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企業應注重共享文化

時間:2022-12-12 02:42:00

導語:構建和諧企業應注重共享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和諧企業應注重共享文化

黨的*明確指出,社會發展取決于發展的協調性。企業不僅是經濟的細胞,是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而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把人人創造、人人共享的理念貫穿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構建和諧企業文化,成為今天企業發展的重要命題。

構建和諧企業文化應以增強企業競爭力為核心。企業文化不僅具有精神屬性,而且具有管理屬性,能夠與規章制度相輔相成,提高企業的管理效能,進而提升企業的管控水平。企業文化建設強有力地支持了企業的戰略轉型,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積極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保證企業戰略的順利實施。通過文化整合,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達到企業效益明顯提升,整體實力進一步加強。

共享文化重在突出以人為本,努力實現企業的核心發展。企業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塑造人來塑造企業,通過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在發展企業的同時,更加注重為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搭建平臺,努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的有機統一,這是企業建設核心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應努力使員工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把自身價值與企業的發展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員工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從而將企業的文化力轉化為生產力。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管理方式與管理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成為一種全方位的知識創新和知識創新體系。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創新與變革,其重要內容是全員共享下的企業管理理念創新與管理制度文化創新。

由于企業的發展階段、環境以及人力資源的不同,企業文化發展進程和發展水平也具有相對的不平衡性。因此,企業必須增強緊迫感,積極創新,在全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中,邁出新的步伐。

米勒在《美國企業精神》一書中就提出了把企業外部環境與企業組織環境作為兩組不同的變量,在兩組變量交互作用中實現新經濟企業文化的轉型。這種企業文化不僅是記憶型的,而且是學習型的。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要求企業能夠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實行知識管理。

構建和諧企業是全新的命題,如何創建和諧企業文化也在不同的探索中。企業應增強使命感,投資更大的精力,創建新的路徑和實施策略。

首先要培育共享價值觀,提高凝聚力,實施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和諧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心就是要培育和提升員工對核心價值觀的共享。如果脫離了這個核心,企業文化建設就會走彎路。因此既要強化企業發展意識,提升企業價值,也要重視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增值。員工如果不能夠與企業共同發展,感覺個人的價值沒有實現,企業的凝聚力就會有所下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也就無法充分調動起來。因此,企業管理者要高度重視共享價值觀的重要性,加強價值觀的宣傳與實施,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進步與和諧發展。

其次,應塑造企業精神,規范企業道德,增強社會責任感。企業管理者應該提高文化自覺,大力挖掘本企業優秀的文化因素,提煉符合企業發展和時代潮流的企業精神,形成自己的文化資產。以企業精神激勵員工奮發有為,以增強社會責任為導向,加強企業社會道德建設、職業文化建設,規范企業和員工的行為,以及與利益相關者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

埃德•加沙因認為:“企業文化產生的必要條件在于企業成員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保持相互之間的交往,并且無論從事何種經營活動均獲得了相當的成就。企業員工在遇到問題時,能夠不斷重復使用的文化手段,并在問題得到解決中內化了企業的基本價值文化。”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形成了長效機制,企業文化建設才能夠促進和諧企業的創建。企業管理者應深入研究如何把企業文化的運作系統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計劃、工作執行、監督考察和反饋控制等管理環節緊密結合起來,盡量使它們環環相扣,使企業和個人在價值共享的前提下得到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