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下的道德建設分析
時間:2022-12-31 10:54:02
導語:文化下的道德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陳紅宇工作單位:福建寧德市委黨校
經濟倫理欠缺。經濟倫理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所必須遵循的基本道德準則,是直接調節(jié)和規(guī)范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一系列倫理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倫理日益彰顯其在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公民缺乏現代經濟倫理的問題日益凸顯:血緣核心的傳統倫理在經濟活動中還很有市場,事緣核心的經濟倫理還沒完全確立;陌生的個人之間平等自由互信的經濟交往規(guī)范尚未完全形成;現代的時間觀念、效率觀念、人才觀念、信息觀念、服務觀念、平等觀念、發(fā)展觀念等還沒有深入民眾心里,經濟活動中爾虞我詐、假冒偽劣、欺行霸市等現象時有發(fā)生;企業(yè)、個人缺乏社會責任感……可見,在推進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進程中,我國公民道德結構還很不完善。而造成我國公民道德結構的殘缺又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最為關鍵的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欠缺弱化了公民道德行為自律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是道德制度化的不足削弱了規(guī)范公民道德行為的外在力量。
重視道德教育,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道德教育機制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塑造完美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對人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等素質起著導向和支撐的作用。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又不同于文化知識的學習,它不但要掌握道德知識和道德規(guī)范,更重要的是要付諸于實踐,并且能形成一種穩(wěn)定、持久的行為習慣,使之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然呈現出來。但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建立的,而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逐漸磨煉形成的,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公民的道德教育。在教育內容方面,要處理好傳承性與時代性的關系。歷史的發(fā)展告訴我們:“優(yōu)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因此,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必須承接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也只有這樣,我們建立的公民道德體系才具有民族性和滲透力。另外,還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充分利用世界經濟文化廣泛深入交流的歷史條件,“學習和借鑒一切有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于發(fā)展我國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機制”,不斷培育和提升公民改革、競爭、創(chuàng)新等時代意識。在教育方法方面,要處理好繼承傳統與開拓創(chuàng)新的關系。多年來,我們在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方面形成了許多好的傳統,這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應該給予很好的繼承。但同時為適應新時期的需要,我們還必須進行道德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堅持以人為本,將道德教育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強化受教育者的主體觀念,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平等對話。盡可能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和手段,增強道德教育的形象性和吸引力,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良好的互動,增強教育活動的實效性。強化自身修養(yǎng),為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提供內在支撐機制公民道德建設不僅需要外在因素的監(jiān)督、制約和引導,而且還必須讓主體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并自覺內化。首先,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科學的理論。公民道德建設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社會主義科學發(fā)展觀,并深刻理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公民道德建設的自覺性。其次,必須加強實踐鍛煉。道德是不能脫離實踐的,道德觀的形成必須借助于實踐。只有反復地實踐,才能促進人們對道德觀的深切感悟,從而形成信念,被人們自覺地執(zhí)行。最后,必須自覺地進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的實質就是通過自我審度、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在善惡觀念的沖突中,培養(yǎng)自己正確解決社會道德要求與個人選擇能力和踐行能力之間的矛盾。因此,應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道德情操,以適應社會進步和個人完善。加強法制建設,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制度保障機制公民道德建設既要依靠社會的持續(xù)倡導和個體的能動自覺,也要依靠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法律對公民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明確告訴公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使一些最基本的公民道德明晰化、規(guī)范化,為公民提供具體的行為模式。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引導公民積極而有序地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把公民道德建設融于科學有效的社會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自律與他律相互補充和促進的運行機制,從而更有效地引導人們的思想、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我國封建社會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人治”而非“法治”的文化傳統與心理,這對于建設法治社會、培育公民道德與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起著阻礙作用,因此必須進行法制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首先,必須建立完備的現代法律體系。實踐中,我們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法制教育,使依法辦事成為公民的生活準則。其次,必須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特別是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制素質,做到依法行政,并通過領導干部的執(zhí)法范例,使公民逐步形成積極的守法意識和法律至上的信念。最后,必須加強法制隊伍建設,維護司法公正,健全和提高公民法律意識。
健全組織機構,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全面管理機制公民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社會系統工作,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計劃性,因此,必須與其他社會建設積極互動,必須有相關的理論研究,必須有專門的機構組織指導并進行協調。首先,必須建立自上而下的公民道德建設機構體系。要有專門的機構,有專業(yè)的工作人員,有明確的職責和分工,有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與考評激勵機制。其次,必須制定工作規(guī)劃,真正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堅持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的和諧發(fā)展。再次,必須改進工作方法,轉變觀念,堅持重在建設的方針。深入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活動,寓教于樂,激勵先進,并發(fā)揮先進的模范作用。最后,必須創(chuàng)新工作制度,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公民道德建設的領導,文化部門和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與支持,高校和有關科研機構要注重道德教育課題的研究,中小學校要抓好在校學生的日常公民道德教育,組織培訓輔導,并研究總結推廣公民道德建設經驗。)規(guī)范市場經濟,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利益驅動機制實踐證明,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利于解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社會主義公民道德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這為我國社會主義公民道德的進步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在市場經濟發(fā)展中,利益驅動和公平競爭機制有利于調動競爭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有利于市場主體乃至全體社會成員積極守法精神和理性自主精神的養(yǎng)成。市場經濟活動有利于增進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對發(fā)展市場主體之間的誠信意識、合作意識、自律意識等有著重要作用……當然,市場經濟又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有一定的弱點和消極方面。市場經濟的趨利性、自發(fā)性等反映到道德生活中,反映到人與人的關系上,就易于誘發(fā)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有悖于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和現象。可見,市場經濟有利于培育公民道德,而其本身也需要公民道德支持。
精品范文
4文化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