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備春耕生產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31 09:33:29

導語:關于備春耕生產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十屆八次會議以及市、縣關于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做到兩手抓、兩不誤,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備春耕工作,為實現全年的糧食生產工作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及目標

1.總體思路。全面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牢固樹立抓好備春耕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敢于作為,科學作為,堅持疫情防控與備春耕工作兩不誤,早動員早安排早落實,強化惠農政策落實、綠色技術推廣、資金物質籌備、新職農民培訓、農資市場監管,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推進當前備耕生產各項工作,為完成全年糧食生產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2.工作目標。一是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47萬畝左右。二是糧食產量穩中有升。正常年景,實現糧食總產基本穩定在上年水平(3.55億斤),力爭超過上年。

二、主要任務

1.全力穩定糧食生產。認真貫徹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總體部署,全面貫徹落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克服東部山區耕地質量不優,多發低溫冷害,多種經濟作物占比較大的不利因素,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糧食生產,努力確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基本穩定,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科學引導農民確定種植方向,落實種植計劃,確保糧食面積不減少,產能不下降。積極引導農民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在穩定玉米、水稻主糧作物面積,大力發展鮮食玉米生產,擴大鮮食玉米多品種訂單種植面積;重點提升水稻品質,加強食味性好、產量高的優質稻谷品種推廣;因地制宜發展優質大豆生產,努力提升大豆產能,保障優質食用大豆供給。

2.落實備春耕生產資金。組織農民抓緊籌集備耕資金,引導農民適時售糧變現,提高農民自我籌集資金能力。積極推動糧食收購銷售,配合相關部門組織農民適時售糧變現。積極協調推動銀信部門加快放貸,及時紓解備耕資金的放貸工作,農民隨貸隨放,解決備春耕資金缺口,全力滿足備耕生產需要。鼓勵農民積極投資農業保險,做到應保盡保,努力實現助增產、穩收入、保民安。

3.抓好備春耕物資準備。做好市場調查,了解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生產企業,經營門店的生產情況,及時掌握農資品種、數量等貨源信息,指導做好余缺調劑,確保農資供應充足。加強農資供需情況監測調度和調劑調運,鼓勵農資企業和經銷商開展“點對點”生產、配送,確保農民有農資可用。及時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市場信息,幫農民分析農資價格走勢,引導農民適時備足各類春耕生產物資,確保春耕前農資全部入戶。

4.搞好農機作業準備。充分發揮農機在春耕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動員有關生產主體和企業,做好人員培訓、機具準備和檢修、維修配件供應等,確保農機具和機手以良好的狀態投入生產。指導農民適時落實保護性耕作任務,做到面積落實到戶,技術指導到人。合理調劑調配作業機具,開展跨區作業服務,對疫情防控用工緊張地區,要組織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及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代耕代種代管服務。 

5.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及時組織專家制定分區域、分作物技術指導意見,利用好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手段,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關鍵農時和農民急需之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實地指導。 

6.落實重大技術推廣。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持續開展化肥、農藥減量行動,推動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大力推廣機械化耕、種、收全程作業,做到“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綠色、有機、高效的保護性生態農業。重點抓好保護性耕作、測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和飛防作業統防統治等綠色高質高效技術示范推廣,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益。

7.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各相關單位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嚴格落實農資監管責任,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采取合理方式和有效措施,積極向農資生產經營業戶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引導企業守法經營。狠抓審批、生產、流通和使用關鍵環節,加強重點企業、重點市場、重點產品監管,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凈化農資市場秩序,保障農資供應和質量安全,維護農民利益。要針對當前網上直銷、電話訂購等營銷數量可能增多的特殊形勢,研究加強農資監管的有效途徑,杜絕發生坑農害農事件。

8.狠抓防災減災措施落實。加強監測預警,密切關注春季重大天氣變化,及早預警信息。組織專家制定有效應對災害的防范措施,推進科學防災,重點防“倒春寒”,做好抗澇防旱準備。

9.及時做好農情調度。各相關科室要高度重視農情調度工作,落實專門人員,健全工作網絡,暢通信息渠道,借助電話、網絡等通訊方式,把握時間節點,按照時限要求,及時統計上報資金物資籌集儲備、農資市場價格、下擺入戶進度、糧食銷售變現等備春耕進展情況,做好情況分析,提出意見建議,要及時解決備春耕中發現的問題,重大問題要立即通報,為各級政府及時掌握備春耕形勢、分析研判存在問題、科學制定應對措施提供決策依據。

三、工作措施

1.強化組織推動。各鄉鎮綜合服務中心、經開區農業技術服務站、農業農村局直屬事業單位要立足部門職能,切實擔負起抓好備春耕生產的主體責任,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明確糧食作物穩產、豐產的目標,消除麻痹懈怠思想和畏難情緒,加強調查研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綜合分析和科學研判農業生產形勢及發展趨勢,提前謀劃應對措施,做到早安排早落實,確保全年糧食豐收。

2.強化指導服務。各鄉鎮綜合服務中心、經開區農業技術服務站要組織技術人員,在關鍵農時季節,深入生產第一線,進村入戶,切實幫助農民解決科學選購農資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12316”、“12582”專家熱線及智農通APP等手段,組織開展在線指導、在線答疑,要加強對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訓,示范帶動小農戶提高生產技術水平。要快速應對氣象災害的發生,第一時間到現場研判,指導農民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春耕春種適時科學開展。

3.強化政策支撐。利用好國家、省對糧食作物生產者補貼政策,加大宣傳力度,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強化耕地保護、主推優良品種和采用新技術推廣、加大品牌營銷及市場化收購等方面,促進糧食作物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4.強化部門協作。要加強與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的溝通會商,密切關注重大天氣變化過程,及時掌握災害性天氣信息,掌握氣象災害的發生和擴展動態,推進土壤墑情信息共享,適時水旱災害預警信息。在關鍵農時和氣象災害多發期,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適時春耕春種進行會商研判,保證春耕春種適時完成。

5.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抖音、快手短視頻等新興媒體平臺,宣傳國家糧食生產政策、新品種以及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應用情況,引導廣大民眾樹立正確的糧食安全意識,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等先進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大力宣傳各地糧食生產的好經驗、好措施、好典型,為奪取糧食豐收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