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稅管理指導方案
時間:2022-06-18 09:26:00
導語:土地使用稅管理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依法治稅、從嚴帶隊、科學管理、共建和諧”的基本要求,落實“信息管稅、以地控稅”管理理念,根據《省土地使用稅宗地管理辦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落實“信息管稅、以地控稅”管理理念,發揮社會綜合治稅優勢,以信息化為支撐,引入國土部門地籍專業化管理手段,以宗地為稅源管理基本單位,從戶籍管稅向地籍管稅轉變。
二、工作目標
以信息化管理手段為支撐,全面推行宗地管理工作,力爭到2012年在全市建立起“以地控稅、信息比對、疑點核實、動態監控”的土地使用稅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實施對土地稅源的全面、準確、明細、高效、動態的無縫隙監控,掌握土地使用稅稅源底數,全面提升土地使用稅管理水平。
三、工作進度
(一)2011年,建立各市(區)城區范圍“宗地管理數據庫”。
(二)2012年,建立各鎮、工礦區范圍“宗地管理數據庫”。
有條件的地方,工作可以適當提前。
四、措施和步驟
(一)采集國土部門宗地信息數據
借鑒國土部門第二次地籍調查信息,采集國土部門的宗地數據庫數據,利用宗地位置、形狀的唯一性,實現與國土部門信息的準確比對。
(二)充分利用“三方信息”,實現宗地管理信息化
依托“三方信息稅收應用平臺”,利用國土部門提供的宗地數據文件,根據國土、納稅人、地稅部門三方信息,開發土地使用稅宗地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宗地的信息化管理。
(三)建立宗地信息落實制度
一是落實宗地納稅人。根據國土部門傳遞的宗地權屬人信息,落實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
二是落實宗地計稅面積。有土地使用證的宗地,認定證載面積為計稅依據;沒有土地使用證的,認定圖形面積為計稅依據。
三是落實宗地實際用途。根據宗地實際用途確定征免稅。屬于免稅土地的,落實具體免稅依據。對同宗土地上既有應稅又有免稅的,實地核實確定應、免稅界限,運用GPS衛星定位測繪技術,確定征免稅面積。
(四)建立宗地信息定期采集制度
為確保土地稅源信息及時更新,各單位要與國土部門建立宗地信息數據定期采集制度,及時與原宗地信息數據進行比對,對新增、合并、分割的宗地進行更新,確保采集的宗地信息完整、準確、時效。
(五)實現宗地信息的增值利用
在利用宗地信息加強土地使用稅管理的基礎上,充分開發宗地信息的綜合用途,提高宗地信息利用效率。
一是利用宗地信息加強房產稅的管理。利用房產與土地的不可分割性,建立房產與土地的關聯關系,以房找地、以地控房,實現房產稅與土地使用稅的關聯管理。
二是利用宗地信息加強其他項目的征收管理。將地籍管理與重大建設項目稅收管理、建筑業營業稅管理、房地產交易稅收管理和耕、契兩稅管理工作相結合,做到配套聯動、統一運作、相互促進。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以地控稅、信息比對、疑點核實、動態監控”管理模式是“信息管稅”必然要求,是稅收業務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是實現土地使用稅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精細化的必由之路。全面推進和落實土地使用稅宗地管理新模式不僅是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強土地稅收管理的方向。各級各單位要切實提高對此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措施、責任,確保以地控稅收到明顯成效。
(二)精心組織,搞好協調
土地使用稅管理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和地稅系統內部各環節的工作聯動配合,各單位要消除畏難情緒,提高工作主動性。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理順內部工作職責分工,確保工作圓滿完成。
(三)抓好落實,勇于創新
落實“以地控稅”的關鍵是地籍信息的完整、準確。各單位要切實將稅源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做實做細。尤其是加強對納稅人多處占地、占地不用、征免不清、權屬不明等薄弱環節的監控,切實細化宗地稅源信息,強化稅源異常變動的動態管理。要針對上述薄弱環節,充分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促進宗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精品范文
10土地資源管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