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類節目主持者素質定位

時間:2022-07-17 02:42:26

導語:健康養生類節目主持者素質定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健康養生類節目主持者素質定位

健康養生類節目是以一個專門針對廣大受眾健康問題的平臺,通過介紹正確的養生方式,引導受眾逐步提高健康意識,傳授正確的健康養生知識,提高廣大群眾健康養生的水平。健康養生類節目主持人的素質將直接對節目的整體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將對健康養生類節目電視主持人專業素質的定位進行分析,探討提高其專業素質的具體方法。

一、健康養生類節目電視主持人需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

健康養生類節目主持人作為嘉賓和觀眾之間的紐帶,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現場溝通能力。這種溝通通常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專業嘉賓往往由于職業習慣使用專業術語的頻率較高;二是現場觀眾提問時表達不是很準確,這就需要主持人既要把嘉賓的專業術語做出通俗易懂地解釋,還要幫助現場觀眾理順問題。養生類節目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非常廣泛,而且現代知識更新的非常快,所以主持人要不斷地充實新的知識,以適應現場主持的要求。如果健康養生類的電視主持人對專業知識缺乏,或掌握的知識過于膚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照本宣科,就很難掌控現場局面和與觀眾的交流和互動,現場很容易出現“尷尬”的局面,使節目效果大打折扣。

二、健康養生類節目主持人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目前,電視、電臺及網絡等媒體健康養生類的節目比較多,確實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的背后就是利益驅動。如果主持人職業道德缺失,不能對傳播的信息進行辨識和篩選,或為了眼前一些小利而聽之任之,加之觀眾對媒體的信任度較高,或對所轉播的信息沒有專業判斷力,就很難避免被“忽悠”,造成誤導,甚至蒙受更大的損失。再者,某些養生類節目舉辦的意圖,往往都帶有濃烈的廣告性質,不顧節目內容和信息的偽劣,而作為節目主持人,明知道這些信息存有夸大性和誤導性,卻“推波助瀾”,大肆渲染,從而歪曲了節目的公益性宗旨,甚至引起惡劣的社會影響。為此,節目主持人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本著對受眾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把好“病從口入”這道關。同時,還需要指出的是,主持人不能走“娛樂”路線。現在有些媒體為了追求節目的高收視率,把廣大受眾非常關心的且很科學很嚴謹的話題變得非常不嚴肅,甚至辦成搞笑的“娛樂”節目。詼諧無厘頭的提問,不負責任地調侃,使得健康養生類節目從公益性的節目脫胎蛻變成為娛樂綜藝節目。節目的收視率可能暫時增加,但是健康養生類知識的傳播效果和信譽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三、提高健康養生類節目電視主持人專業素質的幾點建議

一要廣泛涉獵,不斷增加知識厚度,才能厚積薄發、應對自如。健康養生類節目作為一個專業素質要求非常高的指導類節目,主持人除了需要具備主持方面的知識之外,同時還應具有豐富的知識底蘊,知識是最能征服人的。筆者認為主持人應針對每期節目設立一個醫學主題,主持人首先應該對本期主題及相關的知識盡可能地多掌握、多了解。俗話說“要人家一碗水,你必須要有一桶水”,只有這樣才能運用自如,對答如流。然而“一桶水”單靠臨時“采集”顯然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平時的儲備。知識積累過程同時也是完善自我的過程,完善節目的過程。主持人在節目之前也要盡可能地對觀眾關注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前做好節目的“功課”。二要把握定位,有的放矢,做到不偏不倚。對每一期節目而言,話題不同,受眾也不盡相同。但也有相同之處,就是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較多,希望獲得養生知識的人群多,中老年朋友多,這就需要主持人明確受眾人群的定位,并且針對這一特點鎖定節目定位。通過節目,把受眾所關心的話題交待到位,讓人們真正了解到他們所需求的知識,并且從中受益。三要堅守職業道德,不要偏離方向。健康養生類節目多是為適應廣大受眾需求、提高人們健康養生水平、普及醫療衛生知識而辦的,同時也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明顯效果,總的來看主流還是好的。但也不能否認其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這類節目的主持人,可能了解的內情要比普通的觀眾要更多一些。在這種情況下,不做錯誤信息的誤導者,是檢驗主持人“道德底線”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主持人要秉承為老百姓傳播健康養生信息的理念,傳播給老百姓的健康養生知識,必須是經過學術界共同認可的知識,主持人也要秉著負責任的態度為這些知識穿針引線,讓健康養生需求者獲得科學的健康信息。

綜上所述,健康養生類節目必須關注百姓健康,普及醫療科學知識,讓那些處于亞健康狀態但尚未具備保健意識的人群,以及希望獲得健康養生知識的人們從中獲得裨益。作為節目穿針引線的“橋梁”,節目主持人除了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外,還要必須牢固樹立起為健康代言的理念,決不能偏離這個軌道,這是做好這檔節目的起碼要求和基本的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