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夢想的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12 11:06: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夢想的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夢想的文章

篇1

我是武漢的一名高中生,不知為何,我從小就對航空航天異常癡迷,而成為一名軍人也是我兒時的夢想。為了考軍校,我高一參加了體育組。我拼命地訓練和學習,但卻因為訓練過度不得不進行手術。參軍的夢想已經渺茫,但我還是相信,只要付出了,日落和日出一樣美麗。

貴刊的文章很真實、理性、科學。我想提出以下建議:

1、關于國際事件的文章應該做到更深層次、冷靜地思考。

2、能夠在雜志中刊登戰斗機立體設計線圖。

3、 能否介紹一下P-38、B-25、Bf 109等經典名機(附設計線圖)。

另外,請貴刊幫我推薦一些有關飛機設計線圖和飛行原理的書籍。

武漢市高二學生 叢林

小編:

叢林,你好!首先希望你已經康復并健康返校。大多數人,兒時的夢想也許都未能成行,因為從未真正付諸行動過,你的幸運在于曾經為夢想努力拼搏過。很欣喜你已經學會享受日落的美麗,其實將夢想變成一種終身堅持的愛好,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關于你的建議,很中肯,我們都認真地一一記下,力求做到。對于時事的報道會盡量深層次挖掘;也會不定期地持續選登戰斗機的優質線圖;關于經典名機,我們今年第7期雜志中有關于米格-3的詳盡文章;如果有條件,可以考慮先從《航空武器發展史》、《航空航天概論》、《世界軍用飛機百科大圖鑒》等書入手。

尊敬的王亞男副主編:

您好!

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書信作業,看著書架上的《航空知識》,我想到了您。我訂閱《航空知識》快兩年了,從中學到不少知識,也讓我大開眼界。好幾本都被我轉借了無數次,美術課上的幾幅畫也是照著書中畫的。我喜歡畫飛機,也模仿過陳應明前輩的繪畫,但畫得不像,常引起同學們大笑,也找不到原因。我寫作文的時候總想提到飛機,卻不知如何才能詳細點兒描述飛機。雖然我是班里的“航空通”,也常常認錯飛機,辨認飛機有什么妙招?

想跟貴刊成為“遠程朋友”,可以通過什么形式呢?

山東營口小學生 李嘉琛

篇2

大學文藝部活動策劃書一

一. 活動目的:

(1)為了更好的配合新一屆主席團的工作,加強學生會各部之間的聯系,活躍學生會內部的氣氛;

(2)發揮文藝部各個成員的特長,提高各成員的能力,增強校園的文藝氣息;

(3)發現學院內更多的文藝人才,為下一次文藝活動做好充分準備。

二. 活動主題:

(1)環境工程學院學生會內部聯誼活動

三. 參與人員:環境工程學院全體學生會成員

四. 活動時間:三月中下旬

五. 活動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三樓多功能廳

六. 活動內容:

(1)向主席團申請并聯系各部門,聽取各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2)對活動以各種形式進行宣傳;

(3)邀請各部門準備聯誼的節目,表演節目可以請外援但必須是我院同學;(每部一至兩個節目即可)

(4)節目中穿插游戲,游戲主要以各部門為小組進行,這樣可以加強部門內部的團結;

(5)在活動結束后可以獎勵表現突出的同學;(可為下一次迎新晚會發覺人才)

(6)活動的經費,服飾,場地布置等由商討決定。

大學文藝部活動策劃書二

一、活動背景:

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十幾載的披荊斬棘,承載著太多的夢想和追求,歡樂與痛苦,經歷了多年的寒窗苦讀,懷著期盼的心,踏著希望的音符,大家有緣來到了這個,這個夢想起飛的地方?,F在我們又已經經過了大二的幾個月的時光,我們的夢想應該明確、應該堅定!為了夢想,你選擇等待還是追求?

二、活動目的:

讓當代大學生警醒于關于大學關于人生關于夢想的問題,找到人生的目標

展示一個競爭殘酷的現實社會及當代許多大學生享受安逸的大學生活,形成對比,喚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危機感、對夢想的思考,喚起當代大學生的行動力,成就他們的美好未來。

通過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促進同學間的交流

三、活動時間:201*年3月24日下午4:00

四、活動對象:1*G35班全體成員

五、活動地點:111*

六、活動主題:

大學、夢想、行動力

七、活動前期準備:

1、由團支書準備活動策劃書,召開班委會,分配各班委工作,為活動做準備

2、組織委員推薦書籍—《大學生的未來不是夢》,以及該書的簡單介紹

3、宣傳委員搜集關于大學生墮落的示例及成功的示例,準備好相應的發言材料

4、生活委員記錄大家夢想

5、班長負責確定活動場地,通知大家活動相關事宜,保障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6、確定活動主持人

八、活動流程:

1、主持人提出問題:

①. What are you?

②. What do you want?

③. What can you do?

④. 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等等.

2、宣布活動正式開始,隨機抽取同學。談談進入大學后的生活及感觸

3、由主持人引入夢想的話題,再隨機抽取同學談談自己的夢想

4、主持人總結,并談談自己感觸

5、由團支書向大家介紹書籍——《大學生的未來不是夢》,并把樣本給大家現場傳閱

6、 由宣傳委員向大家講述收集到的關于大學生成功及在大學中墮落的真實示例,并簡要談談自身感受及自己所觀察到的本班同學所存在的問題

7、組織大家依次在事先準備好的本子上寫下自己的夢想或者對大學生活的感觸

8、由體育委員安排大家有序離場,生活委員安排大家打掃衛生

九、活動后材料整

(一)照片整理及活動通訊

負責人:宣傳委員

(二)活動總結整理

負責人:組織委員

總結要求:1份電子文檔

(三)資料總整理及修改

負責人:團支書

十、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及細節:

1、 人員出勤率

2、 活動過程中衛生的保持

3、 活動中照片的收集

十一、活動負責人及主要參與者:

組織者:1*G35班班委 團支書、宣傳委員、組織委員

主要參與人員:1*G35班全體同學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篇3

大家下午好?。ň搓牰Y)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人生 .

我的夢想》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嗎? (有~~)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人的夢想都像一顆璀璨的星星,散發著奪目的光芒。可是,同學們,你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嗎?你們在為自己的夢想奮斗嗎?沒有吧。其實,不單是中國的青少年在夢想這個問題上飄忽不定,就是在美國著名學府哈佛大學,也有很多人在青少年時代大都未確立自己的夢想。我看過一則材料,說某年哈佛大學的畢業生臨出校門的時候,校方對他們做了一個有關人生夢想的調查,結果是27%的人完全沒有夢想,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近期夢想,只有10%的人有著清晰長遠的夢想,并朝著那個夢想堅韌努力。 那么,這則材料,給了 我們什么啟示呢?

有夢想固然好,可是要將自己的夢想落實的話,可就沒那么容易了。著名的兒童作家小玲姐姐說:她是在一個偏僻的山村中長大的。在那個地方,沒有冰箱,沒有彩電,甚至連一件象樣的家具都沒有,唯一能與外界保持聯系的,就是那個破舊的半導體收音機。就是那個收音機,它改變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小玲姐姐小時候特別愛聽收音機中的文章,在那時候,小玲姐姐心中就萌發了一個小小的夢想:我也要寫出這么優美的文章,我也要當作家。并且,她也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在那樣的環境中,在那個偏遠的山坳里,要想飛上枝頭做鳳凰,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尚♀徑憬銢]有放棄她的夢想,離她的夢想越來越近。終于,她做到了。她用了5年時間構思,2年時間寫作,還規定每天必須寫2000字,不然,就不睡覺。結果,出了4本書吶!試問:她如果不想,如果不做,她怎么寫得出來呢?她如果不想,如果不做,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成績呢?她如果不想,如果不做,怎么會成為一名著名的兒童作家呢?

說到這里,我就不得不將話題轉移到“人生”上來了。

是的,人生、人生,就是人的一生。關于人生的討論,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很多說法,由于熟悉和重復,已讓我們從熟視無睹滑到了厭煩。比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你長大了想當科學家還是藝術家,是要開銀行還是拾破爛?”等等等等人生夢想的答案。于是安排了這樣的補習班,那樣的興趣班。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諄諄告誡的老師和各種各樣類型的教育,也都是不斷地向我們批發人生夢想的補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這種外在的框架當成了在其內在的標桿并為之下定了奮斗終生的決心呢?其實,人生原來就是一張沒有任何點綴的白紙。由于夢想的存在,給人生繪上了美好的藍圖。正象人們常說的: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但是,這僅僅是個開始,光有夢想還不夠,還要勇于實現自己的夢想,利用所學的知識,向自己的夢想挑戰,向自己的夢想進軍,朝自己的夢想努力。只有這樣,夢想,才有意義!只有這樣,夢想,才有價值!只有這樣,夢想,才能成真!

篇4

人的一生就仿佛老北京那些迷宮般曲折卻又四通八達的胡同,我們常常駐足于胡同口張望,不知應在人生的岔路口如何抉擇。大學,亦是使我們感到猶豫乃至畏葸不前的岔路口。

然而,在我的眼中,大學,是一個夢想的開始。我們于十數個年頭中匆匆行走,探索著世界的已知和我們的未知,而在大學,這將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世界的未知數將被我們知曉。

常有人將高考視作人生最后的一道關卡,殊不知,它不過是一扇通向大學的門罷了。勤奮、探索、創新,這是所有大學的敲門磚,當你在敲門磚完成使命后將它徹底拋棄,你收獲的,將是個空空如也的腦殼。

記得北島寫下這么一段詩:“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一場穿越世界的旅行。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那是夢破碎的聲音?!庇谠S多大學中的學子而言,這似乎是生活的寫照,安逸的生活消磨了對未來的熱情和斗志,這也是為什么在大學里,在同一條通向未知的道路上,有人腳步虛浮,有人腳踏實地的原因。我們需要帶著我們的敲門磚與夢想一同前行,只有懷揣著如此沉重的分量,才能使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未來走去。

曾經在某處看某個人寫下的記憶,關于她和她的摯友,不同的選擇和不同的結果。第一年,她提出自學韓語,朋友說好,結果在賣韓服的外貿店,朋友與店主流利交談是否有新品時,她只能干瞪眼。第二年,她提出學習計算機語言,朋友說好,再相見時朋友已取得高級證書,而她連教科書都不曾翻開過。之后第三年、第四年,當朋友實現去華爾街的諾言,給她來電時,她哭了。大學四年的時光,她們已在人生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朋友用水深沒膝仍駐留在圖書館的行動換來他人眼中成功人生的敲門磚,而本應和她一同前行的她,失去了前行的勇氣。

“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睆垚哿徇@么寫道。是的,時間永遠流逝,而我們能做的,便是不忘初心。

在打開大學殿堂之門的同時,縱使踽踽獨行,依然一路向前,以夢為馬行進。

點評

這篇文章的開頭很有特色,用“老北京那些迷宮般曲折卻又四通八達的胡同”比喻人生,用在“胡同口張望”來類比人生抉擇的復雜性,并直接點出人們在“大學門前”的表現和態度。比喻和類比手法的運用既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也點出了本文的三個關鍵詞:人生、道路、大學。

篇5

2、命運給你一個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對反擊的故事,這個故事關于獨立,關于夢想,關于勇氣,關于堅韌!

3、記得豐富自己的經歷,你的經歷不僅羅列出一串頭銜和職位,還能說出你的目標。因為,當你們不可避免地跌倒,發現自己陷于困境的時候,你們簡歷上的故事將會讓你們東山再起。

4、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旅行,背包客窮游搭車旅行騎行。我們在不停地發明著更加新鮮刺激的旅行方式,這些旅行對于很多的人來說是為了在路上找到自己的夢想,在陌生的地方找到真實的自己。

5、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小孩子有,大人也有。如果今天的作業沒做完的話,明天很有可能不及格的;如果你明天想過好日子,你今天就必須努力!

6、現在,你不努力讓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那你以后,就會用大把的時間,去應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7、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么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困難是一塊頑石,對于弱者它是絆腳石,對于強者它是墊腳石!記住一個懶惰的少年將來就是一襤褸的老人!

篇6

大約我五歲時,我有著一個甜蜜的夢。我愛吃糖,但并不是所有糖都愛吃。我嘴很挑,只愛吃一種外國產的咖啡糖?,F在的超市一般沒有那種糖賣,但還依稀記得那種味道,有一種濃郁的咖啡香,略帶一絲苦味,像純正愛爾蘭咖啡?,F在的咖啡糖太甜了,有一種卡布奇諾的感覺,我太喜歡的咖啡糖,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在里面快快樂地度過一生。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讀《穆斯林的葬禮》。“海黛沒有憂慮,也不需要對天盟誓,誰會欺騙一個純情的少女,或者結合還需要諾的儀式……”也是因為這部小我愛上了拜論的詩了北大,愛上了未名湖。我夢想看一天,我坐上未名湖上那永遠開不動的石船,揚起理想的風帆,使向成功的彼岸。哦!我的夢是如此天藍,

12歲是詩的年紀,我最愛郭敬明的書。我們逃不出《無極》的窗命,卻又渴望《幻城》般的自由,站在《愛與痛的邊緣》,聆聽《夢里花落知多少》的凄涼。在那個《夏至末》的時候我們擁有《左手制影,右手年華》的瀟灑。《青春年少》的郭敬明以一種華麗的文筆把文章內容體現得淋漓盡致,惆悵抑或蒼涼。每一次讀他的作品,心中盛滿悲傷。眼中的淚水總是止不住的滾落在我的臉頰。盡管我也聽到了許多關于他的流言蜚語,但是誰也無法抹殺或遮蓋他在文學上的光茫,同樣也不能動搖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但我并不想成為第二個他,我只是想成為像他一樣出色的作家而已。

對,現在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或許我的夢不夠特別,但她足以撐起一片讓我翱翔的天空。

夢想的手

牽著我走

讓我揚起臉,昂著頭

那些以前的記憶

那些可笑的緣由

讓我歡喜卻不讓我憂愁

夢想的果實終將被我擁有

篇7

“十年后”是一個關于未來的匿名社交網絡。在這里,你可以自由地分享關于未來與夢想的真實想法,并探索其他人的夢想。

十年后,你會成為怎樣的人

笪興對這個非常感興趣。“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愿意承認的殘酷現實是,看著現在的自己,你基本上就知道10年后你會成為怎樣的人,是不是會成功,會不會改變世界。現在年輕人浪費了太多時間關注瑣碎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隨時選擇自己的人生:創造全新的事物。”

他引用了羅曼?羅蘭的一段話:“大半的人在20歲或30歲上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而且重復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拖腔走板?!斌闻d要做的,就是建議年輕人“不要這樣死去”,不浪費時間,定下計劃,持續做正確的事,最后完成夢想。

“沒有人在肉體上和精神上會阻止你,一切只在于你自己。所以生活中的波折起伏也因此失去意義。要想看到更長遠的方向和趨勢,就必須依賴你的頭腦。思考。不要害怕?!?/p>

一個召喚:未來你想做什么

若按照傳統價值觀來評判,笪興是個成功者。從記事時起,他的成長經歷就順風順水――在家是孝順的乖乖少年;在學校是品學兼優的得意門生;高考順理成章考入復旦大學金融專業。

大一讀了本書,啟發了他的思考,“五年之后你想做什么?”當時的笪興剛剛進入大學,脫離了朝九晚五的學習環境和約束,獲得自由的他還不知道如何自我管理時間,他發現同學們也有這個困惑,也許想法很多――成為籃球明星、拍一部電影、創辦自己的公司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借口――父母可能會反對、房價太高、生活不易等,都是嘴上說說,很少付諸實施。

畢業后,笪興的同學有的讀了MBA、碩士,而笪興因為在校的優異表現,進入了一家咨詢管理公司工作,收入體面,生活穩定。然而,這個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

“大學時代就曾想過要創業,臨近畢業時覺得做咨詢也不錯,常常覺得,大家都這樣做,我也該這樣做??梢韵茸鲎稍兎e累人脈,爭取成為企業高管,積累更多的經驗,再來創業?!?/p>

在公司上班的一年半時間里,笪興強烈感覺到,手機和電腦幾乎占據了年輕人所有的時間。茶余飯后,大家把時間都花費在了社交平臺上,每天曬曬吃喝玩樂,生活看似美好,卻虛華空洞。關于未來,很少有人再去思考。

創辦“十年后”:連接夢想與現實

年輕的笪興想到了時下很火的互聯創業,決定做一個基于夢想的社交網站,起名“十年后(10 years me)”。

“十年后”是一個基于未來時間軸的社交網絡?!皬哪撤N意義上說,10 years me 不是一個創業社區,也不是一個純粹的互聯網產品,而更像是一段‘思考剪輯’或者是一個公益項目。這樣的社交內容和思考方式,不同于微信圈里的交流,會讓人們的行為更加具有未來性,不是只限于當下和過去?!?/p>

朋友們覺得這樣的網站比較文藝清新,但沒有太多的商業前景。一些做過互聯網產品的朋友連連發問:“中國年輕人有沒有這種在網上分享夢想的需求?即使有,又如何確保這些用戶的持續性?”

盡管質疑重重,笪興還是得到了幾名復旦校友的認同,幾個志同道合者一致認為,這個網站能讓現在迷惘的一代更加明確未來的方向。

夢想曾經是個浪漫詞匯,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漸漸沉重。并非每個人都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對5年、10年后有一個規劃。笪興和幾個伙伴希望邀請更多的人通過網站記錄夢想,規劃未來,同時和別人分享,讓“實現一個夢想”變得切實可行。

于是,來自戰略咨詢、軟件、法律、電影以及新聞等不同背景的幾名年輕人形成了主創團隊。

笪興承認一個現實――如今的“80后”“90后”,包括大學生和職場新人都羞于說出夢想。

幾經斟酌,他嘗試將“十年后”設計成一個私密性的社交網絡。對于這個決定,另外幾個伙伴卻有些擔心,“夢想制定”本來就低頻,再加上陌生人社交的屬性,傳播和社區活躍度如何保證?為此,大家討論了很長時間。幾經掙扎,大家堅持了最初的選擇。

按照最初的設計想法,設計完成后的網站在有些人看來并不太新潮,用戶頭像不能上傳照片,只能制作文字圖片替代。也不能導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的熟人好友。這些細節正是為了保護每一個用戶的私密性,讓來到這里的年輕人可以放下戒備,靜悄悄打造自己的夢想空間。

“設立這個網站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找到夢想并逐漸實現目標,如果開放熟人社交,這就違背了我們的初衷。”笪興說。

改變讓我繼續前行

對于創業者來說,缺錢、缺人的困難如影隨形,缺少網站程序員,笪興就通過各種同學關系去求人。沒有辦公室,大家就在各自的家里辦公。沒有投資人的支持,笪興和另外三個伙伴就拿出自己的積蓄,分攤了將近十萬的資金來運營網站。

為了彌補用戶黏性和活躍度方面的先天不足,笪興嘗試著在群組上下功夫。

“從我們種子用戶制定的階段性夢想來看,語言考試、升學考試、成人考試是熱門。通過群組把有相同夢想的人聚在一塊兒,相互分享資訊、相互鼓勵,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p>

和考研論壇、留學論壇等以資料分享為中心的網絡平臺不同,“十年后”的群組以人為中心,鼓勵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十年后”運行兩個月,就已經有兩萬多用戶,夢想大軍逐漸擴大。網站暫未盈利,但已經吸引了天使投資人的意向。許多復旦的學生也主動參與到“十年后”的運營中來,為網站寫文章、拍照片、畫漫畫、做推廣。

最讓笪興感到快樂的是一些年輕人的改變。

用戶“祝無心”在“成為心理學碩士”的夢想道路中發起了自我反思:“兩年前你看我學網,想要終止迷茫,然后你定下目標,5年后做個行政主管。一年前你上知乎,雙學位班的老師留學經歷讓你為之一動,你也想留學,然后你又定下目標,5年后要站在歐洲大地。你有沒有想過,這兩年來,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而疏林每天都會寫小說,然后上傳到這個網站,記錄寫作進度。他夢想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名游戲策劃,寫小說是他的夢想第一步?!八悸凡粔蛄鲿?,感覺不太對。想法付諸現實總是受到重重阻礙?!北M管如此,他堅持不懈。

在“十年后”,有上萬名年輕人都在記錄、分享夢想,彼此鼓勵,思考未來。

在這里,笪興也看到了各種人不同的迷茫掙扎,有咨詢顧問想要轉行成為記者,有銷售人員想要當畫家,有人希望絕癥的孩子能夠痊愈,也有鄉村教師想讓學生的語文成績全部及格,網站上寫滿了這些想法和計劃。

“曾幾何時,那個年少輕狂的我們,叫囂著改變世界,而如今卻為了他人的認同去忽略自我,走上父母為你安排的道路,成為當時最瞧不起的人。你開始懷念那個曾經談理想和苦練籃球的人,思考那個曾經和朋友熱烈討論人生和政治的小憤青如果沒有改變自己,他現在應該在干什么?!?/p>

每每讀到這些,笪興感覺自己也在跟網站一同成長,自己的堅持是有意義的。

笪興在接受采訪時說:“網站所凝結的不只是一個產品,而是想幫助迷茫的年輕人,給他們一種全新的未來觀,通過網站上他人的夢想,激發自己的思考,規劃全新未來,傳遞正能量?!?/p>

篇8

我也有偶像,他叫易建聯,是中國男籃的隊員。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開始關注他的每一場球賽,開始想了解他這個人了!我想這或許就是喜歡吧!

可我明白,除了默默地喜歡,我不能為他做什么!于是,我開始努力,開始拼命,我告訴自己:應該要改變了,因為已經落后許多了!回收過往,才發現自己以前的生活都是漫無目的的!在黑暗中,我被現實的手臂推倒了。我摸索到了一根夢想的樹枝,不知道夢想還能支持我走多遠。沒有對理想的憧憬,只有對夢想的奢望,還有對現實的期待……

我夢想自己能成為中國男籃的心理咨詢師,夢想有一天可以分擔他的心事。

我夢想開一家“籃球小屋”,讓那兒成為所有愛好籃球的人的天堂。

可這一切里我都還是那么的遙遠,只有通過努力,只有付出,這一切才有可能實現。

從此,我的生活不再是漫無目的德,我讓自己每天都付出努力……生活開始有了重大改變,以前喜歡看些肥皂劇,而現在他的一場球賽都不愿錯過;以前討厭寫作,而現在卻喜歡那些文字;以前很少會和陌生人聊天,而現在卻和聯迷們聊得火熱……

我喜歡用那些文字來抒發對他的愛,因為這是我唯一可以為他做的了!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不會介意別人怎么看,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每次看到他在賽場上揮灑汗水,有時候受傷了也不下場休息,就覺得他是好樣的;提前兩個月去了洛杉磯,每天揮灑汗水,只為使自己更強壯;看見他獨自撐著籃架休息,就覺得鼻子酸酸的;看見他沙里傻氣的說自己很高興,因為長了10磅肌肉,就覺得自己心里都在笑……

腦海里那些鮮活的跳躍的斑斕的關于他的畫面,他的低眉頷首,他的奔跑跳躍,因為他的失敗亂了飛揚,因為他的進步暖了心傷……

可生活在兩個世界的我們,不會有什么浪漫的邂逅。當然,我也不去幻想,因為明知道不會有結果,還去奢望些什么!只要靜靜的呆在自己的角落里默默地喜歡著就夠了!

他是一個我不敢去奢望的人。因為知道他只是一個偶像,不會成為我的誰!

想去見他,可卻不愿向父母提出這個要求!倔強的要求自己:要用自己賺來的錢去見他!我無法預測未來,所以只有努力的學習!想去打工,可是有誰要我們這群孩子呢!只有靠文字,雖然知道這很難,可一直在努力!即時失敗了,我也會爬起來,繼續向前闖!因為,心中的關于他的夢支持著我繼續向前!

用帶有青蘋果香味的筆芯寫字,在筆記本的空白處填上kitty貓的笑臉,在鉛筆盒上系上紫色的鈴鐺,天天晚自習課間去看星星,并許下星愿……學會用點滴的色彩斑斕裝點生活,我相信,未來離我已經不遠了!

學習開始緊張了,可不愿放棄讓他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更不愿不愛他!雖然,有時會因為學習繁忙而沒有看他的比賽,也很少有時間提筆書寫對他的愛,但不表示我不愛他了!

或許,一切的努力將換來功成名就,卻在時間的流逝中,他變成了生命中的過客!但,至少我曾因為他而努力過、而付出過就夠了!不想給自己的青春留白。因此,盡最大的力量去愛他、支持他!同時,也去努力的事項自己的理想、愿望!

篇9

未來你想做什么?

若按照傳統意義的價值觀來評判,笪興算得上是一個成功者。從記事時起,他的成長經歷就順風順水――在家是孝順的乖乖少年;在學校是品學兼優的得意門生;高考時順理成章考入復旦大學金融專業。

而就在大一那年,一本關于夢想的書啟發了他關于未來的思考,作者在書中真誠地發問:“五年之后你想做什么?”當時的笪興剛剛進入大學,脫離了朝九晚五的學習環境和老師、家長的約束,獲得自由的他還不知道如何自我管理自己的時間,他發現同樣的困惑也困擾著其他的同學,大家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成為籃球明星、拍一部電影、創辦自己的公司……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借口――父母可能會反對、房價太高、生活不易等,最終很少有人真正付出行動。

畢業后,笪興的許多同學隨大流讀了MBA、碩士、博士,還有一部分人按照家人的期望走上工作崗位,笪興因為在學校的許多實踐活動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畢業時憑借豐富的經歷進入了一家小有名氣的咨詢管理公司工作,并逐漸拿到了體面的收入,生活日趨穩定。然而。笪興始終覺得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走的人生路?!按髮W時代就曾想過要創業,但遲遲沒有付出行動,臨近畢業時覺得做咨詢也不錯……始終沒有太多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多半時候都是覺得,大家都這樣做,我也該這樣做?!斌闻d告訴自己,可以先做咨詢積累人脈。然后再讀MBA,再爭取成為企業高管,積累更多的經驗,再來創業也不遲。

在公司上班的一年半時間里,笪興越發感覺到手機和電腦幾乎占據了年輕人所有的時間和大腦,人們好像都騰不出時間來思考。茶余飯后,大家把時間都花費在了社交平臺上,每天曬曬自己吃了什么好吃的,看到什么好看的,玩了什么好玩的,生活變得實際而又膚淺,關于未來,很少有人再去思考。

創辦“十年后”:聯接夢想與現實

因為一直對互聯網比較感興趣,笪興就想到了在互聯網上創業。還是大學時候看的那本書埋下的種子,他決定做一個基于夢想的社交網站,他給這個網站起名叫“十年后”(10 years me)。

“十年后”是一個基于未來時間軸的社交網絡。“從某種意義說,10 years me 不是一個創業社區,也不是一個純粹的互聯網產品,而更像是一段‘思考剪輯’或者是一個公益項目。而這樣的社交內容和思考方式會讓人們的行為更加具有未來性,卻不是只限于當下和過去。”

在身邊的朋友看來,創辦這樣一個網站的想法卻顯得有些小清新,并沒有太多的商業前景。一些做過互聯網產品的朋友連連發問:“中國年輕人有沒有這種在網上分享夢想的需求?即使有,又如何確保這些用戶的持續性?”

盡管質疑重重,笪興的想法還是得到了幾名復旦校友的認同,幾個志同道合者一致認為,這個網站能讓人更加明確未來的方向所在。夢想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并非每個人都對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可能有很多人可以把當前處理的井井有條,但是卻沒有對1年、5年、10年后有一個規劃。笪興和幾個伙伴希望能夠經過這部分人通過網站記錄這些事情,同時分享給別人,這樣不但可以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規劃,更重要的是,讓很多并不知道如何“實現一個夢想”的人有更多的參考。

于是,來自戰略咨詢、軟件、法律、電影、以及新聞等不同背景的幾名年輕人形成了主創團隊。

笪興自己也承認一個現實――許多大學生和職場新人羞于說出自己的夢想。幾經斟酌,他決定嘗試將十年后設計成一個私密性的社交網絡。對于這個決定,另外幾個伙伴卻有些擔心,夢想制定本來就低頻,再加上陌生人社交的屬性,傳播和社區活躍度如何保證?為此,大家討論了很長時間。幾經掙扎,大家還是堅持了最初的選擇。

按照最初的設計想法,設計完成后的網站在有些人看來顯得并不是太新潮,用戶頭像不能上傳照片,只能制作文字圖片替代。也不能導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的熟人好友。這些細節正是為了保護每一個用戶的私密性,讓來到這里的年輕人可以放下戒備,靜悄悄的打造自己的夢想空間。

“設立這個網站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找到夢想并逐漸實現目標,如果開放熟人社交,這就違背了我們當時的初衷。”笪興說。

改變讓我繼續前行

對于創業者來說,缺錢、缺人的困難如影隨形,缺少網站程序員,笪興就通過各種同學關系去求人。沒有辦公室,大家就在各自的家里辦公。沒有投資人的支持,笪興和另外三個伙伴就拿出自己的積蓄,分攤了將近十萬的資金來運營網站。

為了彌補用戶粘性和活躍度方面的先天不足,笪興嘗試著在群組上下功夫?!皬奈覀兎N子用戶制定的階段性夢想來看,語言考試、升學考試、成人考試是熱門。通過群組把有相同夢想的人聚在一塊,相互分享資訊、相互鼓勵,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焙涂佳姓搲?、留學論壇等以資料分享為中心的網絡平臺不同,十年后的群組以人為中心,鼓勵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堅持不懈的嘗試逐漸獲得可喜的回報,“十年后”運行兩個月,就已經有兩萬多用戶,夢想大軍逐漸擴大。網站雖然還沒有盈利,但已經有人表示了投資的意向。許多復旦的學生也主動參與到十年后的運營中來,為網站寫文章、拍照片、畫漫畫、做推廣。

最讓笪興感到快樂的是一些年輕人的改變。用戶“祝無心”在“成為心理學碩士”的夢想道路中發起了自我反思:“兩年前你看我學網,想要終止迷茫,然后你定下目標:5年后做個行政主管。一年前你上知乎,雙學位班的老師留學經歷讓你為之一動,你也想留學,然后你又定下目標:5年后要站在歐洲大地。你有沒有想過,這兩年來,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在這一個月中,笪興也看到了人們不同的迷茫與掙扎,有咨詢顧問想要成為記者,有銷售想要當畫家,有人希望自己得絕癥的孩子能夠痊愈,也有鄉村教師想讓自己所帶班級的孩子語文成績全部及格,網站上寫滿了各種人的想法和他們的計劃,“每每看到也能讓我思考良久,我覺得自己跟網站在一同成長?!碑斶@些年輕人開始思考,然后付出行動,笪興覺得這些堅持都是有意義的。

篇10

來到夢想中心后,鄒老師讓反方座左方的兩張桌子,正方座右方的兩張桌子。等大家坐好后,鄒老師大聲地說:“我宣布——辯論會正式開始!首先請雙方辯手上場!”話音未落,兩方辯手便“刷刷刷”的站起身來。

“首先請正方辯手發言!”鄒老師話音未落,潘心遠便搶著說:“請問反方同學,難道看那些名著也會有害嗎?”

“但是暴力、黃色書籍也會有害!一些人因為看了一些暴力書籍而去模仿,犯下滔天大罪。所以我們認為開卷未必有益。”何懿行立刻反駁道。

“請反方辯手注意,我問的是看名著是否有益!”正方再次詰問。

我方辯手趙恒然反問道:“請問看暴力、黃色書籍有什么益處呢?”

“你也可以多學幾個字呀,學會一些寫作方法呀!”肖雅心反擊道,“而且你們沒有聽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詩嗎?如果你們不讀書,能寫出好文章嗎?”

我方辯手一愣,隨即嘩啦啦翻起資料來,尋找著反駁的辯詞。正方看反方無力反擊,又得意洋洋的說:“就拿寫著名《資本論》的作家——馬克斯來說吧,如果馬克思在圖書館不讀三個房間大的書,他能寫出《資本論》來嗎?”

我方再次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