在2個以上的縣區市所在地發生市場異常波動;

(3)在相鄰縣市區的相鄰區域有2個縣(市區)發生市場異常波動;

(4)在數個縣市區內呈多發態勢的市場異常波動;

(5)特殊情況需要劃為Ⅰ級幣場異常波動的。

1.5.3Ⅱ級市場異常波動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Ⅱ級市場異常波動:

(1)在1個縣幣區所在地發生市場波動;

(2)在1個縣幣區2個以上縣(市)發生市場異常波動;

(3)特殊情況需要劃為Ⅱ級幣場異常波動的。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

2.1.1市商務局牽頭成立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組長由市商務局局長擔任,成員由市商務局、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物價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西安鐵路局、市交通局、市農業局、市衛生局、咸陽海關、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統計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及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組成。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

2.1.2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的職責

(1)確定各成員單位的具體職責任務及工作分工;

(2)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指揮、協調應急響應行動,下達應急處置任務;

(3)判斷事件形勢和事態發展走向,對突發事件的處置和應對措施進行決策,指揮、協調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監督檢查落實情況;

(4)決定突發事件信息的有關事宜;

(5)指導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的應急響應工作;

(6)研究、落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有關應急處置工作的重大事項。

2.1.3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市商務局負責部分生活必需品供應工作,做好肉類、食糖等商品的儲備管理及市場調控工作,加強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監測,完善應急商品投放網絡建設,會同海關、商檢等部門組織部分重要商品的進口。

市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和協調新聞單位,根據主管部門提供的口徑,按照有利于市場穩定的原則組織好新聞的宣傳報道工作。

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及時協調應急處理所需部分生活必需品生產、綜合運輸協調,加強價格監督管理,必要時實施價格干預措施或者緊急措施,開展價格監督檢查,堅決打擊價格違法行為,保持市場價格穩定。

市公安局負責維護部分生活必需品供應場所的治安秩序,及時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活動。

市財政局負責保障市場供應應急事項所需費用及時到位。咸陽火車站、市交通局根據調運方案,及時組織應急商品的運輸。

市農業局負責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的檢測,負責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有關農產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檢測信息。

市衛生局負責組織突發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調查、控制和醫療救治。

市工商局負責規范市場主體經營行為,進行市場監管,依法查處侵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案件,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經營活動,努力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市質監局負責生產加工環節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和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衛生監督管理,農產品和食品認證監督管理以及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強制性產品認證、計量管理工作,嚴厲查處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活動和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強制性產品認證、計量違法活動。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處。

其他相關部門根據本部門職責配合相關工作。

2.2設縣市區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

比照市商務局牽頭成立的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機構職責,成立各縣市區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小組,在當地人民政府領導下開展市場供應工作,辦公室設在同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3預警和預防機制

3.1預警信息監測

市商務局逐步建立和完善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的預警信息監測體系。為及時發現并有效控制市場異常波動,對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進行監測并實行信息報送制度,監測范圍和報送時間由市商務局確定,并組織實施。

3.2預警信息收集和報告

各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定點監測企業按要求及時、準確、完整地報送有關數據資料。

各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除做好重點企業信息監測工作外,還要深入當地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綜合超市和其他商品銷售場所,現場檢查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供應變化情況。對早期發現的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市場異常波動,必須依照規定的程序和時限及時報告。

市商務局對各類信息進行匯總,科學分析、綜合評價監測數據,及時向市政府報告,同時抄送有關部門,為調控市場提供決策依據。

3.3預警級別

按照突發事件發生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確定預警分為2級:紅色預警警報對應于發生Ⅰ級市場異常波動;黃色預警警報對應于發生Ⅱ級市場異常波動。

3,4市場異常波動的報告、確認及預警

大型批發、零售企業如出現搶購部分生活必需品,導致價格在較大范圍內猛漲或商品斷檔脫銷,影響到社會穩定,應當在1小時內向當地商務主管部門報告;監測到市場異常波動或接到報告的商務主管部門,應當立即組織力量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同時向上級商務主管部門,并抄報相關部門。經核實確證為11級市場異常波動的,市商務局在核實確證1小時內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立即組織有關單位研究啟動應急預案,并向周邊地區的商務主管部門通報情況,在接到報告2小時內向商務局報告,同時向各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黃色預警警報,如確證為工級市場異常波動的,市商務局在核實確證后2小時內向市政府和省商務廳報告,并抄送市政府相關部門,立即組織有關單位研究采取應急措施,同時向各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紅色預警警報。4應急響應

4.1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市場異常波動的應急工作,屬于Ⅰ級市場異常波動的由市商務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屬于Ⅱ級市場異常波動的由各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各級次市場異常波動發生后,各級商務主管部門都必須按程序以最快的速度向當地人民政府、市商務局報告,同時抄報有關主管部門,并在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發生Ⅰ級市場異常波動時,市商務局會同有關部門組成的協調小組啟動本預案;發生Ⅱ級市場異常波動時,各縣市區級人民政府商務等主管部門組成的協調小組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4.2信息共享和處理

4.2.1信息收集

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接到部分生活必需品供應突發事件發生的信息后,應及時核實、了解情況,并向市商務局通報。

4.2.2信息報送

啟動了Ⅰ級響應后,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及時收集和報告有關突發事件的信息,協調小組辦公室要及時匯總,科學分析、綜合評價監測數據,并抄送有關部門。

報送突發事件信息時,應包括:報送信息單位名稱、人員姓名和聯系電話,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造成的影響、已采取的措施、可能造成的進一步危害、下一步應采取措施的建議等內容。

4.2.3信息處理

啟動了Ⅰ級響應后,協調小組辦公室牽頭匯總分析所有信息,向協調小組報告,并確定向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社會公眾等通報或公布。

4.3指揮和協調

現場指揮遵循屬地化為主的原則,建立事發地政府統一領導下的以商務部門為主,其他部門參與的應急處置機制。

4.4新聞

4.4.1新聞的管理

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的新聞工作,在協調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嚴格按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市委、省市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

4.4.2新聞的原則

堅持實事求是、及時準確、客觀全面、遵守紀律的原則。

5控制措施

5.1信息引導

市委宣傳部及時組織協調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向社會通報市場供求狀況,消除消費者心理恐慌,正確引導消費。

5.2企業供應鏈采購

市商務局督促流通企業與生產者、供應商積極組織貨源,動用商業庫存,保障市場供應。

5.3區域間調劑

從周邊未發生市場波動的地區緊急調運商品,進行異地商品余缺調劑。

5.4動用儲備

動用儲備物資投放市場。首先動用地方儲備物資投放市場,當地方儲備物資不足時,再請示省商務廳、商務部動用國家儲備物資投放市場。

5.5組織進出口

當國內資源不足時,請求有關部門迅速組織進口或控制出口。

5.6定量或限量銷售

在情況特別嚴重時,對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暫時實行統一發放、分配和定量或限量銷售。

5.7依法征用

政府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緊急征用法人或自然人的生活必需品、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

6應急結束

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處置完畢,由協調小組批準,終止應急響應,并由辦公室通知有關單位。

突發事件處置完畢后,市商務局和其他部門寫出總結報告,上報市政府及省商務廳,并通報有關單位。

7應急保障

7.1物質保障

建立市級肉類、食糖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縣市區應建立與本地區市場相適應的儲備制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大型商業企業應保留必要的企業周轉儲備。

7.2交通運輸保障

建立應急商品鐵路、公路運輸“快速通道”,確保應急商品運輸暢通。由市交通局統一組織車輛集中運輸,必要時可運用行政手段,征用社會車輛或請商務部協調鐵道部支援,請部隊支援軍車緊急搶運。

7.3治安保障

公安、工商、質監、發展改革部門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謀取暴利、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以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損害消費者利益等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必要時實行價格干預措施或緊急措施。

8附則

8.1名詞解釋

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指:肉類、蔬菜、蛋品、水產品、食糖和衛生清潔用品等商品供求嚴重失衡,在較大范圍內引起搶購,價格猛漲或出現商品脫銷等狀態。

8.2預案管理和更新

應急預案應根據客觀情況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經驗,不斷調整和完善,修訂工作由市商務局負責。

8.3獎勵與責任

在處置突發事件過程中,對于表現突出,處置果斷,決策正確的單位和個人,有關單位給予表彰獎勵。

貽誤時機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單位領導和個人的責任。

8.4制定與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市商務局制定并負責解釋。

8.5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根據本預案,制定本地區的部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8.6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