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電力規劃的重要問題解析

時間:2022-03-25 02:47:12

導語:十二五電力規劃的重要問題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二五電力規劃的重要問題解析

十二五”期間電力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問題

(一)它特有的“發、輸、配、用”環節同時進行式,促使電力系統的規劃必須建立在科學預算生產和需求的基層上。只有在明確了發展戰略才能站在發展基點上,預算國內生產和發展以及資源使用的情況,然后最大努力去協調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包括農村電力發展的關系。然后對近幾年的電力規劃合理的部署和周密的安排,欠發展的快速發展,正在發展的結構優化。在整個部署中,要充分的考慮內部外部因素,統一協調,量化目標,讓電力發展和能源量、國民經濟總值等相關方面充分的協調,唯有這樣,才能提高規劃的科學性,保障規劃的權威性,確保結構調整目標落實到位。(二)電力工業發展與體制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容忽視在電力系統中,發展時所面對的一系列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都可以歸納為體制問題。我們在一次次的改革里探索和改造,唯一的目標就是打破壟斷的市場,然后引入先進的競爭力,健全我們的機制。唯有這樣才能夠科學的發展,才能夠有效的推進電力系統的體制改革。然而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我們并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政企分開,我們的監管機制落后,電力系統仍舊是壟斷狀態,這些體制問題阻礙了電力系統的發展,困擾了電力市場化的進程。諸多因素導致了改革一直停滯不前,無法形成統一模式,不利于新能源發電的開發和廣泛使用。對于當前的矛盾和問題,站在另外的角度來看也不失是一個深化改革電力系統的良好契機。因為諸多問題迫使大家破除體制障礙,竭盡全力去構思和探討如何改革。而改革并不是一句話,一個想法,需要完善的措施,嚴密的部署,首先是加強電力體制改革的組織領導,明確改革的階段性目標;加快主輔分離步伐,降低和明晰電網運營成本,為電價改革奠定基礎;其次是要建立競爭、開放的區域電力市場,改革電價形成機制,建立同網同質同價的新的電價體系,加強配售電市場監管,形成電網吸納新能源的新體制。(三)保障電力工業又好又快發展,要求經營業績考核方式的根本轉變對于國內的電力企業來說,我們的產業雖然算不上是支柱產業,但卻毋庸置疑能算得上是基礎產業。電力系統的發展,應該最大程度的滿足總體需要、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并不是茫無目的的做大做強。轉變就要徹底,徹底就必須改變國有電力企業業績考核內容的盲目評定方法,杜絕為了追求業績而急功近利,張揚政績的行為。在考核中,不僅僅要考核總裝機容量排名和總利潤等顯而易見的東西,必須要深層次的去考核電力企業的資產、利潤率水平、以及資產負債率水平和節能減排成效等一系列成績。唯有全面的考核電力企業的各環節、各工作內容,才能讓發電企業改變以前只追求盲目做大做強的工作作風,而是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把經濟效益和投資安全水平放在第一位。

立足國情,合理的對電力結構進行發展布局

電力企業的發展,要適合我們的國情和國策,在發展和布局當中,一定要合情合理,妥善安排。對于我們國家來說,地域廣大和資源分布以及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發電基地的建設和遠距離輸電不能形成唯一的發展方式,所以對于中國國內的電網管理,要時刻因地制宜,保證資源不被浪費,能夠有效的利用好。首先,是按照近送電,遠送煤的客觀規律,采取煤電并舉、輸煤和輸電相結合的方式,考慮受電地區電網結構的堅強合理。同時大力發展核電等清潔高效項目,減少負荷中心對煤炭的依賴。其次,要把中式大電源繼續合理的運用好,同時把分布式電源用在合適的地方。這樣一來,就能夠保留大電源的節能、環保;又能依靠各小電源來滿足一些偏遠地區的用電需要。

本文作者:楚惠亮工作單位:保定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