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校外課堂經驗交流

時間:2022-07-04 03:55:56

導語:社區校外課堂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校外課堂經驗交流

社區是青少年在家庭生活和學校教育之外的重要陣地,也是他們開始接觸和了解社會的重要窗口,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阜新路街道南山社區始終把關心下一代工作作為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不斷整合社區資源,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未成年人道德實踐活動,全力打造社區“校外課堂”教育品牌,創出了一條依托社區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新路子。

一、挖掘社區教育資源,把校外大課堂建成“青少年之家”

南山社區地處四方區的行政、商業、交通以及文教衛生事業的中心區域,周邊聚集了四方區政府、理工大學、市人民三小等眾多的教育資源。社區關工委抓住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積極爭取各方面的關心支持,努力挖掘社區教育資源,開辦了“校個大課堂”。一是開辟專門的活動場所。針對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緊張,導致未成年人在課余時間特別是放假期間無人看管,甚至有些孩子因疏于管理沾染了不良習慣的實際,社區不斷加強青少年室內基礎活動陣地建設,教育場地從零散的共計不到100平方米擴大到300平方米,開設了圖書室和讀書角等固定學習場所,配備了電視機、錄像機、VCD等宣傳教育設備,通過定期播放遠程教育家庭教育講座等電教片,極大地改善了青少年教育活動條件。近年來,在擴大青少年活動場所設施方面,投資就達10萬余元,為青少年教育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不斷擴大“五老”志愿隊伍。南山社區居住著相當數量的離退休老干部、老黨員、老教授等,這些老同志不僅有為社區服務的熱情,也有為社區作貢獻的能力。為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社區成立了“五老”志愿者隊伍,人員從最初的20人增加到目前100余人,下設十個教育活動指導組,才藝組教師王兆瑞多年來堅持開展國際象棋免費啟蒙教育,先后培養出100多名小棋手獲得“中國國際象棋棋士”稱號。同時,圍繞道德、技能、文化藝術、法制、科普等教育培訓內容,新增社區小學生托管班和素描速寫培訓班,吸引了社區廣大青少年兒童的參與。三是努力實現學校社區家庭教育的無縫銜接。針對年輕父母工作壓力大、學習時間不固定的特點,社區與人民路三小聯合創辦了家長學校,以提高社區居民少兒培養教育能力、促進學習化家庭建設為重點,定期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每年堅持開展主題教育活動10余次,發揮了社區在促進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中的橋梁紐帶作用。

二、運用鮮活的教育形式,增強校外大課堂的吸引力

在校外大課堂的創辦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生性好動、求知欲強、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點,努力運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逐步發掘社區教育的深度,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和家長參與大課堂教育活動的熱情。一是運用網絡平臺聯系青少年。開辦了區內第一家社區博客,通過互聯網及時和更新校外大課堂的教學情況、活動信息,居民們可以及時地了解社區家庭教育活動的動態,交流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解決了居民不能在固定時間、地點進行溝通交流的問題,營造了社區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讓社區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受益,也進一步提高了社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來自新疆、東北、上海的社區工作者前來參觀交流,甚至外國友人也慕名前來。二是以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青少年。我們利用節、端午節等節假日開展民俗活動,邀請轄區青少年積極參加,不斷深化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社區每年在端午節舉辦的“包粽子大賽”,參賽人數已達800多人次;發起的蒸饅頭大賽活動,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進行了報道。緊緊圍繞建國60周年、建黨90周年,開展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感恩教育,邀請北航原參謀長、市講師團成員姜凱同志在社區舉辦愛國主義教育報告,通過讀、看、講、演、賽等多種活動形式,達到了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的良好效果。三是完善文化平臺凝聚青少年。考慮到青少年大多喜歡豐富的活動,我們就開闊思路,開展各項特色活動等團結一些青少年。如開展了以掌握基本社交禮儀,塑造良好個人形象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在社區家庭中廣泛宣傳文明禮儀教育;圍繞創建“學習型家庭”,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親子活動,使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每年聯合人民三小共同開展的“大手牽小手愛綠護綠”活動,發動轄區青少年一起動手捉蟲蛹護綠樹,倡導全民環保、愛綠護綠的理念,增強了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

三、開辟特色服務項目,提升校外大課堂的教育成效

作為基層組織,我們在組織好、團結好青少年的基礎之上,著力打造特色服務項目,提升校外大課堂的教育成效。一是突出特色教育服務。創建了社區啟蒙教育基地,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出成果、育人才上。特別是國際象棋基地成績顯著,棋手在參加省、市乃至全國大賽中連連獲勝,不僅豐富了青少年的業余生活,也為培養青少年增長智技及才藝展示搭建了平臺。幾年來,國際象棋培訓基地共培養出了國家二級運動員三人、三級運動員兩人,南山少兒國際象棋隊作為全國唯一的社區代表隊,在全國“小世界杯”國際象棋比賽中獲得團體第四名,受得了團中央領導的好評。美術班學員也多次參加全國大賽,共獲得國家級金銀獎20多人次。二是豐富服務內容。我們積極利用社區、共建單位等多種資源,將社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與社區法律課堂、家長學校相結合,建立了青少年輿情監測站,盡可能確保輿情監測站的覆蓋面,確保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將青少年犯罪預防在社區。發揮駐區幼兒園、學校作用,進行兒童入學前輔導,指導家長有意識地養成兒童自理能力,疏導兒童負面情緒,幫助兒童更快的適應校園生活。社區關工委還組織德高望重的離退休老同志擔任義務監督員,配合文化執法部門對轄區內網吧進行了清理登記,勸導未成年人不進入網吧,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環境。三是為青少年辦實事。社區發現有些孩子午飯無處解決,開辦了“好鄰居大食堂”,聘請了具有營養知識的人員擔任廚師,科學制定食譜,以成本價提供衛生、營養的午餐,用真情服務讓孩子感到了貼心的溫暖。現在的大食堂,每天有近80人就餐,徹底解決了孩子的就餐難問題,開創了社區開辦大食堂的先河,日報等島城多家媒體進行專題報道。為解決社區孩子放學后無人照看的社會難點問題,我們依托社區“關心下一代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辦起了托管班,社區“五老”組織不計報酬義務承擔了托管班的教學與管理工作,組建了教師隊伍,建立健全了托教制度,特別是對特困戶及殘疾兒童實行免費托教,深受學校、家長的歡迎。加大了助學、助困、助殘的力度,近年來累計幫扶春蕾女童27名,救助資金一萬多元,使弱勢青少年群體能夠健康成長。

以上是南山社區開辦社區校外大課堂、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些初步做法,社區因此也先后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省文明社區、市科普示范社區、四方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我們感到,創辦社區校外大課堂,不僅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也極大地推動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今后我們將認真總結工作經驗,進一步擴大關心下一代工作廣度和深度,推動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