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性
時間:2022-08-07 04:51:00
導語:試論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葆有勃發生機的動力源泉。創新,以其對人類歷史進步的重要性和在當代社會發展中的突出作用,越來越引起世人的普遍關注。人類進入21世紀后,政治多極化、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樣化直接沖擊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適應這種變化,了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把握新特點,正確認識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性,做到與時俱進,是新時期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的必然要求。
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就是既要保證和推進高校堅持開展科學技術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究、傳播、教育,提高師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把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又要堅持發動和促進師生敢于和善于進入科學技術發展前沿,艱苦探索,開拓創新,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為培養更多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服務,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科學技術成果;既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培育師生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與思想道德素質,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增強民族凝聚力和人文動力,促進師生思想與精神生活的全面發展,又要組織、動員師生堅持與時俱進,大膽進行理論創新和文化創新,不斷為社會提供新的理論成果和文化產品,讓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在青年學生的心靈深處扎根;既要堅持物質利益原則,把解決師生的實際問題與思想問題結合起來,及時合理地不斷滿足師生的物質文化需要,更要創造良好育人環境,正確引導并促進師生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在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于高校的各項工作,體現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是一個相互關聯、整體推進、不可分割的思想體系與工作體系。它關系到黨在高校的立根之本,關系到黨在高校的領導基礎與領導地位,關系到高校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競爭與發展的動力之源。
二、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使青年學生在復雜多變的現代社會條件下能夠堅持正確方向,在激烈競爭中能夠增強發展動力的迫切需要。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才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什么人的問題,歷來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為歷代統治階級和有識之士所關注。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它的實現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正因如此,我們黨幾代領導人都十分重視教育教育,把教育視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把青年人視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振興的希望。應該指出,在當今國內外背景下如何正確認識與處理思想政治教育與智育的關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切實擺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上,這是我國教育戰線面臨的一個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就全國高校的情況來看,應該承認,高等學校黨委對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十分重視,高校廣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十分勤奮努力。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發展和很大成效。但是,也應清醒地看到,由于在競爭過程中,物質的、業務的指標是有形的、具體的、可以量化的,易于直接比較,容易引起關注與追求;而隱藏在物質、業務之中的思想、道德是難以量化和具體進行比較的,因而導致一些領導和師生忽視思想道德而產生價值取向上的偏頗。這可能就是高校存在重智育、輕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軟和一手硬傾向的重要原因。在新世紀新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在高校工作和人才培養的擺位問題上不能到位,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面對的突出矛盾,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三、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在國際國內諸多復雜因素影響下,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發生了顯著變化,解決許多重大的思想的深層次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有效的教育和引導,促進了大學生思想的健康發展。目前,廣大學生思想主流是好的,并持續呈現穩定、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態勢。但是,也應清醒地看到,在當今國際國內復雜的背景下,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在青年學生中還存在著一些值得高度重視的突出問題和深層次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一些重要的基本政治理論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有些學生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認識模糊甚至錯誤。其二,大多數學生在價值觀判斷和選擇上存在著矛盾。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總體上是認同的,在價值判斷上也認同奉獻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國家和集體利益的重要,但在具體價值選擇上,一部分學生更注重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更多地考慮個人問題。其三,認同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又對一些社會問題非常關注。有時缺乏全面的觀點和認識、影響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因此要大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