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9-12 09:12:38

導語: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化成為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培養與國際接軌的藥學高端人才,是當今藥學高等教育的熱點話題。實驗教學對于藥學高端人才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改革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基礎化學實驗作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課程,不僅能夠為學生實驗操作打下堅固的基礎,而且能夠初步培養大學生科學實驗能力和自主創新實驗的能力。結合國際化藥學專業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及學院實驗教學現狀,對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初步探索。

關鍵詞:國際化;實驗教學改革;基礎化學實驗

天津大學藥學院于2014年成功獲批“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試點學院。在國際化示范學院改革的推動下,結合自身的特點和條件,學院于2015年9月正式啟用了以英文授課為主的本科生培養方案。該培養方案以培養與國際接軌的藥學人才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化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專業教學環節。為了適應國際化教學改革的需要,學院對實驗教學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改革,打破了傳承幾十年的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課程的慣例,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與理論教學相適應的、獨立的藥用基礎化學、藥用有機化學、藥用基礎生物、藥用生物化學和藥學綜合實驗的實驗教學體系[1]。藥用基礎化學實驗是學院大一新生接觸到的第一門實驗課程,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基本實驗技能、規范的實驗記錄技能、基本數據的分析與表達技能和科學嚴謹的實驗素質,更是為了幫助學生養成安全、規范、環保的實驗意識,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索方法和初步的科研能力[2]。藥用基礎化學實驗對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方法與科學態度有重要意義。按照藥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學院從教學理念、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對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

1轉變教學理念

理念是實踐的前提、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模式[3]。更新理念是國際化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上好全英文實驗教學的必要前提[4]。根據學院“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藥學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及教學要求,堅持融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為一體的實驗教學模式,合理安排演示性實驗、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實現實驗課程都開出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或創新性實驗,著力構建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體系,使實驗教學體系類型由單純的教學型轉變為研究教學型。同時培養學生掌握國內外先進技術,全面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使實驗教學由傳統的驗證理論上升到培養創新思維與綜合能力的高度。

2完善課程體系

參考國內外高?;A化學實驗教學體系,學院聘請德國專家Bader教授對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打破學科之間原有的舊體系,構建一門全新的藥用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新的藥用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綜合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三個學科各個層次相關的實驗內容,將其進行了融合、貫通和滲透,淘汰陳舊和重復性實驗,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各實驗之間既獨立又有銜接,循序漸進,逐層深入,保留各化學學科特色實驗內容,突出藥學專業特點,確保以“藥”為本,符合藥學教育特點[5]。為了滿足實驗教學改革的需求,Bader教授編寫了全英文版的藥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講義。講義中不僅有實驗背景知識介紹、實驗相關操作技能介紹以及實驗操作步驟,并設計了實驗課前、課后思考題,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教學內容。

3優化教學內容

對傳統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增減和合并,根據化學課作為藥學專業基礎課的特點,強化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訓練。如稱量和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容量儀器的校準等;選擇與藥劑學和藥代動力學以及藥物化學相關的物理化學實驗內容,如分配系數、熱力學函數、一級反應動力學常數等物理量與物化參數測定實驗以及簡單二元系統與三元系統相圖的繪制實驗等;借鑒經典的國內外藥學專業分析化學實驗,保留分析化學中的四大滴定實驗:酸堿滴定、沉淀滴定、絡合滴定和氧化還原滴定,將其與藥學實驗緊密地聯系起來,設計了簡單藥用物質含量的定性和定量測定實驗———利用絡合滴定檢測鈣鎂片劑中鈣離子與鎂離子的含量、利用氧化還原滴定檢測維生素C片中維C的含量,增加了緩沖容量的測定等實驗;調整無機化學實驗內容,針對性地選擇了與藥學聯系密切的元素及化合物性質實驗,如金屬離子的絡合反應等[6]。除此之外,適當增加設計性實驗教學內容,如常見塑料的簡易鑒別實驗,引導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方案,自主完成實驗,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創新的精神。不僅如此,新的藥用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體系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反映時代特點,與科學發展接軌,教會學生最新儀器的使用方法。如電子分析天平、pH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熔點儀的使用,開闊了學生眼界,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傊碌乃幱没A化學實驗課程在保持傳統化學實驗基礎性的同時,加強其藥學性和現代性,不僅為后續課程如藥用有機化學實驗、藥物化學實驗、藥劑學實驗做好鋪墊,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今后的發展能力[7]。

4改革教學方法

借鑒國外大學實驗教學模式,新的藥用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共設128學時,每周4次課程,共8周完成,其中實驗操作112學時,討論課16學時。筆者將每周3次實驗課安排為連續進行,并將每周五的課程安排為實驗小組討論課。為保障實驗教學質量,在實驗教學中采用研究生助教制度,每組成員由8名學生組成,學生兩兩合作,在1名研究生助教指導下獨立開展實驗。研究生助教在每個實驗項目開展之前都要跟著帶教教師進行預實驗,熟悉實驗項目,掌握操作要領,了解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每周五的實驗小組討論課亦由研究生助教組織,討論內容為預實驗和課后實驗思考題以及實驗數據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實驗教學取得預期的效果,學院首先要求學生在進實驗室開始實驗前,需要充分做好實驗課前預習工作: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弄清實驗步驟和實驗注意事項,完成預實驗思考題,按要求寫好預習報告[8]。其次,在實驗過程中,根據不同類型的實驗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基礎驗證性實驗階段,采取教師示范、助教指導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規范其實驗基本操作技能,保證每個學生每個實驗都有獨立操作的機會,夯實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基礎,為后續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以及藥學綜合實驗奠定基礎;在綜合性實驗階段,采取教師分析、講解實驗注意事項和關鍵步驟,助教監督并糾正操作問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運用多種實驗技術達到并完成預期實驗目的的能力;在設計性實驗階段采取的教學方法為引導學生充分考慮實驗的可行性,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經過助教或教師審核,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自己設計的實驗,以提高學生操作實驗的獨立性,培養其實驗的縝密性,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9]。再次,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真仔細觀察并及時、準確、完整地記錄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有問題隨時與同學、助教和教師探討,不得隨意編造、抄襲和篡改數據,以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遵守科學道德和學術誠信。最后,實驗課結束后,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處理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完成課后思考題,通過思考題引導學生學會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對實驗現象和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釋,得出正確的結論,再通過實驗討論課,調動學生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5拓展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工作、學習與思維方式發生了極大地改變。利用網絡技術拓展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大學實驗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形式、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還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在藥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過程中,筆者充分利用傳統實驗教學手段的優勢,結合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與數字影像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知識,學院提供了網絡連接點,學生可借助多媒體、視頻展示的基本操作技能,進行課前預習,便于學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利用視頻資料既可以增強基礎實驗操作的趣味性,又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利用網絡社交平臺開展課堂外的交流與學習,學生與教師、研究生助教以及同學之間都可以通過微信、QQ、電子郵件等方式交流,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10]。

6健全考核機制

科學的考核制度不僅能夠公正、客觀地考核學生的實驗成績,而且有利于強化藥用基礎化學實驗管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藥用基礎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筆者將實驗考核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平時表現,包括實驗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實驗預習情況、實驗臺整潔和衛生清理、實驗討論課表現、化學藥品的認識與理解等,占總成績的50%。該成績由研究生助教評定,研究生助教會認真、詳細、及時地記錄學生平時實驗操作情況,實事求是地給出實驗技能以及實驗室表現成績并說明原因;二是實驗報告,包括預實驗報告、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的記錄,要求實驗步驟的說明條理清晰,根據該說明可重現實驗,結果正確。實驗報告要對實驗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釋,這部分成績占總成績的50%。每周五討論課后,研究生助教會檢查學生的實驗報告,及時指出學生實驗報告中的錯誤和不足,簽名并注明批改日期。在課程結束后,由研究生助教負責督促收齊本門實驗課程的實驗報告,再由教師統一批改實驗報告,給出評語和實驗報告成績。藥用基礎化學實驗課制定的具體評分標準為:{實驗室平時表現分數=[實驗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0.4+實驗臺整潔和衛生清理×0.2+實驗討論課表現×0.2+化學藥品的認識與理解×0.2=4.0]×50%}+{實驗報告分數=[預實驗報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中所用藥品的基本性質+實驗中所用藥品引起的危害及相應的注意事項+課前思考題)×0.2+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實驗數據+實驗步驟的可重復性)×0.4+實驗結果分析(數據分析處理+實驗結果與討論+實驗結論+課后思考題)×0.4=4.0]×50%}=4.0(藥用基礎化學實驗課的最終成績)。各實驗項目的成績和總成績及評語會登記在電子版實驗成績登記表中。平時表現與實驗報告考核都合格則該課程考核合格,任一部分不合格均視為不合格。以培養高層次的與國際接軌的藥學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全面實行綜合性的實驗教學是改革的最終目標[11]。筆者對藥用基礎化學、藥用有機化學、藥用基礎生物、藥用生物化學和藥學綜合實驗等五門實驗課程的實驗內容,經調整和優化實現實驗教學環節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同時配合本科生走進科研實驗室,形成教學科研的良性互動,構成完整的本科生實踐教學體系,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12]。藥用基礎化學實驗課作為首門必修基礎實驗課,對培養學生良好實驗素養至關重要。為了順應學院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求,藥用基礎化學實驗課的改革著重突出了非化學專業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基礎實驗的操作技能和熟練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注重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研究的態度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并為其今后專業實驗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著“以學生為本,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實驗教學新理念,筆者將繼續探索實驗內容和教學方法,積極促進藥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的深入改革,切實有效地提高藥學專業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從而系統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作者:趙紅霞 張玲 張鯤 單位:1.天津大學健康科學平臺2.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