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環境保護的報告
時間:2022-01-13 02:42:00
導語:關于環境保護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參與綜合決策座談會1月25日召開。國家環保總局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他指出,戰略環評參與綜合決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促進國土空間的合理開發,促進重大產業的健康發展和環境經濟政策的有效實施為主要任務,充分發揮國家環保總局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咨詢委員會(以下簡稱咨詢委)作為戰略環評“智囊團”和“思想庫”的重要作用,積極推進戰略環評的實施。
黨的“十七大”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一項新要求,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于國家發展的戰略意義。戰略環評參與綜合決策,就是要貫徹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分析環境資源承載能力,在戰略層面重新規劃國土和產業布局,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戰略環評是將環境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決策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當前,戰略環評參與綜合決策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著重做好以下三項工作:第一,促進國土空間的合理開發。“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為此,我們要通過戰略環評,為國土空間合理開發提供科學依據,引導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第二,促進重大產業的健康發展。“十七大”報告強調,要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戰略環評,推動重大產業制定與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規劃。第三,促進環境經濟政策的有效實施。“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對重點區域和重大產業的戰略環評,大膽探索創新,推動環境稅、生態補償、綠色保險、綠色貿易、排污權交易等環境經濟政策在這些區域和產業先行先試,對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完整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起到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要全力推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早日出臺,并繼續加強交通、能源、流域開發等重點領域的規劃環評管理,帶動地方相關工作的開展,為全面推廣規劃環評打下基礎。
針對咨詢委今年的工作談了三點意見。第一,大力推進戰略環評探索創新。戰略環評是一項新生事物,沒有現成的經驗和路子,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戰略環評發展模式。第二,積極參與戰略環評實際管理。戰略環評難度很大,需要在實踐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委員們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到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的戰略環評以及規劃環評試點、重點領域規劃環評審查等各項工作中,為探索戰略環評的工作機制、技術方法等做出貢獻。第三,全面指導重大基礎課題研究。目前,戰略環評的技術基礎還比較薄弱。希望咨詢委發揮集體智慧,做好有關咨詢和顧問工作,使課題研究取得高水平、高質量成果,夯實戰略環評的發展基礎。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的29位咨詢委委員圍繞重大經濟政策、重要區域發展戰略的環境影響、重點產業規劃的環境影響與節能減排、城鎮化發展戰略與政策的環境影響等議題展開座談,積極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