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

時間:2022-10-12 03:35:24

導語: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

摘要: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來說,煤礦行業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城市化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于煤炭資源具有不可再生的性質,隨著開采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煤礦資源也面臨著嚴重的資源衰竭問題。煤炭危機的產生同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對此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視,采取針對性策略促進煤炭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本文首先闡述了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我國煤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隨后結合實際探討了促進煤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經濟發展;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轉型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煤炭等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由于煤炭的不可再生性,能源衰竭問題也成為影響煤炭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在危機。對此,相關企業和部門必須重視起來,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全面規劃和管理,結合市場需求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拓寬煤礦企業的發展道路,全面實施循環經濟,延長經濟產業鏈條,調整企業生產結構,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煤礦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我國煤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這對煤礦經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當前實際情況看,煤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具體如下:1.各大煤礦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量不斷提高,但是在安全生產方面卻未能滿足實際需要,安全生產條件較差,形勢依然十分嚴峻。2.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煤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也十分嚴重。由于受到管理、技術、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很多煤礦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都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現象。一些企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在生產過程中完全忽視了煤礦資源的可采性,挑肥揀瘦、采厚棄薄。尤其是一些小煤礦企業,對資源進行掠奪性開采,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也讓能源供應變得更加緊張。3.煤礦企業在人才開發和培訓方面的工作不夠科學合理,導致人才管理水平較差,采煤工藝嚴重落后,且企業的生產效率也無法得到有效提高。4.一些煤礦企業的內部經濟結構存在問題,并未得到實質性的調整和改革,導致產品單一、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5.煤礦企業在生產和運營中產生的環境問題也十分嚴重。一直以來,煤礦產業始終都是環境污染的重點所在。這里所說的污染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大氣污染、煤矸石污染等,此外企業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不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煤礦經濟的可持續發展。6.煤礦企業集約化經營程度低,且當今煤礦市場內部競爭激烈混亂,對市場的供求關系和穩定調節作用不強。

二、可持續發展視角下我國煤炭經濟發展對策

針對當前煤礦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相關企業和部門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全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根據當前的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與時俱進,立足資源優勢,厘清發展思路,實施“科技興煤”戰略,結合煤礦產業的市場需求進行整改和擴建,全面推進新工藝、新方法、新管理、新裝備的應用,調整結構,延長產業鏈,改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煤礦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一)積極遵循相關指導方針。要想促進煤礦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必要途徑,而這一措施實施的前提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指導方針,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經營思路和理念,全面促進技術上的創新和調整,堅持順應新科學發展觀,全面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這樣才能用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在統籌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上,通過煤炭產業和非煤炭產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實現煤炭產量和生產效益的雙重提升,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也要將市場的導向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全面做好資源配置,在引進新技術、創新新方法的基礎上,讓煤礦資源得到高效利用,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資源浪費程度,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經濟與環境三方的協調發展。(二)加快推進資源整合。對于煤礦企業來說,資源整合的實施十分重要,不僅可以實現企業的統籌規劃,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生產集中度。具體來說,主要整合策略如下:1.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領導煤礦企業的資源整合工作,政府部門要重視起來,成立專門的地區煤礦資源整合管理小組。2.相關部門必須明確自身的職責和義務,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之間密切配合,積極做好煤礦資源的整合和宣傳。3.按照分類實施原則、一個法人主體一證一井一套生產系統原則、整合主體與被整合對象簽訂整合協議原則和適當援助的原則,合理應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不斷促進煤礦資源整合工作的實施。4.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嚴格執行國家政策和規定,以煤炭整合工作為契機,將一些資質差、信譽差、資源浪費嚴重、污染嚴重的小煤礦企業全部淘汰,不斷加快推進煤炭資源整合,淘汰落后產能,從根本上促進煤礦企業的健康發展,走規模發展之路。(三)嚴格遵循相關原則和措施。1.煤礦企業要重視發展循環經濟,在平時的生產和工作中始終堅持“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3R”原則,盡可能地減少廢物排放,加大資源循環利用,減少能源消耗,從根本上控制好能源的生產投入,這樣才能節約更多資源,同時落實環保工作。在煤炭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廢棄物,要綜合對廢棄物進行產業無害化處理,從煤炭產品的生產延伸到其相應廢舊產品的回收和再生,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和資源再生。結合實際需要不斷創新技術方法,以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型煤炭能源化工為手段,縱向延長煤炭生產產業鏈條,從而推動煤炭資源跨產業的循環利用,實現廢棄物的再次循環利用,有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2.在運營生產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全過程原則”,把促進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這一思想理念貫穿到煤炭資源開采到消費活動的全過程中來,努力實現煤炭資源“高效開發、清潔生產、產業延伸、綜合利用、持續發展”這一目標。3.除了上述兩個原則之外,還要在此基礎上堅持遵循“技術跨越”這一原則。對原有技術進行適當的創新和優化,任何領域只有保證實現了技術跨越,才能更好地實現該領域的突破,對于煤礦行業來說更是如此。采用高新技術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保障。開展技術改造、技術攻關,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為發展煤炭行業循環經濟和煤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技術跨越要著重應用于煤炭資源的利用、再利用和循環利用這三個方面上來,加快循環經濟的技術開發,采用綠色開采技術的基礎上努力提高煤炭資源的采出率。4.在實現技術跨越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煤礦資源的利用效率,盡可能做到變廢為寶。5.要積極借鑒和引進國外先進的關于循環經濟的理論及技術,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連接技術。積極采用和引進現代化的產業鏈和循環利用技術、節能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煤化工、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技術,提高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持能力。(四)全面加強人才管理力度。時刻將“人才強煤”的思想貫徹到底,加強對于人才的管理、教育和培訓,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聘,結合實際需要完善人才監管機制,爭取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并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關于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具體措施如下:1.從專業院校中選拔;2.高薪聘請一些大型企業中的技術骨干和專業人員;3.政府部門綜合建立專業的技術服務小組,并招聘專家來進行煤礦服務;4.積極培養社會人才,定期開展相關教育培訓講座;5.將各部門中的優秀技術骨干集中到一起,組建一支高水平的技術服務隊伍;6.建立專門的人才激勵機制,對于素質高、水平高、道德好的人才要給予良好的待遇,用事業吸引人、用感情待遇留住人,不斷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歸屬感;7.摒棄傳統“家族氏”管理,將一切不合時宜的管理體制全部革除,堅決抵制粗暴、隨意的管理方法,積極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盡可能為優秀人才提供更多表現和發展的機會;8.建設健康企業文化,營造良好工作氛圍。盡可能為員工創造歸屬感和動力感,樹立良好的企業精神,用人才優勢、產品優勢和文化優勢應對市場的競爭,不斷增強煤礦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五)加強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很多煤礦企業在工程技術人員方面都比較缺乏,員工素質較低,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逐漸出現人才儲備后勁不足的現狀。對此,煤礦企業相關管理人員必須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全面做好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具體措施如下:1.結合企業實際全面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適當調整和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內容。合理優化薪酬考核制度,并將其作為核心內容建立專門的績效考評體系,在平時的管理中嚴格執行,以此為員工賞罰、職級升降提供有力依據。結合實際需要建立完善的員工職業發展制度,為所有員工提供良好的職業規劃和發展平臺,這樣才能保證更多優秀員工愿意為企業做出貢獻。2.結合實際需要積極引進外地人才,并加強人才的培訓和教育。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專業培訓,努力打造一支可以擔負煤礦一線生產任務的安全技術骨干隊伍。

三、小結

綜上所述,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煤礦企業在生產和運營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影響著煤礦經濟的發展,對此相關企業和部門必須要高度重視,積極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回收產業鏈,盡可能在提高生產效益的基礎上保護生態環境,從根本上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幫助煤礦經濟真正意義上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宇清.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的煤炭經濟發展對策[J].煤炭技術,2013,32(05):41-42.

[2]段瑞軍.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的煤炭經濟發展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07):41-42.

[3]徐靜.可持續發展視角的我國能源經濟發展淺析[J].現代商業,2015(20):108-109.

[4]趙國浩,凌濤.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的山西煤炭工業發展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10(05):4-7.

作者:梅紅麗 單位:平煤股份八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