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課怎樣滲透德育

時間:2022-06-11 03:50:52

導語:初中思想品德課怎樣滲透德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思想品德課怎樣滲透德育

一.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要求教師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具體實際和可接受能力范圍,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確保教學的科學性,深入發掘教材和教學情境中的教育性因素,積極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時代性原則

現代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快速地發展,教育不斷深化改革,德育的內容既有傳統的,也出現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新的內容,或在現代社會中需要在傳統基礎上做出一定的多樣化、具體化、特定化的改變。因此德育的時代性原則傾向于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以使學生作為新一代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同時代要求的品德道德情感和行為。

三.民族性原則

民族性原則依托于我國優秀的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發揚和繼承諸如尊老愛幼、和睦友愛、誠信守禮、勤勞敬業、不畏強權等優秀傳統精神文化。也應當在社會發展下培養學生愛護和平、積極學習新技能、新文化、團結共進、勇于為社會貢獻、對外來文化的辨析、去偽存真、虛心接納等隨著社會發展而日益重要的人文精神和品德。初中生是我國社會文化經濟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優秀的品質道德思想和行為也必將形成新的民族性的精神文化傳統。

四.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課滲透德育的具體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滲透德育。在升學壓力下,大多數教育機構和教育者不得不做出妥協,注重課堂知識的教授并以成績為教育的重心。且在傳統思想里思想品德是屬于副科,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研究探索教育方法和對品質道德、思想行為的培養,學生只要背熟課文內容即可。如此忽略了思想品德是德育的重要途徑,與核心素養教育相背離。思想指導著行動行為,要實現在初中思想品德中德育教育,教育者必須轉變教學理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為根本出發點,以思想品德為滲透德育的主要途徑和陣地,以核心素養發展內容為導向,滲透德育教育。2.聯系生活實際,滲透德育。教育的最終歸宿是幫助學生立足于社會,使學生以各種技能建設社會。將課文中的理論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不僅可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將生活實際反饋于理論知識,得到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是對理論知識的有效運用,用于辨析生活中真人真事的真善美,使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的存在和形象有清晰的認識,同時指導和規范自己的行為。例如在進行《學會拒絕》這一章節內容時,除開課文中所舉的誘惑黃、賭、毒等,教師充分聯系生活實際所存在的不良誘惑,如不良的電子游戲,層出不窮的網購陷阱,網絡詐騙等。讓學生自己以生活實際舉出例子,教育學生不參與這些活動,知法守法。如學習《自尊自信》章節的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因為尊敬長輩而得到了長輩的尊敬,讓學生仔細體會這樣行為帶來的愉快的體驗,繼續保持這樣的實際行為。3.社會實踐活動,滲透德育。在實踐活動中集中體現了核心素養關于社會參與的內容。思想品德教育最終是指導學生的社會行為,發展成自身的品質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除了對自身實踐行為,也能在實踐行為中帶動、影響、教育他人,更全面地發展,也是終身的發展。如在學習了《做意志堅強的人》的內容之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應當自立、自信、自強,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積極的行為迎接困難、解決問題。在同學朋友遇到困難,伸出援手,也以自身行動感染、熏陶、鼓勵他們同樣積極面對。在學習了《相親相愛一家人》《師友結伴同行》后,引導學生在家為父母長輩致以真誠的問候和感激,心懷感恩。組織活動慰問老師。在學習了《了解祖國愛我中華》課文后,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應當具有愛祖國、護祖國、建設祖國的思想和行為。在和平年代,學生應當從點滴做起,如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旅游名勝古跡,做到愛護,不亂劃亂寫等。以此種種實踐德育教育行動。

做人是每一個人一生都要堅持不懈學習的,這要求我們從小就要嚴于律己。初中是學生明辨大是大非、培養核心素養的最為關鍵的時期,而思想品德課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理論指導,在中學的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古文詩詞、天文地理,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如何做人,因為決定一個人最終的高度的不是它的分數和成績,而是思想境界。所以,教師要立足于創新教學的要求,加強自身的學習,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綜合能力的養成,樹立好長遠的發展目標,引導學生成為具有核心素養的優秀人才。發展核心素養是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滲透德育的主要途徑,教師在現代核心素養背景下應當轉變教學觀念,進行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全面滲透德育。

參考文獻

[1]徐靜.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核心素養之行動研究[J].亞太教育,2016(33):65.

[2]張露.中學政治核心素養:內涵、特性及培養路徑[J].教育導刊,2017(01):65-68.

作者:劉斌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會師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