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視野下物流發展方向

時間:2022-06-11 09:03:00

導語:低碳經濟視野下物流發展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視野下物流發展方向

近幾十年來,我國的物流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發達國家的物流也發展現狀來看,目前我國的物流業的發展顯得較為粗獷、專業化水平仍然偏低,物流成本處于較高位置,粗放和低效率的物流運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費。相關部門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過去的五年里,我國的物流之處占到國民經濟收入的20%左右。而美國、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比例均少于10%。這表明我國的物流業整體水平亟待提高和改善。與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物流主要存在重復運輸、無效運輸、交錯運輸、空載運輸的問題。當前,石油等能源價格日益上漲也將不斷提高傳統物流業的成本。在這種形勢下,發展低碳經濟勢在必行。物流業有義務也有能力在低碳經濟發展中有所作為。

一、我國現代物流存在的問題

(1)相關制度和政策法規不健全。我國的物流效率低、能耗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物流資源分配不均勻。現行的物流資源管理不合理、物流業資源分配的相關制度和政策法規嚴重缺乏,導致物流資源分布極不均勻。尤其是與我國物流企業有關的產權轉讓制度、融資制度和市場準入與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還遠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物流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2)信息化管理處于較低水平。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可以作為企業增強活力與競爭力的推動力量,積極有效地促進企業物流服務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的提高,從而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然而,我國物流業對信息化建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物流業普遍存在著物流設施陳舊落后,物流設備的現代化水平較低,缺乏有效地信息系統建設,技術設備、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健全,物流作業效率、服務質量和技術含量不高的問題。中國物流協會于2010年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截止2010年10月,我國物流企業建立有信息管理系統的企業的比例不足60%,20%的物流企業對自身的供應鏈管理實施過優化,采用一體化物流管理的企業的比例僅有25%,對物流訂單的處理滿意率達90%的物流企業僅有10%左右。由此表明,我國的物流業的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亟待提升,網絡信息化的運用及管理還處于較低的層面。此外,物流企業對于計算機的應用主要集中于對賬單、訂單、貨物出庫入庫等方面的管理,而應用在貨物配送組合方案、配送中心選址、運輸路線的設計及優化庫存等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得到有效地發揮。

(3)缺乏完善的供應鏈運籌。我國的物流業目前還處于比較傳統的運作模式,其服務內容主要集中于貨物中轉、貨物配送、貨物轉移和短期存放等方面。缺乏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協調、成品配送及銷售等環節對有效地物流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從供應鏈的角度來進行整體的運籌。這樣,由于物流也的運作模式單一,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和系統協調性,不可避免的會帶來物流經營虛高、物流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為了提升物流的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必須從完整供應鏈的角度對整個物流業工作內容進行改進和規劃。

二、低碳物流的核心思想

近些年來,人們對環境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低碳物流(LowCarbonlogistics)就是為了適應世界環境變化格局而提出來的物流方式。具體指降低物流輸送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危害影響,同時使得有效物流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盡量的提高物流效率。現代低碳物流的發展需要從環境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即需要形成一個與環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統。物流行業消耗的能源巨大,對環境的影響也比較突出。在倡導低碳經濟的大環境下,物流業在低碳經濟中占據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顯現,低碳經濟的協調發展離不開現代物流的支持。低碳經濟與現代物流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第一,物流業對交通的污染。物流業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對象,物流業需要汽車、火車、船舶等各種交通工具進行維持,而這些交通工具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等能源物。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交通運輸帶來的能耗占到全世界的能源消耗的25%左右。由于物流業在開展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能源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所以要實現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就必須對物流也進行治理。第二,廢舊物的污染。物流業在其開展過程中,處理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還向環境中排放一些廢舊物有毒,如酸液、油類、放射性物質等。物流企業為了盡可能的降低物流成本追逐利潤最大化,對于廢舊物的回收成本過分關注,使得環境質量處于不斷下滑狀態,社會公共利益產生較大損失。

三、現代物流實現低碳運營的策略

(1)促進物流合理化。為了從根本上改進我國的物流業發展,遵循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首先應該提升物流信息化程度;還應該提高運輸工具實載率,通過貨物的運輸匹配方案優化,盡量的減少和避免無效運輸和重復運輸等現象,優化運輸路徑和搬運裝卸系統,促進運輸合理化;其次,對倉庫貨物進入包裝區進行掃描。為了方便實際的工作需要,防止干擾,利用無線條碼掃描槍進行掃描,掃描槍的數量以實際需要進行配置。最后,需要對產品在入庫和出庫時進行條碼掃描,以及庫存盤點和退貨或領用出入庫等。對產品進行批次的條碼掃描,并定時將數據進行傳送。在入庫前,終端要從電腦上下載相應的產品數據,便于條碼掃描時進行比對;產品入庫后,倉庫管理員需要用批處理終端設備對裝箱單進行條碼掃描,并與在終端所顯示的數據進行對比,對比結果匹配后入庫。

(2)推行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實質是物流企業與用戶的資源共享,指通過一個物流配送單位為多個用戶服務,或者多個物流企業共用某些物流設施的工作模式。共同配送的工作模式可有效地環節我國物流交通、物流倉儲等資源有限且分布不合理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重復建設現象。這樣做不僅有效提高車輛的裝載率,提高物流運輸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減少了社會車流總量,緩解了城市的交通壓力,改善了道路通行狀況。

(3)推廣綠色包裝。當前,包裝材料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問題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在供應鏈物流環節對包裝環節進行重視,大力推廣環保綠色包裝。首先是盡量的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特別是一次性的包裝材料,避免過度包裝和昂貴包裝;其次是大力推廣使用具有自動降解功能的包裝材料。這種包裝材料由于價格較普通包裝材料貴,所以難以在廣大物流企業中得到推廣應用,而國家相關部門也沒有出臺政策進行鼓勵執行。因此,推動生物降解塑料的規模使用還存在較大困難,但這必將是包裝材料的發展趨勢,國家應加大對環保包裝材料企業的稅收減免和專項補貼等政策支持。

(4)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料處理的物流系統。社會經濟規模在不斷的擴大,低碳環保已成為全球性關注的焦點話題,物流行業尤甚。物流業不僅要實現自身水平的發展和實力提升,還應該承擔起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按照國家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對物流企業自身進行改進和提高。從目前的形勢看,物流并非是臟亂差的代名詞,它不僅要對物流系統污染進行控制,同時也要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料處理的物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