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區工作思考

時間:2022-10-17 03:16:00

導語:依法治區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依法治區工作思考

法治區,是依法治市的重要基礎,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由之路。我區在認真落實中央、省、市依法治理工作方針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隨著依法治區的深入發展,一些深層次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得到解決,將影響依法治區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一、當前影響依法治區工作的主要問題

1、認識與實踐的問題。黨的十五大以來,全民依法治國的意識普遍增強,依法辦事的自覺性逐步提高,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但在基層工作中還存在認識與實踐相悖的問題。表現在一是有些干部對國家的法律、法規特別是新頒布的法律法規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有些干部法制意識淡薄。二是“人治”的影響根深蒂固,認為什么事還是領導、上級說了算,講法治只是“穿靴戴帽”,因而學法、用法的自覺性不高,造成依法治區工作在規范化、合法化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欠缺。三是在工作上,重具體政策規定的落實,輕法律法規的實施,甚至發生了個別領導干部干涉執法的問題。

2、責任制與實效的問題。為了推進依法治理工作,我們在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普遍推行執法責任制的同時,把貫徹落實《海南省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錯案責任追究制條例》作為提高執法水平的重要手段來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單位一些部門由于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具體,使執法責任制工作實效沒有真正發揮出來。首先,學習宣傳推行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在執法機關沒有引起高度重視,一些單位部門領導口頭上強調的多,認真落實不夠,存在走過場、擺形式現象。其次,一些部門執法責任不明確,造成部門越權執法和執法中的互相推諉扯皮問題,影響了法律、法規的切實施行。再次,自我監督機制不健全。錯案追究的主體是執法部門,對執法者的監督只有做到早監督、早發現、早糾正才能把問題處理在萌芽階段。而在執法部門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內部制約機制薄弱,不健全。例如近幾年區人大在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司法機關處理的超審限案件,基本上都是由上級機關檢查時發現和促辦的。因超審限案件而受通報批評或其它處分的干警就有28人之多,占全院干警三分之一人次。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內部制約機制不夠健全,是造成有些問題沒有及時發現和解決的重要原因,直接影響到了執法水平的提高。

3、領導與群眾的問題。實施依法治區,要靠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共同實踐,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多形式、多渠道的普法教育是必要的,各級領導干部身先士卒,帶頭學法用法尤為重要。當前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學法制度落實不夠;第二,有的領導干部身體力行還不夠自覺;第三,對干部執法情況檢查監督不力。

4、“法治”與“德治”的問題。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道德與法律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重要手段,它們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現在全區的情況是:法治提得多,德治提得少。在現實生活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見利忘義、權錢交易之風也侵蝕到社會政治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領域,導致一些人國家意識、集體意識和互助精神、奉獻精神的減弱。這些都給我們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和思想建設帶來許多新的課題。這就需要我們在繼續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同時,進一步重視和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二、開展依法治區應著力解決的六個問題

為了更有效地解決以上問題,推進依法治區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我認為有必要加大以下六方面工作的力度:

1、加強對依法治區的組織領導。依法治區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和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參與。做好這項工作,領導重視是關鍵,健全機構、落實編制、人員、經費是保障。當前,要調整充實依法治區領導小組成員,落實依法治區辦公室的編制,配齊配強依法治區辦公室工作班子,切實加強依法治區工作的領導。要制訂依法治區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對依法治區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做到工作有目標,任務有措施,落實有檢查,真正形成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實施、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局面。還要加大依法治區工作的資金投入,工作經費要列入區財政預算,為依法治區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

2、繼續深入開展普法教育。通過多年普法教育,廣大干部群眾逐步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但公民的法律素質相對于法治社會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因此,普法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緊迫性和必要性。要采取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把學法、知法、執法、守法變成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要抓好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領導干部是法律的主要執行者,抓好領導干部的法律教育就可以帶動一個部門、一個機關、一個系統,在全區的干部群眾中形成氣候,掀起學法的熱潮。要開展“送法進企業”、“送法進社區”、“送法進農家”、“送法進學校”活動,并采取形式多樣的普法考核方法,調動各方面學法、用法積極性,切實改變以往普法教育中,機關一頭“熱”,基層一頭“冷”的狀況。要抓好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外來工的普法教育。要重視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每年學校都要設立法制教育課,聘請法律專業人員定期為中小學生上法制課,經常抓、長期抓、不斷抓,抓出成效來;對外來打工的人員亦要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渠道,如利用“外來工”之家這一載體進行普法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做到守法打工,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進一步完善執法責任制。要把建立健全執法責任制,實行錯案責任追究制度、考評評議制等配套制度作為推進依法治區,提高執法隊伍素質的一項重要措施抓緊抓好。推行執法責任制要做到主體明確,權責清晰,行為規范,獎罰分明。各執法單位在制定執法責任制時要確定相應的標準,將目標量化、細化,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個人。這樣環環相扣,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就追究那個環節的干部和工作人員的責任。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要不斷完善錯案內部檢查追究制度,增強自我監督能力,對違反責任制的行為要旗幟鮮明地追究,決不姑息遷就。

4、突出抓好政府職能的轉變。在工作方法上注重普治并舉,要求干部和執法人員,從過去的基本掌握法律知識轉變為精通與自己工作相關的法律,并自覺依法行政,使政府行為逐步法制化、規范化,防止和避免自立章法、自行其事等政令不統一的情況和互相扯皮推諉的現象發生,保證依法治區有序而高效地運行。**年下半年,我區將組織開展轄區企業公開評議區政府機關依法行政活動,它將對我區政府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依法行政等工作起到推進作用。今后,每年都要結合工作重點,開展多形式的監督活動,優化經濟環境,促進我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5、加強法律監督,保障法律有效實施。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把對法律法規實施的監督放在突出位置,把重點放在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依法辦事、公正司法上。區人大常委會要把執法檢查作為法律監督的重要手段,每年都要組織市區人大代表對2—3個法律、法規在轄區內的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在抓好執法檢查的同時,加強述職評議工作,切實把評事與評人結合起來,增強監督實效。在提高述職評議中,要把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守法的情況作為主要內容,促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加大對執法部門的評議力度,對社會普遍關注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案要案進行個案監督,堅決查處執法犯法、徇私舞弊、貪贓枉法行為,切實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確保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

6、大力推進依法治區、以德治區,提升**現代化新城區的底蘊。依法治區和以德治區是一個緊密結合的整體。法治是建立、維護、實行社會主義道德的法律保障,德治是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來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動依法治區的進程。當前,實施社會文明環境建設工程,全面提升我區公民道德建設水準,要同時抓好政府、企業、個人的信用建設,努力營造有信用的行政環境、經濟環境、投資環境和市場環境,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增強機制體制新優勢,塑造“信用**”新形象。要大力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使全區居民群眾形成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在全區上下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人際關系。長此以往,這些思想和行為規范就會沉淀為**這座現代化新城區的深厚底蘊。這樣,“法”、“德”并舉,雙翼齊飛,把我區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新城區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