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改革開放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時間:2022-08-10 05:03:00
導語:解放思想改革開放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解放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清道夫”,不斷掃除前進道路上的思想障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順利發展;改革開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途徑,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
一、解放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掃除思想障礙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把人們的思想從“”造成的極左的僵化的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是粉碎“”以后最初面臨的重要任務。由于“左”的積習太深,由于當時的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繼續延續“左”的路線,使黨和國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不打破思想僵化,不把人們的思想從極“左”中解放出來,“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解放思想,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發表,迅速掀起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以鄧小平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決反對“兩個凡是”,旗幟鮮明地支持大討論,促進了思想的大解放。在解放思想的推動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全黨工作重點的轉移,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使我國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進步,是繼續解放思想的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遇到來自“左”和右的干擾。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們的思想煥然一新,開拓進取,但也有一些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僵化和半僵化狀態。當安徽鳳陽小崗村18戶農民冒險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時,有人指責是復辟資本主義;當設立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時,有人指責是發展資本主義;當改革開放進入到關鍵時期時,有人卻鼓吹“和平演變的危險主要來自經濟領域”;當經濟體制改革要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也有人繼續用市場和計劃來劃分社會制度。這一切都說明,思想的僵化和半僵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嚴重思想障礙。幾乎每次在關鍵時候,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決抵制“左”和右的干擾,不斷撥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的航向。
以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和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繼續解放思想,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向前進。
歷史的實踐充分證明,“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解放思想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個過程。思想僵化導致停滯不前;解放思想才能推動事業發展。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去解決。只有繼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
二、改革開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國家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一)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一段時間內,由于長期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拉大了與發達國家的距離。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工作重點的轉移,制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從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路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二)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首先從經濟領域開始,逐漸擴大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各個領域。開放是全方位的開放,不僅對發達國家開放,而且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對外開放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從點到面全面展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格局。改革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各種具體制度,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是一場革命。為了使社會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我們黨先后提出了實踐標準、生產力標準、“三個有利于”標準。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筑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
實踐證明,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三、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互相作用、相互促進,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解放思想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條件,解放思想不僅導致改革開放,而且是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思想保障。通過解放思想不斷推進改革開放,進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解放思想賦予改革開放以生機和活力,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保證改革開放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又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通過改革開放推進解放思想,進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探索創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繼續解放思想來解決。這就客觀上推進了思想的進一步解放,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