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農村地區經濟研究

時間:2022-02-22 10:40:37

導語:一帶一路農村地區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帶一路”的建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對于促進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的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新興產業、挖掘農村經濟的巨大經濟潛力突破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借助地區優勢來盡快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借此平臺來打造經濟,實現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振興。文章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探討如何對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的經濟進行提升,為其發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關鍵詞]一帶一路;西部農村;經濟

“一帶一路”是我國應對全球形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而做出的重要戰略,為我國的經濟貿易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性意義。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中將我國西部地區的10個省市區都囊括在內,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轉變,開放格局也朝著西部轉移。我國西部地區有著地域遼闊、少數民族聚居、發展相對落后等特點?!耙粠б宦贰钡膽鹇詫嵤┠軌驗闁|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但是巨大的機遇后面也意味著巨大的挑戰,我國西部農村地區只有抓住這一發展機遇才能夠迅速地縮減東西部之間的經濟差距。

1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發展現狀

1.1西部農村地區非農產業發展存在差距。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地不斷推進,我國各個地區都借著這一機會進行發展,但是西部地區的農村產業結構和東部地區卻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在發展的前期,東部地區借助自身社會和經濟地理條件的優勢率先開始發展非農產業,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這就使得其地區農村非農程度能夠遠遠地高于其他地區。但是我國西部的農村地區其非農產業發展存在著巨大的滯后效果。在1999年我國西部農村地區二、三產業產值在農村增加值中的比重為40.4%,比東部地區落后了27.6百分點。而“九五”以后,在農村經濟增長總量中,農村二三產業增加值在西部地區僅僅占45.2%,而在東部地區占89.6%,差距仍然巨大。1.2西部農村地區對外開放程度低。我國的內陸省市和沿海省市在經濟對外開放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我國的東部地區進出口總額在2003年到2013年期間從7864.6億美元增長至3.48269萬億美元,但是西部地區在同期下卻僅僅只增長到2775.5億美元。從這一數據進行對比,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我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水平是遠遠落后的,更不用說是西部的農村地區。這些數據也體現著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其方式、產業結構和競爭優勢都和其他區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這一現狀下,西部農村地區需要不斷地擴大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提高其經濟的外向度,這一發展正好可以借助“一帶一路”這一戰略目標進行實現。1.3西部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我國的西部地區由于西部大開發這一戰略目標使得其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相對較快,但是其質量來說和發達地區相比還是較為薄弱。2013年我國西部一些省市的農村地區生活用水和燃氣的普及仍然是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公共交通車輛和道路面積、公園綠地面積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加強與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有效地提高西部農村地區的社會發展承載能力。

2“一帶一路”為西部農村地區帶來的發展機遇

由于社會、歷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著東部地區領先,中西部欠發達的不均衡問題。而“一帶一路”戰略目標能夠有效地將我國東中西部和國內國際進行聯通,這就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均衡協調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機遇和可能性。并且“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啟改變了我國傳統的對外貿易物流方式———海洋運輸為主,我國的對外貿易形式也能夠通過陸地運輸實現,這為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縮小與其他地區的經濟差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我國一帶一路的建設中明確提出了基礎設施互通互聯是“一帶一路”建設實現領先的基礎。從我國的地理位置上來說我國的西部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的多個國家相互接壤,這也就表明其影響力能夠有效地輻射到我國西部農村地區,讓其能夠受益。其中向西能夠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到中亞、歐洲,其次是向南能夠連接到巴基斯坦、印度、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區,最后一個是向北能夠聯通俄羅斯、蒙古國。這么多國家為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生產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我國西部農村地區能夠和周邊連接的國家形成一個經濟區域,其交通設施也可以相互聯通相互借用,也就增強了我國農村地區的社會發展承載力,促進其經濟朝著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另外。“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基石是經貿合作。在我國的西部地區有著地域遼闊和民族眾多的特點,每個農村地區的發展資源和發展方向也是多樣化的,這就意味著我國西部農村地區和潛在的合作對象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各個地區應該抓住其機遇,充分地發揮其地區的差異化優勢,用其差異化和優勢來加強西部農村地區和周邊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促進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3“一帶一路”下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策略

3.1開拓旅游市場,促進西部農村地區非農業化經濟發展。“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旅游價值,通過對相關景區地游覽可以提升人的人文素養。因此,我國西部農村地區和其相接壤的區域可以借此來大力地發展旅游經濟。并且“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可以讓其地區交通更加方便,適合對其進行引流。為了更好地進行西部農村地區旅游景區建設,相關旅游部門可以積極進行自身景區營銷觀念的調整,通過對其農村地區自身的旅游景區進行深入性調研的方式,來進行自身旅游景區相關營銷方案的制定。同時,相關旅游部門也應該積極關注網絡動向,對近幾年來游客所參觀過的旅游景區進行一定程度的劃分,從而總結出這些旅游景區的共同特點,進而利用相關營銷觀念的創新來吸引游客流入,從而提高西部農村地區旅游景區的整體人流量,同時在游客引入時,也可以為其地區帶來一定的經濟創收以及人才流入,從而穩定其地區的整體性發展,為其發展提供更多動力,使得其農村地區能夠根據其自身旅游景區的創收實現合理性經濟收入,而這些收入后續也可以繼續運用到該地區整體的旅游建設中來,有效地穩定該地區的基礎性發展,促進該地區經濟的穩定性增長,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進程。3.2繼續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我國西部農村地區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優勢,因此我國西部農村地區應該借此來進行特色產業的發展,并且借助“一帶一路”為營銷渠道來將特色農業出口,增加其地區的社會經濟效益。并且,其生態農業的發展要實現專業化,用專業化來推動其地區的產值增長。通過把生態產業專門化的方式,對自身的農牧業以及畜牧業等多種生態結構分而治之,能夠有效地促進該地區生態產業的發展。且西部農村地區自身的生態基礎強大,在進行后續生態產業發展時,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生態基礎進行生態產業的發展。因此西部農村地區自身生態產業的專門化管理便顯得尤為關鍵。在進行生態產業經營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發展優勢,同時對自身發展的缺點有更加清晰的認知,結合這兩點的共同作用,大力進行生態產業專門化的改革,能夠有效地促進其自身的生態產業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產值。同時,通過對自身地區的特定生態氣候,結合諸多生態產業戰略,進行不同地區的分化管理,能夠實現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3.3完善基礎設備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A設施建設能夠有效地保障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西部地區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基礎。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西部農村地區應該根據自身地區的比較優勢和“一帶一路”這一戰略格局中的發展定位所相結合,并且融入進去,以整個“一帶一路”格局做總體的考慮。借此來將自身區域的極、核節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完善,包括建設鐵路等交通設施、電子商務等信息基礎設備、高效物流配送網絡、保稅區、內陸無水港、自貿園區建設等,切實有效地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同時將西部農村地區的教育、醫療水平、衛生等公共服務水平進行提升,推動西部農村地區城鎮化建設,并且逐漸地形成金字塔型的城鎮體系,培育出一系列新的區域增長極,拉動沿線經濟的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在這一過程中和東部發達地區形成經濟支撐帶。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要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體系來對各種潛在的風險進行規避和管理。由于“一帶一路”涉及很多的國家和地區,因此要充分地考慮到各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宗教信仰等來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制度,成立相應的國際機構。只有對各項合作的項目進行正確地評估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促進各個地區的協調發展,為“一帶一路”的順利實施提供制度組織的保障。

4結語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這一經濟戰略目標的實施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有著很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西部農村地區能夠借此機遇快速地發展,不斷地縮減和東部發達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推動西部農村地區的城鄉一體化進程。“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西部農村地區經濟市場化改革,轉變了其地區的經濟增長方式,能夠在保護其生態環境的基礎下使得西部農村地區的各項經濟事業和目標有更高的起點,也有了正確發展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嘉.“一帶一路”對西部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及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13):6.

[2]鄭濤,左鍵,韓楠.產業轉移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J].工業技術經濟,2015(9):147-153.

[3]劉剛.“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西部對外開放路徑選擇———以貴州為例[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15):8-9.

[4]李軍,余濤.“一帶一路”戰略視域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路徑選擇———以云南為例[J].紅河學院學報,2016,14(1):32-38.

[5]田愛國.“一帶一路”建設下產業轉移與西部區域協調發展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7):119-124.

作者:劉暢 單位:佳木斯大學