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學習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3-12 10:03:32

導語:護理專業學習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專業學習能力的培養

1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

1.1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工具

正確評價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制訂合適的教學策略的關鍵因素,因此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測評需要一個量化指標,學生能力缺陷所在、教育改革實效才能加以體現,才能使教育具有針對性。目前常用的衡量自主學習的工具包括Guglielmino[6]的自主學習意愿量表(Self-DiretedLearningReadinessScale,SDLRs)和Oddi[7]的繼續學習量表(oddi’sContinuingLearningInventory,O-CLI)。國內謝家樹[8]也編制了一個適用于中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定的量表。這些量表使用范圍較廣,可用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水平的綜合測量,但缺少領域特殊性的評價,如專業課學習及實習期間學習能力的評價,因此研制專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在國內已陸續展開。林毅等[9]研制出包括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學習合作能力的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該量表可以用來評測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缺陷,也可對目前護理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質量進行整體評價,還可以通過交互設計來進行影響因素的研究。張喜琰[10]制訂出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合作能力、信息素質3個維度的量表,借助此量表可以客觀地評價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了解其所培養的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的學習適應能力,反思不足,并作為教學改革的依據。王偉等[11]譯制的中文版護理實習生自主學習準備度量表(Self-DirectedLearningReadi-nessScaleforNursingEduca-tion,SDLRS)可用于評價我國護理實習生自主學習準備的程度。有研究[12]建議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測評,除了量化的研究,還可使用質性研究方法如半結構訪談方式探究更深層的內容。

1.2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

我國大中專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總體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入學動機、原有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等低下。林岑等[13]用自主學習等級評定量表調查了624名護理專業本專科生,發現學生自主學分及各維度得分率均在70%以上,表明護理專業本科學生自主學體狀況尚好,但不同性別、年級、學歷層次學生間存在一定差異。但林毅[9]等使用自行研制的自主學習能力自陳式量表調查發現,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及各分量表平均得分率低,表明自主學習能力水平不高,其中相對較好的為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合作能力,同時通過不同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比較發現,經過幾年的在校學習,除了信息能力有所上升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基本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阮滿真[14]等用護理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測評量表調查表明,本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總體得分不高,其中得分最低的是獲取信息能力,表明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安排,擁有較強的自控能力,但如何及時、有效、多渠道獲取所需信息,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對于本科學生來說仍是弱項。有研究[3]認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高主要源于對護理專業興趣不高及存在不同程度的專業思想障礙。

1.3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

研究發現[4]學歷層次和學習階段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科學生和大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總體水平不高,但本科學生與中專、大專學生相比自主學習能力強于后兩者,而中專與大專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初入學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偏低,在校就讀期間和實習期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有研究[15]表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關,成就動機、專業興趣也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習目標的確定、學習策略的選擇、學習過程的監控、學習結果的評價、交流協作、同伴學習等也可以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的方法和途徑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獲得,社會認知學派的Zimmerman和Schunk認為它是一個把外部學習技能內化為自己的能力的過程,要經歷一系列的學習階段。首先是觀察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習者在榜樣的示范、指導、鼓勵下觀察學習策略的運用。其次是模仿階段,當學習者的外在學習表現接近榜樣表現的一般形式,學習就達到模仿水平。再次是自我控制階段,當學習者面臨學習遷移任務能夠獨立地使用學習策略時,學習就進入自我控制階段。最后是自主階段,處于該學習階段的學生能夠自覺地使用學習策略,根據情境特征調節自己的學習[16]。Guglielmin[17]認為,學習者掌握的自主學習技能將最終決定他們是否能在特定的環境下自主學習,也就是說,學習技能可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Hiramanek[18]也指出,運用一些工具和技能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如自我評價、反饋、監督、管理、計劃、小組討論、互教活動等,這些技能相互影響,可以同時運用以上所有技能來引導和調節自己的學習,為此,可通過以下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1加強專業思想教育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加涅在學習分類理論中指出,一個人的情感態度會影響他做出行為上的選擇,青年學生的態度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及同伴群體行為的影響,護理專業學生亦不例外,通過培養學生正確的專業態度,可以克服他們心理上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偏見,從而提高他們對專業知識的渴求和主動學習意識[14]。阮滿真等[14]通過每月請知名護理專家、護理前輩做專業思想報告,由學生策劃舉辦晚會,組織學生觀看模范護士事跡電視錄像和護士授帽儀式光碟,由臨床資深帶教教師示范教育等方法對學生專業思想進行干預,結果發現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前后,學生的專業態度總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學生在培養措施干預后其專業態度有明顯變化,而專業態度總分與自主學習能力總分正相關,說明專業態度的穩定和積極改變,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2.2運用階段性學習模式

我國學者季黃鳳等[19]對158名學生調查后指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同階段未得到有針對性的培養。Grow曾提出階段性自主學習模式,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者將經歷4個階段:第1階段,低自主性,需要權威人士告訴他們做什么;第2階段,中度自主性,學習者有動機有信心,但對于要學的主題不明確;第3階段,中高度自主性,學習者有技巧、有基礎知識,僅需要一些引導便可做特殊主題的探究;第4階段,高度自主性,不論是否有專家協助,學習者愿意也能夠自己設計、執行及評價他們自己的學習[20]。

2.3改革護理教學方式方法

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是獨立的人、發展的人,教師應由原來的管理者、控制者和指導者轉變為施動者-即學習的促進者,幫助學生越來越獨立學習,越來越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教師應該進行教學改革,創設科學有效的課堂環境,靈活選擇授課形式。

①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種仿真式教學方法,在特定設置的環境下由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他學生能對所表演的問題或情景作出及時的反應和反饋。由于角色扮演的靈活性,容易適應到臨床環境,角色扮演還可以模仿護理交班、電話咨詢和處理各種臨床困境。Goldenberg等[21]在教學中運用此方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產生移情,模擬真實的狀況,學生學習的信心、興趣大增,更愿意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②PBL教學方法:PBL教學是以病人的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小組討論式的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可提高學生的自學動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鮑莉莉等[22]發現采用PBL教學法前后本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明顯提高,PBL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自己對臨床病例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促使學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信息資源來完成學習目標,在利用信息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因此,PBL教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尋求答案,有意識地創造需要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實踐環節,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③反思日志:要求學生記反思日記,通過日記的方式描述他們的臨床情景和過程。學生通過在日記中描述自己的感受,既能夠幫助教師評估他們的信心又能幫助他們提供正反饋,他們在日記中記錄下他們的成功經歷,這種成功的日志能夠使學生不斷地再現成功的經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進而更有信心去學習。實習期間反思日記記錄了學生學習和實踐的點滴,教師需用積極的語言對學生的日志進行點評和意見反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3-24]。

④引導合作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只起主導作用,而學習者才是學習的主體,課前教師提早布置下次實驗課的任務,接著小組成員認真準備,查找資料、討論、練習,實驗課上有趣的情景表演,組間評價、教師點評使學生不斷有新鮮感,有探索的欲望,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挖掘了學生的創造力[25]。

3小結

自主學習能力關系到護理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是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也決定著未來護理隊伍的知識技能是否能快速適應護理學科發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探究

作者:趙貞貞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