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正午陽光”成功的原因

時間:2022-03-26 09:22:55

導語:淺析“正午陽光”成功的原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正午陽光”成功的原因

摘要:“正午陽光”即“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正午陽光能夠以制作高質量電視劇著稱,與其合理利用偶像演員、精心挑選好故事以及巧妙運用互聯網思維是分不開的。

關鍵詞:正午陽光;故事;演員

2011年,以制片人侯鴻亮,導演孔笙、李雪等為創作主體的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成立,在之后的幾年中其為中國電視劇領域貢獻出許多優秀作品,如電視劇《偽裝者》《瑯琊榜》,2018年東陽正午陽光推出的《大江大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都挺好》都獲得觀眾肯定。 

一、“正劇偶像化”探索

2011年正午陽光成立,剛開始只是一家后期制作公司。2015年獨立制作的《偽裝者》和《瑯琊榜》成為現象級電視劇,也使正午陽光在探索“正劇偶像化”的道路上達到了一個巔峰。兩部作品打破了偶像劇與正劇的局限,在主流收視人群和年輕粉絲群體中同時獲得共鳴,最后贏得市場、口碑雙豐收。這是由于正午陽光在堅持主旋律題材電視劇創作的基礎上,成功走出了一條“正劇偶像化”的道路。剛開始,正午陽光常和王凱、劉濤、靳東等演員合作,打造了《歡樂頌》《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外科風云》以及《如果蝸牛有愛情》等作品。雖然觀眾對這些演員憑借之前的良好印象愿意繼續觀看,但對一些演員持續霸屏、角色重復,慢慢在網絡上出現一些“視覺疲勞”的質疑。后來,正午陽光逐漸意識到公司在演員規劃方面的短板,從2017年開始聚焦內容生產,并與更多的演員進行合作。比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的趙麗穎、馮紹峰,《都挺好》里的倪大紅、郭京飛和姚晨,《大江大河》里的董子健等等。從這些劇集可以發現,正午陽光在選擇演員方面都體現了一些策略,那就是演員要擁有觀眾緣且占據一定的話題性。當然作為回報,這些演員與正午陽光合作之后,如胡歌、趙麗穎和楊紫等也都成功轉型,脫離了“偶像”標簽向實力派演員靠近。而有的實力派演員如參演《都挺好》的倪大紅,因劇中的“手磨咖啡”“我的蔡根花寶貝”等經典臺詞,被很多年輕網友所喜愛,成為話題焦點,也提升了知名度。“幫偶像向實力轉型,讓實力兼具偶像話題”成了正午陽光的拿手絕活,也使正午陽光實現了從“找演員”到“演員找”的良好局面。

二、用工匠精神打造好故事

1.選擇適合影視化呈現的好故事。正午陽光制作的《瑯琊榜》一開始就讓正午陽光名聲大噪,成為劇迷心中金字招牌,后來推出的《歡樂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江大河》等,也都受到眾多劇迷和粉絲的熱捧。之所以能達到這局面,關鍵在于選擇了好故事。首先是正午陽光很會選擇適合影視化呈現的好故事。例如《瑯琊榜》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性非常完整的網絡小說。它的主線很突出,懸念感很強,并且懸念貫穿始終。復仇、奪嫡,都是非常經典的戲劇母題,當然最吸引觀眾的是永恒的家國情懷。主人公梅長蘇從一開始就帶著謎一樣的身份和目的參與朝堂紛爭,劇中龐雜的人物關系隨著故事的推進慢慢變得舒朗。在故事的開始,梅長蘇就進入了生命倒計時,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他主要有兩個敵人,一個是謝玉,一個是夏江,扳倒他們是兩個大事件。劇中朝堂斗爭的懸念,一個是“江左盟”要給“赤焰軍”翻案,二是梅長蘇要給這個國家推舉出一個明君。而劇中情感上的懸念則是梅長蘇要跟舊人一一相認,這種相認也支撐到了故事的最后。故事自始至終步步懸念,讓人沉浸其中。其次是正午陽光敢用一些不被當時市場所看好的好故事。例如2016年受到廣泛關注的大熱劇《歡樂頌》,講述的是5個性格不同、出身不同的女孩在上海打拼,因為都住在一個名叫“歡樂頌”的小區22樓,相互之間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相互理解、共同成長的故事。但其實在這部劇播出之前,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過五線并進的電視劇,所以當時受到不少人質疑。正午陽光的文學策劃陸維就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在我們的決策中,很多時候是大家反對做一件事,因為我們少數人的堅持才做下來。”2.對網絡文學的高質量改編。無論在任何時代,對電視劇來說,歸根結底都是內容為王。正午陽光始終追求極致與完美,細細打磨內容,關注社會現實、傳遞人文關懷。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和《都挺好》為例。《知否》的原著是一個穿越架空類的網絡小說,正午陽光將其改編成北宋年代背景下的女子閨閣圖景。《知否》的主人公盛明蘭以及劇中的每一個角色所表現的一舉一動,都需要與特定時代特征相結合,使劇中所展現的很多內容都有歷史內容可佐證。比如第一集,東京忠勤伯爵府袁家特來下聘盛家嫡長女華蘭,宴會期間盛家庶子長楓與來客白燁比賽投壺。據查,北宋時期統治者為了鞏固王朝,提倡大家游戲享樂,而投壺正是當時較受大家喜愛的娛樂形式之一,是宴飲時用來助興的一種游戲。其中盛明蘭和白燁使用的貫耳、雙耳以及依竿投壺都是有歷史依據的。劇中遵循歷史背景的情節還有很多,例如宋仁宗膝下無子,文武百官逼皇上立儲以及歷史上有名的濮議事件都在劇中有所體現。除此之外,《知否》的原著還有一個非常醒目的標簽就是“種田”。作為網絡流行用語,早期“種田文”指小人物的成長史,后期的“種田文”更偏向字面意思,描寫小人物的家長里短、生活瑣事。所以在原文中男主角顧廷燁出現比較靠后,但這顯然不符合一般電視劇的呈現規律,于是劇中將其改編成兒時的顧廷燁和盛明蘭因投壺相識,并且安排男主角顧廷燁幫女主盛明蘭找郎中救母,為男女主角在之后劇情中產生情感聯系有了合理的鋪墊。正午陽光在不影響原著讀者群觀劇體驗的情況下,對這本小說做到了升華式的改編。電視劇《都挺好》改編自阿耐的同名小說。原本小說中的故事是發生在某座小城,而電視劇將故事地點改在了蘇州。劇中的蘇州有評彈、有小巷、有青石板路、有“四水歸堂”,這一切不僅讓畫面顯得賞心悅目,而且確有其合理性,并能在劇情發展的過程中烘托氛圍。劇中多次出現“四水歸堂”的場景,“四水歸堂”是江南獨有的建筑風格,劇中蘇明玉小時候住的“四水歸堂”比普通徽派民居更小,鏡頭從下往上取景的時候仿佛一口“高井”,預示了蘇明玉少年時期家庭生活不順,猶如被困在井中。成年后蘇明玉成了蘇家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就好像是投入井中的一束光。劇中還多次出現蘇家老宅外的小巷,小巷道路狹窄,兩邊都是民國式二層小樓建筑,家家戶戶虛掩著大門,前方一眼望不到盡頭,非常適合劇中蘇明玉少年時期跟母親吵架鬧翻離家出走以及老年癡呆的父親在除夕當晚感情大爆發的情境需求。除此之外,劇中還多次出現作為第一批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蘇州評彈,它是蘇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評彈在劇中的出現不僅是為了契合“蘇州”這個地點設定,而且很好地映襯了劇情。比如蘇大強與保姆小蔡接觸之后決定結婚,子女洞察到小蔡只是為了蘇大強的房子而非真心相待,則反對兩人在一起;蘇大強賣了房子去找小蔡表明真心,卻被她數落一番拒之門外。在這之后適時地響起蘇州評彈《長生殿•宮怨》,不僅恰到好處,而且還別有韻味。3.對拍攝創作的獨特見解。在《瑯琊榜》的拍攝過程中,橫店影視城、象山影視城、無錫水滸城、浙西大草原、雁蕩山等都成了《瑯琊榜》最重要的取景地。在南朝梁國的故事背景下,建筑和裝飾的選取都比較符合特定的歷史環境。在《知否》的拍攝過程中,道具的選取和場景的搭建都耗費了漫長的時間,為的就是讓電視劇更好地展現北宋年間的官宦家庭以及皇家風范。一千多件家具的選取也是按照宋代的書畫仿制,圈椅、官帽椅、交椅、松年椅、床榻等一一還原,更是讓觀眾領略到了宋代極簡的家庭設計風格。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瓷器的不同場景的出現,也體現出宋代森嚴的等級制度。劇中宋代街頭場景也大多來自《清明上河圖》中建筑的樣式與風格,就連圖中店面的招牌劇組也一一復制進電視劇中。劇中小秦氏宴請賓客時所用的流水席,也是按照《蘭亭序》中的場景進行仿照,就連焚香、烹茶、插花、掛畫等細節,都是為了體現宋代人們生活的儀式感。制作人的用心構建,道具的一一還原,生活的參照比對,無不體現出《知否》劇組的獨特用心。

三、堅持全方位運作

互聯網的發展對電視劇從內容制作、播出渠道、營銷模式等方面打開了新的思路。正午陽光積極把握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需求,全面運用互聯網思維,緊緊把用戶吸引到熒屏前,深入傳播、互動和產業開發,力爭做到影視作品影響最大化。1.牢牢把握用戶思維。用戶思維的實質是以用戶為核心,體現符合受眾的主流價值觀,讓受眾從內心真正認同。比如在《知否》中女主盛明蘭本是一位庶出女子,父親的偏心、姐妹的爭斗、嫡母的不睬、生母的過世,都為盛明蘭之后的逆襲做出了鋪墊;同時劇中以封建時代為大環境展開敘事,對古代女子生活的塑造要完全符合森嚴等級制度和社會道德規范,女主的遭遇和地位貼近現實生活,人物被刻畫得淋漓盡致,讓觀眾深信不疑,真切地感受到古代女子生活的不易。這樣的人物設置實際上是在滿足觀眾的內心需求,與以用戶為核心的思維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2.積極應用平臺思維。平臺思維就是利用多平臺相互聯動,讓受眾實現多屏幕、跨平臺的傳播與互動,激發形成電視劇的生態圈。比如,《偽裝者》的首播選擇湖南衛視,正午陽光看中的正是湖南衛視所帶來的傳播能量。《偽裝者》在湖南衛視首播獲得成功之后,隨之各大衛視也都爭相播放。同時《偽裝者》在多個視頻網站平臺上都可以觀看,并隨著劇集的播出,引發一些社交平臺進行自發宣傳和網絡討論,推動多家衛視多次輪播,最終形成了口碑發酵。3.堅持社會化思維。社會化思維主要體現在電視劇制作和營銷中,充分利用移動客戶端和社交網絡,創作各種話題與契機,與大眾保持互動,以提升劇集的熱度和影響力。要引發大家的關注和互動,劇集本身要更貼近大眾,能有讓大眾抓住的關鍵話題點。比如《都挺好》選取現實題材,劇中原生家庭、啃老、重男輕女、無良親戚等都是當前社會的痛點,極易引發了大眾的激烈討論。主演郭京飛、姚晨、倪大紅等演員每晚在微博上分享劇集更新之后的內容,和觀眾們進行互動,在微博熱搜當中也能找到劇集的熱門話題。“我想喝手磨咖啡”“這個家我待不下去了”“你太令我失望了”等經典臺詞語錄,也都成了網友們手中的段子基礎,就連蘇大強想喝手磨咖啡時的劇照也都被網友創作出了可愛的漫畫形象,可以說社會化思維推動了《都挺好》這部劇的社會影響力。4.充分發揮粉絲思維。互聯網時代的電視劇,粉絲是最主要的受眾群體,不僅提供了電視劇的播放量,還為正向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江大河》中的主演楊爍、王凱和董子健,在之前就積累了龐大的粉絲群體,在《大江大河》播出之后,粉絲們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的話題互動,引發的“圍觀效應”,不斷擴大的粉絲生態圈催生該劇高收視,使該劇贏得了廣泛關注。

作者:馬立軍 張軒寧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