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專業前景范文

時間:2023-12-01 17:43: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醫學專業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醫學專業前景

篇1

1.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理論性要求相對較低

職業中專學生知識和能力結構應該是理論夠用、專業知識扎實、操作技能過硬、適應能力強、應用本領多。

2.面向具體工作實用性強

職業中專學生的教育與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性教育不同,職業中專學生不僅應該具有優良的文化素質,更重要的要具有熟練的技能。職業中專學生培養目標的核心離不開“應用”,因此學生在校所學要緊密地結合實際,學生要為實用、有用、管用而學,教師要為學生的實踐活動而教,否則職業中專學生教育就失去了特色和生命力。

3.職業中專學生教育日益表現出其特有價值和不可代替的功能

調查表明,現代社會的職業教育具有持續開發實踐型人力資源的功能,具有將知識與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功能,具有對人的職業能力的調試功能,具有促進人的智能優勢發展的功能,表現尤為突出。

二、對職業中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一專多能”培養途徑的探索

1.根據職業中專學生教育的特點,教學內容以“必須、夠用”為度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將幼兒園的活動劃分為五大領域,及幼兒健康教育、幼兒語言教育、幼兒科學教育、幼兒社會教育、幼兒藝術教育。我們把培養適應新《綱要》要求的優秀幼兒教師作為探索目標,將《學前教育心理學》《學前衛生學》《幼兒園活動教程》專業理論與幼兒園五大領域教法中存在的共同的理論知識進行整合,淡化理論,強調理論的指導性、針對性、應用性、適宜性。

2.對學生進行多項技能培訓訓練

在校期間,我們還根據本專業的特點,開設《幼兒英語教法》技能培訓班,并頒發技能等級證書。學生必須參加計算機培訓,并獲得省級合格證書,同時根據專業特點,開設了幼兒園活動設計課件制作技能培訓班,并頒發技能合格證書。

根據現在幼兒園開始向托幼一體化過度的趨勢,又對學生開展了育嬰師的培訓,由遼寧省勞動廳進行考試并頒發國家級上崗證。

借鑒和吸納國外學前教育經驗,結合幼兒園對畢業生在技能上的要求,充分利用先進的心理實驗室、蒙臺梭利實驗室、感覺綜合訓練實驗室,分別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培訓、蒙臺梭利學具操作培訓、感覺綜合培訓,并頒發合格證書。

三、對職業中專學生“一專多能”培訓效果的檢驗

對每屆學生都進行一次幼兒園教育活動綜合測試。通過對教案設計、教具的設計與制作、教育活動設計、現代技術的運用、教師的基本素質、模擬數學的效果等方面的考核,比較全面地考察了學生對教育活動的設計能力、組織活動管理能力、協調與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藝術運用能力等的實際技能水平。

篇2

論文摘要:英語專業的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圍繞著這些能力開設的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學生能在正確的語言環境下使用得體的英語,運用文體學方法分析精讀課教學就有了它的可行性。本文從語音、詞匯、句子三方面來探討如何在精讀教學中應用文體學方法,從而達到改進教學的目的。

一、文體分析運用于大學英語精讀教學的理論基礎

基礎英語課即精讀課,該課程在起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通過大量練習,消化并提升中學所學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使之成為語言交際的實際技能。至于內容的掌握,一般要求學生在懂得語言形式的基礎上,懂得作者或講話人在表述事實過程中,對所表述之事實所持的“態度”(attitude) 。(劉世生,2006:11)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病,對學生的要求已不僅僅是語言技能,更主要體現在文本解讀和鑒賞上,要特別突出聽說讀寫的全面培養。長期以來我們多采用傳統的分析,如文章結構劃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學生缺乏多角度的觀察和思考,我們將文體學知識引入到基礎教學中,無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

文體學是一門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文體的學科(秦秀白,2001:5),而“文體”(style)指某種語體的風格特征,既適于某特定語言環境的一整套語言變異形式。文體分析就是在語音、書寫、詞匯、語法、篇章結構等各個層面進行的,其重點是分析具有文體意義(stylistic significance)和美學價值的那些語言特征,從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語言特征(fore-grounded features)入手,挖掘作者的語用意圖和語用效果,以便達到鑒賞的目的(秦秀白,2001:36)。說得通俗一點,文體分析至少可以幫助我們回答三個問題:(1)What does the text mean? 2) How does the text mean what it means? 3) Why is the text valued as it is?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僅從語音、詞匯、句子三方面分析如何把文體學理論引入到基礎英語教學中去。

二、文體分析在大學精讀教學中具體的重要作用

1.語音的文體效果

“有些語音或音簇被認為能夠扮演意義的角色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適合于意義的表達,這被稱為語音象征,還可以成為語音感覺(phonaesthesia)。”(劉世生,2006:75)。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在課文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注意典型語音的使用和所達到的語言效果,分析具有文體意義和美學價值的語言特征,挖掘作者的意圖,使學生透徹地理解文章,并學會欣賞甚至模仿作者語言運用的獨到之處。舉例如下:

The cows looked at him, sleepy and surprised。 (現代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13課)

從修辭手法上看,作者使用了頭韻(Alliteration)修辭法,即sleepy 與 surprised均以相同的輔音字母開頭。表面上寫奶牛看起來很困,看到他很吃驚,實際上這也反映了他自己的感覺。這種文體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吸引聽眾或讀者的注意力。本文第26段還有一句:“Two strong streams rushing into the pail, frothing and fragrant。” 作者再次使用頭韻(frothing and fragrant),形容泛著白色泡沫的,香甜的牛奶流入木桶里,以起到突出重點、加深印象的作用,同時又能使人享受到音樂的節奏美。

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可以感受到英語語音以音示意,以音動情的表達效果,欣賞到英文作品的音韻美。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語音變化能夠產生特殊的效果,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積累有一定“音效”的詞匯和表達方式。

2.詞匯方面

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是這樣定義文體的:“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s make a true definition of style。”文體的真正意義就在于把恰當的詞用在恰當的地方。由此可見,作為語言的基本要素,詞匯的選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它受交際內容的限制,并直接影響交際的表達效果。舉例如下:

They were dreaming of golden beaches and sea tides as the gray, cold spring of New York nanished behind them。 (現代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2課)

這一句話便簡單概括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甚至都包含了人物的精神狀態。通過三個形容詞golden,gray, cold形成對照,襯托出兩地完全不同的景象,為向往陽光的年輕人此時的心情做鋪墊。golden beaches表現了年輕人對佛羅里達的向往,恰恰與寒冷的紐約形成對比。在本課的第五段有這樣一句話: “After a while, slowly and painfully, he began to tell his story。” 三個副詞的連續使用則反映了主人公溫格對自己過去的不堪回首,對自己能否回家的忐忑不安的心情。本文在詞匯的選擇上,作者恰當地使用形容詞和副詞來表達人物的心情與特征。

如果教師引導學生細心揣摩這些文體方法,通過文體學的分析,學生知道了由于文體和語境的不同,同一內容在英語本身的表達上就有不同的方式。用什么方式表達,用什么詞表現,都要依據文體的考慮。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鑒賞力,這對他們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也為學生寫出語言得體、文體明晰的文章打下良好基礎。

其次,在授課過程中,也要讓學生了解幾種特殊詞類的文體功能。例如:俚語的使用可以使語言活潑、生動,增強表現力,同時,讓學生多接觸一些專業術語,可以使他們在今后政治、經濟、文化及科技方面的寫作更加符合不同文體的要求。 轉貼于

3.句子

句子是表達一個完整概念的基本語言單位,我們在精讀課教學中從句法結構和句子排列等方面引導學生得體的采用句子的結構形式,啟發學生句子長度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文體效果。講授《現代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1課 “Half a Day”的時候,我就引導學生注意,本文是從一個孩童的角度講述故事,因此作者運用了符合兒童特點的語言,如簡潔的用詞和不完整句子的大量運用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孩童的心理特征及行為表現,如第三段的 “Why school? What have I done?”。這兩句話言簡意賅,既體現了我對上學的極端不情愿,也符合孩子的心理,流露出了孩子的單純。“Why school?”是一個省略句,這種句型在日常交際中很實用。“What have I done?”這是一個僅用來產生修辭效果的反問句,說話人只是表達自己強烈的不滿情緒,不需要聽話人給以答復。

在《現代大學英語精讀》第三冊第8課 “We’re Only Human”中,作者大量使用了修辭性疑問句,并通過這一手段來充分說明作者對一些人使用 “只不過是人”這一借口的態度和駁斥,從而進一步闡述和論證自己的觀點,使得文章有理有據,也突出了主要的議題,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共鳴。如第二段中,“ONLY human? As if one’s humanness were a blueprint for instinctive, reflexive reactions to situations, like the rest of the animal kingdom。”作者這一反問就是要強調:如果人類只會用這個借口來為自己開脫,人類就像動物界其他生物一樣,只會對周圍的環境進行本能的條件反射,而做不到用意識去支配行動。那樣的話,我們就不配“萬物之靈”這個稱謂了。還如第六段中, “…where does our special ‘humanness’ come in?” 第10段中,“…what does this mean?”第13段中,“But isn’t it my turn at life?”以及第24段中,“Why does there seem to be such an inner struggle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human as instsictive animal and human as an elevalted being of choices?”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一樣的。作者不是在對讀者進行提問,只是通過這一修辭手段來強調自己的觀點,充分說明自己的態度。同時,這樣做既突出了文章的主要議題,也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又使得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作者還在文中多次使用了排比句式,最典型的在第28段: “…pleasure is an event; happiness is a process. Pleasure is an end point; happiness is the journey.Pleasure is material; happiness is spiritual.Pleasure is self-involved; happiness is outer-and other-involved.”

從文體學句法層面上分析這段文字的表達效果,四個并列的平行結構,使語言簡練,結構平衡勻稱,聲調鏗鏘有力,意義鮮明突出,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我們不難看出,通過這一句式,作者不但把快樂和幸福兩者之間的關系作了比較,還進一步闡明了幸福的主題。同時還使得文章讀起來有節奏感,更具有說服力。

使學生在欣賞作者追求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并明確暗示道德的行為應該是利他的,并強烈地駁斥了把道德行為當做投資以獲取更多回報這一觀點。同時也體會到了這些句法形式的妙用。這樣學生逐漸掌握了句法結構潛在的文體特征及其在上下文中可能產生的特殊文體效應。

三、結語

“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文體學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外語的效率,增強使用外語的能力,提高對外國語言文化的欣賞水平。”無論是語音的巧妙調配、詞語雅俗的選用與搭配,還是句式的長短簡繁,文體學知識應用于英語精讀教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透過表層的語言形式了解言語深層的含義,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語言得體性的理解直到最終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世生.文體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秦秀白.英語語體和文體要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守元,郭鴻,苗興偉.文體學研究在中國的進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教育 計算機輔助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計算機輔助設計是指運用計算機軟件制作并模擬實物設計,展現新開發項目的外型、結構、色彩、質感等特色的過程。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不僅適用于工業,還被廣泛運用于環境藝術設計等諸多領域。專業人員更為環境藝術設計開發有專業的設計軟件,如:CAD、3DSMAX、Vary/Lightscape、Photoshop等軟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園林景觀設計、室內空間設計、家具陳設等大都也都是利用計算機輔助軟件設計方案。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幫助設計者將作品設計的意圖充分表現,更運用這種先進技術使受大眾達到審美愉悅,增加對未來項目的了解與認可。

一、計算機輔助設計教育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推的動作用

在舊式的教學模式下環境藝術設計的效果圖主要以手繪單個角度靜態為主,以零碎的小場景做輔助,來了解設計個體之間的關系和相互之間的影響。這種方式只能給人一種片面的印象,而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計算機輔助設計教育的出現,可以讓學生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軟件(主要是通過CAD、3DSMAX、Vary/Lightscape等計算機軟件)創建出設計方案,不僅可以制作出模擬事物及場景的整體外觀造型效果,還可以將建筑物內部空間布置、家具陳設的效果讓觀賞者清晰明了,更能讓人們能夠在即將設計出的未來建筑物中漫游(利用3DSMAX軟件的三維動畫功能),讓觀賞者如臨其境一般。在這里計算機輔助軟件制作的效果圖以模擬現實場景的技術實現了逼真的三維或三維動態場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在場景中漫游,更讓教師與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研究推敲設計方案,得到最客觀的結果。從環境藝術設計效果圖的最終效果而言,計算機輔助設計幫助學生將設計意圖以最精確和最美視覺效果的方式呈現在教師和眾多同學面前。而在設計過程中,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室內外的設計從模型外觀就能以可視的、動態的方式全方位展示設計實體所處的地理環境、實體外觀和各種附屬設施以及實體內部空間分布的效果。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最終轉化為設計方案及裝修效果圖展示,成為教師對學生設計作品優劣的有力評價工具。計算機輔助設計教育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變起到重要作用。

通過計算機輔助教育方式能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教學觀念是強調學生的共同參與互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而這一目的的實現主要在于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計算機輔助軟件能把圖像、文字、聲音直觀形象地展示,溶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給學生一種新穎、醒目的感覺,操作性強、練習量大則使學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住。立體形象的圖面,能把教師用語言和模型演示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形象地處理,使學生能體會到學習內容的本質。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情緒處于高度的興奮狀態,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處理各種信息,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智來獲取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去追求和探索。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習的內容影響學生日后的就業,高校在此專業中設立計算機輔助軟件教學,這些學校的辦學方法和觀念獨具現代化,市場所需意識強烈,專業學習內容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大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符合市場需求,出現了供需的良好結構。這說明計算機輔助教育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發揮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建立在校學生的學習信心 ,更增強畢業生就業的優勢化。

二、計算機輔助設計教育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制約作用

然而,計算機輔助教育做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形式,由于其技術的不成熟也難免會給學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信息的傳遞經常會伴隨著各種干擾,從而影響信息傳遞效果,不利于實現教育目的。由于一些教師認識的誤區和操作的偏差,計算機輔助教學有時會加重對學生學習的干擾。

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順序性操作誘導學生跟著機器走。有些教師缺乏足夠的計算機知識,擔心操作失誤或為圖方便,就讓計算機教師將課件設計成PPT課件形式,上課時課件只按順序播放圖片。這樣的課便淪為了一堂照搬書本模式的課程,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干擾了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設計制圖,同時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篇4

1中醫學專業新生學習障礙的現狀

調查發現,我校中醫學專業新生大多對本專業缺乏興趣,甚至個別學生對中醫的科學性產生懷疑。另有調查顯示,多種原因使新生對所學專業沒有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影響了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表現為厭學或學習的被動應付。在對中醫學專業新生選擇本專業的動機進行調查時發現,因自己的興趣報考的較少,多為親屬代為選擇或服從調配而來;多數同學專業思想不穩定,甚至有將來改行的打算。很多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大多數學生的目標僅僅是應付考試。

2中醫學專業新生學習障礙的成因分析

2.1衛生體系中中、西醫的差距對學生的影響  改革開放后,與現代醫學突飛猛進的發展相比,中醫藥學出現了發展相對緩慢、后繼乏術的現象,而且出現了中醫西醫化的傾向,即以“西醫的模式”指導中醫的臨床與科研,使廣大中醫專業大學生對中醫藥基礎理論的科學性、中醫藥的治病防病能力等產生了懷疑,對從事中醫藥事業產生自卑心理。

    2.2社會上一些有關中醫的不良輿論對學生的影響  五四后,西方新文化進入中國并被人們廣泛接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日益減少,出現了一些不利于中醫學發展的因素。一些人對基于傳統文化的中醫不理解、輕視、甚至排斥,這些思想觀念都會對社會輿論產生不良影響。中醫專業的新生由于剛剛接觸中醫,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影響、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因而對學習中醫缺乏信心,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2.3學生以前接受的現代科學教育模式與中醫特有的傳統思維方式的矛盾對學生的影響  由于特定的生產和科學水平以及文化結構、民族心理、道德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中醫形成了特定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導,以表象和觀念為加工內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漢語為表述工具,采用形象思維主導下的形象比較、倒果求因、類比推理等思維方法。古代大量棄文從醫的現象以及儒醫的存在,就說明了這個問題。但現在的大學生從小學至高中階段接受的主要是以邏輯思維及抽象思維為主導的數理化課程體系,導致文化底蘊相對不足,影響了他們對中醫理論的理解與接收。

    2.4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不理想對學生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現狀不容樂觀,就業難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尤其是中醫專業,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必然使中醫專業學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3解決中醫學專業新生學習障礙的對策探討

    3.1讓學生明確中、西醫不同的理論體系在衛生體系中的作用  中醫、西醫是兩種不同理論體系的醫學,應讓中醫學專業學生明確中、西醫的不同特點及它們在醫療衛生體系中的不同作用。西醫學理論體系建立在微觀的基礎上,進行人體生命的探索及生理病理的闡釋;中醫學則從整體上去解釋人生命的本原及疾病機轉。兩種醫學應優勢互補,共同擔負防病治病的任務,而不是互相替代。

3.2對中醫學專業新生加強中醫學優勢特色教育  對中醫學專業新生加強中醫學優勢特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熱愛中醫、獻身中醫的專業思想。這種教育可以有多種方式,如專家講座的方式,請一些資深的中醫專家、名老中醫來校暢談他們的中醫之路,使學生對于中醫的博大精深有較深入地了解。另外,中醫學專業學生應盡早上臨床,大學一年級時就應該安排新生定期到中醫院、中醫科見習,使他們認識到中醫的療效,獲得感性的認識。

3.3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構建學習中醫學的認知結構  現在的大學生多缺乏學習中醫學必備的知識結構—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知識結構的缺陷使他們在接受中醫學傳統理論時較為困難,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產生學習障礙。因此,應引導學生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構建學習中醫學的認知結構。同時,學校應加強中醫學專業學生中國古代文化內涵的培養。目前,大多數院校與之相關的課程只有醫古文,而且學時較少。可以通過開設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必修課程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還可以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書目作為大一新生的必讀書目。

3.4客觀分析就業前景,幫助學生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遠期、近期目標

    3.4.1客觀分析就業市場現狀:引導學生正確分析目前人才市場的需求形勢。目前的醫療人才市場存在供需矛盾,與大醫院人才過剩相反,我國基層社區醫療缺乏大量的具有高素質的臨床醫生,而社區醫療將是我國醫療體系改革的主流。中醫以人為本、整體觀念的思想以及對于一些慢性病、亞健康狀態的優勢作用,都決定了中醫必將在社區醫療中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5

1.1調查對象

我校2009級、2010級、2011級、2013級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在校本科生以及我校2012屆、2013屆、2014屆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

1.2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采取針對畢業生和在校生設置不同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在校生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擇業意向及就業指導需求3個方面的內容,畢業生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求職過程基本情況、工作情況等內容。

1.3調查方法

于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期間,同時對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和在校生進行了調查。調查中,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在2009級、2010級、2011級、2013級中隨機抽取18個班級,按照大二年級、大三年級、實習中、實習結束后四個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分層后,每個班級中隨機選擇部分學生進行在校生調查。在校生采取現場發放問卷現場作答的方式進行。畢業生采取現場發放現場作答、網絡作答、電話作答等方式進行。

2結果

2.1在校生調查結果

2.1.1基本情況

在校生調查問卷共計發放720份,回收合格問卷690份,合格率為95.83%。

2.1.2調查結果

2.1.2.1個人基本情況調查

在個人基本情況調查中主要針對學生選擇學習本專業的原因、對所學專業今后的工作性質和去向是否了解、自己適合做什么樣的工作、什么時候開始把就業納入議程、對就業影響最大的因素、對所學專業未來就業前景等方面的認識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入校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對本專業今后的工作性質和去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了解的只有8.26%;對自己適合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非常清楚自己適合做什么工作的占40.87%,這對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選擇明確的就業方向有很大幫助。但是,本專業學生的就業規劃開展比較滯后,被調查者中只有19.85%的學生在大四年級之前將就業納入議程,50.68%的學生是在實習過程中或實習結束后才開始為就業做準備,因此也導致了學生對本專業就業前景認識與現實差距較大,被調查者中52.17%的同學感到就業前景迷茫,但也有44.93%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樂觀態度。

2.1.2.2就業意向調查

就業意向是畢業生在正確認識自身現狀的基礎上,對畢業后是否就業及如何就業的安排和打算。本次調查在就業意向方面主要對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類別、希望到哪一級別的醫院工作、就業地的選擇、畢業初期理想薪酬等方面做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62.75%的被調查者中畢業后打算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在醫療機構等級及工作地的選擇上,70.87%的被調查者選擇在二級以上醫院工作,97.4%的被調查者選擇在縣級城鎮及以上的城市工作,只有2.6%的被調查者選擇到縣級以下鄉鎮工作。結果表明,該院校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就業地的選擇上期望值太高,與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模式相違背。在選擇就業地點時,有43.62%的調查者將“個人發展機會”作為首要的考慮對象,其次才會考慮工作、生活環境以及經濟收入、人事編制等因素,這一點也反映出,學生在選擇就業單位時理性、成熟的一面。

2.2畢業生調查結果

2.2.1基本情況

畢業生調查問卷共發放150份,其中回收合格問卷134份,合格率89.33%。其中2012屆41份,占30.6%,2013屆45份,占33.58%,2014屆48份,占35.82%。

2.2.2調查結果

我院從1995年開始招收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已畢業學生數千人,本課題中對近三年已畢業參加工作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個人基本情況、工作情況、求職過程、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中有73.95%的畢業生在縣級及以下鄉鎮工作;被調查者中普遍認為,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及早進行職業規劃,在學生就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中,有41.18%的被調查者認為,專業的適用性不強是影響其順利就業的重要因素;在對學校就業服務工作的建議中,有57.14%的被調查者認為,學校應該加強在實踐環節中的教學指導。被調查者中71.42%的是在進入臨床系部以后才開始考慮就業事宜,這一點也體現出了,本專業學生就業規劃比較滯后。

3建議

3.1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幫助本專業學生確立正確的就業方向

目前,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急需大批衛生人才,于此同時大中城市各級醫院大批接受本科畢業生的情況已不復存在,因此,深入農村服務農民,已成為本科醫學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方向。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是我國獨有的一門特色專業,相比于單純的中醫學、西醫學來說,其特色在于:該專業學生在五年時間里,既要系統學習中醫理論、也要學習西醫理論,還要學習中西醫結合的理論。學生經過4年理論教育后,同樣需要完成一年的畢業實習,這些經過系統學習、基本掌握中醫、西醫學知識的學生將是我國今后中西醫結合學科的主力軍和高級人才,他們將更加適合農村和基層醫療的醫療衛生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是現代中醫學專業人才。因此,在學生五年的學習過程中,從專業教師、輔導員以及就業指導教師出發,從入學之初就教育鼓勵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將就業目的地指向基層。

3.2將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全程化、全面化,幫助學生盡早將就業工作納入議程

醫生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不僅在學識上有較高的要求,一個合格的醫療工作者還要求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出色的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充沛的精力和較強的心理接受能力。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在校生中對自己所學專業今后工作的性質和去向非常清楚的同學只有17.1%。同時調查結果也顯示,我校學生大多在大四進入臨床學院學習后,才開始考慮就業相關事宜。我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分為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兩個部分,該專業的職業規劃課程多開設在大三學年級,就業指導課程開設在大五下學期。對職業性質不了解、自我認識不夠充分、就業工作準備不充分,盲目就業是影響該專業學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因素,因此,應該在學生入學之初就開設一些相關課程,使學生盡早認識自我、認識職業生涯,及早做好職業規劃。

3.3加強專業實踐教學建設,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

篇6

眾所周知,醫學是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中醫學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古往今來的醫學大家十分重視臨床經避的積累,而臨床實習則是這種經驗積累的開端,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畢業臨床實習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是現今的醫學生畢業實習,尤其是中醫專業的畢業生臨床實習面臨著諸多問題。

1.中醫專業畢業實習的現狀

1.1 當前就業形勢對實習的影響。隨著中國的大學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每年都有幾百萬的大學生面臨就業的問題,而中醫學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就業面相對狹窄;而中醫醫院定崗定編的編制限制,使其對新畢業本科畢業生的需求不斷減少,再加上畢業生總希望到大城市、大醫院去,不愿去基層醫院,造成了中醫專業畢業生異常嚴峻的就業形勢,據統計某省中醫藥大學2011屆中醫專業本科畢業生,對口就業率僅有40%。為了尋找出路,考研就成了部分學生的選擇,且高學歷更有利于今后的就業和職稱評定,造成部分醫學生重考研輕實習的現狀。

醫學尤其是中醫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學科知識的掌握、運用及發展都建立在長期的臨床實踐的基礎上,而醫學類的研究生入學考試考査的多是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這樣就對準備考研的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實習重要還是考研復習重要。學生往往為了確保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全力準備考研復習,輕視甚至忽視實習。

1.2 西醫學對中醫學的沖擊《_中醫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實習時,尤其是在病房實習期間,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大量的西醫學內容在臨床上的運用及中醫學的臨床運用較少。這給學生造成了一個中醫學不重要或者只要掌握好西醫學就好了的感覺。而中醫醫院西醫化和一些人對于中醫的不信任,進一步加重了學生這種錯覺。

在這種錯覺下,中醫學畢業生常常花大力氣來學習和掌握西醫學內容,而忽視了本專業學科的進一步學習和實踐,造成一種“中不成,西不就”的情況,即中醫學專業的知識和實踐能力缺乏,而西醫的知識和臨床水平又不如西醫學畢業生。

1.3 社會環境對于實習的影響。人們常說“中醫老先生”,這反映了廣大群眾對于中醫醫生的傳統印象,即越老越好。這造成了年輕中醫醫師和中醫畢業生在醫療活動中不被患者信任,進而無法獲得充足的臨床實踐經驗。而一部分教學醫院又限于本身的醫療資源不足,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實習平臺。

隨著近年來越來越緊張的醫患關系,以及醫院推向市場以后,患者認為沒有義務接受實習醫生實習的義務,造成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明顯減少,并從某種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實踐積極性。而教學醫院和帶教老師又常常只片面強調責任而忽視對于學生的實踐與引導,造成學生不想實踐,不愿實踐。

2.對改進教學實習的對策與思考

2.1 教學醫院方面的改進。作為醫學生畢業實習的承擔者,醫院在學生的實習期間,醫院領導應該充分認識實習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安排實習,建立完善的帶教制度,如:帶教老師備課制度、檢査聽課制度、醫院對各個科室的教學質量檢査和評價標準制度。在帶教老師的選擇上,應盡量選擇中醫醫師來帶教,并且積極開展如中醫在臨床運用的優缺點、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的教學和討論,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中醫學在臨床運用上的現狀和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臨床實踐機會,組織學生每周的教學査房、病房講課,兩周至少一次病例討論和大講課,讓學生對于過去的理論知識和現在的臨床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

醫院應指導實習醫生如何正確處理醫患關系,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在實習醫生遭到患者拒絕時,進行正確的疏導和教育,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今后走上中醫醫療崗位打下扎實的基礎。

2.2 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醫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多是結構性的就業難,大城市、大醫院的中醫醫院人員飽和,而基層醫院又常常招收不到合格的醫療人才。學校應多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就業問題,不能把目光都放在大城市、大醫院,鼓勵學生到基層醫院去,并為這呰基層醫院和學生牽好線,為有就業意向的學生和有需要的醫院提供一個相互了解的平臺,做到互利互惠。并指導學生拓展就業面,不要把目光狹隘放在醫療崗位,還可以向許多與醫療相關的行業找尋就業機會,充分的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讓學生安心實習。

2.3 正確處理好考研與實習的關系。由于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時間和醫學生的畢業實習時間重合,而研究生考試的內容絕大部分是理論知識,這造成學生在實習期間,面對實習和考研復習,往往負擔過重,不得不放棄其中一項。而實習期間的臨床實踐,不但能學以致用,還能加深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學醫院及帶教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兩者不是沖突,而是相輔相成的。

筆者認為,可以讓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試內容向執業醫師考試內容靠攏,把臨床技能考核納入到研究生入學考試中,這樣既能為學校和醫院提供理論知識扎實、臨床實踐經驗豐富的高素質人才,也減輕了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學習負擔。

篇7

關鍵詞 信息化 傳統中醫藥 人才儲備 信息化方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Reflections on Additional Seven-year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 on the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LI Qian, XIAO Ergang, CUI Yan

(Department of Common Required Cours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ts talents training will be faced up with new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space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t is in urgent need to combi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CM to promote creativity, which will quick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speed of production-study-research of TCM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refore, the new major of TCM informatization will provide and reserve sufficient professionals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career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incoming new stage of TCM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lent pool; the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1 當前的問題

目前,傳統醫學正在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然而,客觀來說,目前中醫學創新和發展與西方醫學的發展還有一定的差距,筆者認為,差距的成因就在于兩點,其一,高質量的專業人才相對少,其二,與其他學科領域的結合不夠。在國家大力發展中醫事業的大形勢下,這種差距必須得到盡快解決,而相應的人才基礎是最根本也是最難在短期內解決的問題,需要宏觀構想,全盤設計,踏實構建的不懈努力。事業的發展不但需要學科自身的快速深入的發展,而且需要加深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不斷拓展發展的方向和空間。

2 確定信息化方向的原因

信息化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信息已經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催生了幾十年來世界范圍的巨大變革。傳統醫學的發展身處其中,必然也需要深度整合信息技術,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成果和高速發展的形勢推動本學科的快速發展,探索和開拓新的發展領域,這是毫無疑問的——只是程度和速度上的問題。而這不但需要強化和推動科研工作,更需要堅實而有前瞻性的人才儲備計劃和人才梯隊建設,相關的學科交叉人才儲備和積累到一定數量和質量,創新能力就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具備必要的信息素質,是對當前及未來社會成員的必然要求,通過具備較強信息素質的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將迎來傳統醫學發展的新態勢。而當前醫學與信息技術學科交叉人才存在很大空缺,制約了自身發展。筆者對2012級部分碩士研究生對學科交叉的把握和自身學習需要的問卷調查如下圖,反映了當前研究生對信息技術的多方面的學習需要,和對學科交叉的發展前景的展望。

圖1

此外,從學生個人發展需要來看,當前醫藥學等專業的大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尚不能令人滿意。筆者在幾年來承擔的教學任務包括,教授我校各專業方向的研究生的計算機課程,從中發現,很多研究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并不足以滿足日常工作及科研工作需要,很多同學迫切希望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和應用能力,以幫助自己完成科研任務和日常文檔處理工作。對于一部分研究生同學來說,計算機操作能力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專業發展和提高科研能力的瓶頸。

目前已有的信息類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面向實際應用,涵蓋多個應用分支,大多數信息類課程已開始三年以上,師資和教學經驗充分。由于之前課程結構規劃合理,課程圍繞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因此課程設置吻合度很高。此外,除了計算機教研室一線教師外,在網絡信息中心及其他系部科室,近年來學校也引進了很多計算機、管理信息、教育技術等專業的教師和教輔人員,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和研究能力初步具備。

3 努力方向和預期效果

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備較強信息素質和信息技術水平的中醫藥專業人才,從事中醫學信息化、診療儀器研發、中醫工程學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也可以從事臨床等醫務工作,還可以從事醫院信息系統管理與維護等工作。

一旦在七年制中醫專業中增設“信息化專業”,會達到直接培養和向社會輸送中醫學科和信息技術的交叉人才,滿足醫藥學院校、研究所,醫院等醫療機構對于該交叉學科的人才需求,此前,“在中醫藥專業學生中選拔計算機特長的學生”從事有關學科結合工作的狀況將明顯改觀,符合目前社會對專業人才越來越細化分工的大勢要求。

4 結語

眾所周知,當今的時代是社會巨變的時代,各種不確定性不但存在,而且還會不斷加劇,這使高校必須面臨現實的巨大挑戰,同時也是難得的機遇。有目標有步驟地推動中醫藥和其他相關領域的整合和應用如同伸展開來的樹根,更廣泛地汲取相關學科的營養,促進自身成長,與此同時,抓住機遇牢牢鞏固住自身的地位。對于學校來說,該專業方向的增設,會開拓研究領域,促進學科交流和深度融合,促進主干學科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提高創新能力。同時,由于拓展學生學習方向和就業方向,能夠為畢業生更好地擇業就業起到積極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學科交叉對于學生學習興趣是一種有效激發,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從原來只具有中醫學專業知識,其他領域知識離散和薄弱的情況,轉變為重點掌握中醫學和信息技術兩個領域知識和技能,更有利于構建更為完整的知識結構,亦博亦專,提高綜合利用信息技術解決中醫藥專業的各類醫療與科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學生的素質、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最終會整體提升我校的社會聲譽、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因此,無論在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宏觀意義上,還是具體到我校的專業設置與發展,或是每個學生的個人發展,信息化專業的開始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校作為立志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的中醫類高校,應當仁不讓地承擔起這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特色人才培養工作,為整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繼續做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積極貢獻。

篇8

望:醫科類院校

全國冠名“醫”字眼的大學共有100余所,如果算上那些開設醫學類專業的綜合類大學的話,全國醫學院校有近200所,這些院校按照級別可以劃為本一、本二、本三、高職高專四個層次,因版面有限,這里只列表了兩個批次。

溫馨提示:1. 目前,醫學院校已不僅僅局限于本一、本二、本三層次,專科類院校也開始搶占“醫學”高地,如: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漳州衛生職業學院等。

2. 軍醫大學雖為數很少,卻在醫學院校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我軍有現役軍醫大學三所,分別是第二軍醫大學(上海)、第三軍醫大學(重慶)和第四軍醫大學(西安)。這些院校旨在培養高、中層次軍事醫學專業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原第一軍醫大學(廣州)已改為南方醫科大學,現已劃歸地方,和前面的三所軍醫大學招生模式不同。

3. 隨著大學的發展,原來不少知名的醫學院紛紛合并入綜合大學,它們雖不是以醫學院命名,醫學實力卻雄踞全國醫學院校霸主地位,在中國醫學綜合十強榜上,這些綜合大學占了8席位置。

2012中國大學醫學類高校10強:①北京大學;②復旦大學;③四川大學;④華中科技大學;⑤中山大學;⑥北京協和醫學院;⑦中南大學;⑧首都醫科大學;⑨河北醫科大學;⑩浙江大學。

4. 國家提出了在全國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的政策,免費醫學生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專科兩種,以5年制本科為主,3年制專科主要面向鄉鎮衛生院以下的醫療衛生崗位培養人才。目前開展免費醫學生培養的學校有:重慶醫科大學、昆明醫學院、海南醫學院、承德醫學院、湖北醫藥學院等。

聞:醫學類專業

醫學類專業屬于理工科范疇,為此醫學院校的招生對象主要是理工科學生,少數面向文科考生。醫學院校里的醫學類專業可分為九大類,其特色專業和開辦院系如右表:

溫馨提示:1. 免費醫學生政策規定,培養學生的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免費醫學生主要招收農村生源,優先錄取定崗單位所在縣生源。對參加高考統一錄取的考生,單列志愿、單獨劃線錄取。

2.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開設醫學類專業的不同高校也有自己專攻之處。如:華中科技大學擅長預防醫學、醫學影像學,上海交通大學擅長臨床醫學,第三軍醫大學擅長治療燒傷、整形美容,江蘇大學擅長醫學檢驗,藏醫學院擅長藏醫學等等。

問:醫學類院校招生

醫學院校與一般高校相比,招生條件要求比較高,這些條件涉及年齡、身體、文化等方面。由于醫學院校又分普通醫學院校和軍醫,因此,相關的招生條件也不一樣。

1. 普通醫學院校錄取條件

(1)語種。就目前各大醫學院校來看,招收對象大都為英語語種的考生,如果是非英語語種的考生,這些院校一般會不建議報考,不過報考了也沒多大影響,只是這部分考生進入大學之后必須改學英語,否則將難以很好地完成學業。

(2)身體限制。眼睛的近視矯正視力不低于4.8,雙眼矯正視力鏡片度數差不大于200度,各眼矯正視力鏡片度數不超過800度,無色盲、色弱,無斜視、弱視;雙耳聽力范圍均不低于3米;除特別要求外,一般不招收嗅覺遲鈍、口吃者、左利者、肝功能異常者;不鼓勵軀干和肢體殘疾考生報考。同時,一些院校要求護理學專業女生身高158 cm及以上,男生要求身高168 cm及以上;針灸推拿學專業、康復治療學專業男生身高原則上不得低于165 cm,體重不得低于50 kg,女生身高原則上不得低于160 cm,體重不得低于45 kg。學生入校后需進行體格檢查,體檢異常者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2. 軍醫大學招生

(1)年齡。參加當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年齡在20周歲(截止當年8月31日)以下,未婚。

(2)身體限制。男生身高要達到162 cm,女生身高160 cm(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考生可降低2 cm);男性體重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5%、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5%,女性體重不超過標準體重的15%、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5%(標準體重的計算公式為:標準體重(kg)=身長(cm)-110);裸眼視力在4.5(3.0)以上級矯正視力在4.9(0.8)以上。

(3)文化成績:高考成績必須達到當地本科一批最低控制線以上。

切:醫學院校就業情況

2011年,我國確定了十大戰略新興產業,其中一項是新醫藥產業。醫學產業是一項“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隨著醫學產業的發展,對相關醫學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隨之看漲。

篇9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實踐;全員參與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大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一直都受到高校乃至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如何使大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了解社會,提高動手能力,是擺在每一個學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河南中醫學院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進行了創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與政府部門結合,聯手搞宣傳

近年來,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注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如何使群眾更加詳細地了解這些惠民政策,不出現政策“棚架”和“走樣”的現象,宣傳工作很重要。然而,政府部門因為人員有限,在需要面對面地向群眾宣傳時常常出現人員不足的情況。

近年來,河南中醫學院圍繞與學生專業結合較為緊密的艾滋病預防和食品藥品安全等重大公共安全問題,主動與政府部門聯系,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開展“進村入戶”艾滋病防治常識和食品藥品安全“面對面”宣教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艾滋病防治、食品藥品安全的宣傳和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并形成了《河南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程度調查報告》等提交給相關部門,為相關部門決策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參考,這一調查成果還被《中國青年報》《河南商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通過這些活動,政府部門為民服務的意圖得到了更好的實現;廣大群眾對防治艾滋病常識和食品藥品安全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強了安全意識;廣大學生鍛煉和提高了能力。此外,學校與政府部門聯手的做法既解決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問題,又使學校得到了政府部門的經費和物質支持,彌補了經費不足,可以說實現了多方共贏。

二、與專業特長結合,舉辦送醫送藥下鄉活動

為學生提供理論聯系實踐的機會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多年來,河南中醫學院一貫注重從社會實踐的角度為學生搭建提高動手能力的平臺。

結合中醫藥院校學生的專業特長,學校組織專家、教授和醫學專業的學生開展送醫送藥下鄉活動,為群眾進行健康普查以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開展醫療咨詢,宣傳衛生科普知識,提供醫療信息,為基層培訓醫務工作者。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增長了才干,經受了鍛煉,鞏固了專業技能。

此外,我們開展的針對農村的中草藥種植與管理培訓也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我們組織藥學院師生考察當地生態環境,找出適合當地種植的藥材,幫助調整當地農業結構,為農民提供藥用植物栽培、管理技術、藥材供求等信息,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切實的服務。

三、與就業見習基地計劃結合,引導學生到基層就業

為了更好地引導大學生了解基層、服務基層、面向基層就業,我們結合國家和河南省對基層醫療衛生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今年年初團中央提出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計劃,重點開展以“熱愛家鄉、關心家鄉、了解家鄉、奉獻家鄉,為家鄉醫療衛生事業作貢獻”為主題的實習見習活動,為學生提供到縣醫院、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檢所、制藥企業等基層醫療服務單位進行實習、見習的崗位。學生通過深入到上述機構進行實踐,為畢業后服務基層、服務家鄉奠定了良好的專業技能基礎和思想基礎。

大學生通過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實踐鍛煉,更深入地了解到基層缺醫少藥的現狀,了解到基層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了解到近些年黨和政府為改變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所作的巨大努力,看到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從而激發起“刻苦學習、奮發成才、救死扶傷”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這些對于轉變大學生因不了解基層而不愿到基層就業的觀念,對于醫學專業大學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提高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都不失為一種積極的嘗試。

在開展好“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還引入長效機制,在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建立社會實踐基地和實習見習基地。在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崗位的同時,通過每年寒暑假的連續實習、見習,讓學生親眼目睹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單位的變化和面臨的機遇,幫助學生做好到基層就業的思想準備和能力儲備。

四、與“挑戰杯”競賽活動結合,以項目化的方式運作,鼓勵學生自創實踐項目

為增進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廣大青年團員在實踐中成長成才,促進社會實踐活動的良性發展,本著“合理資助、重點支持、公平公開”的原則,對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項目化運作。

全校全日制在校生均可自由組隊,公開申報項目,對于有創新性的實踐項目,學校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和支持。這些自由申報、自主組隊的實踐項目,不僅可以激發廣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而且可以進一步豐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近年來,河南中醫學院在全國和河南省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中的多數獲獎作品,都是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成果。

五、與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結合,開展校友走訪活動

為引導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發現和宣傳一批在縣鄉基層干事創業的優秀校友,學校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依托組建了82支大學生基層工作校友尋訪小分隊,分赴省內82個縣,對在這些縣工作的校友進行走訪。大學生通過與老校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聽取基層組織、廣大群眾對老校友的評價,豐富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發現并認識了一批在基層干事創業的榜樣,也宣傳了一批在基層干事創業的校友,對在縣鄉工作的校友有了更多的了解,對基層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學生還貸率一直廣受關注。為做好貸后管理工作,學校創新性地組建了105支國家助學貸款家訪小分隊,經專題培訓后對國家助學貸款資助過的部分畢業生進行家訪,了解他們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向他們發放“慰問信”,送去母校對他們的關心,較好地推動了學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和誠實守信教育工作的持續健康開展。

六、與“四進社區”活動結合,使社會實踐活動機制長效化

近些年,我們通過開展“四進社區”活動使社會實踐活動機制長效化。我們組織學生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時間,以志愿者服務小分隊或公益類社團為單位,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優勢,走向社會,走上街頭、廣場,走進社區,開展以科教、文化、衛生、法律宣傳為內容的“四進社區”活動,每年參與此項活動的學生都有9000余人次。

篇10

1.1調查對象向南昌大學醫學院一~三年級的臨床、麻醉、影像、預防、護理5個專業的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35份,其中有9份不符合要求而被剔除,最后有效調查問卷526份,有效率為98.3%.

1.2調查方法經過查閱文獻、咨詢專家,預調查反復修訂后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對針灸的認知與興趣、針灸發展建議、針灸教學看法。正式調查于2011年2月下旬開始,3月上旬結束,采用分層抽樣,對各專業學生按一定比例隨機發放調查問卷。

1.3質量控制調查員在調查前進行統一培訓,包括相關知識和一致性訓練。調查當日檢查完成的調查表,審核人驗收問卷。能夠完全按照填表要求進行填寫的并通過審核的調查表成為統計對象。

1.4統計學分析用Epidata3.0軟件建立數據庫,錄入數據,對針灸課程的興趣采用賦分計算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及多組等級非參數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認知程度有301名(57.2%)略知一點針灸知識,243名(46.2%)對針灸不了解,了解針灸的主要途徑是閱讀課外文獻和電視網絡等媒介;193名(36.7%)認為穴位具有特異性,161名(30.6%)認為部分穴位有特異性,145名(27.6%)回答不清楚;有273名(51.9%)認為針灸治療時取穴≤4個會更容易讓患者接受,只有44名(8.4%)認為取穴>5個是比較合理的;有398名(75.6%)認為針灸醫學很有發展前景,只有10名(1.9%)認為針灸沒有發展前景。

2.2影響針灸發展因素導致國內針灸發展滯后原因,329名(62.5%)認為是教育模式和臨床實踐都使用古論,缺乏教育和臨床創新,348名(66.1%)認為是缺少年輕的針灸人才,有419名(79.7%)認為政府應加大對針灸的教學、臨床和科研的投資力度,以提升針灸在大眾中的影響力。

2.3針灸教學的看法絕大部分學生(97.0%)有興趣學習針灸知識,404名(76.8%)認為針灸教材應該是以現代科學和臨床研究為基礎的簡而精教材,而90名(17.1%)認為可以用古論為基礎的傳統教材,84名(16.0%)認為應開設針灸必修課,417名(79.3%)認為是選修課,其中專業選修、二類通識課和個性選修三類中,選專業選修的人數最多(37.2%)。

2.4興趣程度各年級對針灸課程的興趣采用賦分方法計算:非常有興趣4分,有點興趣3分,不了解但愿學習2分,不感興趣1分。經多組等級非參數秩和檢驗分析,各年級對針灸課程的興趣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655,P<0.05)。進一步經方差分析進行兩兩比較,一、三年級學生均與二年級對針灸課程興趣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多組等級非參數秩和檢驗,各專業對針灸課程興趣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中醫針灸方法簡便、不良反應小、費用低廉,且有廣泛的疾病譜,但迄今針灸沒能在臨床廣泛使用,其臨床優勢沒能充分體現出來。結合本調查來重點討論在西醫院校開設針灸課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絕大多數西醫學生希望學習針灸本次調查顯示,97%的西醫學生有興趣學習針灸。這與國外的調查相一致。據巴西的圣保羅醫科大學一項調查,有98%的學生認為針灸課程是好的或者非常好,85%的學生認為以后會用到針灸課上所學到的知識。美國喬治敦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85%以上的醫學生認為傳統醫學知識對于一個醫學專業學生和將來的衛生工作者很重要,幾乎所有醫學生要求掌握足夠的建議患者如何使用傳統醫藥的能力;所有傳統治療中,針灸是學生最愿意學習的內容之一。但是,國內的現狀是西醫院校無專門的針灸課程,《中醫學》課時也較少,其中針灸內容僅幾個課時,西醫學生普遍對針灸不了解。66.1%的西醫學生認為導致國內針灸發展滯后的原因是缺乏年輕的針灸人才。所以,在西醫院校大力推廣針灸教學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3.2針灸授課形式可為專業選修在“你希望開設什么形式的針灸課”這一問題中,16%的學生希望是必修課,79.3%的學生希望是選修課,其中選擇專業選修的人數最多(37.3%)。由此看來,針灸課程設置可以先安排選修課,條件成熟時再改為必修課。其中二年級的學習熱情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5種專業之間對學習針灸的熱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3在西醫院校推廣現代模式的針灸較為合理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76.8%)認為新的針灸教材應該是以現代科學和臨床研究為基礎的“簡而精”教材,說明西醫學生希望學習的是現代模式的針灸。目前,針灸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核心的傳統模式;另一種是以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學說及針灸效應的四大規律為理論核心的現代模式。傳統的中醫針灸理論目前尚不能被西醫廣泛認同,針灸配方繁多復雜,學生不易掌握,學習枯燥乏味。60%以上的學生認為針灸教育和臨床使用古論是導致針灸發展滯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到針灸的科學性,并精選教學內容,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簡針灸配方的優點在于:①可充分地體現針灸治療的特效性與優勢;②大大增加針灸治療的可重復性,使之更容易推廣;③針灸知識變得不再抽象,針灸學習的難度將大幅下降。總之,西醫院校應使用“傳統理論為輔,科學依據為主”的現代模式針灸教材,以使西醫學生更容易接受針灸并產生學習和研究的興趣。

3.4選擇一種適合西醫院校的針灸教育,促進中西醫之間的交流本次調查顯示有近一半的西醫學生對針灸不了解。這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中西醫之間缺乏有效交流,中醫對西醫的有效滲透遠遠不足。有學者呼吁,應在整個醫療界大力宣傳針灸的特色和優勢,并提倡讓針灸療法走進各個科室。中醫需各醫學學科廣泛參與才能更好地發展,所以有必要建立新方式讓西醫了解并參與中醫,而教育是一種最基本且行之有效手段。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