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農村藥品安全防線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08 08:34:00

導語:構建農村藥品安全防線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農村藥品安全防線交流材料

藥品質量關聯生命,安全監管情系萬家”,鄉村藥品監督網絡和供給網絡“兩網”建設,是一項事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長期事業、民生工程。縣在創立全省鄉村藥品“兩網”建設示范縣進程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科學經營,著眼重點打破,定位特色鮮明,力圖成效耐久,不斷夯實基本,優化環境,創新機制,全縣鄉村藥品“兩網”建設獲得深化廣泛發展。

一、科學經營,著力構成齊創共建的工作格局。

堅持把鄉村藥品“兩網”建設作為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惠民利民的主要任務來抓,科學規劃,廣泛發起,具體推進。

1、增強組織指導。縣委、縣縣政府高度注重鄉村藥品“兩網”建設,經過深化調研、評論,確立了縣創立省級鄉村藥品“兩網”建設示范縣的工作目的,制訂下發了《縣年鄉村藥品“兩網”建設施行方案》。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指導小組作為“兩網”建設的指導機構,具體負責創立工作的組織指導、檢查督辦和綜合協調。各鄉鎮的指導小組增強指導、協諧和保證,保證轄區內“兩網”建設順利推進。村級均設藥品監督信息員,實時向上反應基層工作動態。各鄉鎮、責任單位一直把創立工作放在重點突出地位,力保人、財、物、事落實到位,為“兩網”建設供應了充分的組織保證。

2、完善責任系統。經過分化任務,細化規范,明確了各鄉鎮縣政府和責任單位職責,提出嚴格依照施行方案分級、分塊、分人抓好落實的辦法。縣縣政府對創立工作責任單位執行單項審核、一票否決制度,各級責任落實到人、獎懲兌現,縣政府指導、鄉鎮指導協調、村級信息員各盡其責的藥品安全責任系統縱向深化。以“兩網”示范縣創立工作為主題,屢次召開藥監、衛生、工商、質監等部分指導大會,明確各部分職責,強調多部分共同,各責任單位圍繞職能、有機結合、部分聯動、具體推進的工作格局橫向緊扣。

3、加大宣傳力度。堅持把宣傳發起作為示范縣創立的“集結號”,多渠道、多條理、多方式開展宣傳,廣泛發動。充分發揚電視臺、三峽日報版、網等主流媒體優勢,緊緊抓好部分網站、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兩網”示范縣創立工作簡報等宣傳陣地,宣傳報道創立工作的發展狀況和先進經歷。各鄉鎮在公路干線、集鎮、村委會、村衛生室等地廣泛設立宣傳牌、宣傳口號,普及食品藥品監管法律、安全知識,宣傳鄉村藥品“兩網”建設主要性,調動全民參加創立的自動性和積極性。全縣共建永世性宣傳牌35個,宣傳欄200個,發放宣傳材料5000余份,鄉鎮、村覆蓋面到達100%,營建了濃厚的創立氣氛,齊創共建理念家喻戶曉。

二、重點打破,著力打造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緊緊圍繞創立省級鄉村藥品“兩網”建設示范縣的目的,以切實保證農民用藥安全有用、規范鄉村藥品市場次序為主旨,鄉村藥品市場環境分明凈化規范。

1、開展專治。本著“科學規劃、突出重點”的思路,本年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以鄉村藥品市場監管為重點的藥品安全專治行動,確立藥品流通環節、運用環節和鄉村藥品市場次序三大突破口,成立工作專班,執行精密化稽察,督促鄉村涉藥單位整改藥品貯存前提不符合要求、藥品養護工作不到位、藥品收購渠道不規范、藥品質量認識淡漠等主要問題,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堅決立案查處。專治行動共查辦藥品、醫療道理違法案件106件,充公銷毀價值2萬余元的假劣藥械,依法收繳罰款8.845萬元,鄉村藥品質量分明提高,涉藥人員責恣意識加強,藥品市場次序日趨好轉,專治工作獲得分明成效。

2、健全監督網絡。在鄉村藥品“兩網”建設中,不斷健全“兩員一網”形式,縣縣政府聘用的7名鄉鎮藥品監督協管員、鄉鎮縣政府聘用的115名村級藥品監督信息員,構建起鄉村覆蓋面達100%的監督網絡。各鄉鎮均設有食品藥品安全辦公室,全縣102個行政村都依照有專人、有標牌、有制度、有告發電話、有臺帳的“五有”規范設立了村級食品藥品安全辦公室,辦公室奪目地位張貼全縣鄉村藥品監督網絡圖,吊掛監督告發公示牌。還,在各鄉鎮“兩網”宣傳欄、主要責任單位網站、各藥品經營運用單位監督告發電話,發起更多社會群眾參加監督隊伍,真正完成全民監管。

3、規范供給渠道。制訂施行了《鄉村藥品配送企業治理方法》、《規范藥品供給渠道治理制度》和《鄉村藥品案件申報制度》,認真探究供給網絡建設辦法,嚴格執行供給渠道治理方法。一方面規范藥品收購行為,保證購進藥品質量,要求全縣鄉村藥品經營企業、運用單位購進藥品時必需對供藥單位的正當證件進行審驗,購進藥品必需簽署含有質量保證條目的供貨合同,并堅持完好規范的供貨方檔案。另一方面,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規范藥品購銷行為,認真開展鄉村藥品經營、運用單位購藥渠道的監督檢查,重拳反擊制假、售假違法犯罪過為,獲得優越結果。

三、勇于創新,著力彰顯亮點紛呈的創立特色。

嚴密結合縣情和山區特點,不斷創新活動載體,豐富創立內容,勇于開辟、打造亮點,展現山區特色“兩網”共同魅力。

1、打造誠信系統。在增強藥品日常監管基本上,深化履行藥品、醫療道理經營企業的藥品安全信譽系統建設,嚴格依照評價規范評為守信、警示、失約、嚴格失約四級,并將后果經過藥監部分網站等平臺向社會,經過安全信譽品級評價的手段督促醫藥企業自律,企業界部治理水平和藥品質量治理才能不斷提高。堅持從藥品質量治理動手,增強藥房革新和基本設備建設,開展以“售真藥、標真價、送真情”為主題的“規范藥房”建設活動,打造“安心店”,共制訂11項基層醫療機構藥械質量治理制度,制造藥品監督公示牌220塊,近效期藥品一覽牌200塊。當前全縣已有106家基層醫療單位授牌“規范藥房”,評價工作仍在進行中。

2、延長創立觸手。本著以民為本的創立理念,因地制宜、勇敢創新,采取開展學習調研、完成賬戶交代、執行制度保證、增強宣傳培訓四項辦法成功破解鄉村藥品“兩網”建設和新型鄉村協作醫療有用對接的難題,已有7個鄉鎮的7家定點零售藥店采取了7個村組(居委會)共485戶的“新農合”門診帳戶,帳戶報銷金額達1.76萬元。定點零售藥店納入“新農合”門診報銷范圍并全部進入本質運作,鄉鎮覆蓋率完成100%,在全市尚屬首例。當前相關部分正在討論“新農合”門診統籌治理的新辦法,力爭2010年使更多零售藥店參加“新農合”門診報銷行列,堅持“新農合”質量、服務、價錢有序競爭的優質服務環境,為更多農民群眾帶來便當實惠。

3、完成動態監管。增強信息化建設,堅持縣鄉村藥品“兩網”電子地圖,全縣全部涉藥單位的分布概況、聯絡方法、經營范圍、答應證號及證件有用期、近兩年的檢查記載和諾言品級明晰可查,為完成“監管無盲區,保證有力度”的目的供應高效辦法和技能保證。執行“靶向監管”,藥品流通及時監控系統試點運轉優越,“電子眼”使監管效率分明提高。充分運用現代技能,以最大限制保證參合農民便利查詢和快捷報銷為起點,完成新農合定點零售藥店與縣“新農合”門診賬戶治理系統聯網,參合農民帳戶信息“在線審核、即時結算、及時監控和信息匯總”的目的在各家“新農合”定點零售藥店成為實際。

四、與時俱進,著力堅持穩固效果的長效機制。

著眼久遠,具體履行經費保證、目的治理、教育培訓機制,穩固深化鄉村藥品“兩網”建設效果,耐久發揚用藥安全防地保證功能。

1、堅持經費保證機制。縣財務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經費納入財務預算,并為“兩網”示范創立工作劃撥專項資金,各鄉鎮積極籌撥“兩網”建設款子,保證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經費逐年增進,為工作長期開展供應了財力保證。堅持企業投資、社會籌資、群眾捐資的鼓勵制度,不斷拓寬經費籌集渠道,積極服務醫藥經濟發展,鼓舞醫藥企業自立投資硬件設備建設、基本環境改善,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參加“兩網”建設,執行資金專項治理,優化資源裝備,保證經費發揚最大效益。

2、執行目的治理機制。建章立制,明確職責,各級均把“兩網”建設和藥品安全工作納入目的治理系統,層層簽署目的治理責任書,確定了對藥品安全保證工作執行年頭定任務、平常抓督辦、年關嚴審核的辦法,審核后果與責任單位搶先創優和個人工資獎金兌現掛鉤,充分發揚目的導向效果和獎懲鼓勵效果,鄉村藥品“兩網”建設做就工作詳細、分工明確、責任到位。

3、堅持按期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實踐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法按期進行培訓,先后組織各鄉鎮食品藥品安全辦公室負責人、局部責任單位負責人赴夷陵區、秭歸縣、當陽市等兄弟縣市學習“兩網”建設和鄉村藥品安全保證的先進經歷。年內分別開展藥品監督“兩員”、醫藥企業和醫療機構代表“兩網”專題培訓12場,經過專業指導、實例解說和實踐測試等方法培訓人員400余人次,監管本質和專業水平具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