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活動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20 04:45:00

導語:三萬活動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萬活動交流材料

加強青年干部培養,是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干部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十七大報告也要求“要加大培養選拔優秀青年干部的力度,鼓勵年輕干部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煉成長,提高年輕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政治素質”。李源潮部長也多次強調,領導機關的干部要到群眾中去,拜人民為師,尤其要到艱苦偏遠的地方去,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只有在基層,干部才能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才能摸到群眾的脈搏,貼近群眾的心窩。2012年2月書記號召全省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11月又號召全省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萬名干部進萬村挖萬塘”(以下簡稱:“三萬活動)活動為廣大青年干部走入基層、了解基層、獲得基層工作經驗豐富自身閱歷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對青年干部成長起到了催化劑的功效,有利于提高青年干部的成才率,更為青年干部清晰地勾勒了成長成才之道。

“三萬”活動為青年干部提供了進村入戶的平臺,有利于青年干部走入基層,了解基層。黨的事業根植于基層,根植于群眾之中,優秀的領導干部成才的軌跡大都有著基層工作的元素。目前廣大青年干部中,雖然有些同志在鄉鎮、社區或街道工作,但真正走進群眾家中進行沒有任務只有服務的大走訪機會并不多。有些青年干部也許下鄉調研或工作機會很多,但總覺得是來去匆匆,每次走進田間地頭,總感覺收獲的滿是成績;每次走進農戶家,總覺得我們與群眾之間隔著一層膜。長期以來就會脫離群眾,工作就會缺乏群眾基礎。如果我們干部不經常走入基層、深入基層、了解基層,作為干部就失去了群眾威信,以至于和群眾交流靠電話手機,為群眾辦事靠坐在機關等百姓上門,做起了“空中干部”、“門診干部”。“三萬”活動作為一個平臺所提倡的“訪民情”,使我們廣大青年干部有機會走出辦公室,走進群眾家。通過“訪”,傳遞對群眾的情感,表達對群眾的尊重,重塑黨的群眾路線。

“三萬”活動為青年干部提供了學習的新天地,有利于豐富廣大青年干部成長的閱歷。青年干部缺少的不是理論知識,也不是如何利用知識,而是缺少在什么地方利用知識才更合適。“三萬”活動,進村入戶,可以使廣大青年干部走進田間地頭,到群眾中去了解農村的真實面貌,通過走訪去了解農村的政策制度落實情況,去聽農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只有在與農民群眾的真誠相處中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才能真正了解農業、農村和農民。當我們走在林間小道,翻越溝壑;當我們走進社區,在巷子里穿梭;當我們走入商鋪,在里面談論生活,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意見和建議,更多的我們與群眾之間的感情。只有走進群眾我們才能增強群眾觀念,培養群眾情感。走入基層,坐在農戶家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抱怨,更多的是學會了工作的新思想,處理問題的新方法和解決的新思路;走入基層,坐在田埂上,我們才會感受到群眾的真誠與樸實,才會體會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才會知道勞動的快樂。在農村、在田間地頭我們可以學到最通俗的理論解釋,最靈活的問題解決方法,最現代的經濟學思維。

“三萬”活動為青年干部提供了工作的新方法,有利于廣大青年干部決策的準確性有力性和實效性。“三萬”活動能使我們真正體會到沒有實踐檢驗的理論制定的政策指導工作,實施的力度越大,效果越好,實際對人民造成的傷害可能越深。通過“三萬”活動,我們才發覺過去我們在辦公室制定的完美政策,不斷推敲的表述,在實踐中顯得如此乏力,替群眾做了太多的主,做了太多事與愿違,勞命傷財的事。“三萬”活動,使廣大青年干部認識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三萬”活動所提倡的“訪民情、送政策、辦實事”為廣大青年干部提供了工作的新方法,有利于把基層的情況摸清摸透,把問題找準,盯住問題做文章,圍繞問題攻難點;有利于提升廣大青年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決策的準確性、有力性和實效性,這些工作經驗和方法,也是每個成功領導干部必須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